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內外,燕山太行,
家鄉的美景近在身邊,
疫情過後,
讓久「宅」的我們走出家門,
放飛心情、擁抱自然,
「愛家鄉,遊河北,發現身邊的美」!
蜿蜒的大運河,
自滄州腹地穿行而過,
南起吳橋第六屯,
北至青縣李又屯,
是大運河流經城市中裡程最長的地區。
提起滄州,
你會想到威武的千年鐵獅?
還是馳名中外的吳橋雜技?
亦或是沸騰翻滾香氣撲鼻的火鍋雞?
......
除了以上這些,
運河兩岸凝固時間的河畔風光,
也令小編醉心不已。
大運河,不僅是滄州發展的見證者,
更是串聯滄州所有精緻景色的紐帶。
一分鐘帶你領略滄州運河之美!
視頻來源/滄州發布
「
到大運河森林騎行公園 呼吸新鮮空氣
大運河森林騎行公園位於東光縣南霞口鎮,這裡是大運河畔名副其實的天然生態氧吧,是集健康運動、餐飲住宿、文化體驗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森林體育運動基地。
U型木棧道曲徑通幽,組成環園觀光線路,貫穿各個景區。園區內還建有房車營地,可以接納私人房車直接入駐。
此外,景區內還結合自身特點,修建了觀鳥平臺。白鷺群飛,河水蕩漾,河坡草青,河堤樹綠。如今,沿運河北起南霞口,南到連鎮的綠色長廊,宛如大運河上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正在這裡徐徐展開。
「
訪南皮縣文化展覽中心 品讀人文氣韻
南皮縣文化展覽中心主要建築物為仿古建築,古樸、大方、美麗,建築群佔地55畝,建築面積8099平方米,分為南皮縣歷史博物館、民俗館、張之洞紀念館、王蒙館相對獨立的四個展館。
張之洞紀念館主要陳展內容為張之洞一生歷程及其在工業、教育等方面的主要業績,包括情景再現、工業產品複製品及展板等。
王蒙館主要陳展內容為王蒙先生的主要文學成就和革命事跡,其中包括王蒙先生著作、王蒙先生收藏書籍、王矇事跡展板。
「
看東吳文創園 再現三國文化之經典
東吳文創園,可以說是古代與現代的完美融合。園內以木雕藝人吳景剛復原的古兵器為魂,以各式兵器所具有的中國古典故事為主線,打造滄州市首家中國古代軍械文化傳承基地。
在這裡,一個個古代兵器經過復原,再現風姿,遊客可以穿越歷史長河,駕駛春秋戰車,手開諸葛強弩、試射明朝紅衣大炮……是青少年們學習古代軍事文化的體驗基地。
「
遊雜技產業園 感受傳統雜技的驚險刺激
大運河在吳橋境內直線距離僅25公裡,但是河道長度達到34.8公裡,河道「九曲十八彎」,是大運河長江以北流域地形最秀美的河段。
「小小銅鑼圓悠悠,學套把戲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遊。南北二京都不收,條河兩岸度春秋……」這首在吳橋傳唱了千年的鑼歌所說的「條河」,就是指運河。
行走於大運河吳橋段,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文化與生活相得益彰,悠悠運河沿岸,還散落著無數珍貴的歷史遺蹟,分布著多個文保單位,保存著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這裡已經形成了雜技教育、雜技旅遊、雜技演出、雜技魔術道具研發四大雜技文化產業支柱。
「
來酒章文創園 開啟「尋香」之旅
酒章文創園南園景區,位於河北省吳橋縣曹窪鄉。該景區以明史為據,以明代東閣大學士範景文遊南園記為主脈,以範景文廉政為民、與民同樂的歷史為背景,以多元共生的酒章文化、清明文化、雜技文化、運河文化為內涵,是全面展示吳橋獨特而豐富多彩的明朝歷史文化的大型文化綜合景區。
唐宋時期詩詞的繁榮,對酒文化有著促進作用,出現了輝煌的"酒章文化",酒與詩詞、酒與音樂、酒與書法、酒與美術、酒與繪畫等,相融相興,沸沸揚揚。
一樽一世界,一園一古今。吳橋酒章文創園南園景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將打開吳橋500年雜技文化、酒章文化、運河文化、廉政清明文化的旅遊新格局。
初夏的風,溫暖而柔軟,
「疫」霾漸散,鳥語花香。
五月,在大運河畔,
愜意地獨享一片悠然,
感受久違的暖陽,
讓沉寂了許久的身心愉悅起來,
沿運河盡享古城雅韻!
來源 | 滄州文旅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