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聚焦主業」「做精主業」。面對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疑問,在12月11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上,多家上市公司的掌舵者和帶頭人給出了如上答案。對於主業的堅持,讓這些領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拒絕了更多誘惑,長期堅持投入之下,公司也呈現了積極向上的發展局面。
在當天的論壇中,領軍者企業分別從「上市公司提質與增效」「疫情防控與產業復甦」兩個角度進行了闡述,結合自身的發展軌跡,這些掌舵者和帶頭人給外界描繪了公司所處行業的未來前景,也分析了當前需要行業變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提質發展離不開堅守主業
聚焦、做精成關鍵詞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最重要的事情有哪些?北京上市公司協會秘書長餘興喜說,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就是要提高中國資本市場所有上市公司的質量,包括要把好「進口」關,新上市公司的質量要高。另外,「質量實在沒法提高的公司要讓它退市」。
餘興喜分析,上市公司要提高自身的個體質量有兩個方面,「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企業管理水平。國務院近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裡,涉及6個方面17項,第一個方面就是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要搞好公司治理,包括處理股東之間的關係,處理好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之間的關係,同時要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的業績和價值;對投資者回報的基礎是公司的業績,上市公司應該提高長期業績,提高公司的價值,讓投資者能看到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這個需要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等。」
而對於上市公司提質發展的問題,多位與會嘉賓的答案中,不約而同地指向了一個共同點:主業。如何讓主業更有價值,這些公司各有思考。
貝瑞基因董事長高楊用「主業、戰略、團隊」這六個字來進行概括。高楊認為,為了提高發展質量,重中之重就是聚焦主業。「有誘惑的業務是很多的,但不能偏離初心;戰略布局上從長期來看,公司所處的基因行業可能變成數據行業,希望未來能通過數據的方式,對健康人群和亞健康人群進行更精準的服務;對於腫瘤業務也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滿足臨床上腫瘤早期篩查和診斷需要,這兩項都是從戰略上考慮的。」
此外,高楊還介紹,基因是新興行業,要求從研發到執行由交叉學科團隊構成,公司也花了較多精力來精細調整團隊的組合,團隊穩定以持續為公司戰略服務、持續聚焦主業。
「提質、增效、做精主業。」長久物流(603569,股吧)董事長薄世久解釋,從公司自身發展軌跡分析,很多業態變化很快,堅持做精主業,提質、增效發展,才能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2018年以後,汽車產業在下行,主機廠的壓力很大,我們也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在保證公司經營質量不下降的情況下,怎麼給客戶降低成本,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所以這幾年,我們在提質增效,降低成本,做精主業方面,能夠更全面的服務客戶,做了大量的工作。」
立昂技術董事長王剛解釋,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最重要的是堅持初心和擁抱數位化:「立昂技術(300603,股吧)成立25年一直做一件事,雖然有很多誘惑,但沒有幹別的事;擁抱數位化,把全國各地,以及海外的業務實時納入自己的平臺。在發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初心,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
更多新研發方向明朗
企業直面「危中有機」
在疫情期間,做為兩市備受關注的生物醫療行業,龍頭公司如何面對「危中有機」的行業背景,以及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是2020年行業的熱門話題。對此,與會嘉賓認為,正確認知新的科研方向,並調整自己的人力、組織框架架結構,以應對挑戰,讓企業獲得發展,是今年的重點工作。
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介紹,在疫情的影響下,公司三季報仍有同比40%的增長,好過預期,「過去公司關注腫瘤、代謝疾病和免疫三類疾病。但是,今年的疫情之下,隨著新的研發中心的開始投入使用,我們在上述基礎上,進入到中樞神經的抗病毒領域。公共衛生為我們指出了科學上一些新的研發方向,這是企業需要去做的。」
聖湘生物董事長戴立忠介紹,未來還是會聚焦提升基因技術的可及性,疫情給公司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國際化進程大幅度加速,「一下子服務到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公司的國際技術服務能力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也對公司在人才組織能力建設和戰略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九強生物董事長鄒左軍坦言,今年公司「結了一個果,開了兩朵花」。「收購了一個全國的病理免疫組化的龍頭企業,這個過程中引入了國藥集團作為九強生物(300406,股吧)的戰略投資人,九強生物現在是混合所有制的企業。」
在疫情期間為醫藥流通做了諸多貢獻的同時,九州通(600998,股吧)副董事長劉兆年意識到,醫藥行業很多業態被徹底改變,「比如,網際網路醫療、網際網路藥品銷售、網際網路保險等發展迅速,在這個過程中,九州通通過電商、保險對接,做了積極的嘗試。疫情催生了流通領域新經營模式的變化,在未來網際網路的醫療+藥+保險可能會有很大的發展。九州通也願意在這一方面做更多有益的探索。」
企業感受到變化的同時,投資機構也深有感觸。約印醫療基金創始人、董事長鄭玉芬介紹,疫情之後希望收購、參股海外一些優質資產,「這些資產相對國內的一些資產來說真的很便宜,大概是一半或三分之一的價格。」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