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橋一隧一高速」有新進展,濟南先行區將有19條跨黃通道

2020-12-14 齊魯壹點

未來先行區範圍將有19條跨黃河通道,打破省會濟南攜河北跨的發展瓶頸。記者趙天羿攝 5月21日下午,濟南市委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濟樂高速南延線8月將通車,未來先行區範圍內將呈現19條通道的跨河格局。同時,打造獨具特色的黃河生態景觀風貌帶,「讓市民和遊客能像親近泉水一樣親近黃河」,布局城市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三級公園體系,300米見綠、500米入園、2000米進溼地,形成「開門見綠、步行入園」的城市意象。先行區還將堅持高點定位,培育京滬發展軸新增長極,構築黃河下遊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支點。引領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打造山東產業轉型升級新引擎。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劉建宇

「一高速」或8月通車

濟南先行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崔延濤介紹,2020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推進先行區建設全面破題起勢,在加快「三橋一隧」建設的同時,新啟動建設一批跨黃河通道,全面推動先行區規劃建設。目前已形成14處跨河通道,其中已建通道10處,在建通道4處,這些北跨橋隧的建設將全面打破省會濟南攜河北跨的發展瓶頸,大大加強先行區與主城區的功能互動以及要素往來。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當前在建的有「兩橋一隧一高速」,分別為齊魯大橋、鳳凰大橋、濟濼路穿黃隧道、濟樂高速南延,充分考慮到軌道交通跨河需求,均採用了公軌合建模式,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齊魯大橋主橋墩基礎及下部結構已基本施工完成,鳳凰大橋工程樁基、承臺、墩柱施工均已完成75%,以上兩個項目預計2021年年底通車。濟濼路穿黃隧道工程,目前北岸主體結構全部完成,東線盾構掘進完成超1000m,西線盾構掘進超500m,計劃明年10月將會建成通車。濟樂高速南延線工程橋涵工程累計已完成96%,路基工程累計完成90%,項目預計今年8月能夠交工通車。

「今年,在『兩橋一隧一高速』加快建設的基礎上,還將重點推進黃崗路北延、濟濼路隧道北延、航天大道西延、濟南黃河大橋復橋工程等新一批橋隧工程建設。」崔延濤說,濟南黃河大橋復橋工程已經完成項目勘察設計招標工作,預計今年開工。其他項目也在加快推進工程方案前期研究和手續辦理。「黃崗路通道是濟南西部城區南北主幹道,建成後將有利於疏導濟濼路隧道以及建邦大橋的交通流量;濟濼路隧道北延下穿鵲山水庫,能直接對接國道308,連接京福高速、青銀高速和京滬高速;航天大道西延工程位於濟南遙牆機場附近,是連接先行區與臨港片區的交通要道,建成後將大大加強先行區與空港樞紐和東部城區的聯繫。」

崔延濤介紹,未來跨河通道,先行區在研究倫敦、首爾、上海、南京等國內外城市跨河發展案例的基礎上,以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圍繞拉開城市空間框架,規劃形成了規模適度、布局合理、彈性預留的跨河通道方案,並以跨河通道為紐帶,構建了黃河南北兩岸交通一張網,推動城市南北聯動、一體化發展。未來先行區範圍內將呈現19條通道的跨河格局。

保護黃河生態脊梁

崔延濤介紹,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先行區將構建藍綠引領、生態優先的城市空間格局。「先行區總體布局是城市組團依託黃河、特色小鎮結合綠芯,對標雄安新區,藍綠生態空間大於70%,城鎮建設空間小於30%,把綠色打造成先行區的底色。其中,重點保護黃河生態『脊梁』,把黃河的長治久安作為首要任務,確保河道行洪安全。同時,加強黃河生態保護和修復,逐步改善河道灘地生態環境,重塑城市與母親河的聯繫。」

「先行區還將打造獨具特色的黃河生態景觀風貌帶。在黃河公園一期基礎上,加快二期建設,留住黃河溼地、提升生態景觀品質、挖掘黃河文化內涵,讓市民和遊客能像親近泉水一樣親近黃河。」崔延濤說,在規劃建設中,將按照安全第一、生態優先、景觀提升、內外通達的理念,對黃河河道保護帶將依託現狀河道,執行最嚴格的保護策略。對河道保護帶兩側的河灘生態修復帶以生態修復與涵養為主,大力提高生物多樣性。對大堤提升改造,依託現狀黃河堤頂路,鼓勵慢行和綠色交通,增加交通可達性。對位於最外側的堤外城市連接帶,將植入城市公園功能,滿足城市服務需求。「通過黃河生態景觀風貌帶的建設,讓黃河沿線成為泉城流動的中央公園。」

此外,先行區還將探索城河共融的未來城市樣板。不再將黃河視為城市發展的「屏障」,把黃河作為先行區生態體系的脊梁,通過沿河生態景觀風貌帶串連起各組團間生態廊道,在重要節點植入生態、文化、遊覽、休閒、體驗、培訓等多重功能,打造城市軸線空間上的重要生態「綠芯」。

「堅持『一座城市就是一座公園』的規劃理念,布局城市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三級公園體系,300米見綠、500米入園、2000米進溼地,形成『開門見綠、步行入園』的城市意象,打造沿黃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典範。」崔延濤說,先行區正高水平編制黃河生態規劃,年內啟動中央公園、大寺河流域治理等一批集生態、景觀和遊憩功能於一體的工程項目,爭取讓這些區域建成後成為市民和網友爭相前往的網紅打卡地。

培育京滬發展軸新增長極

「先行區要建設一座現代綠色智慧新城,這絕不僅僅是為了建設一座新城,而是要實現產業、城市、生態即『產城河三位一體』融合發展。」濟南先行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趙治文說,先行區將堅持高點定位,對標雄安,學習浦東,打造全國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樣板。培育京滬發展軸新增長極,構築黃河下遊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支點。引領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打造山東產業轉型升級新引擎。

同時,堅持系統謀劃,上下一體,錯位發展,突出高端高效產業發展方向,圍繞「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務、新消費」四新產業,形成「3232」產業體系。在新智造領域,主要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和智能製造等3個產業方向;在新科技領域,主要發展氫能源和高端綠色建設等2個產業方向;在新服務領域,主要發展數字經濟、高端會展、智慧物流等3個產業方向;在新消費領域,主要發展現代農業和文創旅遊等2個產業方向。結合當前產業基礎和實際情況,近期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與智能製造、數字經濟、高端會展、氫能源、高端綠色建設五個重點產業。

趙治文表示,先行區將打造「1+1+N」產業載體,即:一個總部經濟區,集聚大型央企、國企和知名企業總部,帶動城市轉型升級;一個國際博覽城,打造淨展面積為51萬平方米的世界綜合規模第一的國際會展中心,建設齊魯國賓館等配套設施,具備承接APEC、G20等國際高端峰會的能力;N 個產業園區,當前主要包括數字經濟和智慧物流產業園、中科新經濟科創園、氫谷產業園、濟南綠色建設國際產業園、智能製造產業園,用以承接重點產業項目落地,形成集聚效應,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先行示範。(山東商報)

相關焦點

  • 濟南城建集團聚焦「兩橋一隧一高速」建設 濟樂高速南延或將8月通車
    聚焦聚力先行區建設 加快「兩橋一隧一高速」進度  張海平介紹,今年以來,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堅持黨建引領,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項目建設。加快片區配套提升,大學城片區重點推進華誼兄弟「老濟南街」招商運營工作;華山片區不斷完善片區配套,做好運營維護;北湖片區全力推進安置房建設,確保村民儘快回遷;西客站片區搶抓「京滬會客廳」的發展新機遇,加快土地出讓,省科技館、「三館」二期、迪卡儂、遠大商業綜合體等配套日趨完善。  同時,圍繞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聚焦聚力先行區建設,堅決打贏重點項目攻堅戰。
  • 中科院三大院所落地、京東數字經濟產業園即將啟用……濟南北跨正...
    在京東智聯雲濟南公司總經理尤瑞看來,集團對濟南市場重視程度在全國都能排到前五的水平。   其實,京東業務全面落地黃河北只是濟南先行區全面起勢的一個縮影。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濟南跨黃通道中的「三橋一隧」都取得了重大進展;隨著中科院三大院所落地,先行區企業有了核心科創引擎;而山大二院北院區的開工,則標誌著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市區優質民生資源全面北跨已經不遠。
  • 今年年內,濟南黃河隧道、鳳凰大橋將具備通車條件
    而隨著「三橋一隧」今年內陸續開通,「三隧一橋」建設提上日程,未來跨河交通將呈現新格局,年底凌汛再來時,跨河交通將暢行無阻。壯麗冰河,曾是隔斷兩岸的凌害黃河西起巴顏喀拉山,東入渤海,流經九個省區。初冬時節,因氣溫驟降,黃河上常會出現「淌凌」現象。佇立黃河畔,見那閃爍著銀光的冰凌,忽如排山倒海,又似萬馬奔騰,激流翻湧,滾滾東逝。
  • 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盾構正式掘進
    9月20日上午,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盾構正式掘進啟動活動在濟南舉行。
  • 出行更便利 濟南跨黃新通道將於8月底前通車
    7月17日,記者從濟南交通局獲悉,濟南至樂陵高速公路南延線項目將於8月底前建成通車,屆時濟南市將再添一條跨越黃河的快速大通道,有效緩解現有跨黃橋隧交通壓力,對助力攜河發展、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密切濟陽與主城區聯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 濟南再添一條跨黃新通道!濟樂高速南延線8月底建成通車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7日訊 記者從濟南市交通局獲悉,濟南至樂陵高速公路南延線項目將於8月底前建成通車,屆時濟南將再添一條跨越黃河的快速大通道,有效緩解現有跨黃橋隧交通壓力,對助力攜河發展、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密切濟陽與主城區聯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 盤點濟南在建重點工程項目,2020年這些工程將完工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濟南國際醫學中心、濟南中央商務區、濟南機場改擴建等重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過去的一年,濟南重點工程都有哪些新進展,又有哪些「小目標」,一起來看!在路網打造方面,去年,先行區全力支持「三橋一隧一高速」建設,濟樂高速南延工程先行區1號高架橋完成貫通,預計將於2020年上半年建成通車;濟濼路穿黃隧道順利掘進,預計2020年8月將實現洞通;齊魯黃河大橋上部結構全面推進施工;鳳凰黃河大橋樁基、承臺、墩柱施工過半。
  • 三載先行區,一座國博城,綠地因何成就濟南北起人居巔峰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在緊密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過程中,和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要求下,將舉全市之力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謀劃,通過推進「七大行動」,在基礎設施、產業項目、民生項目等重點項目齊頭並進、多點開花的建設,一個嶄新的數字孿生城市和未來智能新城正在走來。
  • 濟南以起步區為動力引擎掀開...
    今年,起步區建設將是濟南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據介紹,濟南將堅持高標準規劃,按照集中展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效的示範窗口來打造,按照鑲嵌在黃河流域的最具現代化特徵的璀璨明珠來設計,夯實起步區建設發展的頂層設計和四梁八柱。按照規劃,濟南將努力把起步區建設成為改革的先行區、自主創新區和對外開放的示範區。
  • 濟南黃河隧道!萬裡黃河第一隧開建!順接齊河境內309國道,連接濟南!
    2017年12月1日,一項超級工程在山東濟南天橋區的黃河岸邊悄然拉開序幕。中鐵十四局的建設者們要在這裡修建「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按照設計,隧道南起濼口南路,北至鵲山水庫,順接309國道,總長4.76公裡。盾構段隧道以公軌合建,上層為市政道路,下層為濟南軌道交通預留空間。順接齊河境內309國道,這也標誌著德州到濟南再添新通道。
  • 5條高速通車刷新記錄!濟南公路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2020年底大東環通車,濟南正式進入「三環」時代。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年內五條高速通車創紀錄濟南正式開啟「三環」時代省城市民王女士老家是泰安岱嶽區山口鎮的,她切切實實感受到濟泰高速通車後的變化。「現在我可以走市內高架從興隆收費站一路往南,四十分鐘便能到家,原來走京臺高速需要七八十分鐘,這在之前簡直不敢想像。」王女士說。
  • 黃河兩岸先行區
    推陳出新、以舊換新、無中生新,實現核心動力機制轉換,一個城市才能走在時代前列。  《方案》支持濟南北跨東延、攜河發展,在黃河沿岸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規劃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現代綠色智慧新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是全市域的任務,先行區是培育承載新動能的新空間。  先行區有三個空間範圍。
  • 未來5年6條高鐵建成 「三隧一橋」將開工
    「十四五」期間開工的項目有3個,分別是濟棗高鐵、濟濱高鐵、德商高鐵。  濟棗高鐵濟南段鐵路線長49.5公裡,濟南段概算總額為143億元,在濟南境內設置濟南東站、港溝站、南山站。濟棗高鐵是山東「四橫六縱」高速鐵路網,對外連接長三角、京津冀地區快速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完善及加快山東城際鐵路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 濟南鳳凰黃河大橋主橋合龍
    (本報記者戴升寶攝)  ●大橋主橋全長1332米,主跨2×428米,整幅全寬61.7米  ●橋梁跨徑、梁寬均居同類型橋梁世界之最,是黃河上最寬的大橋  ●是濟南第12座跨黃河大橋、先行區區域交通「三橋一隧」之一  ●雙向八車道,
  • 由「大明湖時代」推向「黃河時代」:濟南「攜河北跨」大布局
    2015年4月,濟陽被明確定位為「濟南實施北跨戰略的重要區域」。緊接著,濟南市開始籌備覆蓋部分北部區縣的國家級新區,並於2016年2月將申請呈報國務院。與此同時,三座跨河大橋相繼對濟南牌照小汽車免費通行,攜河發展空間規劃和黃河橋隧規劃加緊制定,濟濼隧道、齊魯大橋、鳳凰大橋等跨河通道建設計劃適時啟動,濟陽繼續申報撤縣設區……濟南城市空間布局正在由長變方。
  • 「萬裡黃河第一隧」貫通!人類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濟南黃河渡口旁,「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標誌著我國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取得重大進展,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萬裡黃河第一隧」首線貫通!人類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位於濟南城市中軸線上,全長4760米,其中盾構段長2519米,南接主城區濟濼路,北連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 萬裡黃河萬裡沙但沙裡藏刀還需硬碰硬 在掘進過程中,有最長1000米區間為鈣質結核「密集區」,最硬巖石強度達到45兆帕,相當於高鐵橋墩鋼筋混凝土的強度。最難的一次26個小時只掘進了2米,取出58塊堅硬的石頭。
  • 地鐵三期、都市圈「高速大四環」!濟南將打造綜合交通樞紐
    在二級綜合客運樞紐中,規劃中的濟南北站打造配套公路客運、軌道交通、公共運輸等站場設施於一體的大型綜合客運樞紐,強化對新舊動能轉換先行示範區的支撐帶動,主要承擔跨區域客運組織與銜接服務。另外,東沙王莊站綜合客運樞紐由東沙王莊站、城市軌道交通站、城市公交樞紐等站場組成,主要承擔京滬、濟青通道跨區域、區域普速客運組織,未來打造濟南西北部現代化立體式城市綜合體。
  • 濟南將建設「黃河體育中心」,位於先行區,計劃年底開工
    濟南或將再添一處大型體育場館!根據最新消息,濟南將建設「黃河體育中心」,位置在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目前,濟南最大的體育場館是濟南奧體中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東荷西柳」。如今,濟南要在先行區建設新的體育場館群,其規模可能會更大、更恢弘。
  • 作為濟樂高速南延項目如期建成通車的最關鍵一環,濟南金宇建設者頂...
    如果說前期建設者歷盡千辛萬苦,建成了這條橫亙在黃河兩岸的「巨龍」,那濟南金宇建設者就是最後的「點睛人」:組織好標線標誌以及其他交安附屬設施的施工,助力高速公路完成「最後的騰飛」。強勢南延盤活東部交通城市發展,交通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