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陳晨
2020-10-23 12:47 來源:澎湃新聞
今年是中國和義大利建交50周年,又恰逢義大利電影大師費德裡科·費裡尼誕辰100周年,為促進中意兩國民間文化交流,增進兩國人民友誼及致敬電影大師,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旗下的上海藝術電影聯盟推出了「義大利電影大師展」。
影展於10月22日晚開幕,並納入第二十屆「世界義大利語周」系列活動。 整個「義大利電影大師展」從10月22日持續到11月1日,在上海影城及上海藝海劇院兩個影劇院舉辦,展映義大利電影大師費德裡科·費裡尼、皮埃爾·保羅·帕索裡尼、貝納爾多·貝託魯奇、維託裡奧·德西卡等四位電影大師的9部作品,共放映場次18場,放映影片有《大路》《蜘蛛的策略》《米蘭的奇蹟》《乞丐》等。9部「新現實主義」以來的義大利經典電影,群像式地呈現在世界電影上具有崇高地位的多位電影大師的執導風格。
此次義大利大師展開票後迅速售罄,也令義大利方面見證了上海觀眾對於義大利電影的喜愛。
開幕當晚放映的費裡尼的「孤獨三部曲」之一的《大路》,是2020年10月最新修復的4K版,這也是該修復版本的亞洲首映。
《大路》劇照
負責修復的義大利博洛尼亞電影資料館館長亞吉安·盧卡·法裡內利介紹,《大路》這部電影證明了費裡尼不僅是一位出色的編劇,更是一位天才導演。當我們觀看《大路》時,能夠看到一些只有電影才能表現的東西,你們會發現一些像偉大小說中一般描寫得十分出色的人物,但同時這些人物、這個故事又是無法通過小說來講述的,必須通過電影,因為電影有其獨特的敘事方法。電影的兩位主人公,會令觀眾餘生難忘。
對於此次影展放映的幾部大師作品,法裡內利也通過視頻隔空為觀眾做了導賞,「這些傑作均攝製於1948至1970的戰後義大利,所有影片都對電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偷自行車的人》劇照
如維託裡奧·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被稱為「是一部真正改變了電影史的作品」。「即使是在今天,我們在很多電影節上看的作品,如果沒有《偷自行車的人》,都不可能存在。這是因為德西卡發明了一種拍攝現實的嶄新方式,發現了一種全新的講故事的視角。當時的義大利剛剛擺脫法西斯的獨裁,當時的電影是不講窮人的故事的。而在這部影片中,德西卡聚焦於一個社會階層,一個從前從未有人講述過的階層,選擇了一個如此尋常而簡單的故事,以至於看起來幾乎沒有真正的『演員』,主人公都是平凡人,沒有明星和專業演員,但這部影片或許比其他任何一部電影都更體現了戰後義大利的面貌。影片在國際上取得巨大成就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兩位主要『演員』成為了影史的一部分,儘管幾乎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因為他們在此片之後再未出演任何電影。」
《乞丐》劇照
而《乞丐》是帕索裡尼的長篇處女作,「但實際它真正屬於另一個世紀、另一個世界。」法裡內利說,「你們再也不會看到一部像《乞丐》一樣的作品,它用像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畫家馬薩喬一般的目光。那些生活在歷史邊緣的人們,他想通過近乎神聖的目光去講述這些故事。」
「這一影展就是那個帶領各位透過義大利電影大師的目光,穿越二十世紀的義大利,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國家,領略義大利的精髓。」法裡內利館長說。
電影一直以來是中意文化交流的橋梁,上世紀80年代中意合拍的《末代皇帝》轟動一時,成為中國電影的裡程碑事件,也是中意兩國影人友誼的最好見證。近年來隨著中意關係的日漸緊密,兩國通過籤訂《電影合拍協議》、電影合拍合作、互辦影展等形式在電影文化領域深入合作。
附:義大利電影大師展排片表(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義大利電影大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