日前,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召開,部署開展以打擊、治理、懲戒開辦及販賣「兩卡」違法犯罪團夥為主要內容的「斷卡」行動。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持續高發,這與電話卡、銀行卡的「實名不實人」有著密切的關係。斬斷電話卡、銀行卡的買賣鏈條,就等於給詐騙分子「斷奶」,從源頭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何為「斷卡」?/Profile/
這包括手機卡和銀行卡兩大類。
手機卡:包括平時所用的三大運營商的手機卡、虛擬運營商的電話卡和物聯網卡。
銀行卡:包括個人銀行卡、對公帳戶、結算卡、非銀行支付機構帳戶,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
電信詐騙作為近年來比較突出的侵財類犯罪,包括電話詐騙、網絡詐騙、紙質媒介詐騙等,是犯罪分子利用日益先進的通訊手段、銀行支付渠道以及網際網路技術,向不特定多數人實施的詐騙,一不留神就極易受騙。
疫情期間電信詐騙常用的幾種手段
涉疫物品詐騙
不法分子自稱有大量防疫物品,且打著「數量有限即將斷貨」的旗號,而且只接受現金轉帳,往往都是收錢後拉黑好友。
「刷單」詐騙
為避免疫情擴散,配合國家開展疫情防控,不少人自覺居家抗擊疫情。而犯罪分子就利用群眾空閒時間,發送信息:「在家沒事做?網絡刷單快速賺錢,一部手機即可操作!」、「誠招刷信譽兼職,待遇豐厚,時間不限!」
其實,這都是刷單陷阱,騙子會一步步下套,以「保證金」等等多種理由,讓你不但賺不到錢,還會遭受經濟損失。
虛構中獎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向群眾發送中獎信息,誘騙網民訪問其開設的虛假中獎網站,再以支付個人所得稅、保證金等名義騙取網民錢財。
目前出現了冒充法院以「擾亂抽獎秩序」的名義,向群眾實施詐騙的犯罪手段。
冒充公檢法機關詐騙
犯罪分子使用網絡電話,冒充郵政、電信、銀行以及公檢法等單位工作人員,撥打受害人電話,以受害人郵寄包裹涉毒、有線電視或電話欠費、信用卡惡意透支、被他人盜用身份註冊公司涉嫌犯罪等由頭,再以沒收受害人銀行存款為由讓受害人匯轉資金到指定帳戶。
子女出事詐騙
犯罪分子向受害人發送「爸媽,我的錢包手機被偷了或我出了點意外現在醫院,等錢急用,請速匯款***元到我的朋友***卡上,切記要快」,受害人往往因為處於緊張狀態而上當受騙。
換帳號匯款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群發「我原來的帳號不用了,請把款打入此帳戶(**行,戶名**)簡訊的方式,或者冒充房東詐騙房客租金的詐騙方式,進行騙取匯款人不加識別地把錢款打入嫌疑人帳號。
如何防範電信詐騙?
1、及時與家人、朋友聯絡。犯罪分子在實施詐騙時往往會以案件涉密、案情重大等理由,要求受害人「保密」,禁止向其他人透露消息,此時一定要保持清醒,第一時間與家人、朋友聯繫,說明情況,徵求意見。
2、及時向公安機關或相關部門求證。遇到犯罪嫌疑人以販毒、走私、洗黑錢為藉口進行詐騙,或退稅、中獎為誘餌進行詐騙的情形時,要及時和公安機關或相關部門聯繫,辨別事情真偽。
3、犯罪嫌疑人冒充熟人、學校教師或子女進行詐騙,要在第一時間與上述人員本人取得直接聯繫。特別是假冒子女被綁架,首先要聯繫子女本人或和其在一起的朋友,並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4、在銀行窗口或ATM機辦理轉帳手續時,一定聽從銀行人員的提示,認真閱讀警示告示或直接向工作人員詢問。如若在ATM機上操作時,進入英文界面,不了解其操作內容,一定要向銀行人員尋求幫助。
5、如遇到上述情況,請及時報警。
(內容及圖片綜合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