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天地會去搞鰲拜,這是陳近南的失策,然而又非搞不可

2020-12-15 騰訊網

鰲拜天生神勇,號稱滿洲第一巴圖魯。這哥們兒掌權之後可了不得,在皇宮內跋扈,緊握雙拳嚇唬小皇帝,在皇宮外更是囂張的不知道自己姓啥,玩起了跑馬圈地,帶領著八旗子弟到處豪橫,禍禍百姓無數。而且,鰲少保對漢人有著滿滿的敵意,不僅嘴上說漢人的書屁用沒有,而且不止一次揚言說,在朝為官的漢人都應該咔嚓掉。鰲拜的折騰幾乎要把皇太極和順治在漢人中建立的一點點滿人好形象給敗光,一時間,民怨沸騰,滿漢對立情緒再次高漲。這樣的鰲拜其實很有用。

對於以反清復明為最高宗旨的天地會來說,這個鰲拜簡直就是對面的「豬隊友」,這樣的鰲拜肯定是越多越好才是,背地裡天地會群雄應該高唱:「跑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因為鰲拜越是威武雄壯,清廷就越是離心離德,而天地會反清復明的目標也就越接近。

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天地會不僅不去「保護」鰲少保,反倒很著急的要去殺掉他。青木堂的尹香主為此還送了命,以至於天地會更加要找鰲拜拼命,必欲除之而後快。青木堂的人不懂事也就算了,貌似陳近南這個高人也很是同仇敵愾,認為鰲拜確實應該除掉。這或許是陳總舵主最大的失策。

看過《倚天屠龍記》的應該會記得這麼一個情節,大都花燈會,看到元順帝的車駕在大街上徐徐走過,陪伴在張無忌和周芷若身邊的韓林兒義憤填膺,立即就要上去刺殺韃子皇帝為民除害,結果被突然出現的彭瑩玉給攔住了。彭和尚說了一番話,他說這個韃子皇帝殺不得,因為這是一個昏庸無能的韃子皇帝,有這個混蛋皇帝折騰,明教更容易早日完成驅逐胡虜的大業。韓林兒聽了也深以為然,於是放棄了刺殺。

這個鰲拜其實就相當於昏庸無能的元順帝,都是己方陣營的「豬隊友」,而天地會跟明教也很相似,都是要恢復漢家江山。既然明教能夠「養豬」,為何天地會不能呢?難道天地會裡人都是笨蛋,沒有一個智商在線的?

天地會首腦陳近南文武全才,曾經又是一個軍師,顯然智商不低。天地會跟明教的宗旨雖然是一致的,但是兩者的性質還是有些不太一樣。

明教是被江湖稱為魔教的,名聲極差,甚至還有六大門派要聯合剿滅魔教的事。明教後來雖然在張無忌的薰陶下有所改善,但是還是很有「厚黑」特色。因此他們「養豬」可以很自然地去做。

天地會則不一樣,因為它是江湖上的一股清流。天地會在江湖上是一直被人盛讚的,其成員都被當作為民請命的義士。陳近南更是乾淨的一塵不染,有著「平生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的江湖美譽。

鰲拜暴虐百姓,天地會首先就是俠義為先,要做的就是殺掉他為民除害。誰讓他們是清流呢?如果他們也搞「養豬」,那麼他們之前積攢的好名聲估計要在百姓心中打折扣了。這或許就是陳近南明知道不該搞鰲拜卻還是要搞的原因吧。反觀明教則完全沒有這種包袱,因此他們的行事手段更加靈活。

或許,在天地會看來,雖然鰲拜是在提供「神助攻」,但是他們不願意「同流合汙」。天地會終于堅持住,做了清流,但是這樣做的後果也很嚴重。

儘管鰲拜是死在了韋小寶的手裡,其後韋小寶才做了天地會青木堂的香主,但是天地會要除掉鰲拜這一點是很明確的,甚至在韋小寶出現之前,他們已經有了多次嘗試。這說明,天地會的「清流路線」是實實在在的,他們沒有姑息「養豬」任由鰲拜去暴虐百姓。

鰲拜死後,天地會也很高興。可是形勢卻越來越不樂觀。小皇帝康熙親政之後,立即禁止了八旗兵的「跑馬圈地」,很得人心。其後他又給前朝忠臣史可法修廟,免了揚州等地三年賦稅,平息當年屠殺的怨氣,再收穫了一波好感。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見,清廷最厲害的並不是那個肌肉發達的鰲拜,而是滿腹智慧的小皇帝康熙。

天地會在陳近南的帶領下,以驅逐胡虜為己任,誓要恢復漢家江山。陳近南奔波半生,就是為了反清復明的大業。可是一年年下來,老百姓對前朝越來越淡忘,人心思安,眼瞅著反清復明的大業是越來越艱難了。陳近南愁壞了,鬢邊白髮也越來越多。連韋小寶看了也是心中不忍,心疼師父十分鐘。

在清廷越來越得民心的同時,天地會卻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形勢,後院起火,陳近南被燒死,整個天地會眼看就要土崩瓦解,再也無力去反清復明了。天地會能有這樣的結果,或許陳近南最應該負責。因為他太注重「身正不怕影子斜」了,霸道的缺失,導致王道也就沒了基礎。

作為江湖上的一股清流,天地會無形之中成為了清廷的一把掃帚,把江山打掃的更乾淨,清廷韃子們坐的更舒服了!

明朝一代名臣張居正有一條用人潛規則,像海瑞那樣的清流他是一概不用,覺得清流都是大噴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或許,這條規則用在江湖清流上也是有些適用的。天地會的英雄們,口號喊得很是「一派溪山千古秀」,實際成果卻是很寒酸。

(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堅持原創,感謝支持!

喜歡的朋友請點擊添加關注哦~

相關焦點

  • 鹿鼎記:天地會為何急著除掉鰲拜?讓他繼續折騰不是更好嗎
    天地會不僅不去「保護」鰲少保,反倒很著急的要去殺掉他。青木堂的尹香主為此還送了命,以至於天地會更加要找鰲拜拼命,必欲除之而後快。青木堂的人不懂事也就算了,貌似陳近南這個高人也很是同仇敵愾,認為鰲拜確實應該除掉。
  • 《鹿鼎記》之義薄雲天的總舵主——陳近南
    之前一直在說《鹿鼎記》裡的女人,今天說一說裡面的男人,先說一說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吧。平生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這句話準確概括了陳近南的社會知名度。陳近南生平吶,陳近南呢,就是清朝初年開始存在於民間的反清復明組織——天地會的總舵主啦!是不是想起了在周星馳版《鹿鼎記》中劉松仁扮演的陳總舵主啦,哈哈,這個版本對於天地會的本質做了徹底的揭露:搶回屬於漢人的財寶和女人。
  • 《鹿鼎記》陳近南威武,鰲拜好可愛,吳三桂真是為情所困
    在新版《鹿鼎記》中,王陽扮演的陳近南,一身鎧甲,威武不凡,那不怒自威的模樣,真是直追當年周星馳版《鹿鼎記》中,劉松仁飾演的天地會總舵主。江湖傳說「為人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身為帶頭大哥,他的氣質應該有大帝之姿,而這不僅僅是面部表情,可以隨便演繹出來的,這股王者氣息,應由內而外,自然散發而出才行。新版《鹿鼎記》總舵主這麼給力,男主張一山又是傳說中的演技派,演繹出了《餘罪》和《家有兒女》等經典佳作,為何新劇還會如此眾說紛紜呢?
  • 《鹿鼎記》10韋小寶手刃鰲拜,誤打誤撞成了青木堂香主
    康親王覺得這也太不仁道了,皇上知道恐怕會不高興的吧,不如轉押到你的府上吧,令尊曾經與鰲拜同朝為官,比較談得來吧,索額圖當然不會接這個燙手的山藥蛋蛋,趕緊溜了溜了。皇上本來以為,捅了他一刀他也活不了多久了,才大方的饒他一命,誰知道他身體健壯如牛,這一刀根本不足以致命,天天在牢裡說皇上是個背後下刀的小人。小寶自告奮勇,會想辦法讓鰲拜閉嘴。
  • 鹿鼎記疑團——韋小寶為何不吸收茅十八加入天地會等(一)
    圍繞著龍脈和寶藏,各派勢力你爭我奪,殺人越貨,都是為了取得藏有寶圖的《四十二章經》,於是有人認為,《鹿鼎記》得名於鹿鼎山。黑龍江呼瑪縣還真有一座鹿鼎山,老爺子還去給題了名字。然而這顯然是因小說而得名,至於以前叫什麼,不知道。反正小說火了以後,有好幾個地方在爭鹿鼎山這個地方,直到金庸老爺子給呼瑪縣的鹿鼎山題名後,才告一段落。
  • 《鹿鼎記》韋小寶斬殺鰲拜後就被奉為青木堂香主是否過於草率?
    今天阿牛哥和大家來分析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在斬殺鰲拜後韋小寶被天地會眾人奉為青木堂香主這件事是否過於草率?天地會是由陳近南組建的一個反清復明的民間組織,陳近南則是臺灣鄭成功的軍師,因此說天地會是臺灣鄭家的下屬單位也不為過。天地會的宗旨就是反清復明,會內大多數人都是遵循著這個宗旨行事的。
  • 《鹿鼎記》中出場了哪些歷史人物?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所著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作品,它以明末清初這段歷史時期為背景,通過韋小寶這個聰明機智卻又不太會武功的主角經歷展開情節。《鹿鼎記》中涵蓋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明史案、擒鰲拜、平三藩等等。相應的,《鹿鼎記》中自然也出場了許多歷史人物,今天夜讀史書就來與大家一一盤點。
  • 《鹿鼎記》中的天地會真的存在麼?總舵主陳近南的真面目又是什麼
    「平生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這兩句話是因為作家金庸的小說《鹿鼎記》,而流傳了好幾個世代。今天就來扒扒這個小說裡面的傳奇人物一一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的真面目。相傳這個天地會的創辦人總舵主,江湖人稱陳近南。是個武功蓋世、盡忠報國、急公好義的好漢子。偏偏陳總舵主在小說裡面收了一個徒弟,卻是吃喝嫖賭樣樣精通的潑皮無賴韋小寶。這對個性截然不同的師徒,相處起來那真是歡喜冤家,非常有趣。那麼陳近南的出生來歷,到底是何方神聖?
  • 《鹿鼎記》影視劇中的鰲拜大多武功高強,書中設定卻是另一回事
    多版影視劇對《鹿鼎記》中鰲拜這號人物的改編和刻畫,都比較著重,將之設置為小寶成就傳奇通關路上的首個Boss。為了達成這個創作目的,幾乎都把鰲拜設定為一大高手,沒有絕頂也有一流的第一檔水平。比如在周星馳版的電影《鹿鼎記之龍城爭霸》中,聖誕公公徐錦江扮演的鰲拜,武功就近似絕頂。
  • 歷史上真實的天地會和陳近南到底是怎樣的?
    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的第一回,顧炎武、黃宗羲、呂留良三人在船艙中大談清廷迫害東南士子,並秘密商量抗清之事,被喬裝成艄夫的清廷密探竊聽到,當場將他們抓獲。危機時刻,一個書生出現,將清廷爪牙殺死,解除了顧、黃、呂三人的滅門之憂。這位書生就是天地會的總舵主陳近南,「平生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柱然」。
  • 陳近南帶領9名堂主,匆匆趕赴北京,並非只為青木堂香主之事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總舵主陳近南來了,而且是帶著九大堂主,招呼也沒打就到了北京。整個天地會也就十位堂主,除了青木堂已過世的尹香主,這算是整個天地會的所有高層都來了。如此陣仗排場,又沒有提前通知,也難怪李力世和關安基突然聽說總舵主到了,立即驚得不知所措。
  • 為何張一山版《鹿鼎記》被吐槽?只怪周星馳版成了無法超越的神話
    御書房怒懟鰲拜的韋小寶受到了皇帝重用,御賜金牌臥底,監視鰲拜和海大富的一舉一動,在這個過程中韋小寶被建寧公主以太后名義抓去,與公主行了周公之禮,第二天被太后撞見,問責之時,海大富出現與太后交戰,兩敗俱傷後,海大富逃走,韋小寶以保護太后為由逃過一劫。
  • 大善人張一山,提醒了我們去看陳小春的《鹿鼎記》
    98版鰲拜一看就是狠角色,一看就是滿洲第一巴圖魯。而新版鰲拜長得像魏翔一樣窩囊,就這還想顛覆政權?新版老版當然還有差得更多的角色了。98版康熙是當之無愧的神,不是一般貨色能夠比擬的,這就不多講了,後面說。選角精準導向一個非常直接的結果,整部劇看起來真實而生動。
  • 張一山版《鹿鼎記》翻車,你看到康熙的特別之處了嗎?
    以往各種版本的《鹿鼎記》都著重表達了康熙和韋小寶深厚的感情,康熙也基本都是心慈仁厚,甚至有點懦弱的形象,因為他很依賴韋小寶,可這一版的康熙我卻看到了不同的閃光點!少年的簡單衝動康熙登基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擒鰲拜,在小說裡這一章節也給了很大篇幅的交代,可歸根結底卻只是少年皇帝的心思簡單和衝動。
  • 《鹿鼎記》:皇帝為什麼殺鰲拜?
    《鹿鼎記》,星爺的經典電影之一。記不清重複看過多少遍了。由於太多人飾演過韋小寶了,所以如果你問我哪個演員演得最經典,當然是星爺莫屬。原著的作者金庸老先生官方承認星爺是韋小寶的最佳人選。可見其爐火純青的演技。關於本片的故事,相信大家早就耳熟能詳了。
  • 電影《鹿鼎記1-2》國語版
    影片講述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年少,奸臣鰲拜從中控制政權。韋小寶有幸加入推翻清朝的民間組織「天地會」,被派到王宮當臥底,偷取藏有清朝秘密的四十二章經。韋小寶很快成為皇上的心腹,做了大官。他既要執行任務卻又跟皇帝成為了好朋友,陷入了兩難的狀態。聰明機靈的小寶很快便成為了皇上(溫兆倫 飾)的心腹,做了大官。小寶陷入了兩難的狀態,他既要執行任務卻又跟皇帝成為了好朋友。
  • 逐鹿中原,定鼎天下:鹿鼎記中康熙解決各大反清勢力的難度
    鹿鼎記一書以鹿鼎二字為名,其實是有一明一暗兩重釋義,明面上主角韋小寶最後被封為鹿鼎記公,則這部書是鹿鼎公的傳記,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層暗中釋義,也不難理解,鹿與鼎分別為逐鹿與定鼎之意,這部書從康熙擒拿鰲拜親政,一直寫到尼布楚條約的籤訂,康熙一生最重要的功績,包括擒鰲、平三藩、收臺灣,與俄羅斯劃定疆界,都在這段時間內完成,所以鹿鼎記也是康熙的鹿鼎記。
  • 時隔多年周星馳電影版《鹿鼎記》依然無法超越
    1992年7月30日星爺電影版的《鹿鼎記》在中國香港上映,影片講述清朝初期,康熙年少,奸臣鰲拜從中控制政權。韋小寶有幸參加推翻清朝的民間組織「天地會」,被派到皇宮當臥底,偷取藏有清朝秘密的四十二章經。小寶很快成了皇帝的心腹,做了大官。小寶既要執行任務卻有和皇帝成為好朋友,小寶陷入了兩難的狀態。
  • 風際中死後天地會另一個朝廷臥底是誰?竟是書呆子一樣的祁清彪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208期風際中死後天地會另一個朝廷臥底是誰?竟是書呆子一樣的祁清彪《鹿鼎記》有一些未解之謎,比如天地會另一個臥底是誰?這值得嗎?為什麼要做叛徒?其實,這不難理解。風際中最初並不是叛徒,天地會派人衝入康王府殺鰲拜,康熙並不知情。如果風際中當時就是叛徒,這等大事肯定會告訴康熙。那麼,風際中是什麼時候叛變的?
  • 《鹿鼎記》中「天地會」和「神龍教」火併的話,誰會贏呢?
    在《鹿鼎記》中韋小寶可以說是腳踏好多船,即使朝廷的爵爺,又是反清復明天地會的香主,更是遼東神秘教派的白龍使。突然萌生一個想法,如果天地會和神龍教比試一下,誰會獲勝呢?總舵主和教主之爭,總舵主完敗「生平不識陳近南,便逞英雄也枉然」的陳枉然雖然是天地會的總舵主,也是天地會功夫最高的,但是遇到「壽與天齊」洪教主那可差得遠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