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傳亞美尼亞國家隊隊長哈羅揚為了入伍上戰場保家衛國而放棄加盟希臘球隊拉裡薩,甚至宣布退役,引來不少人對其高尚的愛國情操致敬,但後來其經紀人澄清一切都只是謠傳,現年28歲的哈羅揚本人正身處國家隊備戰當中,且已加盟了俄超球隊坦波夫。雖然哈羅揚並沒有如大家所想般為國犧牲事業,卻令更多人關注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一直以來不斷的紛爭,除了兩支國家隊被國際及歐洲足協列為於外圍賽中不能夠同組的球外,就算當中有球員為所屬球隊效力時亦不能作客那裡比賽,如今兩國再一次兵戎相見,其實牽涉著一段糾纏不清的歷史。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兩國間一直存在著矛盾,而導火線是關於一個叫納卡的地方。納卡全名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Republic of Nagorno-Karabakh),位於高加索地區,其土地原是蘇聯的一部分,主要由亞美尼亞族人聚居,但基於"分而治之"的原則,當時的蘇聯政府遂把此地劃入為亞塞拜然加盟共和國的自治州。於蘇聯政府的嚴密監視及控制下的數十年間,納卡近乎沒有出現過任何衝突,但與很多地方一樣,沒有表面上的衝突並不代表問題不存在,故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當蘇聯開始出現瓦解的情況下,該地區的問題逐漸浮上檯面。
1988年初,當地自行舉行公投,宣布"回歸"亞美尼亞,但蘇聯政府斷然否決了這個結果,並引發起該地區內的衝突;1989年,當蘇聯對納卡的直轄統治結束,該地區被亞塞拜然接管,但地區政府卻與亞美尼亞政府宣布兩者統一。當時納卡接近20萬人口中,亞美尼亞族人民佔了76%,亞塞拜然人只佔23%,其餘1%人口為少數俄羅斯及庫德族人;其後,當蘇聯解體後,宣布獨立的亞塞拜然於1991年廢除了納卡的自治權,改為直接受亞塞拜然政府管控,這讓當地的亞美尼亞人非常不滿,遂於同年宣布獨立,隨後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開戰,前後共打了6年,有數萬人喪生。結果這場戰爭以亞美尼亞大勝告終,佔領納卡全境。
戰事結束後,戰敗的亞塞拜然自此禁止所有亞美尼亞人入境,但亞美尼亞政府卻準許亞塞拜然人免籤入境,但這已使兩國間再沒有任何直接往來,亦嚴重影響到兩國間的體育競技層面,單是足球上,國際及歐洲足協已有默契,於外圍賽抽籤時要把兩軍特別處理,以保證兩軍不會出現於同一組中;而由於亞美尼亞人不得進入亞塞拜然境內,故當亞美尼亞球員所效力的球隊於歐洲賽事中需要作客亞塞拜然球隊時,便不能隨隊出徵。
當中亞美尼亞球星亨裡克·姆希塔良便是最佳例子,這名國家隊主力效力多特蒙德期間便曾遇到這個問題,當時多特蒙德於歐聯小組賽作客亞塞拜然球隊加巴拉,雖然當時已獲得亞塞拜然政府所聲稱的"通融",特別獲發了一次性籤證,但由於亨裡克·姆希塔良未能得到自身安全保證,故最終拒絕隨隊;2018/19賽季,當時效力阿森納的亨裡克·姆希塔良再次因這個原因而未能代表球隊於歐聯小組賽中作客另一亞塞拜然球隊卡拉巴赫,更甚的是該屆賽事決賽於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而阿森納順利晉級決賽,雖然當時歐洲足協表明會盡一切努力為亨裡克·姆希塔良爭取前往亞塞拜然的籤證,但最終未能成功,只能留在倫敦從電視上眼睜睜看著球隊敗陣屈居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