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濟南市公安局在全國公安系統率先成立了重點工程保衛支隊這一專業警種。那一年,沈其成44歲,加入濟南公安隊伍只有4年。
如今,他已是重保支隊三大隊大隊長。在他眼中,這份工作就如同幫助企業安裝避雷針一樣,避免濟南市重點建設項目遭受損失。
萬裡黃河第一隧
濟南重點工程
NO.1
重點建設項目的安保避雷針
善疏則通,能導必安
3月18日,濟南市復工復產正有序推進,黃河隧道工程的沿河兩岸施工工地,熱火朝天。大型機械陣陣轟鳴,工人們忙而不亂。
「黃河隧道採用盾構施工,直徑目前是國內最大,15.8米,也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市公安局重點工程保衛支隊三大隊大隊長沈其成自豪地介紹,這是他們大隊重點安保的工程項目之一。
1月17日,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發布2020年度市級重點項目名單。通知指出,2020年濟南市共安排重點建設項目270個,總投資13795.1億元,年計劃投資3047.3億元。
3月18日上午,在全市公安工作會議上,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吳德生再次強調:重點工程建設是助推濟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引擎,公安機關要秉持「經濟發展到哪裡,公安機關就服務保障到哪裡」理念,不斷研究推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政策、新舉措。
沈其成所帶領的重保支隊三大隊主要服務保障濟濼路穿黃隧道等7個市直重點工程項目,還要負責聯繫檢查指導市公安局下轄6個分縣局的重點工程保衛工作的開展。
其中,濟濼路穿黃隧道工程項目還是山東省重點工程項目。
沈其成(右二)
和同事在項目地安保
而沈其成的三大隊,連他在內只有10名民警,任務繁重可想而知。
「日常帶隊伍,我從來不喊口號,就是採用笨辦法,率先垂範,想讓民警做到,我自己先做到。」沈其成說。
沈其成喜歡把重點項目安保工作形容成項目的避雷針效應,在高大建築物頂端安裝一個金屬棒,從而保護建築物等避免雷擊。
安保工作做細做實很重要,積極回應重點工程項目對公安機關的迫切需求,善疏則通,能導必安。
NO.2
疫情期間增援執勤
為了別人多休息每天早到1小時
春節前,濟南市大部分重點工程項目都暫時停工,讓工人們回家過個團圓年。沈其成也暗自鬆了口氣,忙碌一年總算可以歇歇了。
沒想到,突發疫情,大年初三,他就返回了工作崗位,調度各重點項目的員工情況和公司的疫情防控舉措。
每次調度完情況,他都會囑咐對方一句「請注意防護,保重身體」,簡單的一句話讓服務企業倍感溫暖,和企業員工心與心的距離漸漸拉近,企業有什麼安全隱患也願意積極給他反饋。
2月5日,他在走訪調度管轄某企業情況時,得知企業有一名員工在回老家過春節時因為密切接觸不幸感染,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沈其成馬上給支隊黨委匯報,迅速盯靠企業項目部,加強對這名員工在濟所有密切接觸人員的管理。
又安排專人致電這名確診員工,讓他不要著急返濟,相信當地的醫療水平和黨委政府的重視,最終,確保了疫情沒有擴散蔓延。
企業安保
增援執勤兩不誤
疫情期間的排班,沈其成都是把3個大隊領導排最多。
執勤增援歷城公安分局荷花路派出所時,他每天提前一個小時到崗,好讓上一崗民警能夠早點回家。
有的民警家比較遠,不會開車,有的民警年紀較大,身體不好,不管民警遇到什麼困難,挺身而出的總是大隊長沈其成。
在他的示範帶動下,大隊雖然民警人數少,但是團隊向心力十足。
在一個多月的增援歷城公安分局疫情防控工作中,不會開車的民警,就提前一天住在單位;年輕的民警主動接送年紀大的民警。
大隊沒有一人退縮,沒有一人掉隊,大家一絲不苟、認真履職,得到了歷城分局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肯定和好評。
NO.3
理髮只推平頭
保證快速應急戰備狀態
2015年7月,濟南市公安局在全國公安系統率先成立了重點工程保衛支隊這一專業警種。
那一年,沈其成44歲,加入濟南公安隊伍只有4年。
1984年1月1日,隨著軍旗緩緩落下,鐵道兵從此走入歷史,沈其成跟隨父親整建制轉業,1986年舉家搬遷來到濟南生活。
2011年,已經從警15年的他,在面對人生重要抉擇時,毅然放棄央企的高薪優厚待遇,選擇加入濟南公安這支光榮的隊伍。
「我崇拜父輩的軍人形象,不能像父親一樣從軍,選擇一輩子從警也是穿著制服為國奉獻。」沈其成說。
年近半百,開始從頭學習重保業務,沈其成選擇迎接挑戰。
「笨鳥就要先飛,一點點去掌握,
『項目熟、人員熟、環境熟』這是對重保民警的基本業務要求
,一口吃不了個胖子,我就把這三項先弄嫻熟。」
快馬加鞭
把失去的工期搶回來
沈其成的父親是一名老鐵道兵,鐵道兵精神是那一代中國人的重要精神支柱,「艱苦奮鬥、志在四方,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風餐露宿、沐雨櫛風,工作從不談條件。」這種精神也一直影響著沈其成。
父親從小嚴格要求沈其成,理髮只允許他推平頭,可以保持鐵道兵的快速應急戰備狀態,於是,沈其成的小平頭髮型保持至今日。
父親總是教育他,要知足常樂,鐵道兵在建設成昆鐵路時,平均每500米就有一名戰士犧牲,那裡的每根枕木下都有烈士的遺骨。
沈其成說:「我很知足,和鐵道兵前輩們相比,和湖北的戰「疫」同行相比,甚至和濟南公安更多一線民警相比,自己的付出微乎其微。
但是,每天認真值班、備勤、增援上崗,堅守自己的崗位,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也是一種盡責。」
NO.4
看到志願者們吃泡麵
悄悄去為他們買了熱乎飯
無論是工作還是日常,沈其成都是一個熱心人。
他居住在一個老舊小區,疫情期間,小區沒有物業,他便發揮人熟、地熟的優勢,主動組織動員小區居民配合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們開展工作。
下班後,他就到小區門口協助志願者測量體溫、做好登記。
有一天,沈其成出門買菜,看到志願者們忙得沒有時間買飯,在泡方便麵吃,他就悄悄買了熱乎乎的飯菜,擔負起志願者的後勤保障工作。
年輕的志願者們深受感動,發朋友圈說,「再苦再累,也要在小區門口堅持到疫情結束。」
再平凡的人
也擁有溫暖他人的能力
沈其成回憶,有一年春節除夕,民警老郭的父親從老家來濟南了,而老郭恰好是大年三十值班。
沈其成得知後,覺得自己家在濟南,什麼時間都可以和家人相聚,而老民警的父親好不容易來一趟,便主動提出來,「郭大哥,您回去和父親團聚吧,這個除夕我來值班。」
在沈其成的心裡,這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沒想到,過去好幾年,老郭和大家聊天時,總會提及他的這次暖心替班。
這讓沈其成很震撼,就像父親一直要求他理平頭一樣,「用心去做事,真誠對待他人,一件小事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會停留很長時間。」沈其成認真地說。
疫情結束有什麼心願?沈其成說,如何聚焦新舊動能轉換、自貿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保障重點建設項目多搶回一些疫情期間損失的工期,發好自己的十四億分之一微光,用微光去凝聚前行的力量。
疫情面前
有一群人
沒有機會直面病毒的挑戰
但他們拼搏的身影
從未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