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湖 導 讀
橋梁是一座城市連接時空的紐帶,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
1979年8月,由鐵道部和國家及地方財政總投資468萬元的巴陵大橋開始動工興建。經過三年的艱苦努力,於1982年9月正式建成通車,將嶽陽新老城區連成一片,改變了過去汽車和行人在主要幹線上橫穿鐵路的時代。
嶽陽,這座三面環水的城市,因為巴陵大橋的建設而帶來了生氣。自大橋建成起,城市中心區便由南正街轉至東茅嶺,城市商貿有了質的飛躍。當年發展騰飛的東茅嶺商業圈,至今仍是嶽陽最重要的商圈之一,巴陵大橋建設功不可沒。而一年後,隨著巴陵大橋建成而形成的巴陵大橋市場,也承載了大部分嶽陽人的回憶。
運營36年之後,巴陵大橋和巴陵大橋市場歷經風雨洗禮,也日漸斑駁。江湖那些事(yyrbjh)走進巴陵大橋市場,帶領大家看看巴陵大橋市場現狀。
巴陵大橋底下布滿裂縫
時光侵蝕 巴陵大橋破舊不堪
11月初,江湖那些事(yyrbjh)和市政維護處安全技術股負責人宗友世踏上大橋實地踏勘——橋側上下樓梯口,只見主橋出入空間均被算命或小攤販擅自佔用,樓梯踏步鋼筋裸露,鏽蝕嚴重。墩頂橫隔梁和人行道底板大面積破損,支座老化變形。橫隔梁的表面有風化、剝落、露筋、鏽蝕,梁體有局部破損,橋面板有破損、鋼筋鏽蝕、滲水等現象。而引橋拱肋有橫向裂縫,拱波縱向開裂,拱下建築物進一步加快拱肋損壞,腹拱圈破損滲水等。宗友世介紹,大橋建成30多年來,橋體從未加固維修過。經對橋體初步鑑定,存在橋面下陷、橋墩開裂、橋體部分變形等安全隱患,可能造成安全責任事故。而根據摸底,巴陵大橋市場門店總數782個、面積12031.05㎡,另有攤位227個,整個市場就業人數約達3500人。如此龐大的人、物流動對大橋安全而言,已不堪重負。其實,早在2009年5月和10月,湖南中大建設工程檢測技術公司就對大橋進行了檢測,檢測發現,巴陵大橋現有承載能力僅達原設計荷載的85%,必須對橋下拱肋、排水、支座等設施進行整治。但巴陵大橋建成投用至今,橋下市場一直佔用橋拱空間經營,嚴重影響了橋梁日常監測和維護管理,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為確保橋梁安全,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他們向嶽陽相關部門提交了《中心城區橋梁檢測評定報告》及《中心城區橋梁荷載試驗報告》,要求維修加固巴陵大橋,並對巴陵大橋下市場進行搬遷。2018年7月11日,湖南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生產安全部門再次就此向嶽陽市城管局專門發函,告知橋梁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須立即封閉交通啟動加固工程。位於中心城區東茅嶺商圈的巴陵大橋市場內,私接的電線、被堵的消防通道、亂堆的易燃物……一處處火災隱患,始終是當地住戶的心病。「這裡人擠人,鋪連鋪,一旦發生火災,將有可能『火燒連營』!」家住娃娃塘菜市場老水運小學旁的彭櫻,感覺每天住在「火藥桶」旁,成天擔驚受怕。附近居民的擔憂,並非「小題大作」。巴陵大橋市場管理所所長戴軍介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巴陵大橋市場便成了嶽陽人必逛的商業市場,這個營業面積不過1.2萬平方米的市場,卻擁有各類門店攤位700多家,每到逢年過節,狹窄的通道更是被擠得水洩不通。市場內攤位密集
從巴陵橋頭南市場一路向裡,道路兩邊擺著賣衣物、鞋襪的小攤,為了搶得人流量,一些商販甚至將攤位「探」出攤位,擠佔人行通道。過道上方交織著各式各樣的線纜,如同蜘蛛網一般雜亂不堪,地面隨處散落著塑料包裝袋、衛生紙、果皮等垃圾。面對擁擠不堪的市場,住在原市公安局家屬樓的陳培蓮很是擔心。「就在前不久,這附近就發生了一起火災事故,由於消防車進不來,消防員為了拉水管,都花費了大量時間,導致救援特別困難。」陳培蓮說,平時遇上節假日,人流量稍微大一點,攤位間的人行通道就會變得更加狹窄。市消防救援支隊嶽陽樓中隊長黃威介紹,從2014年至今5年裡,巴陵大橋市場及附近居民樓就發生了大大小小14起火災事故,由於撲救及時,所幸都沒有釀成大禍。更令消防部門擔憂的是,這個以服裝批發為主的市場,衣物多且均為易燃物品,燃燒還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嚴重影響人員逃生。2016年8月,巴陵大橋市場被省政府列為區域性火災隱患實施掛牌督辦。由於市場老舊,許多商戶不得不忍受著這裡糟糕的營商環境。從13歲就跟著父親在巴陵大橋下打拼的張巧雲,如今已在這個市場擁有了五家連鎖店,專營中老年服飾。「門面太老了,沒有廚房和下水道,根本做不了飯,每次只能把一天的飯菜準備好,從家裡帶來。」張巧雲說,這裡多以攤位為主,屬於全敞式,不方便安裝門帘,大多數商戶沒有空調,冬冷夏熱,特別痛苦,就連上個廁所,都要跑去很遠的公廁,很不方便。「這裡屬於露天市場,來這裡逛個街,雨天淋、晴天曬、下雪凍,而且根本沒有地方停車,與舒適的商場相比,體驗感很差。」曾經光顧巴陵大橋市場的劉女士,如今已很少來,大多數時候她都會選擇步行街幾大商場購物。12月2日下午五點半,巴陵大橋南市場「好運來服飾」攤位,方衛平正利索地收拾著攤位,準備回家吃飯。人氣清淡,是方衛平對目前生意最大的感受。「這裡購物條件太差,產品太低檔,許多年輕人根本不來這裡,手頭上只有些老顧客光顧了。」在這裡做了20多年生意的方衛平,感覺市場人流量一年不如一年,生意也越來越不好做。「雖然捨不得,但拆掉這個市場,既能消除安全隱患,又能徹底解決周邊髒亂差的頑疾,還能大大提升城市品質,也是一種更好的選擇。」得知巴陵大橋市場即將被拆除的消息後,住在附近的老居民彭葉青感慨地說。老市場將成歷史記憶
未來將建設公益性基礎設施
「這段時間,每次去娃娃堂買菜路過巴陵大橋市場,總是會多看幾眼,畢竟這個市場還是陪伴了我大半輩子。」今年70歲的彭葉青老人,就住在離巴陵大橋市場僅幾百米開外的學坡社區,從年輕時起,他們全家穿的衣服,都是在這挑選的。
彭葉青老人說,從女兒10多歲開始,他幾乎每個月都要來市場買女兒愛穿的衣服,今年女兒40多歲了,他依舊離不開這個市場,「給外孫女置辦一些尿不溼。」彭葉青說。
隨著市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巴陵大橋市場早已無法跟上時代潮流。「上世紀90年代,這裡的人流量大,生意火爆,商戶們根本不愁銷路,因此這裡也出過不少萬元戶。」巴陵大橋市場管理所所長戴軍說,隨著商場的興起、電商的發展,以及市民的消費升級,這種地攤式銷售已經脫離了時代潮流,目前僅有一些中老年人光顧,曾經紅火的服裝、紡織品慢慢淪為「質量差」「款式土」的代名詞。江湖那些事(yyrbjh)從巴陵大橋市場拆除整治和綜合協調指揮部獲悉,拆除巴陵大橋市場,既是消除城市安全隱患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舉措。隨著巴陵大橋市場安全隱患整治拆除工作的持續推進,這個陪伴嶽陽人35年的老市場,即將褪去「髒亂差」的外衣,華麗變成公益性設施。
「未來這裡將實施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巴陵大橋市場安全隱患整治拆除工作指揮部工作人員李勇稱。據悉,嶽陽市將按照「政府領導、城管牽頭、部門配合、依法依規、維護權益、穩妥推進」的總要求,將大橋市場劃定拆除範圍內的所有門店和攤位全部拆除,恢復大橋原始狀況,實施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長治久安。
精品文章閱讀連結:
退休4年後,嶽陽市公安局原副局長仇嶽剛投案自首!青年時期熱愛文學創作,是個文學發燒友
月田車禍傷者講述:系某理療保健品公司組織老人去相思山免費旅遊,不小心上當受騙了
痛心!平江縣餘坪鎮一男子持刀將自己父母砍傷
情況通報!嶽陽縣月田鎮一客車墜落山谷,3死19傷
慘烈!嶽陽城陵磯保稅區路段突發嚴重車禍,兩車起火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