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丨赫章縣鐵匠鄉:一個極貧鄉鎮的逆勢突圍

2021-02-24 赫章融媒

  鐵匠苗族鄉,是地處大山深處、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少數民族群眾居住的鄉鎮,據說是因古夜郎國兵器生產基地而得名,屬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山區,是畢節市18個極貧鄉鎮之一。受制於自然稟賦和發展資源,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日子一直過得緊緊巴巴。2015年,這個由11個村合併而來的苗族鄉鎮總人口20072人,仍有貧困人口6629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近年來,赫章縣堅決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重要民生工程來抓,有針對性地制定脫貧計劃,鐵匠鄉充分藉助東西部協作廣州對赫章的幫扶作用,「一村一策」,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不斷激發當地群眾的幹勁與熱情,鐵匠鄉山裡有產業、百姓有活幹、娃娃有學上、大夥的日子越來越好,在新的一年裡展現出新姿態。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花卉產業絢麗綻放

  2月8日,記者在中井村大棚花卉基地內,80多名農戶正忙著移栽芝櫻花苗。「這裡的工作穩定,勞動強度也不大,每個月收入比自己種植傳統農業要多得多。」彝族村民王榮芬從2018年開始在基地務工,一年工資在3萬元左右。「大家今天加把勁,把芝櫻大棚裡的雜草清理一下,好育苗。」記者注意到管理員周巧在跟新來公司務工的村民作示範講解,周巧過去是村裡相對貧困的農戶,她先後到浙江、廣東、上海打工,到頭來也沒能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自從她在花卉基地上班3年多來,如今已經成為基地的技術主管,一家人也為此致了富,建了新房、買了新車,生活也富裕多了。

  記者在現場採訪時了解到周巧被選為了「致富帶頭人」,她說:「好日子得益於黨的好政策。我要念黨恩、跟黨走,帶動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

  站在中井村山頂,放眼望去,一棟棟整齊的花卉大棚盡收眼底。

  廣汽集團幾天前專門到鐵匠苗族鄉考察花卉基地,進一步磋商,準備在此打造汽車香薰產品原料基地。

  據鐵匠苗族鄉黨委副書記徐本科介紹,這個花卉基地是來自香港的「90後」女孩梁安莉借東西部協作廣州幫扶畢節之機創辦的。3年前,梁安莉隨東西部協作廣州市政府考察團來鐵匠苗族鄉時被這裡的好山好水好生態深深地吸引住了,決心為赫章縣脫貧攻堅出把力。在廣東和貴州兩地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她在赫章縣註冊了公司,在鐵匠苗族鄉種起了花。這片花海,承載著梁安莉的創業夢,也承載著鐵匠苗族鄉中井村的脫貧致富夢。

  鮮花盛開,村子變美了,曾經外流的青年勞動力,陸續回到了家鄉,在家門口尋找就業和致富的機會。

  經過多年的實踐,赫章縣久久為功呵護綠色,探索出一條以「四季花海」為代表的美麗資源向美麗經濟轉變的發展模式,生動展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發展理念的精髓。

  「將鐵匠苗族鄉打造成『花花世界』,一年四季花如海;守住綠水青山,好生態變成了『聚寶盆』。」赫章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於剛表示。

  近年來,赫章縣突出綠色發展主線,支持花卉產業集群發展,不斷推動花卉產業轉型升級。如今,花卉育種育苗種植基地的大棚從100個變成了400個,覆蓋貧困戶600多戶、近3000人,帶動農戶增收超過400萬元。

鐵匠鄉易地扶貧搬遷創業示範園


  寸心難報三春暉

  坪子社區是赫章縣鐵匠苗族鄉易地扶貧安置點,佔地49畝,總投資1.05億元,建有16棟住宅樓,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288戶1464人。配套了扶貧車間、社區停車場、農貿市場、籃球場、健身廣場等設施,建成寬21米、長650米的同城大道,寬19米、長1000米的同心大道,寬18米、長920米的新老集鎮連接線,寬15米、長550米的連心路及寬6.5米、長3200米的環鄉路建設及亮化工程。同時,鐵匠苗族鄉積極爭取極貧鄉鎮浦發二期8+X項目,巧借市級統籌羊街鎮和鐵匠苗族鄉同城化發展的機遇,逐步構建成「一軸三心,一帶五片」的空間發展格局。

  小區內,綠蔭掩映、花紅處處、空氣清新,一陣陣花香撲面而來,就像一處上檔次的別墅群。家家戶戶的新春對聯紅的鮮豔,春節臨近,喜慶的氛圍越來越濃。

  看到有戶人家大門敞開著,記者走了進去。正在客廳裡刺繡的楊世安的妻子熱情地招呼我們落座。主人家裡有客人,都是左鄰右舍的搬遷戶。2016年12月,楊世安一家搬到鐵匠苗族鄉安置點—坪子社區,一家四口住上了80平方米的新房,交通、醫療、教育、就業都有了保障。考慮到他家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家庭經濟困難,社區給他安排了公益性崗位,擔任小區保安,妻子在社區服裝廠上班,兩口子一個月收入近4000元。

  「家裡有土地,就在對面的山頂上。每次背肥料、洋芋種上山,一個來回就是一天。」回憶起過去在鐵匠苗族鄉處卓村巖腳組的情景,楊世安感慨萬千,「我無法表達對黨、對政府的感激、感恩之情!」楊世安說,處卓村是苗族同胞居住的村子,農戶的住房散落於幾個山坡上,柵欄圍起而成,房頂上蓋著瓦片,勉強能擋風遮雨,一旦暴雨成災便遭罪了,「那時候年輕,身體又好,但一天一個來回還是會喘大氣,回到家已經天黑,還要把豬、牛安頓好,才騰出時間做飯吃。」

  「沒有共產黨和政府,就沒有我們的幸福生活!」一位年紀大約70歲的老人雖然故作淡然坦然,但是,提起黨和政府,眼圈一下子紅了,「現在工作穩定,不但脫了貧,而且離家近,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更有奔頭。人生難得逢盛世啊!」老人感慨地說,他們趕上了好時代才能搬遷到別墅區居住,他們對現在感到很滿足。

中井村中藥材變成群眾增收的「金疙瘩」


  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走進位於中井村中藥材產業園,山上雲霧繚繞如仙境,細雨空濛,滋潤著中井村近300畝的半夏。

  只見剛從土裡刨出的半夏成排成堆。

  鐵匠鄉的土質最適合種植中藥材,僅僅用了1年多時間,全鄉半夏已經發展到1500畝,平均畝產值1.7萬元以上,「半夏一身寶,清熱解毒少不了」鐵匠苗族鄉黨委書記江家將信心滿滿。2021年打算將全鄉中藥材的種植面積擴展至3000畝以上,達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延伸生態觀光農業鏈條,帶動更多的老百姓致富。

  隨著農產品市場需求和比較效益的變化,鐵匠苗族鄉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科學種植高效中藥材,不斷提升生產標準化、規模化和產業化水平。「點草成金」的中藥材,逐漸成為帶富一方百姓的新興產業。

  鐵匠苗族鄉積極推進果蔬結構調整和區域布局,形成了種養殖產業帶,通過入股、土地流轉、直補到戶、產業扶持等方式帶動群眾發展種養殖,走上了產業脫貧之路。

  目前,鐵匠苗族鄉引進了黔草堂金煌(貴州)中藥材有限公司等企業,優先聘用貧困戶務工,使貧困戶成為產業工人……

  為豐富農業產業項目,優化全鄉產業布局,鐵匠苗族鄉積極推動發展「一村一品」產業模式,已形成花卉、優質果蔬和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由省委統戰部協調1000萬元的種養殖項目已初見成效,同時完成了3000畝辣椒、4000畝桑樹、5000畝烤菸種植,全鄉共有5個農業產業園,已形成「花、果、蔬、藥、蠶」等5大農產品基地,年產值6000萬元以上。

  記者手記

  從一朵花、一株藥、一頭牛、一棵果、一簇蠶,人們驚喜地發現這就是甜蜜生活的來源。

  「產業幫扶是增收之本,要充分挖掘鄉村功能價值,在做大產業蛋糕的同時,也不忘把農業產業鏈的增值收益、就業崗位儘量留給農民。」鐵匠苗族鄉黨委書記江家將說。鐵匠苗族鄉近幾年來專注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積極發揮生態、區位等優勢,在推動「農業+」多業態發展態勢的同時,致力於讓農戶收益在產業發展中同步提升,構建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

  如今,鐵匠苗族鄉立足自然生態稟賦,盤活農村「沉睡」土地資源,充分利用優勢高山平地標準化種植的優勢,持續加強綠色農產品的品牌建設,通過主打綠色牌、生態牌,打造了一批帶有畢節特色標籤的綠色無公害果蔬和國家地標產品,培育「美麗經濟」,實現「一村一特色、一村一產業」目標,因地制宜發展農業體驗觀光、生態特色民宿、紅色文化教育、體育運動休閒等新興業態,帶動村集體和群眾增收致富,實現了由偏遠貧窮到美麗富饒的幸福嬗變,走出一條謀求「百姓富、生態美」美麗鄉村的獨特發展之路。

  變的是不斷創新的開發觀念、方式,不變的是致力鄉村振興的精氣神。相信在新的徵程上,鐵匠人將匯聚起新的磅礴力量,創造自己的小康生活……

來源:天眼新聞客戶端

作者:黃杏  盛燦

編輯:盛   燦  李春豔(實習) 

投稿郵箱:2541787192@qq.com


相關焦點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啟動 黃坤明出席啟動...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啟動 黃坤明出席啟動儀式並講話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啟動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1月18日,中宣部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啟動儀式。
  • 貴州慶祝建黨100周年「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大型主題採訪活動...
    瞿宏倫 攝中新網貴州遵義1月18日電 (瞿宏倫)貴州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大型主題採訪活動18日在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遵義會議會址啟動。活動現場,貴州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盧雍政出席講話並為參加主題採訪活動的記者代表授旗。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丨十三師火箭農場:大棚裡,種出好「錢」景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丨大棚裡,種出好「錢」景1月19日,在火箭農場五連的蔬菜大棚裡,種植戶劉文勇和妻子正在採摘油麥菜
  • 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徵程丨理想的火炬
    從蘇俄回國後,瞿秋白將譯自法文的《國際歌》中文歌詞發表在1923年6月的《新青年》復刊號上。1923年6月20日,中共三大閉幕時,全體代表集中到廣州東郊黃花崗烈士陵園,首次唱響《國際歌》。「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 「我的扶貧故事」我與「倔」老頭兒的故事|赫章縣鐵匠鄉共同社區駐...
    我叫趙明,是赫章縣鐵匠鄉文化站站長、鐵匠鄉共同社區駐村幹部。2018年,我到赫章縣鐵匠鄉共同社區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目前,社區的貧困戶已經脫貧清零。在幫扶脫貧的過程中,我發現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也不一樣。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 || 新中國成立--改天換地興偉業
    設立6個小組 ,分別負責擬定參加新政協的單位及其代表名額,起草新政協的組織條例,擬定國旗、國徽、國歌方案等工作。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隆重召開,中國共產黨及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代表、無黨派民主人士共600多人參加會議,共同為即將誕生的新中國設計藍圖。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
    83歲的黨支部生機勃勃赤水河蜿蜒浩蕩,穿過習水縣隆興鎮,流經一個林木繁茂、古樸美麗的小山村——淋灘村。沿村路前行,在驛站旁邊,可見一幢木質古舊的老民宅,前面立著一方黑石碑,刻著「淋灘紅軍黨支部舊址」幾個大字。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丨高舉火炬,向未來前行
    《新青年》第二卷第一號。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外景。總書記久久凝視,動情地說,毛澤東同志稱這裡是中國共產黨的「產床」,這個比喻很形象,我看這裡也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時隔近百年後,這個中國革命的原點依然閃耀著指引未來的光芒。無數人前往參訪拜謁,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 講好嫦娥5號故事 激勵新徵程奮鬥力量
    我們應該講好講好嫦娥5號故事,激勵新徵程奮鬥力量。  我們應該給孩子們講好。給孩子們講授從「嫦娥奔月」的美好夢想傳說到今天夢想成真的偉大徵程。成長需要激勵,人生需要榜樣。我們應該讓嫦娥5號的故事成為孩子的成長激勵,讓嫦娥5號背後的英雄成為孩子人生的榜樣。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紅軍高級指揮員賀昌:經文緯武報家邦
    其間,賀昌曾為《中國青年》撰寫《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五年來的奮鬥》《青年學生與職工運動》等文章,從理論上闡述了青年運動與工農運動相結合的重大意義。他隨後參與組織發動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是中共江浙區委負責人之一。  1926年1月,賀昌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代表身份,參加了國際共產主義青年團在莫斯科召開的代表大會。
  • 【奮鬥百年路 央企新徵程】赤水河畔薪火傳
    百年徵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從播下革命火種的小小紅船,到領航復興偉業的巍巍巨輪,在百年奮鬥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初心如磐、風華正茂,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電力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 「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徵程」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2019級生物科學二班趙悅回顧黨的輝煌歷程,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一起走過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崢嶸歲月,走過建設新中國、保衛新中國的艱難險阻,走過深化改革開放的嶄新探索,而今天,我們走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但無論走多遠,也不要忘記為了什麼而出發。
  • 【地評線】潮評|乘風破浪,逆勢前行
    開年之初,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世界經濟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加上一些國家遏制打壓全面升級,內憂外患交加,發展之路走得分外艱難。  這一年的極不平凡,更體現在全國上下齊心協力、逆勢而上、破難前行,中國經濟顯示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和頑強的韌性。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孫中山在張園的27天
    隆冬時節,記者來到和平區鞍山道與山西路交口處的張園。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點亮改革開放的精神火炬
    2020年6月19日,中歐班列(渝新歐)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在重慶團結村站準備發車。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徵程。  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1978年隆冬,一場為期5天的劃時代會議,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  如同久旱等來甘霖,如同春雷喚醒大地。
  • 全國模範法官講黨課丨奮進新徵程 跑好接力賽
    全國模範法官講黨課丨奮進新徵程 跑好接力賽 2020-12-22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紅色精神在邛江大地高高飄揚
    1月23日,久違的陽光照耀著梵淨山腳下的邛江大地,讓坐落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木黃鎮木黃村長徵路的紅二·紅六軍團會師紀念館,顯得格外耀眼
  • 評論丨新階段 新徵程 新作為
    評論丨新階段 新徵程 新作為 2020-12-12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