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流量加持,脫口秀能獨立行走嗎?

2020-12-16 網娛觀察家

作者 / 開放麥

「呼蘭怎麼又大喘氣了?」

在最新一季的《脫口秀大會》中,呼蘭已經改掉了大喘氣的毛病,一舉成為包袱密集的高學歷小可愛。

但在最近在騰訊視頻上線的脫口秀節目《笑場》中,呼蘭又大喘氣了。

原因很簡單,雖然該節目2月26日才正式上線,但實際上,《笑場》在2018年就完成了錄製。

至於為什麼推遲兩年才上線,網娛君猜測,一方面當下節目中的脫口秀演員們已經小有名氣,關注度變高,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在疫情期間為平臺提供獨家內容。

從2018年到2020年,兩年的時間,中國脫口秀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線下脫口秀票價從幾塊錢漲到了近百元,場地從幾十人小劇場換成了幾百人的大劇場;還體現在在去年年底春晚第一次聯排中,脫口秀節目竟也佔據一席之地。

而這些變化背後,與兩季的《脫口秀大會》和四季的《吐槽大會》,與李誕和他的脫口秀演員們,是分不開的。

從1到10的新脫口秀時代

以「國內首檔脫口秀節目」為口號,《笑場》每期30分鐘,由李誕擔任推薦人,每期推薦一位脫口秀演員圍繞時下熱門話題進行表演。

表演場地極其簡單,一根立麥,素色舞臺加上幾十張觀眾席,與線下脫口秀演出無異,表演嘉賓則邀請了近年來頗具觀眾緣的呼蘭、思文、程璐、張博洋、Rock,梁海源和龐博。

截至發稿,節目第一期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超2500萬次,本周上線的第二期也獲得了超1500萬的播放量,豆瓣評分7.3分。

但實際上,2018年錄製完成的《笑場》從製作完成到上線,整整隔了兩年,也正是這兩年,脫口秀等來了真正的機會。

以《笑場》的首期表演嘉賓呼蘭為例。2018年6月剛剛接觸國內「開放麥」表演的呼蘭,在當年11月就登上了《吐槽大會》第三季第四期的節目。

在當時,已經播出三季的《吐槽大會》,依靠著邀請明星公開接受吐槽和自嘲的模式,將此前國內《壹周立波秀》、《今晚80後脫口秀》、《暴走大事件》以及《金星脫口秀》等「一人說」的脫口秀節目節目成功轉型為人人可講的「吐槽,是一種年輕的溝通方式」。

與此同時,一批年輕的脫口秀演員也穿插在明星嘉賓中間,承擔起節目中主要「包袱」產出者的重任。

由於彼時這些年輕的脫口秀演員大多還是素人面孔,在《吐槽大會》第一季中,曾在《今晚80後脫口秀》合作過的李誕、池子、王建國成了明星之外的主要脫口秀演員,節目一經播出,在豆瓣獲得了7.6分的評價,打分人數超過2萬人。

也是從《吐槽大會》開始,李誕、池子,張紹剛組成了脫口秀界的「鐵三角」。

緊接著,在《吐槽大會》播出的半年後,內容更聚焦在脫口秀表演上的《脫口秀大會》正式上線,該節目依舊由張紹剛主持,「鐵三角」中的另外兩角李誕、池子各帶一隊,邀請年輕的素人脫口秀演員進行現場脫口秀表演競賽。

節目播出後,「睡在程璐上鋪」的思文、開健身房的Rock、瘋瘋癲癲的卡姆、理科學霸「韋若琛」,還沒那麼多爆梗的張博洋,「英年早婚」的龐博等一種脫口秀新人脫穎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該節目之所以在當時受到了關注,除了吸引了國內脫口秀粉絲之外,「明星造梗」也成了節目的點睛之筆。

其中為觀眾津津樂道的「撒貝寧保送梗」,直到今天仍是社交媒體上的熱轉片段。

隨後的幾年,《脫口秀大會》像是笑果文化旗下藝人的練兵場,較為成熟的藝人則開始在《吐槽大會》頻頻露面。

同時,在兩檔節目獲得了觀眾緣不錯的脫口秀演員,回歸到線下脫口秀演出時也漲了不少人氣,並逐漸向脫口秀藝人發展。

龐博在2017年獲得了《脫口秀大會》「大王」後,以固定卡司身份參加了《吐槽大會》第二、三、四季,並參加了《天天向上》、《親愛的,結婚吧!》等綜藝節目的錄製;池子在與張紹剛、李誕組團《嚮往的生活》第二季後,在去年參加了騰訊視頻全明星籃球真人秀節目《超級企鵝聯盟Super3:星鬥場》;張博洋則被前一陣《歡樂喜劇人》的抄襲風波送上微博熱搜……

可以說,相比於兩年前,脫口秀演員需要依靠節目熱度加持自身流量,如今《笑場》的播出則表明,這種情況已經反過來了。

何況這一次,線下與線上同樣熱鬧。

脫口秀走起來了,但能走多遠?

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 Data)聯合笑果文化發布的《2018中國年輕態喜劇受眾消費大數據報告》顯示,在《吐槽大會》剛剛上線的2017年,全國有4萬人開始學習脫口秀,其中600人脫穎而出成為演員。

但除了少數的脫口秀演員能夠在綜藝節目中出鏡,獲得出場費之外,大多數的線下脫口秀演員只能依賴演出門票,也因此,絕大多數脫口秀表演者在脫口秀表演之外,都有著自己的本職工作。

到了2018年,出現了一部分以編劇兼線下演出形式為生的全職脫口秀演員。以笑果文化為例,該公司當年的專職脫口秀演員及編劇中,還包括10名應屆畢業生。

與此同時,在短視頻領域,也興起一批脫口秀廠牌,比如噗哧脫口秀(笑果文化旗下子公司笑友文化打造)、單立人喜劇、北京脫口秀俱樂部、見笑喜劇、瀋陽脫口秀俱樂部、糖蒜鋪子、火柴梗脫口秀俱樂部、太原脫口秀俱樂部、草臺喜劇館、木更喜劇等脫口秀廠牌等。

這些脫口秀廠牌除了默默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脫口秀人才之外,也讓脫口秀這種局限於一二線城市的喜劇形式,實現了進一步下沉。

不過,根據上述報告的數據,中國脫口秀的受眾範圍仍集中於19-29歲居住在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也就是說,要想走的更遠,脫口秀必須被更多人認識。

好在,脫口秀行業也正在為此而努力。在2020年央視春晚的第一次聯排中,脫口秀演員思文將脫口秀首次帶入了春晚節目的第一次聯排上,儘管最終未能成功參與春晚表演;但在湖南衛視的春晚中,由王建國、卡姆、王勉等脫口秀演員組成的脫口秀天團還是順利上線,足以看出,大眾市場對於脫口秀的接受程度正在進一步提高。

然而,儘管獲得了一定的受眾基礎,但脫口秀演員們想要持續吸粉並不容易。

線下脫口秀粉絲小L曾向網娛君表示,如果你是某一脫口秀演員的老粉,那麼你很難一直去看他的表演。

原因在於,很多脫口秀演員創作出段子後,需要通過線下的演出來獲取觀眾的反饋,從而對段子進行刪減補充,而這種創作一般需要演員在線下演出中不斷的對段子進行重複,對於觀眾來說,幾場下來很難再產生新鮮感。

再說回到《笑場》,作為《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後,首次沒有加入話題明星的脫口秀節目,它的出現雖然能夠說明脫口秀正在強勢崛起,但也可以看到,整檔節目並無贊助商。在疫情期間作為內容補充或許尚可,但接下來是否能夠持續作為節目產出還兩說。

不過,如果哪天脫口秀真的能上春晚了,離真正的大眾化也就不遠了。

相關焦點

  • 國內脫口秀第一人,一身才華的王自健,這次要妥協了嗎?
    《今晚80後脫口秀》一集沒落,看著王自健、李誕、王建國、思文、池子、程璐、史炎、梁海源、龐博、窮小瘋這些人成名或消失,王自健被老婆打、李誕被建國打、葉導的個頭和妻管嚴、思文瘋狂獨立程璐,瘋狂軟飯、史炎龐博不要臉的交大梗…真的感謝這些人,他們真的很有才華。
  • 喜劇變了,脫口秀演員就沒變嗎
    當「老人」們謙虛又尷尬地表示自己努力超越過去的時候,我就很困惑:有多少人能記得他們去年究竟說了什麼? 說到底,這是一檔綜藝節目,一場show,一個茶餘飯後的休閒選擇。大部分觀眾,即使是鐵粉也不會像背誦周星馳經典臺詞一樣,去記住每位演員的每個段子。十期節目下來,有一些出圈的「梗」,已經是一檔節目在完成流量指標、品牌植入、藝人包裝、IP打造……之後的意外收穫了。
  • 中國沒有脫口秀
    這有問題嗎?其實沒問題。但脫口秀就面臨了這樣的問題,不講對立,不夠刺激。講了對立,祖師爺倒立。於是中國脫口秀看透了脫口秀不掙錢的本質,現在更像是一場多贏的棋局。那哪怕中國脫口秀不是脫口秀,也沒有什麼關係。誰說脫口秀,一定要是脫口秀呢。中國脫口秀到底是什麼?
  • 《脫口秀大會》,有娛樂話題的脫口秀更「炸」
    近日,第三季《脫口秀大會》正式開播,但相比前兩季節目,這一季似乎多了更多的娛樂話題。拿張雨綺加入導師行列來說,就為節目增加了不少娛樂話題,作為演員本身,張雨綺就頗具話題,而近日她又參加了另一檔綜藝節目,人氣飆升,此時出現在《脫口秀大會》現場,無疑是一張行走的宣傳海報。
  • 搭建了「私域」還是沒有流量?你真的了解私域流量嗎?
    現如今,各大企業也都在逐步構建自己的私域,但一些企業發現自己構建了私域,卻沒有獲得想像中的效果。這是為什麼?企業獲得的流量真的是「私域流量」嗎?「私域流量」到底是什麼?眼下大家大談的私域流量都是基於第三方社交媒體帳號的「社交流量」,而非真正基於自己私域的「私域流量」獨立網站才是私域,有私域才有流量 網際網路本來就是去中心化的,私域本來就存在於網絡中,只不過在網絡進入中國後受到資本影響,以大平臺的形式讓大家的私域逐漸消失了。結果就是平臺越做越大(BATJ),流量越發昂貴,企業才開始重視私域。
  • 2步加持爆單,花式衝搶流量提轉化
    百聚匯商學院院長Simon指出,通常亞馬遜運營遵循著流量、店鋪轉化和訂單量的演變邏輯,這其中獨立站也可藉助亞馬遜平臺衝搶流量,或亞馬遜背靠獨立站流量入口,以轉化率的提升連帶銷量的提漲。比如,大促期間Anker會在品牌官網的產品頁面下,新增「Buy On Amazon」的標識;透過獨立站搜集全網流量,透過獨立站搜集品牌流量;單就一款產品的數據表現來看,獨立站一共給亞馬遜產品頁面帶來46萬的點擊流量,為184個關鍵詞排名加分;透過獨立站扶持平臺流量,藉此提昇平臺的自然搜索流量。
  • 脫口秀走進大劇場,火爆能持久嗎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上海和北京,就有超過100個脫口秀品牌。在許多人印象裡,脫口秀適合小劇場、小酒吧,觀眾坐得離演員很近,演員不斷跟觀眾互動。如今,脫口秀走進大劇場,會水土不服嗎?正在崛起的脫口秀,又能給演出行業帶來哪些啟發?
  • 脫口秀獨木難支?
    「因為大家會覺得,北京的演員整體比較underground(地下)、比較藝術家,不夠藝人,不夠有流量,所以能多一些曝光的話,生活也會更輕鬆一點。」Icy解釋。因為人才短缺,有人認為脫口秀不能稱為一個行業,頭部演員一隻手就數的過來,做線下演出的單立人甚至和笑果文化形成了某種奇特的「默契」。
  • 脫口秀的風口和浪尖
    伴隨著一家自帶流量的行業公司「笑果文化」,一批現象級綜藝節目「吐槽大會」 「脫口秀大會」和頻繁上熱搜的演員,脫口秀已經成為中國喜劇大家庭中最年輕卻已獨立撐起門戶的一員,與在中國本土傳承已久的相聲、小品呈鼎立之勢。一場白宮的表演中國人第一次發現脫口秀和自己有關,還要追溯到10年前。
  • 蔡徐坤參加《脫口秀大會》?出場的方式很特殊!
    蔡徐坤,當下的流量之王,微博坐擁三千多萬粉絲,隨隨便便一個動態都會有幾百萬人轉發評論,影響力可見一斑,最難能可貴的是,即便擁有如此之強的流量,蔡徐坤團隊也很少去消費,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蔡徐坤很少上綜藝節目,一直保持著神秘感!
  • 在脫口秀裡找樂的年輕人
    阿迪有脫口秀廠牌。「空手笑」從俱樂部到品牌形成,積累不小的流量。但是一直在咖啡館、酒吧打遊擊演出的他們,對能夠常駐的商業空間有很強的需求「脫口秀的蓬勃發展,是由這種喜劇形式的特有屬性,以及年輕人對抗生活的方式決定的。」興耀房產品牌部總監王歡說,脫口秀演出從線上紅火到線下實體演出的發展,每個城市的參與群體都不一樣。
  • 玩了20多年音樂脫口秀,他向《脫口秀大會》冠軍王勉喊話:來battle吧
    他常跟我說:廠長,我練了一首歌很好聽,可以來表演一下嗎?」過去幾年,資本湧入,上海開出幾十家Livehouse,不少288的歌手被高價挖走,也讓288遭遇過競爭危機。但沒有一次危機,像疫情這樣來勢洶洶。「我們開了快17年,只有汶川大地震和雅安大地震停演過兩次。一次停了一個禮拜,一次停了三天。
  • 《脫口秀大會》結束1個月,李雪琴成了王建國高攀不起的女人!
    毫無漏洞的理論,無懈可擊的邏輯,這個承包我笑點的女人總能帶給我新體驗。 李雪琴一句「你有你的選擇,而我選擇王建國」讓那段表演封神,一個月前,李雪琴還是個脫口秀新人,要靠「捆綁」王建國實現流量暴增,而一個月後,李雪琴就迅速翻身,代言、通告、直播不斷,
  • 脫口秀: 從「10個演員」到「國民級」喜劇
    追光忽暗,他給了對手一個擁抱,伸手拿起話筒:「這次能來《脫口秀大會》,我其實覺得挺感謝的,因為之前突圍賽的50位選手,幾乎都是來自北上廣深,脫口秀發展比較好的城市。只有我和孟川兩個人來自地方俱樂部。」   一番淘汰感言道出目前中國線下脫口秀地域發展的現狀。他直言,在地方做脫口秀仍有一些阻力和困難,「但我們能堅持下來,講到這個舞臺」,他相信,別的地方俱樂部同樣可以。
  • 喜馬拉雅「超級情感節」講述獨立女性故事,思文透露與程璐仍是好朋友
    ";把硬漢朱亞文打造成了"行走的荷爾蒙"……不過即使成功如楊天真,也遇到了很多網友的爭議,其中不乏一些不太友善甚至刻薄的評論。另一位主播楊笠是當下非常火的一位脫口秀演員,而在入行之前,她曾經是一位"十分不討甲方喜歡"的平面設計師。她很難說服自己接受客戶的要求,大部分時間還拿不到尾款,甚至她曾在知乎上提出一個問題:"做一個90後喜歡的logo,是什麼意思?"可以想見當時的她對甲方提出的要求有多麼不滿。從事脫口秀之前,她曾度過了三年無所事事和自我否定的日子。有網友評價說,是脫口秀解救了她。
  • 羅定四中發通告:墜樓學生已能獨立行走 生活可自理
    羅定四中發通告:墜樓學生已能獨立行走 生活可自理 網易體育7月22日報導:近日,廣東羅定市第四中學的一位男學生在學校走廊玩耍時習慣性地做出了後仰跳投的動作
  • 《脫口秀大會》被李雪琴笑死了:我沒有天賦只有餅
    李雪琴談天賦異稟:我沒有天賦只有餅 我不是一個脫口秀演員,我到這來,就是我老闆非得讓我來的,他天天忽忽悠悠地就知道給我畫餅:李雪琴有天賦,
  • 實力與流量並存,人氣和專業俱佳
    作品傍身,演技加持,觀眾青睞,品牌喜愛,行走的劇名,大寫的實力,實力與流量並存,人氣和專業俱佳趙麗穎年度影響力藝人實至名歸!作品傍身,演技加持,觀眾青睞,品牌喜愛,行走的劇名,大寫的實力,實力與流量並存,人氣和專業俱佳趙麗穎年度影響力藝人實至名歸!
  • 當營銷大咖跨界脫口秀,百度營銷開放麥讓脫口秀演員失業了
    14日,百度搞了一場號稱「史上最下飯的營銷脫口秀」的線上營銷會,邀請營銷專家、企業高管開侃營銷新機遇。五星級酒店、絢爛的燈光、盛大的會場、高大上的名詞術語、令人眼花繚亂的運作模式………(不好意思,走錯片場)你沒看錯,百度這場營銷會統統沒有。
  • 李雪琴火了,難道脫口秀的未來就是「炒戀情」,讓女性講段子嗎?
    這次,意外走上脫口秀舞臺的她,卻成功爆紅,不但成為《脫口秀大會》的流量擔當,而且還和「元老級」人物王建國炒起了CP,幫助對方走出狀態低谷,化身靈感繆斯。一點不誇張,李雪琴憑藉一己之力拯救了《脫口秀大會》,成為了李誕口中的「脫口秀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