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陳晶,航天中心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醫學雙碩士,從事骨關節病及骨創傷疾病的診治與研究工作10餘年。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隨著冬季氣溫的下降,很多老年人開始出現活動後腿部酸疼,甚至走路一瘸一拐,關節像生鏽了一樣,上下臺階困難。去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得的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什麼是骨性關節炎?該如何治療呢?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又稱增生性膝關節炎、老年性膝關節炎,臨床上以中老年發病最常見,女性多於男性,是指膝關節關節面軟骨發生原發性或繼發性退變及結構紊亂,伴隨軟骨下骨質增生、軟骨剝脫,從而使關節逐漸破壞、畸形,最終發生膝關節功能障礙的一種退行性疾病。
通俗點說,膝關節作為下肢的運動軸,表面有一層光滑的軟骨,這層軟骨既能起到減少摩擦,又能起到緩衝壓力。當人活動量過大,體重增加時,最容易損傷關節表面的軟骨,導致骨性關節炎。而且關節軟骨有一個特性,就是損傷之後很難修復。關節軟骨損傷之後,它 「減少摩擦、緩衝壓力」 的作用也會相應減弱。之後進一步發展,會引起軟骨下骨頭的硬化、囊性變及骨刺形成,當磨損到嚴重程度時,軟骨下的骨頭開始外露,因裸露的骨頭上有神經支配,所以會出現關節疼痛並導致活動屈伸受限。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表現為受累關節隱痛,初期活動、受累後加重,休息後減輕,進而持續疼痛,伴關節僵硬,活動後見好轉。後期關節腫脹、增大,活動受限、畸形,但無關節強直。膝關節周圍多有壓痛,嚴重者膝關節功能受限。如果不及時治療,隨著病情的發展,膝關節中軟骨、骨質不斷破壞,導致受力不平衡,下肢力線偏移,最終造成關節畸形,如膝內翻、膝外翻,同時由於關節活動減少,膝關節周圍肌肉逐漸無力甚至萎縮,嚴重危害患者膝關節的功能,導致日常生活行動受限,同時帶來疼痛,嚴重降低生活質量。
一般根據病人的症狀、體徵以及影像學表現即可進行診斷。在症狀方面,根據中華風溼學會2002年頒布的膝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
①近一個月內經常反覆有膝關節疼痛;
②活動時有摩擦音;
③晨僵≤30分鐘;
④年齡≥40歲;
⑤膝關節骨端肥大,符合1+2+3+4條或1+2+3+5條可診斷為膝關節骨關節炎。
在影像學檢查方面,主要運用X線進行檢查,可根據關節間隙狹窄、骨贅形成、軟骨下骨板硬化、囊變等來診斷。此外,MRI及CT檢查可觀察關節內部軟組織病變情況,如半月板、交叉韌帶等,多用於判斷病情及鑑別診斷。
令許多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苦不堪言的除了這種病帶來的痛苦外,還有一點就是其反覆發作。其實,只要經過合理的治療並在生活中加以預防,我們完全是可以做到避免關節炎反覆發作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關鍵在於要根據其病因及嚴重程度,採用不同的階梯治療方法。
(1)疾病早期:膝關節時有疼痛,影響運動,但基本不影響日常生活,影像學一般沒有改變,關節基本無腫脹。
這時候一般採用鍛鍊+理療的方式,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適當鍛鍊的方法來減輕和避免關節炎的發作。在這個階段,首先我們需要避免劇烈活動及爬山,肥胖者減輕體重以保護關節軟骨,同時要注意休息,注意關節部位的保暖。同時加強大腿肌肉力量的訓練,比如直腿抬高練習。局部還可選用外敷止痛膏藥, 熱敷、磁療、照射等物理治療。
(2)疾病中期:疼痛發作更頻繁,甚至可能一直存在,影響到日常生活,但還能忍受,少走路休息足時,疼痛明顯減輕。x線和核磁會發現軟骨、半月板的病變。膝關節時有腫脹,能抽出積液。
這時候我們除了通過一些鍛鍊和理療之外,主要應該通過藥物進行治療。可以選擇性口服對關節軟骨合成有促進作用的藥物:如雙醋瑞因安必丁、硫酸氨基葡萄糖鉀膠囊、雙氯芬酸鈉等,也可選擇膝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等。同時還可以口服一些消炎鎮痛藥來緩解疼痛。
(3)疾病中後期:X線上骨質增生,關節力線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核磁上軟骨明顯病變破壞,半月板退變撕裂。關節經常腫脹積水,疼痛更加嚴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採取一定的手術進行治療了。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手術主要包括微創關節鏡清理術、截骨畸形矯正術、單髁表面置換術。對於關節無畸形,下肢力線無改變的患者,一般採用微創關節鏡清理術進行治療,該手術通過在膝關節前面開兩個小口,將關節鏡伸入關節腔,在關節鏡下進行滑膜、骨贅和游離體切除、關節面修整、軟骨下骨鑽孔、半月板修整及髕骨支持帶松解等,從而修復膝關節的結構,達到改善膝關節功能的目的。同時對於中到重度關節磨損,但磨損尚且局限於脛股關節的前內側間室、畸形較輕的膝關節各韌帶功能完整的病人,也可以進行單髁表面置換術。
但如果患者關節出現畸形,下肢力線發生改變,如發生膝內翻的患者,此時患者身體的大部分重量通過膝關節內側來承重,更加加劇了內側關節的磨損,加重了疾病,因此這時候就需要進行截骨畸形矯正術了。該手術通過將脛骨高位截取一部分,矯正膝內翻,使得膝關節負重力線轉移到膝關節外側,再負重行走時,身體的重量作用到膝關節健康的軟骨,病人就不會疼痛了,並且過一段時間不再作為主要負重的膝關節內側面軟骨也會有修復,從而治療疾病。
(4)疾病晚期:影像學病變嚴重,力線一般不正常,關節活動度明顯減小,長期腫脹積液,24小時疼痛不適,難以忍受,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應採用關節重建術進行治療。
該階段除了部分患者可以通過截骨畸形矯正治療外,大部分患者都需要進行單髁表面置換術或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絕大多數遠期療效滿意。可作為膝關節炎晚期的終極有效治療方法。
不要認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 「老人病」,近年來患關節炎的年輕人數量不斷增加。運動後關節酸痛就是早期信號,一旦出現疑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早期症狀,應該儘早去醫院確診,爭取早診斷、早治療、效果好。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必須遵循階梯的治療原則,才能保證療效,避免反覆發作,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