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王智汛 通訊員 荔宣)12月10日上午,由廣州市荔灣區委、荔灣區人民政府主辦,白鵝潭管委會、荔灣區發改局及廣東南方軟實力研究院承辦的「迸發新活力﹒暢享新時代——2020白鵝潭產城融合高峰論壇」,在廣州白天鵝賓館舉行。來自北京、廣州、深圳的1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以產城融合推進形成新發展格局、推進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作了主旨演講及圓桌對話。
活動現場。圖/信息時報記者 陳文杰 荔灣區委書記陳小華在致辭中表示,白鵝潭作為千年商都發祥地的核心地帶,坐擁「一江兩岸、三江匯聚」的絕佳區位,正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徵程中脫穎而出。一個個重量級項目,標誌著白鵝潭已經正式進入大開發、大建設關鍵階段。荔灣區委、區政府希望通過本次高峰論壇向各位專家詢計問策,並將充分運用好此次論壇的重要成果,加快推進白鵝潭商務區產城融合,謀劃開展好「十四五」期間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現代化水平,推進荔灣區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
省發改委二級巡視員劉文彬在論壇上發言指出,荔灣區通過推進產城融合、以城市更新為突破,大力提升城市能級,對於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廣州西翼CBD,增強廣州中心城區西翼新增長極,助力打造廣州「強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荔灣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白鵝潭管委會主任林雋同志介紹了白鵝潭商務區規劃情況。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王珺、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馬向明、廣東南方軟實力研究院副院長鄭天祥、深圳市社科院副院長王為理等知名專家學者在會上深入結合白鵝潭產城融合主題作了精彩發言,高度肯定白鵝潭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後發潛力,並就新發展格局下白鵝潭商務區規劃建設、產業布局、文旅融合、廣深聯動、廣佛同城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意見和建議。
據論壇介紹,白鵝潭商務區在《2020廣州城市治理榜》上獲評「最具發展潛力功能區」;控規深化和土地整備工作有序推進,沿江一線6個地塊成功出讓;省「三館合一」(省文學館、省美術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項目落戶白鵝潭中心地塊並啟動建設,華夏幸福等一批總部型企業進駐,新三板廣州服務基地升級為華南基地,廣信花地灣、廣船地塊首期項目開工建設,聚龍片區土地整備順利開展;大坦沙國際健康生態島快速構建,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東)順利封頂,廣州國際醫藥港即將投入運營,為創建大灣區醫藥健康綜合試驗區提供載體支持。
記者了解到,未來白鵝潭將擁有2200萬至2500萬平方米的商辦面積,3年內將收儲106個產業地塊;同時規劃13條軌道交通與21個站點,提升高強度開發商務區的通勤出行服務能力,廣州西部高效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將成為現實。根據現場荔灣區2021年計劃供應地塊圖冊顯示,荔灣區2021年將有30宗可出讓地塊,其中有28宗是商服用地,2宗商品住宅用地,可出讓地塊主要集中在荔灣南片的花地河總部、白鵝潭核心區、聚攏片區、逛逛片區、廣船地塊等區域。
【來源:信息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