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斷卡」行動,重點打擊長期從事收購販賣「兩卡」(電話卡、銀行卡)的人員。「斷卡」行動的目的,就是要斬斷電信詐騙、網絡賭博等一系列犯罪的作案鏈條。
現實中不乏這樣的情形:一桶油,換你用身份證開張電話卡;50元,買你的收款二維碼;1000元,收你的公司帳戶手續……這些信息,會幫助詐騙、賭博團夥完成洗錢過程,而出售這些信息的人則可能成為犯罪嫌疑人。
記者通過河北警方近期破獲的兩起案件,得以了解這些個人信息被買走後,如何協助犯罪團夥作案,以及在類似的犯罪網絡中,哪怕是一名出售電話卡的賣家,要面對什麼樣的懲罰。
碼農碼商背後的洗錢大案
10月25日,磁縣一超市老闆被抓了。數日前,他在磁縣某小區門口,用一袋大米作「酬金」,騙取十多位老人開設了電話卡。一個多月後,受害人發現,這些卡在南方城市欠費幾十到數百元不等。
經過警方調查,超市老闆在磁縣、臨漳等地,用同樣的方法騙取300多人開卡並出售給上線,他用25元購買一袋大米支付酬勞,一張卡還淨賺15元。
這並不是磁縣警方第一次和職業買卡人過招。
磁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溫俊華介紹,今年4月至今,磁縣警方辦理的一起跨省網絡信息大案中,案件鏈條最末端,就是超市老闆從事的「工種」——碼農。
這也是磁縣警方調查一起特大網絡信息犯罪案的入手點。4月,磁縣警方接到上級移交的線索,磁縣某鄉鎮有疑似電信詐騙人員在活動。
「當時的疑點是,當地50歲以上村民辦理的電話卡,都在南方某地被用於電信詐騙,而這些機主並沒有外出記錄。」溫俊華說,他要求辦案民警摁住這條線索追查,當時誰也沒想到,這揭開了後面的驚天大案。
警方經過一段時間調查,發現涉案嫌疑人在磁縣某鄉鎮的一處出租屋出沒。磁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張少華進入出租屋後驚呆了,他看不懂電腦屏幕上閃爍的信息做什麼用途,但電腦連接著700多張電話卡和貓池等專業設備,還存儲著數百名當地人的個人信息,「我感覺,這起案件不一般。」
被抓獲的嫌疑人郭某並不認為自己犯罪。他交代,他們在鄉鎮收集收款二維碼,出售給上線「跑分」來賺取佣金。
從警十幾年的張少華辦理過很多刑事要案,這是第一次聽說「跑分」。想要弄明白被收集起來的二維碼如何「跑分」來賺錢,就得抓獲郭某的上線。
郭某的上線郭某某被抓後,警方發現,郭某某的「跑分」流水高達1300多萬元。專案民警不禁越發好奇,嫌疑人「跑分」做什麼用?這究竟是個什麼案?
郭某某交代,在業內,他們被稱為碼商,郭某被稱為碼農,碼農負責收集收款二維碼、手機卡、身份證號、對公帳戶等信息,出售給上線碼商,碼商再將這些數據轉賣給「平臺」。
磁縣警方一鼓作氣,從河北追到安徽,端了郭某某所說的「平臺」,抓了負責人朱某等13名嫌疑人。
警方原以為,「平臺」是這起案件的終點,沒想到,這還不夠。
在抓獲朱某現場,警方發現運行中的電腦,顯示著朱某和廈門的交易流水等眾多信息,平臺的「跑分」也是接自上線的單,這把警方引向了這起案件的另一個上線——「四方」。
朱某交代,他所在的未來付平臺,對接廈門的「四方」(嫌疑人自認的在第三方支付外的第四方支付),「四方」不止朱某一個下線平臺,若干平臺都在為「四方」提供「跑分」業務。
位於廈門的「四方」團夥被抓獲後,磁縣警方這才梳理出一個相對完整的犯罪鏈條:盤口下發任務——「四方」接活——平臺掛碼出售並和「四方」對接——碼商收購碼農的數據出售給平臺——碼農從個人手中收集卡、碼。
截至今年10月,磁縣警方跨越多省市抓獲60餘名嫌疑人,凍結了1000多張銀行卡,涉案金額超過了50億元人民幣。
他們在為誰洗錢
整個信息網絡犯罪的鏈條是理清了,但警方還是有些疑惑,嫌疑人交代,這些卡、碼數據被用作替盤口洗錢。面對海量數據,警方需要深挖嫌疑人的具體業務,繼續打擊犯罪上線。
5月初,在警方梳理案情數據時,發現滄州一家物業公司的資金流水極為可疑。註冊這家公司的嫌疑人很快承認,她並沒有實體公司,註冊的對公帳戶已經出售,具體用作什麼樣的業務,她完全不知道。
警方聯合銀行做了相應的處理,開始耐心等待。5月底,和這家物業公司關聯的銀行卡在山東取現,警方以此為契機,抓了14名嫌疑人。
張少華介紹,13名嫌疑人受僱於主犯王某,王某通過非法支付平臺,用購買的多個對公帳戶為多家賭博網站的2萬多名賭客提供充值和取現服務,涉案流水高達20多億元,王某抽取千分之四至千分之八不等的佣金,前後獲利1000多萬元。
「賭博網站也就是『四方』對接的盤口之一。」磁縣公安局重案大隊大隊長孟磊說,境外賭博網站無法通過正常渠道進行賭資的轉入轉出,就需要大量的帳戶來分散資金。
以1000元的賭資想進入賭博網站為例,盤口會把這1000元的任務轉交給「四方」,由「四方」分散給若干個平臺,平臺再轉入來自全國各地碼商手中的個人或對公帳戶。如此一來,這1000元賭資甚至可能通過一百個帳戶分散流入賭博網站,從而逃避銀行部門監管和警方打擊。
值得一提的是,這起案件中,朱某等多名嫌疑人,原本都是賭博網站的受害人,他們都曾輸掉幾百萬元,從而接觸到了這些非法洗錢渠道,又成為其中的犯罪嫌疑人之一。
警方調查中,還發現這一犯罪鏈條為色情、博彩等非法網站提供服務,他們主要的對接業務之一,還包括為電信詐騙團夥洗錢。
溫俊華介紹,電信詐騙的資金流入犯罪分子手中後,如果是一對一的資金流向,很容易追查。但這些錢會被迅速分級轉入不同的銀行卡、收款碼、對公帳戶,通過平臺和「四方」等犯罪鏈條逐級分散後洗白。
警方在追查中,會遇到銀行卡、收款碼和取現人不是同一人,銀行卡主、收款碼主、對公帳戶法人不知道帳戶誰在使用等問題,也就為打擊電信詐騙增加了很多麻煩。
有業內人士粗略估算,每追回1萬元的電信詐騙贓款,至少需要10萬元的辦案投入。
而政府部門原本為方便公司註冊簡化的申辦流程,成為部分人獲利的手段:他們註冊公司後,將一套完整的公司手續賣給碼商,碼商再層層加價用於非法渠道洗錢。
「磁縣這樣一個50萬人口的小縣城,電信詐騙案件高發,老百姓的血汗錢被電信詐騙團夥騙走。」溫俊華說,「賣一套公司手續賺千把塊,出售個人收款二維碼掙個百十元,個人獲取的這些蠅頭小利,幫助犯罪團夥詐騙和坑害群眾,這就是我們打擊這類犯罪的根源。」
警方深入調查發現,這一犯罪鏈條除了涉及黃、賭、電信詐騙,還有部分嫌疑人從事殺豬盤、犯罪團夥上下線之間黑吃黑等犯罪行為。
有的誘導受害人不斷投資,突然關停網站,有的截斷下線洗錢的押金跑路。溫俊華總結,「不要相信掙快錢大錢,『跑分』成功了,你參與作案將成為嫌疑人;失敗了,你被騙,將成為受害人。」
參與任何一環都將涉及犯罪
10月,石家莊平山縣人付某,被多家銀行鎖定禁止辦理相應業務。
付某出售的用個人信息辦理的銀行卡和電話卡,被其他犯罪嫌疑人用於電信詐騙。不久前,外地的受害人被電信詐騙後報警,警方調查發現詐騙資金通過付某的銀行卡被轉走,付某也因此進入警方視線。
付某面對的懲罰並不是個案。
省公安廳刑警總隊負責人介紹,警方聯合銀行、通信公司等多部門對開辦販賣「兩卡」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單位及人員開展懲戒,對開辦電話卡失信人員,5年內只允許保留1張電話卡;對開辦銀行帳戶和支付帳戶失信人員,5年內暫停其銀行帳戶非櫃面業務、支付帳戶所有業務,銀行不得為其新開立帳戶,違法違規行為將記錄至個人徵信。
負責此案的平山縣公安局溫塘刑警中隊中隊長郝志勇介紹,付某辦理了60多張銀行卡和電話卡,以每張100至300元不等的價格出售給網上的中間人。付某辦理出售的銀行卡和手機卡,平山警方已落實的涉案金額有十餘萬元,而付某的銀行卡流水還有幾十萬元有待調查。
因此,付某因涉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幫助而被警方刑拘。10月25日,付某被批捕。
簡單說,哪怕只是出租了一個收款二維碼,出售了一張個人銀行卡,你將在5年內失去一切手機支付的渠道,甚至面臨治安或刑事處罰。
郝志勇說,辦案過程中,他們還抓獲了付某的兩名上線,從而得知,這一買賣卡的鏈條分工明確,有專人尋找辦卡對象,由上線分配任務,按照任務要求辦卡對象提供個人信息,配合犯罪團夥辦理所需各種卡碼。
這一現象並不罕見。溫俊華介紹,他們甚至發現有嫌疑人專門掃村、掃校,用米麵油等小利誘惑他人提供支付帳戶、手機卡等用於作案。
這次的「斷卡」行動中,警方針對此類犯罪行為有明確說法:對手機卡違法犯罪團夥,除開卡人以外,對帶隊團夥、收卡團夥、販卡團夥等構成犯罪的,按照幫助信息網絡犯罪依法處理;對直接與詐騙團夥勾連的,按照詐騙共犯依法處理。
而對銀行卡違法犯罪團夥,除初次開卡、被騙開卡或者其他犯罪情節顯著輕微的人員外,依法對開卡團夥按照幫助信息網絡犯罪處理;對帶隊團夥、收卡團夥、販卡團夥等構成犯罪的,按照幫助信息網絡犯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等依法處理;對直接與詐騙團夥勾連的,按照詐騙共犯處理。
這也是我國司法機關在新型信息網絡犯罪面前,不斷提高打擊力度的體現。
在廈門抓捕「四方」團夥時,磁縣警方發現,嫌疑人租用了一層寫字樓,看起來是個非常正規的公司,這家公司公開對外招聘工作人員,也包括幾名名校畢業的軟體技術人員。
不直接犯罪,只是提供了軟體和技術,是否涉及犯罪呢?
省公安廳刑警總隊負責人介紹,我國刑法明確規定,明知他人利用網絡信息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託管、網絡儲存、通信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目前,這些技術人員也全部被刑拘。
也就是說,從辦卡賣卡到買卡倒卡,以及做軟體平臺協助犯罪的整個犯罪鏈條上,沒有一名嫌疑人能逃脫懲罰。
實施如此大規模打擊下,警方也取得了一定的戰果。
省公安廳提供了一組數據:「斷卡」行動以來,截至10月20日,我省共懲戒涉嫌違規開辦「兩卡」的單位21個、人員1165名,關停涉案電話4025個,凍結銀行個人帳戶1448個、對公帳戶25個,通報、約談涉案「兩卡」開戶較多的營業網點、銀行分支機構88次,行業內部人員240名。
除此以外,全省公安機關還打掉「兩卡」違法犯罪團夥5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10名,扣押涉案銀行卡2269張、手機卡746張、作案電腦38臺、手機124部。
最關鍵的是,「斷卡」行動並不是階段性行動,針對「兩卡」犯罪的打擊,還將繼續。
如何守好我們的帳戶信息
防電信詐騙的宣傳很多,多到一些人會選擇跳過去不看,總覺得這種事怎麼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過去,我們沒有手機支付,沒有網絡通信,詐騙案的發生多是面對面。至少在報案時,受害人還能描述出嫌疑人的體貌特徵,也有利於警方破案。
但現在,擺在人們和警方面前的難題是,信息被倒手、資金被騙走,我們連對方是誰都摸不清。
「斷卡」行動,斷的是詐騙嫌疑人和受害人之間的作案關聯,包括手機卡和銀行卡。手機卡,包括我們平時所用的三大運營商的手機卡,也包括虛擬運營商的電話卡,同時還包括物聯網卡。
銀行卡,包括個人銀行卡,也包括對公帳戶及結算卡,同時還包括非銀行支付機構帳戶,也就是第三方支付。
斷的這些卡,有些是故意出售,有些是被人利用。
磁縣公安局重案大隊大隊長孟磊講述了這樣一個細節:在接觸這起大案的初始之際,警方在嫌疑人的電腦中發現了一些秘密——他們利用非法掌握的公民信息,不用當事人到場,就能實現開卡等業務,甚至能用軟體模擬當事人完成點頭、眨眼等認證環節。
這讓專案組感到觸目驚心的同時,也下定決心要摸到這一案件的上線。
調查中,警方意外發現,磁縣本地的碼商,收集的部分個人支付帳戶居然來自嫌疑人的親朋好友,一部分個人支付帳戶的開卡人甚至不知道這些出借的個人帳戶被拿去用作犯罪。
「這其中有朋友借用收款二維碼,不好意思拒絕,就順手截個屏發過去。」磁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溫俊華說,這些出借的收款二維碼,經過幾輪倒手,迅速進入洗錢環節,幾次交易後,就被相關部門監控到並停用,這也被犯罪團夥稱為死碼,並棄之不用。
對於犯罪團夥來說,頂多是再買個卡碼繼續作案,但對於持碼人造成的影響將非常巨大。在第三方支付方便快捷的今天,不能使用卡碼交易或寸步難行。
警方提醒,不管是租、借還是賣卡,一定要拒絕。除了堅決遠離租、賣卡,身份證有遺失經歷、前期電話卡或者銀行卡有異常情況的市民,一定要抽空去查詢一下,看看自己的名下是否有不知情的電話卡或者銀行卡,並及時處理。
在避免成為嫌疑人的同時,我們還要避免成為受害人。
街頭掃二維碼贈玩具,被陌生人添加為好友,打開來歷不明的連結,這些短時間內看不到危害的行為,可能也會造成嚴重後果。
某地警方破獲的一起詐騙案,嫌疑人通過不法渠道獲取了受害人的號碼,添加受害人為朋友時標註是受害人的某位上級。詐騙手法之所以能成功,並不是簡單地添加朋友後直接要錢。
嫌疑人甚至耐心等上幾天,之後藉口不方便轉帳等,宣稱讓朋友先把錢打入受害人帳戶,再由受害人轉給嫌疑人。這「舉手之勞」的求助,讓受害人失去警惕。
實際上,此時受害人已經掉入嫌疑人的圈套:此後,這筆打入受害人帳戶的錢遲遲不到帳,嫌疑人又藉口急用,誘導受害人墊付,從而完成詐騙。
警方提醒,任何網絡資金往來,一定要和對方電話溝通確認,不隨意添加陌生人,不隨意掃碼,對任何App、小程序獲取通訊錄的要求予以拒絕。
來源:邯鄲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
公安紅橋分局召開「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動員部署會為「拉風」騎摩託不想被盯梢 巧「偵查」打團夥警方尋失車紅橋警方救助一名河北省走失小夥兒警民同心,全民「反詐」!公安紅橋分局持續開展「反詐」宣傳活動原標題:《「斷卡」行動,揭開電信詐騙隱形鏈》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