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家鄉 遊河北 發現身邊的美|大運河文化旅遊帶:串聯滄州風景與...

2020-12-22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長城內外,燕山太行,

家鄉的美景近在身邊,

疫情過後,

讓久「宅」的我們走出家門,

放飛心情、擁抱自然,

「愛家鄉,遊河北,發現身邊的美」!

蜿蜒的大運河,

自滄州腹地穿行而過,

南起吳橋第六屯,

北至青縣李又屯,

是大運河流經城市中裡程最長的地區。

提起滄州,

你會想到威武的千年鐵獅

還是馳名中外的吳橋雜技

亦或是沸騰翻滾香氣撲鼻的火鍋雞

......

除了以上這些,

運河兩岸凝固時間的河畔風光,

也令小編醉心不已。

大運河,不僅是滄州發展的見證者,

更是串聯滄州所有精緻景色的紐帶。

一分鐘帶你領略滄州運河之美!

視頻來源/滄州發布

到大運河森林騎行公園 呼吸新鮮空氣

大運河森林騎行公園位於東光縣南霞口鎮,這裡是大運河畔名副其實的天然生態氧吧,是集健康運動、餐飲住宿、文化體驗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森林體育運動基地。

U型木棧道曲徑通幽,組成環園觀光線路,貫穿各個景區。園區內還建有房車營地,可以接納私人房車直接入駐。

此外,景區內還結合自身特點,修建了觀鳥平臺。白鷺群飛,河水蕩漾,河坡草青,河堤樹綠。如今,沿運河北起南霞口,南到連鎮的綠色長廊,宛如大運河上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正在這裡徐徐展開。

訪南皮縣文化展覽中心 品讀人文氣韻

南皮縣文化展覽中心主要建築物為仿古建築,古樸、大方、美麗,建築群佔地55畝,建築面積8099平方米,分為南皮縣歷史博物館、民俗館、張之洞紀念館、王蒙館相對獨立的四個展館。

張之洞紀念館主要陳展內容為張之洞一生歷程及其在工業、教育等方面的主要業績,包括情景再現、工業產品複製品及展板等。

王蒙館主要陳展內容為王蒙先生的主要文學成就和革命事跡,其中包括王蒙先生著作、王蒙先生收藏書籍、王矇事跡展板。

看東吳文創園 再現三國文化之經典

東吳文創園,可以說是古代與現代的完美融合。園內以木雕藝人吳景剛復原的古兵器為魂,以各式兵器所具有的中國古典故事為主線,打造滄州市首家中國古代軍械文化傳承基地。

在這裡,一個個古代兵器經過復原,再現風姿,遊客可以穿越歷史長河,駕駛春秋戰車,手開諸葛強弩、試射明朝紅衣大炮……是青少年們學習古代軍事文化的體驗基地。

遊雜技產業園 感受傳統雜技的驚險刺激

大運河在吳橋境內直線距離僅25公裡,但是河道長度達到34.8公裡,河道「九曲十八彎」,是大運河長江以北流域地形最秀美的河段。

「小小銅鑼圓悠悠,學套把戲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遊。南北二京都不收,條河兩岸度春秋……」這首在吳橋傳唱了千年的鑼歌所說的「條河」,就是指運河。

行走於大運河吳橋段,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文化與生活相得益彰,悠悠運河沿岸,還散落著無數珍貴的歷史遺蹟,分布著多個文保單位,保存著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這裡已經形成了雜技教育、雜技旅遊、雜技演出、雜技魔術道具研發四大雜技文化產業支柱。

來酒章文創園 開啟「尋香」之旅

酒章文創園南園景區,位於河北省吳橋縣曹窪鄉。該景區以明史為據,以明代東閣大學士範景文遊南園記為主脈,以範景文廉政為民、與民同樂的歷史為背景,以多元共生的酒章文化、清明文化、雜技文化、運河文化為內涵,是全面展示吳橋獨特而豐富多彩的明朝歷史文化的大型文化綜合景區。

唐宋時期詩詞的繁榮,對酒文化有著促進作用,出現了輝煌的"酒章文化",酒與詩詞、酒與音樂、酒與書法、酒與美術、酒與繪畫等,相融相興,沸沸揚揚。

一樽一世界,一園一古今。吳橋酒章文創園南園景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將打開吳橋500年雜技文化、酒章文化、運河文化、廉政清明文化的旅遊新格局。

初夏的風,溫暖而柔軟,

「疫」霾漸散,鳥語花香。

五月,在大運河畔,

愜意地獨享一片悠然,

感受久違的暖陽,

讓沉寂了許久的身心愉悅起來,

沿運河盡享古城雅韻!

來源 | 滄州文旅發布

相關焦點

  • 千年大運河 生態美滄州 讓美麗河湖為家鄉...
    亦是五湖四海闖世界的吳橋藝人 在每每談到運河的時候 都會尊重萬千 叫一聲「母親河」 美麗河北 圓夢小康——第四屆「我是家鄉代言人」網絡主題活動聯動直播由中共河北省委網信辦主辦,網易河北、河青新聞網、中共石家莊市委網信辦、
  • 愛家鄉 遊河北 發現身邊的美|漫步冀州古城春秋 探尋河北文化根脈
    長城內外,燕山太行,家鄉的美景近在身邊,疫情過後,讓久「宅」的我們走出家門,放飛心情、擁抱自然,>「愛家鄉,遊河北,發現身邊的美」!從三國魏文帝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到南北朝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這360年的歲月長河裡,冀州基本上作為州、郡、縣三級治所而存在,是河北中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隋以後,州作為一級行政區劃的歷史結束,但是冀州仍然以區域性中心城市而存在,直至民國。
  • 愛家鄉 遊河北 發現身邊的美|這座衝上微博熱搜的寶藏城市簡直美到...
    家鄉的美景近在身邊,疫情過後,讓久「宅」的我們走出家門,放飛心情、擁抱自然,「愛家鄉,遊河北,發現身邊的美」!談到遷西,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板慄!直到前幾天,#河北唐山芝櫻花海#衝上微博熱搜,很多人才注意到,遷西原來已經默默美到開掛。△絕美芝櫻花海 視頻來源/騰訊視頻北海道曾有一片芝櫻花海火遍網絡,在遷西也有這樣一片花海,無論規模,還是色彩品種,都遠超日本北海道東藻琴芝櫻公園。
  • 愛家鄉 遊河北 發現身邊的美|拼圖贏話費!一起拼出美麗河北!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溫馨提示「五一」出遊,「預約」景區提醒遊客朋友提早計劃,預約購票、錯峰出行。有湖泊湯湯水鳥翔集……色彩繽紛的河北給人無限遐想若把風景做成拼圖你能把他們復原嗎玩拼圖贏大獎拼出河北的美>今天小編帶你們重新品味河北的美據說只有河北的真愛粉才能拼出快來測試一下你是不是河北的真愛粉吧我們讓風景動起來給你60秒鐘
  • 愛家鄉 遊河北|宣化:逛「京西第一府」,向歷史深處漫溯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學習強國」河北學習平臺、長城新媒體集團聯合主辦,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支持的「愛家鄉 遊河北 發現身邊的美」微視頻、攝影作品有獎徵集活動正火熱進行中!歡迎廣大網友積極推介身邊的風景名勝,圖片或短視頻均可。
  • 愛家鄉 遊河北 發現身邊的美|它三千年未改過姓名,被稱為中國成語...
    家鄉的美景近在身邊,疫情過後,讓久「宅」的我們走出家門,放飛心情、擁抱自然,「愛家鄉,遊河北,發現身邊的美」!來到邯鄲,會發現這裡除了叢臺公園,還有叢臺區、叢臺路、叢臺廣場,甚至連招待朋友都會用叢臺酒。△ 唐代文學家顏師古《漢書注》中寫道,因樓榭臺閣眾多而"連聚非一",故名"叢臺",意思是這裡有很多的高臺,相互連接在一起就是叢臺。相傳叢臺公園始建於趙武靈王趙雍時期(公元前325至299年),又稱武靈叢臺。
  • 河北東光:綠色成為最靚底色 盡顯大運河生態美
    悠悠千載大運河是滄州東光人民的「母親河」,孕育著東光的文脈。大運河岸,兩名垂釣者悠閒自得。朱林林攝大運河畔,金黃色的金枝槐與綠樹相互輝映。朱林林攝大運河畔,挺拔的楊樹形成綠色長廊。朱林林攝大運河畔成片的二月蘭花團錦簇。
  • 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太行紅河谷文化旅遊經濟帶建設
    12月7日下午,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主持召開省委專題會議,認真聽取我省大運河文化帶和太行紅河谷文化旅遊經濟帶建設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出席會議。會議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我們做好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全省各級各部門要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取得紮實成效。
  • 戲冰雪、泡溫泉、遊古城、賞民俗……過年去哪玩兒?快來河北
    1月2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20·河北邀約——「冬季遊河北 福地過大年」推廣活動在北京舉行。會上集中發布了河北省各地冬季旅遊節慶活動和特色產品,推出了冬遊河北18條精品線路和景區門票減免等100多項優惠措施,誠邀各地遊客到河北戲冰雪、泡溫泉、遊古城、賞民俗、品美食、過大年。
  • 加快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以大運河文化帶為載體,將滄州各地的特色文化資源串聯盤活,高質量打造獨具滄州特色的文化產業帶。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涉及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傳承、生態建設、產業發展、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等諸多領域。大運河沿線各縣(市、區)發展程度不同,資源稟賦各異,建設大運河文化帶要因地制宜,從各自實際出發,立足著眼點,選好結合點,突破側重點,打造自己獨特的品牌優勢。
  • 文化八仙桌丨蒼秀詩旅 五言長城
    安徽宣城、河南洛陽、河北滄州,三個地方,與他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孫雲英:劉長卿的生年是倒推的。倒推有三個基本原則:一、交往的人。二、詩裡涉及的歷史事件,根據口氣用詞推斷。三、其他的資料。聞一多的倒推是709年,張君寶推斷是706年。根據最新發現的一通石碑,劉長卿中進士大概是天寶七年或八年,30歲左右。
  • 周世宗柴榮與滄州大運河
    後周從951年到960年,共計歷經三帝,享國10年,其中周世宗在位6年,他在南徵北戰期間與滄州結下了不解之緣,為滄州留下了一處處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據《舊五代史》記載:「顯德六年三月庚申,詔賜諸道以北境未復,取此月內幸滄州。」世宗率大軍沿大運河北徵。「命諸將各領馬步諸軍及戰棹赴滄州。取此月內幸滄州。
  • 我們的大運河
    滄州,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古城,如同大運河藤蔓上碩大的果實,歷經千年歲月洗禮,積澱起獨特而又醇厚的文化底蘊,在人類文明史上,描摹了濃墨重彩的光亮與色澤。 如果說,文人雅士的華彩辭章,讓人們清晰地看見滄州文脈的繁茂與厚重;那麼,自滄州穿行而過的京杭大運河,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最具原始風貌的歷史遺存。
  • 滄州喜獲舉辦權!還有這些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披露...
    2021年新年伊始,獅城迎來一個好消息:滄州獲得2022年省第六屆園林博覽會舉辦權。這是我市高質量提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水平的生動寫照。以落實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要求為前提,滄州將全力打造大運河「文化保護帶、生態景觀帶、全域旅遊帶和特色產業帶」,再現「千裡湧波,大美運河」的精彩。
  • 千年大運河 生態美滄州
    千年大運河 生態美滄州 2020-04-22 2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走大運河】「荀詞慧生留香館,河北東光是我家」
    大運河是南北文化的黃金水道,激發過歷代文人墨客的靈感,還給戲曲等民間藝術提供了發展的舞臺。滄州歷來戲風頗盛,京劇、評劇、梆子等各劇種都很流行,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就是滄州東光縣人,他到天津學戲,走的就是大運河。
  • 【行走大運河】每次劃火柴,你的腦海是不是都閃過這兩個字
    盤點整個大運河河北段上的城鎮,體量最大的,當屬滄州市,泊頭緊隨其後。類似這種依賴碼頭轉運貿易興起的城鎮,還有東光縣連鎮、吳橋縣桑園鎮和安陵鎮等。只不過運河斷航之後,大部分失去了繼續發展壯大的機遇,只停留在了「鎮」的規模。泊頭卻發展成了縣級市,其中蘊含著哪些深層原因?全媒策劃《行走大運河》今天報導組將主要從產業方面,解讀泊頭與大運河久遠的歷史與新時代的機遇。
  • 動聽河北|看,這就是戲劇《朝陽溝》創作原型地!河北最美30景之一!
    長城內外,燕山太行,風景如畫。家鄉的美景近在身邊,疫情過後,讓久「宅」的我們走出家門,放飛心情、擁抱自然,「愛家鄉,遊河北,發現身邊的美」!動聽河北河北朝陽溝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地質森林公園、全國鄉村遊示範點、河北最美30景之一,地處邯鄲市武安管陶鄉朝陽溝村,距邯鄲市80公裡,是著名戲劇作家及導演楊蘭春老先生的家鄉,是戲劇《朝陽溝》故事的創作原型地。
  • 名導帶您遊河北|東亞避暑地之冠!萬國建築群!這個著名的濱海城市...
    的美景近在身邊,疫情過後,讓久「宅」的我們走出家門,放飛心情、擁抱自然,「愛家鄉,遊河北,發現身邊的美」!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策劃出品河北新聞網、河北省旅遊協會導遊分會聯合製作的「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音頻節目帶您一起
  • 大運河(餘杭段)文化帶建設,讓「流動的文化」熠熠生輝
    而運河畔的餘杭,也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一幅「全域美麗大花園」畫卷承載著餘杭人民的詩情畫意徐徐展開,大運河(餘杭段)文化帶建設專項行動正在有序推進,項目會建成啥樣?項目進展如何?趕緊來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