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用萬向輪做輪胎,一腳油門踩下後,結果讓人猝不及防

2020-12-17 西旅東遊

老外用萬向輪做輪胎,一腳油門踩下後,結果讓人猝不及防

很多外國人在買了新車後、會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改裝,他們的改裝可不像我們安個尾翼換個輪轂那麼簡單,比如有位老外為了讓賓利看起來更加霸氣,直接腦洞大開將輪胎換成了坦克履帶。

這邊另一位老外同樣也是不走尋常路,他用萬向輪做輪胎、一腳油門下去後,結果讓人猝不及防、老外將原本的輪胎卸下後,他們先是依照車軸的大小去汽修店買了幾個萬向輪,然後將萬向輪一個個焊接在車軸上。

重新裝回汽車後看上去莫名有些喜感,安裝完成後老外就試行了一下,可能是由於車身太重了,原本靈活的萬向輪裝在上面後就連轉都轉不起來,完全是靠汽車的動力拖著走,不停的在地上進行摩擦。

在原地進退幾個回合後、才勉強動了一下,最後失去耐心的老外乾脆破罐子破摔,猛地踩起了油門、萬向輪瞬間就從上方脫落了下來。

再來一個神龍擺尾後、萬向輪就更加不能看了,直接從上方掉落了大半,老外的創意還真是每次都能讓人大開眼界啊,對此小夥伴們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大爺用釘子製成輪胎,開進雪地油門一踩,實在是太炫酷了!
    大爺用釘子製成輪胎,開進雪地油門一踩,實在是太炫酷了!許多腦洞大開的人將目標瞄向了交通工具的輪胎,不斷的尋找輪胎的替代品,一位大爺就用釘子製成了輪胎,開進雪地油門一踩,實在是太炫酷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牛人給輪胎穿上彈跳球,踩下油門的一瞬間,「驚豔」才剛開始!
    牛人給輪胎穿上彈跳球,踩下油門的一瞬間,「驚豔」才剛開始!我們都知道,汽車如果想正常行駛,四個輪胎是必不可少的。可國外一小哥,就偏偏不信這個邪。去見他把汽車左前方的輪胎卸下,該用塑料膠布代替,只見小哥仔細地把膠布纏在了輪轂上,談了一會兒後,發現膠布實在是太薄,想要纏出輪胎的厚度,怕是要等明年了。不過這也難不倒小哥,讓他找來千斤頂,當車子的4個輪子架起,然後發動車子,輪子空轉,這樣膠布就可以自動纏到輪子上, 不一會兒用膠布滾成的輪子就纏好了。
  • 國外小夥輪胎「神改造」,裝上萬向輪,剛出門就散架了
    我們都知道在一輛汽車上輪胎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只有它轉動了我們的汽車才能夠向前行駛。所以在對它進行改裝的時候大家也都會非常小心,如果改裝的不合適,汽車可能沒開多遠就會出現問題。有幾個國外的小夥子就對汽車的輪胎改裝非常痴迷,他們想出了各種各樣改裝的辦法,比如說在輪胎上綁很多飲料瓶子,或者是對它的尺寸進行改裝,讓它的造型變得非常誇張。但是這種方式還是不夠獨特,所以他們就想出了另外一種方式。這幾個小夥子去買了很多萬向輪,想要把這些東西直接安裝在汽車上,依靠這些萬向輪來讓汽車行駛。
  • 詹姆斯高速路飆車,對拍攝者做手勢,踩下油門霸氣才開始!
    視頻中可以看到,一位坐在副駕駛的球迷認出了開著帳篷跑車的老詹,搖下車窗拿著手機對著老詹跟拍,老詹在川流不息的高速路上踩了一腳油門,在攝像頭下停留了一會,鏡頭下的老詹帶著口罩,
  • 你的踩油門方法是否正確呢?
    學員普遍認為,科目三比科目二要難很多,其實除了考試項目不一樣之外,只是多了一個踏板而已,那就是油門。科目三考試時全程需要油門的參與,這改變了科目二隻用離合器驅動的習慣。所以說到底,科目三的油門就是考試能夠過關的關鍵。很多學員覺得踩油門簡直是最簡單的事情,可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 汽車長距離下坡時,剎車油門離合都別踩,正確方法是這樣做
    對於非常陡峭的下坡路,往往距離都不是很長,此時應對措施自然就是踩剎車,防止汽車以過快的速度滑溜;而對於很緩,但是下坡距離很遠的情況下,這樣做就未必合適了。汽車長距離下坡時,剎車油門離合都別踩,正確方法是這樣做。
  • 日常開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把油門當剎車踩?
    其實在汽車發明之初,油門和剎車就被設計在了同一側,駕駛員的雙手只能操作方向盤,而油門就都交給腳了,同時油門和剎車就像兩個單向開關,如果踩剎車時轟油門會造成車輛失控,因此為了避免駕駛員一腳轟油門的同時,一腳踩住剎車,工程師就將油門和剎車擺在了一起,這樣可以防止兩者之間的誤操作。那為什麼不將剎車和油門踏板設在左側呢?
  • 自動擋坡道起步,直接踩油門?老司機告訴你:這樣做才最正確!
    尤其是在上坡中途停車的時候,再次起步,手動擋那叫一個麻煩,直接嚇退了不少技術不佳的司機;而對自動擋的車型來說就要簡單多了,大部分人都是掛入D檔,踩一腳油門就走了。但其實上坡起步這樣操作並不是最正確的,真正的老司機會採用另一種更合理的方式起步。也許你要問了,我上坡起步,檔位掛入D檔,踩下油門難道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一直都是這麼開的也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呀?
  • 人踩到捕獸夾有多可怕?老外用牛腿骨模擬,結果真是沒眼看
    2020-09-25 11:10:59 來源: 天才育兒家 舉報   人踩到捕獸夾有多可怕
  • 竊賊用「萬向輪+拖車」偷走路邊寶馬
    今年4月10日晚上,湖南長沙的楊先生與朋友談完事後,發現自己停在酒店門口的寶馬車消失了。通過查看酒店監控,他得知嫌疑人竟然是用萬向輪將車移動至拖車旁,再用拖車將車拖走的。如此囂張的作案手法不僅讓楊先生驚呆了,連民警也覺得不可思議。
  • 熄火斷電後,熊孩子亂踩油門、亂掰擋杆,會搞壞車嗎?
    油門可以隨便踩熄火後,油門可以隨便踩,主要是因為現在的車子大多數都是用電子油門踏板了。就算是以前老車所使用的拉線油門,根據行業標準QC/T 29101-1992《汽車用操縱拉索總成》規定:平均壽命也高達10萬次。所以不用太擔心:怎麼踩踩踩,本身踏板踩裂掉了?
  • 終於國產了,入門就配靜音輪胎,一腳油門245馬力,性能超寶馬X1
    ,一腳油門245馬力,性能超寶馬X1。國產化後的冒險家依然展現百年品牌的精髓,不僅在車身外觀上使用精湛的鈑金工藝,以及內飾用料和隔音降噪材料也毫不馬虎,再輔以一身做工精良的零部件和林肯汽車百年以來嚴謹細膩的裝配工藝,整車體現出的品質甚至超越寶馬X1,再結合上倒車制停輔助、防碰撞輔助、盲區監測、道路輔助系統以及前後排頭部氣囊等配置,所構建的安全性比同級的奧迪Q3、奔馳GLB、寶馬X1更加出色,而且冒險家的外觀顏值也是非同凡響
  • 油門踩到底,車子卻跑不動,怎麼回事?
    在行車過程中,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遇到過這種問題,就是一腳將油門踩到底,車子卻跑不動。甚至在停下車的時候車身和方向盤還會抖動,你有沒有想過這到底是什麼問題呢?小編整理了以下幾點。燃油質量與汽車不符。燃油質量與汽車不符,肯定會出現動力不足。
  • 一腳油門踩到五千轉,檢完故障燈全亮!年檢到底是測車還是傷車?
    很多人說年檢的心情如同上墳一般沉重,起大早、排隊交錢這都是小事情,關鍵是自己的愛車檢測的時候,被檢測員一腳油門轟到5000轉,車主的心情就如同吃了蒼蠅一般難受。年檢是檢車還是毀車?很多人說檢車就是毀車,這種案例不在少數。
  • 試艾瑞澤5 PLUS,想要狠狠地踩一腳油門
    作為頭部自主品牌,奇瑞汽車的每次產品推新、布局,以及新技術的應用,都被同行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甚至日後會學以致用於自家產品之上。在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試乘體驗後,我想說說對這輛車最直觀的感受。艾瑞澤5 PLUS採用新世代雙前臉設計,分為大氣風範和凌厲風尚兩種造型。為了更加貼近生活,奇瑞給它們分別取名為「小艾」、「小澤」。在去馬鞍山的路上,我選擇了和「小艾」同行,在與同車駕乘者交談間無意發現,兩位男士更喜歡「小澤」的外觀設計,並認為「小艾」的車頭過於浮誇。
  • 全球限量僅6臺,柯尼塞格Agera R+,國內車友一腳油門踩沒28萬!
    全球限量僅6臺,柯尼塞格Agera R+,國內車友一腳油門踩沒28萬!然而就是這麼一臺世界頂級跑車,在活動現身現場被一名車友幾腳油門「踩爆」了機油濾芯,車內機油直接漏了一地,現場十分混亂。有的網友疑問了,既然是千萬級跑車,為什麼這麼「嬌氣」?
  • 一踩一松油門 這對車輛有什麼好處呢
    目前市面上汽車的種類是非常繁多的,但是汽車上變速箱的種類卻只有幾種,簡單的說只有兩種,那就是自動擋和手動擋,但是不管是自動擋還是手動擋,很多的老司機在開車的時候都會有這麼一個習慣,那就是進行踩油門的時候都會進行一踩一松這個動作,那麼為啥很多的老司機會這麼做呢?那麼這樣做又會對於車輛有什麼好處呢?
  • SUV倒車直接上了堡坎,女司機:我就踩了腳油門
    肇事女司機告訴交警:我一腳油門,車就上了堡坎。當天14時50分許,貴陽市交管局南明區分局接到事故報警後,南明交警五中隊民警王麗波迅速趕往處置。現場位於營盤路物資公司路段,一家店鋪門前,一輛白色油電混合動力SUV左後輪懸空,姿勢十分怪異地騎在堡坎上。肇事女司機鄭某告訴交警,當時她在倒車,使用的是燃油動力。鄭某一腳油門踩下去,沒等她反應過來,車就倒上了堡坎。
  • 舒提啦抗摔旅行箱「3軸承密封萬向輪」堪稱行業「狠角色」
    2020年1月12日,國產高端抗摔旅行箱品牌舒提啦在位於建外SOHO西區的舒提啦北京總部舉行了以「3個密封軸承萬向輪解析」為主題的媒體見面會,會上舒提啦抗摔旅行箱創始人張銘庭介紹了一年以來舒提啦取得的成績並對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的3軸承密封萬向輪進行了深度解析。
  • 簡述單向輪,萬向輪和飛機輪的區別
    常用的輪子是單向輪、萬向輪和飛機輪,以下從三個方面來介紹它們的不同點:單向輪是單向推的,2個輪子,1輪1邊;萬向輪萬向輪就是所謂的活動腳輪,它的結構允許水平360度旋轉,是4個輪子,每輪1邊,拉杆箱飛機輪也是萬向輪中的一種,其實這種叫法都是表面一個拉杆箱輪子形狀而已,不代表材質如何,飛機輪是4個輪子,每輪2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