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千年大運河 生態美滄州

2020-12-14 澎湃新聞

「滄」海桑田!千年大運河 生態美滄州

2020-04-22 2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四月

滄州市區大運河兩岸

綠樹吐露嫩芽

一彎清水碧波蕩漾

在傳承與發展中

重現往日生機與活力

因河而生

靠河而興

古老的大運河蜿蜒流淌

厚重的運河文化

猶如涓涓河水生生不息

滋養著沿線百姓

綠色

是這座城市發展的

最美底紋

也是這條千年運河的

靈魂所在

再度扮靚大運河沿線

你看

她多美!

請點擊圖片

����

滄州大運河生態修復區

大運河璀璨的夜景

大運河岸,清風樓夜景

東光南霞口鎮

東光鎮

連鎮謝家壩

暮歸

南運河河道吳橋-景縣段

清晨的大運河

清風樓上飛簷鬥拱看運河

吳橋段運河

千年大運河 生態美滄州

邀您來打卡

來源:長城網

文案:龔磊 段永亮

海報製作:吳浩 特效製作:吳浩

原標題:《「滄」海桑田!千年大運河 生態美滄州》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網易直播:「滄」海桑田!千年大運河 生態美滄州 讓美麗河湖為家鄉...
    大運河是滄州人的「母親河」 全長1794公裡的京杭大運河所流經的十幾個城市中 流經裡程最長的城市就是滄州 不管是運河兩岸的普通百姓 還是學富五車的智者
  • 周世宗柴榮與滄州大運河
    關於其來歷有多種說法:一說是後周世宗柴榮北伐契丹時,為鎮滄州城而鑄造;另一說則認為鐵獅位於滄州開元寺前,腹內有經文且背負蓮花寶座,故應為文殊菩薩的坐騎;還有人根據鐵獅的別名「鎮海吼」,推測是當地居民為鎮海嘯而建造的異物。1961年3月,滄州鐵獅子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滄州鐵獅子同年修建的還有被很多人遺忘的滄州著名的千年古剎——水月寺(禪林水月)。
  • 河北東光:綠色成為最靚底色 盡顯大運河生態美
    大運河承載著千年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是歷史的縮影和文明的紐帶。悠悠千載大運河是滄州東光人民的「母親河」,孕育著東光的文脈。大運河岸,兩名垂釣者悠閒自得。朱林林攝大運河畔,金黃色的金枝槐與綠樹相互輝映。朱林林攝大運河沿線,形成了萬畝生態林帶。朱林林攝4月28日,來到位於大運河畔的河北東光縣氧生園運動休閒森林公園,天藍、地綠、水清,花團錦簇,鬱鬱蔥蔥,目前已形成綿延20公裡的綠色長廊。
  • 我們的大運河
    滄州,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古城,如同大運河藤蔓上碩大的果實,歷經千年歲月洗禮,積澱起獨特而又醇厚的文化底蘊,在人類文明史上,描摹了濃墨重彩的光亮與色澤。 如果說,文人雅士的華彩辭章,讓人們清晰地看見滄州文脈的繁茂與厚重;那麼,自滄州穿行而過的京杭大運河,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最具原始風貌的歷史遺存。
  • 加快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省委書記王東峰來滄調研檢查講話、市委九屆九次全會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市委專題會議精神。注重「八個強化」 全面提速滄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市政協委員 張清輝吳橋段大運河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吳橋縣委、縣政府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納入「工業強縣、雜技興縣」的重大戰略部署,著力擦亮「運河」「雜技」兩張名片,優化生態環境,延續了壯美運河的千年神韻。
  • 愛家鄉 遊河北 發現身邊的美|大運河文化旅遊帶:串聯滄州風景與...
    蜿蜒的大運河,自滄州腹地穿行而過,南起吳橋第六屯,北至青縣李又屯,是大運河流經城市中裡程最長的地區。提起滄州,你會想到威武的千年鐵獅?還是馳名中外的吳橋雜技?亦或是沸騰翻滾香氣撲鼻的火鍋雞?......
  • 滄州武術:刀劍槍棍舞新風
    「春秋戰國時期,滄州屬齊、燕、趙等國的交界之處,自然也就戰火頻起,百姓常遭塗炭,民生維艱。為了自救圖存,人們掌握攻防格鬥之技。於是,滄州武風漸盛,以至於家家掛刀劍,人人舞棒槍。」多年來,市武術辦主任的劉永福認真研究和傳播滄州武術。他致力於關注武術教育發展,梳理滄州武術文化特質,構建滄州武術文化話語體系。
  • 開展「嚴細深實快」作風教育 建設經濟強市美麗滄州
    王景武:當前,滄州正面臨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共建「一帶一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擁有港口、區位、交通、空間、文化等諸多比較優勢。王東峰書記三年來6次到滄視察指導,提出加快構建「一港雙城三帶四區」發展格局、打造沿海經濟帶的龍頭和全省改革開放的新高地的要求。
  • 【行走大運河】每次劃火柴,你的腦海是不是都閃過這兩個字
    盤點整個大運河河北段上的城鎮,體量最大的,當屬滄州市,泊頭緊隨其後。類似這種依賴碼頭轉運貿易興起的城鎮,還有東光縣連鎮、吳橋縣桑園鎮和安陵鎮等。只不過運河斷航之後,大部分失去了繼續發展壯大的機遇,只停留在了「鎮」的規模。泊頭卻發展成了縣級市,其中蘊含著哪些深層原因?全媒策劃《行走大運河》今天報導組將主要從產業方面,解讀泊頭與大運河久遠的歷史與新時代的機遇。
  • 京杭大運河詩詞頌 第二期
    悠悠漕運事,千裡棹滄煙。二莫道隋亡怨運河,今猶堤上泛清波。千年古韻裁絕句,汴水潺湲故事多。劉  娓鷓鴣天•.京杭大運河贊南北通衢歲月稠,千年古道寫春秋。張  南大運河感懷迢遙流古韻,南北瀉蒼茫。一水猶含碧,千年可續航。承前縈海嶽,紓困潤山鄉。浩浩經行處,偕風所寄長。
  • 滄州喜獲舉辦權!還有這些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披露...
    2021年新年伊始,獅城迎來一個好消息:滄州獲得2022年省第六屆園林博覽會舉辦權。這是我市高質量提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水平的生動寫照。以落實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要求為前提,滄州將全力打造大運河「文化保護帶、生態景觀帶、全域旅遊帶和特色產業帶」,再現「千裡湧波,大美運河」的精彩。
  • 【行走大運河】「荀詞慧生留香館,河北東光是我家」
    大運河是南北文化的黃金水道,激發過歷代文人墨客的靈感,還給戲曲等民間藝術提供了發展的舞臺。滄州歷來戲風頗盛,京劇、評劇、梆子等各劇種都很流行,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就是滄州東光縣人,他到天津學戲,走的就是大運河。
  • 安徽泗縣旅行,在大運河遺址品千年歷史,遙想當年
    現在的社會是高鐵時代,高鐵途徑的地方通常都會有帶來一些經濟優勢,而在千年前的古代,沒有機械設備,交通以水路為主。隋唐時期開始修鑿的大運河,沿岸的繁華可見一斑。安徽宿州市的泗縣就是一處受運河恩寵的地方,這次和朋友來這裡旅行,主要就是細品當地隋唐大運河遺址的千年歷史。隋唐大運河是世界建造時間最早、使用最久、空間跨度最大的人工大運河。
  •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蠶」海桑田「漁」你相約 禹越鎮桑漁文化節...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蠶」海桑田「漁」你相約 禹越鎮桑漁文化節舉行2020-12-14 13:4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德清新聞網        瀏覽量: 1726 次我要評論 「蠶」海桑田「漁」你相約。
  • 千年大運河擦亮「金名片」
    來源:海外網大運河山東臺兒莊段。高啟民攝(人民視覺)2020年10月8日晚,大運河文化詩會在江蘇蘇州舉行。華雪根攝(人民視覺)運輸船隻行駛在大運河浙江杭州段上。龍 巍攝(人民視覺)2020年的最後一天,北京市通州區燃燈塔下。望著倒映著藍天白雲的一灣河水,西集水務二所所長尹希寶感慨萬分。
  • 滄州一日遊攻略,總有一款適合你!
    ,這裡是滄州的地標性城市公園。獅城公園內的鐵獅子是「新獅子」,補齊了「舊獅子」缺失的尾巴和下巴,是滄州鐵獅子雄姿的延續。目前,「舊獅子」景區仍在進一步修復維護中。地址:滄州市運河區迎賓大道。滄州文廟滄州文廟是到滄州遊覽必去的地方。
  • 世界VR產業大會報導:VR助力千年大運河文化傳承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 世界VR產業大會報導:VR助力千年大運河文化傳承 今日,世界VR產業大會官方微信平臺【亮點】專欄報導了紅色地標公司承擔的《千年長河——京杭大運河上的文化地標VR》項目。
  • 京杭大運河千年大事記
    邗溝溝通了長江、淮河兩大河流,成為隋唐大運河最早修建的一段。邗溝的開鑿,是有史記載的大運河最早開鑿的河段,被認為是大運河的開端。揚州、淮安兩座歷史文化名城因邗溝的開鑿而誕生。邗溝此後一直是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仍為水運要道。與此同時,浙東運河的前身——山陰故水道也基本形成,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興建年代最早,並且至今依然保存較好的人工運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