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美字決,讓綠色成為最靚底色

2020-12-16 川北在線網

念好美字決,讓綠色成為最靚底色

時間:2020-06-23 09:14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河南省洛陽市鐵路沿線隱患整治環境提升工作推進會召開,傳達市委有關工作要求,對進一步做好高鐵、普鐵沿線生態環境提升和安全隱患整治等工作進行部署。(6月20日 洛陽晚報) 鐵路沿線環境是一張城市形象的靚麗名片,也是吸引外來旅客的金字招牌。整治鐵路沿線狀

  近日,河南省洛陽市鐵路沿線隱患整治環境提升工作推進會召開,傳達市委有關工作要求,對進一步做好高鐵、普鐵沿線生態環境提升和安全隱患整治等工作進行部署。(6月20日  洛陽晚報)

 

  鐵路沿線環境是一張城市形象的「靚麗名片」,也是吸引外來旅客的「金字招牌」。整治鐵路沿線狀況不僅關係到壞境這個「外在」,更關係到安全這個「裡子」。隨著鐵路網的越織越密,中國鐵路成為拉動經濟發展「大動脈」的同時,理應承擔起社會責任,鐵地聯手將一條條鐵路線打造成景觀線、生態線、安全線、惠民線。

  打造「收益美」,撬動「美麗經濟」。所謂綠色鐵路,是指在運營時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相結合,不僅要防止汙染,還要有更高的鐵路運輸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使之可持續發展的鐵路。整治鐵路沿線環境,把綠色融入車內窗外,實則是撬動「美麗經濟」。生態環境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讓綠色環抱著鐵路,讓旅行成為一種愜意多一份享受,讓出行體驗更美好。與地方而言,鐵路的「綠」讓城市的美錦上添花,對於提升城市形象,拉動城市旅遊、就業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鐵路系統深入貫徹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持續推進《鐵路部門造林綠化規劃(2011-2020)》。2019年國家鐵路單位運輸工作量綜合能耗比上年下降3.2%;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降低6.1 %;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降低44.7 %,為持續推進汙染防治、打贏藍天保衛戰發揮了重要作用。想要萬裡鐵路線上處處是花海,處處是樹陣,常綠樹與落葉樹搭配、喬木與灌木相依,營造「春花爛漫、夏紫蔭濃、秋色絢爛、冬景蒼翠」的四季美景,還需上下求索,努力為之。

 

  事實證明,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保護生態環境也不應該是排斥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內在要求。良好的生態本身就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能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

 

  「美」其實沒有秘訣,貴在久久為攻。各級攜起手來,讓一條鐵路就是一個風景,讓每一次旅行都與綠色相伴。(曹恆剛)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洛寧宣傳】洛寧,讓綠色成為最動人的底色
    你看,現在兩岸綠色望不到邊,哪怕這大冷天,也總想來轉轉!」12月3日,正在散步的洛寧市民劉先生感嘆洛河天翻地覆的變化。被綠色浸染的洛河兩岸是洛寧縣三年來推動國土綠化提速提質行動的縮影。洛寧縣林業局局長徐建生說,通過系統謀劃,洛寧縣以主要廊道可視範圍內兩側、鄉(鎮)政府所在地、鳳翼山綠色屏障建設、故縣水庫周圍荒山和坡耕地為重點,全面實施造林綠化。國土綠化需要真金白銀的支持。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洛寧積極推進國儲林項目落地實施,大規模、長周期的低利率政策性貸款源源不斷注入林業。
  • 洛寧 讓綠色成為最動人的底色
    你看,現在兩岸綠色望不到邊,哪怕這大冷天,也總想來轉轉!」12月3日,正在散步的洛寧市民劉先生感嘆洛河天翻地覆的變化。    被綠色浸染的洛河兩岸是洛寧縣三年來推動國土綠化提速提質行動的縮影。綠色,正在成為洛寧最靚麗動人的發展底色。    擴面增綠——高位推動,系統謀劃    2018年,5萬畝;2019年,5.3萬畝;2020年,6.5萬畝……造林面積連續三年攀升的背後,是洛寧縣高位推動、上下一心開展國土綠化的不懈努力。
  • 綠色成為宜賓發展的最美底色
    即日起,宜賓新聞網推出《輝煌十三五 精彩看宜賓》專題報導,今天推出——《綠色成為宜賓發展的最美底色》。市政廣場。記者 何東 攝日前,宜賓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召開了2020年第一次全體會議。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長江生態綜合治理質量不斷提高,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持續加強,生態建設,已經成為宜賓高速發展的內生動力。依託生態抓產業 小竹葉撬動大經濟宜賓地處川、滇、黔結合部,自然條件優越,有發展竹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
  • 巴州: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巴州踐行「兩山」理念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紀實雨後的和靜縣巴音布魯克開都河溼地(2019年7月7日攝)。從空中俯瞰,蜿蜒曲折的開都河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美麗。
  • 綠色成為北京冬奧會的最亮底色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 綠色成為北京冬奧會的最亮底色新華社記者姬燁 汪湧 盧星吉 王夢在「雙奧之城」北京,多個場館升格為「雙奧場館」,具備冬夏項目場地雙向轉換能力;誕生於1919年的首鋼,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為「還首都一片藍天」而搬遷,如今工業遺蹟因冬奧品牌而蛻變為冰雪新地標;在「山林場館、生態冬奧」理念指引下,青山綠水成了冬奧延慶和張家口賽區的最大地標……
  • 河北東光:綠色成為最靚底色 盡顯大運河生態美
    朱林林攝大運河畔,挺拔的楊樹形成綠色長廊。朱林林攝大運河畔成片的二月蘭花團錦簇。朱林林攝大運河沿線,形成了萬畝生態林帶。朱林林攝4月28日,來到位於大運河畔的河北東光縣氧生園運動休閒森林公園,天藍、地綠、水清,花團錦簇,鬱鬱蔥蔥,目前已形成綿延20公裡的綠色長廊。東光段大運河境內總長36.98公裡,自南向北依次流經連鎮、東光鎮、南霞口鎮等三個鄉鎮,沿線文化古蹟豐富,有世界文化遺產謝家壩、宋代沉船遺址、東南友誼關閘、連鎮蓄水池等。
  • 讓綠色成為發展底色——恆力集團在通州的十年(上)
    讓綠色成為發展底色——恆力集團在通州的十年(上) 發布時間: 2020-12-14 23:18:15 信息來源: 通州日報
  • 讓「生態綠」成為現代化最動人的底色
    在「五彩嘉興」之中,生態的綠色是最動人的「背景色」,也是高質量發展最令人自豪的「標誌色」。但必須正視的是,嘉興主要產業仍處於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還沒有邁過高汙染、高能耗的坎,長三角下遊、太湖流域盆底的地理位置,使跨境汙染難以根絕,生態環境短板突出,長期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高質量開啟現代化新徵程,嘉興發展不僅要提升科技含量,更要體現生態特色,只有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才會有今後發展的高歌猛進。
  • 磁縣開發區讓綠色成為發展的最美底色
    磁縣經濟開發區作為磁縣工業立縣的主戰場、主陣地,以「三創四建」活動為抓手,注重產業和生態協調發展,打造綠色生態園區,推進園區提質增效,提升品味和形象,真正讓開發區綠起來,美起來,亮起來,讓綠色成為發展的最美底色。3000畝荒崗地變身生態林。
  • 做優城市環境 拱墅讓綠色成為發展鮮明底色
    五年來,拱墅全力提升城市環境品質,一條條曾經變黑髮臭的河道重現水清岸綠,一座座獨具水鄉韻味的公廁閃亮登場,一個個盲點暗區和環境頑疾成為歷史……盎然綠色,逐漸成為拱墅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良好生態,日益成為居民幸福生活的常態;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發展道路,拱墅正越走越堅實。
  • 《決對爭鋒》趙蕾演繹最好的趙媛 媛靚兔惹人愛
    趙蕾寫真網易娛樂8月29日報導       近日,改編自超人氣作家水千丞小說《針鋒對決》的青春勵志商戰劇《決對爭鋒》在愛奇藝火熱播出。山影製作實力演員趙蕾在劇中扮演女一號「趙媛」。趙蕾演繹最好的「趙媛」《決對爭鋒》講述了商業精英顧青裴和董事長之子原煬的成長故事,由於父輩的囑託兩人變成了相愛相殺的商場兄弟,同樣有智有謀,因各自家世背景不同又性格迥異的兩人,開啟了智謀對決爭鋒的局面。
  • ...開創富美安順新局面——讓綠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最鮮明的底色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強力推進三大攻堅戰,深入實施三大戰略行動,走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之路,開創富美安順新局面。
  •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擦亮美好生活底色
    原標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擦亮美好生活底色   提要:新發展階段,我國
  • 【聚焦】踐行綠色發展,鋪就鹹寧最美底色!
    綠色,是鹹寧最美的發展底色。臨空鳥瞰,鹹寧如一塊翡翠;放眼遠眺,鹹寧是一片綠海。山青,水秀,桂香、竹翠……,50.44%的森林覆蓋率,構成深厚的綠色特質和生態底蘊,被譽為「中國亞熱帶森林自然資源生態平衡的典型代表」,成就了「中國桂花之鄉」、「中國楠竹之鄉」、「中國薴麻之鄉」、「中國茶葉之鄉」、「中國溫泉之都」諸多美名,成功摘取了中國魅力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全國最適宜人居城市等10多項桂冠。
  • 濱州鄒平市全域擦亮「綠色鄒平」底色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3日訊把「綠色鄒平」作為生態建設的最美底色,濱州鄒平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標,圍繞「四減四增」結構調整,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取得了新成效,2019
  • 綠色發展,展現水韻安鄉最靚顏值
    水是安鄉最鮮明的符號,是水韻安鄉的「魂」。在實施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戰略過程中,安鄉如何通過綠色發展,展現水韻安鄉最靚顏值?在洞庭水潤中內外兼修,在悠悠歲月裡獨善其身……11月27日,安鄉縣委書記張陽接受了本報的專訪。
  • 新田:「綠色」人居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湖南日報訊(通訊員 蔣軍君 肖亞湘)新田縣陶嶺鎮周家村以「人人參與家家受益」為目標,通過空心村改造、環境衛生整治、鄉村公園建設,激活鄉土文化元素,全力打造整潔衛生、規範有序、生態文明優美的人居環境,實現了水清、家美、人樂,擦亮了鄉村振興底色。
  • 綠色是「一帶一路」的底色(觀象臺)
    事實證明,「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繁榮之路,也是綠色發展之路。中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以實際行動與各國共建綠色「一帶一路」。  其一,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中國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一帶一路」建設整體制度安排,國際社會有目共睹。
  • 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觀山湖區「十三五」期間推進...
    該區以「生態驅動」為首要發展戰略,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鄉一體化發展全過程,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深化改革,讓綠色成為觀山湖區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回眸來路,觀山湖區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銖積寸累。「十三五」期間,全區森林總面積達21.18萬畝,新增城市綠地84萬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3.26%,自然資本總值從684億上升到了880億。
  • 義烏:用生態「底色」描繪發展「綠色」
    回眸「十三五」,像南江溼地公園這樣的生態巨變,在很多地方發生著——為了義烏的長遠綠色發展,義烏市啟動了垃圾焚燒發電廠提升改造項目,投資16.05億元建設日處理能力3000噸/天的垃圾焚燒發電廠,並配套建設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基地、咖啡廳、遊泳池等一系列設施,著力將其打造成為「集垃圾處理、資源利用、科普教育、工業旅遊於一體」的環保示範項目;在城西街道山洞塢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