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悅然:每次翻譯中文作品,作家就被傳將獲諾獎
這首詩容納了後來成為託馬斯詩特徵的驚奇的意象和敏捷的隱喻: 發燒的水藻/睡在身體的池子裡 像一隻吃飽了血的/巨大的壁蝨 太陽懸停在/樹林邊上 ■我主要的任務是把中文文學介紹給我的同胞們,不是給一位中文作家弄到一個諾貝爾文學獎 我是1960年代頭一次跟託馬斯見面,我們認識快50年了。
-
作家薛憶溈:中文小說翻譯成外文時遭遇改動,作家該不該插手
這本小說集用12個短篇描摹了「深圳人」的世像百態,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作家移居加拿大之後寫成。今年8月,《計程車司機》的中文新版本將使用英譯本的名字《深圳人》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與大多數被翻譯的中國作家不同,薛憶溈精通英文、法文,也就有能力深度參與到自己的作品翻譯中去。今年上半年,《深圳人》出了新的英文版,之後法文版也跟著出版,薛憶溈的另一部小說《白求恩的孩子們》英譯本也翻譯完畢,準備出版。這三本書的集中翻譯,讓他對翻譯和原文的關係有了自己的理解。
-
「有位俄羅斯人為中國寫了首歌,可以幫我們翻譯成中文嗎?」▸藝...
「有位俄羅斯人為中國寫了首歌,可以幫我們翻譯成中文嗎?」2月18日上午,一直在家裡埋頭整理樂譜,籌備下半年的音樂會的著名翻譯家、中俄友好協會全國理事薛範突然收到俄羅斯駐滬總領館發來的簡訊,除了問候健康之外,還提出了一個請求:「有位俄羅斯人寫了首歌,關於中國防控新冠病毒的。我們俄羅斯人都很喜歡。請問您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幫我們把歌曲翻譯成中文嗎?」
-
《林少華看村上》:翻譯村上春樹作品最多的作家,教你書評怎麼寫
「好作家遇上一個好翻譯,幾乎就是一場豔遇。」如果不是林少華把村上的作品儘可能原滋原味地翻譯成中文,我們也許就不會邂逅浩瀚文海裡這一顆明星。那麼,作為世界上單獨翻譯村上作品最多的譯者,李少華筆下的村上及其作品是怎樣的呢?在林少華的著作《林少華看村上:從<挪威的森林>到<刺殺騎士團長>》裡,林少華以時間為序,將村上的作品分為長篇、短篇和隨筆三部分,無一遺漏地逐一進行品評。
-
5月19日,方作家的英文版作品就將出版
方作家的作品在國內已經於4月8日完結,而僅用了約一個禮拜的時間,她的英文版作品就已經在海外進行預售了。這也意味著,在她一邊寫著中文版作品的時候,就已經有團隊在幫助她操辦這些適宜了。當時,方作家的作品並未被大家如此反感,甚至一部分人還覺得她是一位良心作家。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英文版、德文版、日文版的作品一部部出現的時候,很多人便改變了態度。一本中文作品從翻譯成英文再到出版,正常情況下需要大約1年的時間,但是她只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
黃友義:翻譯大賽將激發全世界漢學家的翻譯熱情
一般之前的中國文學在法國比較受歡迎,在美國不受重視,因為美國人不喜歡看翻譯類的作品。而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中國的文學界群體被放大了,中國文學開始走向商業化市場,走向世界市場。中國網:此次翻譯原文的作家多以50後60後為主,選擇他們的題材進行翻譯當初是做了怎樣的考慮?
-
作家和翻譯誰成就誰? 葛浩文譯本被贊勝原著
《新雜誌》主編嚴峰認為,莫言得獎一方面是實力使然,另一方面是他作品的國際化接受程度。諾貝爾文學獎設立百餘年來,用非西方語言的寫作者獲獎寥寥,翻譯成為通往諾獎之路的一道厚牆。作為被國外評論稱為「作品被翻譯最多的當代中國作家」和翻譯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最多的西方譯者,莫言和葛浩文,註定要在中國文學通往諾獎與世界文學市場的路上,留下自己的位置。
-
如何將中文翻譯成英文?中英文一鍵翻譯超簡單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如何將中文翻譯成英文,中英文一鍵翻譯的簡單方法。我們都知道,中文翻譯成英文或將中英文進行互譯,前提條件都是英文要好,但語言學習是一件很需要耐心和時間的事,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大量聽、讀、寫,甚至是用思維導圖來做筆記:但即便是這樣,短期內想要獨立完成翻譯工作或是溝通交流都是比較困難的。這時候大家不妨備一款翻譯器,可以是APP,也可以是電腦工具,這樣不管是工作學習還是交流都會方便很多。
-
豐子愷親自翻譯的俄羅斯作家,遊歷在19世紀的芳香與呼嘯中
文學報俄羅斯作家柯羅連科今天,推薦給大家的作品來自俄羅斯作家柯羅連科,這位活躍於19世紀下半葉的作家對今天的讀者來說或許有些陌生,但他在俄羅斯文學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作品很早就譯介進入中國,對現代中國作家如魯迅等人產生了許多影響。
-
藏文翻譯||微信藏文翻譯成中文
所以藏文紋身就要涉及藏文翻譯了。基於這個場景就出現了這個現象:用微信把藏文翻譯成中文。也就是很多紋身的用戶或者紋身師傅們直接在微信的搜一搜或者百度搜索 微信藏文翻譯成中文。那麼,微信真的能將藏文翻譯成中文嗎?
-
如何將英文的PDF文檔翻譯成中文簡體?
我們經常會通過不同的渠道查找和下載資料,有時候如果下載的PDF文檔是英文版的,怎樣才能直接翻譯成常用的簡體中文版本呢?直接翻譯的PDF編輯類軟體幾乎沒有,所以我們可以先將PDF轉換成Word後再翻譯;首先打開瀏覽器搜索speedpdf後找到並打開這款在線轉換工具官網首頁,接著選擇頁面中第一個PDF to Word進入轉換;然後根據頁面提示上傳需要轉換的PDF文檔,點擊文檔後對應的convert開始轉換即可;轉換一般都比較快,等幾分鐘轉換完成下載就可以了
-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稱中國人不應翻譯本國作品
「諾貝爾文學獎其實沒有那麼重要」、「中國人不應該把中國文學作品翻譯成外文,」……這位82歲的學者思維清晰而敏捷,屢有驚人之語。 不要把這個獎看得太重 記者:「哪位中國作家有望獲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作家距離諾貝爾文學獎有多遠」,這樣的話題近幾年一直在中國國內爭論不休。你怎麼看待中國人對諾貝爾文學獎的心態?
-
馬悅然:很多中國作家可得諾獎 質疑者沒讀作品
以前我覺得莫言的小說真的寫得太長了,像《豐乳肥臀》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但是像《生死疲勞》到了末尾有點不夠味了,如果能縮短一點會更好。莫言的短篇我很喜歡,任何一個字都不必改了。我讀了2004年《上海文學》刊登的他的小說《九段》,非常短,兩頁的小說,覺得非常好,我馬上翻譯成瑞典文。從小說《九段》開始,我覺得他對文字的掌握能力非常好。
-
俄羅斯二戰紀錄片將被翻譯為漢語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製片人,「迴廊」集團總裁弗拉基米爾·皮羅若克向衛星通訊社表示,在慶祝二戰勝利75周年之際,俄羅斯有關戰爭題材的紀錄片將被翻譯為中文。這些紀錄片是在俄羅斯文化部的支持下由俄羅斯民營企業拍攝,得到總統和文化部的資助。並得到私人投資。
-
翻譯日文作品字數最多,獲得日本皇室授勳的中國女性
近些年來,在喜歡閱讀外國文學著作的讀者中,喜歡日本文學作家的也不乏少數。諸如村上春樹、井上靖、川端康成、水上勉、三島由紀夫等人的文學作品。但是,在喜歡的讀者手中興致勃勃的閱讀品味時,可曾想到過著作的第二作者在幕後費時費精力的將日文原著精髓翻譯成中文這項浩大工程嗎?
-
哈薩克斯坦偉大詩人阿拜作品中文譯本在京首發
10日下午,紀念這位偉大哲人的詩集中文譯作《阿拜》在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館首發。本書由中國哈薩克族著名作家艾克拜爾·米吉提翻譯,書中收錄了阿拜的148首詩以及作者26年前翻譯的《阿拜箴言錄》中的內容,為阿拜誕辰175周年獻上一份厚禮。
-
大眾藝術網:列寧格勒藝術家聯盟首任主席 —— 俄羅斯/蘇聯畫家和作家 Kuzma Petrov-Vodkin 繪畫作品
Kuzma Petrov-Vodkin(1878年 — 1939年)是一位俄羅斯人,後來是蘇聯人,畫家和作家。當他從當地標誌製作人和偶像畫家那裡上幾節課時,他第一次接觸到了藝術。Kuzma經常與俄羅斯東正教會公開衝突,俄羅斯東正教會認為他的畫作過於色情,這是 Kuzma作品的支持者亞歷山大·貝諾瓦和貶低者伊利亞·列賓所討論的衝突。
-
中文在線第十三屆作家年會在三亞舉辦 以作家為核心打造網文精品
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胡邦勝通過視頻發來賀詞,勉勵作家創作更多精品力作。打造以作家為中心的數字內容生態「需要推進網文作品精品化」,胡邦勝在致辭中強調,同時提出網絡文學發展需要堅持政策創作導向、加大現實題材及科幻題材創作力度、創新發展與融合發展、推進網絡文學作品的IP化和海外傳播。胡書記還肯定了中文在線取得的創新成績。
-
讀中國人翻譯的中國人的英文作品,為何沒人覺得彆扭或想罵人?
寫下這個題目,就覺得非常彆扭,說是「中國人的英文作品」,豈是一般人能看懂的?中國人翻譯的英文作品,到底是英文的,還是中文的?如果一句話要把這件事情將清楚,豈是30個字能滿足的?真相應當是:讀中國人翻譯的中國人用英文寫成的文學作品的中文版本,為什麼沒有人會覺得彆扭,或者想罵娘?
-
劉文飛:翻譯家不能靠靈感 應把握分寸
語言學習不能憑教科書要能給不同題材分類劉文飛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文學翻譯,至少要做到能夠讀懂所翻譯語言當中絕大多數類型的作品。戲劇、小說、詩歌、新聞,都要理解各自的特點與異同,甚至要了解不同的作家、相同作家不同階段的文風。他舉例說:「普希金的文學當中有很美的語言,但是如果直譯過來就像是中國的中學生寫出的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