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承載著千年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是歷史的縮影和文明的紐帶。悠悠千載大運河是滄州東光人民的「母親河」,孕育著東光的文脈。
大運河岸,兩名垂釣者悠閒自得。朱林林攝
大運河畔,金黃色的金枝槐與綠樹相互輝映。朱林林攝
大運河畔,挺拔的楊樹形成綠色長廊。朱林林攝
大運河畔成片的二月蘭花團錦簇。朱林林攝
大運河沿線,形成了萬畝生態林帶。朱林林攝
4月28日,來到位於大運河畔的河北東光縣氧生園運動休閒森林公園,天藍、地綠、水清,花團錦簇,鬱鬱蔥蔥,目前已形成綿延20公裡的綠色長廊。東光段大運河境內總長36.98公裡,自南向北依次流經連鎮、東光鎮、南霞口鎮等三個鄉鎮,沿線文化古蹟豐富,有世界文化遺產謝家壩、宋代沉船遺址、東南友誼關閘、連鎮蓄水池等。
近年來,東光縣大力開展大運河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全力推進大運河沿線綠化工程,著力構建「林水相依、綠廊相連、綠塊相嵌」的大運河綠色長廊。目前,大運河沿線種植樹木20多個品種,80307畝,形成了萬畝生態林帶,園中每立方釐米負氧離子含量日常能維持在3000-4000個。同時,東光重點以大運河文化帶為核心,推動當地全域旅遊的規劃、建設和發展,以重現「世界遺產、運河名埠」的繁榮場景。
推薦閱讀
備戰旅發大會 | 2020滄州旅發觀摩活動開始首次演練
滄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2020年「五一」假期旅遊安全提示
@所有人:【滄州文旅】微視號上線啦!歡迎大家關注!
本文整理編輯自:長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