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傷害了多少人,不要輕易放棄自己!(連載之四)

2020-12-15 未央宮長樂大主

(接上文)出於對自己的負責,我積極加入了群體桌球運動,購置了不錯的桌球拍。一開始學習打球的時候總是稍顯尷尬,水平太差,於是用心琢磨。練習了將近一年,我進步飛快,已經能和群裡的高手交手了,當然,高手也在進步,肯定是打不贏的。在打桌球的過程中,特別感謝他們的配合指導。實際上他們並不知道我的感謝之情,因為他們不知道我身上發生了什麼,不知道我為何如此心存感激。我也無意告訴他們我是個抑鬱症患者。

印象最深的,是在夏天最熱的那段時間在單位辦公樓後面的小樹林打桌球。由於已經運動一段時間,休息的也好,狀態好。跟同事打球打的大汗淋漓,打完後心情異常舒暢,只想長嘯幾聲以表達痛快。感覺腦袋的開關像重新打開了一樣,感覺世界那麼可愛,感覺重新擁有了整個世界。豪意大發,因為抑鬱導致不靈光的腦袋居然運轉順暢,順手一首詩就發了出了。與群裡朋友聊天,覺得有話說,好像是小朋友有高興的事要跟其他朋友分享的感覺。哇,那個甩掉抑鬱王者歸來的感覺真好!此後的運動中,又有幾次出現這樣的好狀態,非常的開心。後來回想,一般這種情況的出現基本都是連續幾天休息的比較規律,然後去運動會出現這種超好的狀態。

當然,在我網上查詢百度得知自己是抑鬱之後,我告訴了我的家人。家人雖然不理解怎麼回事,但都非常配合,從不給我壓力,家務事包括照顧孩子的事都不用我做。我得以充分的調整和休養,沒有後顧之憂地去運動調整。非常感謝我的家人,包括我的愛人。

打球使我精力充沛,我喜歡上了打桌球,一有空就組織同事打球。打球之後大腦和身體都處於興奮狀態,能維持很長時間, 每天打球,使這種興奮狀態連貫起來,這樣我的抑鬱不藥而愈,極少再有心境不佳的情況出現。即使有,也很快過去。現在的我,打球的時候經常和球友開心大笑,與同事相處融洽,更知道關心家人,更能在小孩子不懂事的時候耐心教導她們,覺得這種平凡的日子雖然經濟一般,但自由自在,如魚得水般的自然。

想給抑鬱的朋友說:戰勝抑鬱,必須動起來,動起來,動起來!用運動重啟你的大腦!這種運動最好是對抗的運動,這樣運動中肯定有交流,也有身體的對抗。一開始動起來很難,但是堅持一段時間看看!你會愛你運動後的狀態,愛上健康的運動。最好能爭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當然,實際上他們不可能理解抑鬱症患者的問題,爭取他們的支持,讓你放心去調整狀態!一旦動起來,一旦你體味到王者歸來的狀態,你會更愛這個世界,你會發現你簡直是像是重生了一樣,很多東西在你腦袋裡變得清晰無比,你像擁有了第二次生命!

當我解決了自己的抑鬱之後,我有時會想如何幫助陷入灰色抑鬱不能自拔痛苦不堪的朋友,感謝百度平臺,感謝百家號,讓我可以把我的親身經歷發出來,希望可以幫到抑鬱的朋友。因為文字水平有限,也沒有好好地整理思路,想到哪裡就打字到哪裡。有空我會把我親身經歷抑鬱的更多東西一一剖析,呈現給大家。

(未完待續,可以點作者頭像翻看連載的前面的親身經歷,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您有類似的經歷可以評論出來大家幫你出主意想辦法;如果你曾有抑鬱的經歷希望您可以在評論中寫出來幫助現在正陷入抑鬱的朋友,愛心無價,感謝您!)

相關焦點

  • 抑鬱症傷害了多少人,不要輕易放棄自己!
    中國與世界上大多數缺醫少藥的地區一樣,每十名患者中就醫或服藥的患者不足兩人;在中國15-24歲的年輕人中,約有120萬人患有抑鬱症;中國大學生抑鬱症發病率高達23.8%(與英國大學數據相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2015 年的報告顯示,農村地區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高於城市同齡人;在中國,抑鬱症導致的缺勤
  • 不要輕易下決定,決定了就不要輕易放棄
    我們總是會不經意間做出各種各樣的決定,走了一段路之後,發現好像不對,不應該走這條路,然後就放棄。而寶貴的時間就不停的在「決定」和「放棄」之間浪費掉了。所以,我們不要輕易的做一個決定,尤其是對於重要的事情,但是一旦決定了,也不要輕易就放棄。
  • 再看《我們都要好好的》,輕易地放棄生命,只因為不懂抑鬱症
    尋找婚後沒有工作,8年的全職媽媽身份,讓她在單一的空間裡很少與人交流,丈夫工作很忙,經常不在家,她的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孤僻。劇中的一個片段,向前從國外回來,給尋找打電話報告行程,想給她一個驚喜,尋找也只是淡漠的應了一聲,絲毫看不到一點驚喜和情感,面部表情淡漠麻木,從這些看出其實尋找早就已經患上了抑鬱症。三是情緒崩潰絕望,感覺自己一無是處,嚴重到會自殺。
  • 真正厲害的人,不輕易放棄自己的主導權,而是牢牢掌控自己的人生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很多人都想成為厲害的人,一個厲害的人,他們身上有一個重要的特質,那就是不輕易放棄自己的人生主導權。一個人需要明白,沒有人能夠對你的人生負責,除了你自己。當我們輕易把自己的人生主導權交給別人的時候,這意味著我們命運開始隨波逐流,而你也會失去與自我的連接。真正厲害的人,無論生活發生多少困難,都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人生主導權,這是因為他們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掌舵者。
  • 抑鬱症患者的我告訴大家一個真理:朋友,一旦放棄,比賽就結束了
    有抑鬱症的人很脆弱,現在你知道了。哪怕一個眼神都能被你放大無數倍返還給自己。人不怕喧囂,那會讓你保持清醒。人害怕的是孤獨,當你一個人的時候,寂寞與孤獨感包裹全身,內心建立起的防禦城牆不堪一擊。你也想過,是不是該尋求一些幫助?是不是抓緊時間就醫?你告訴了自己的親人。「小小年紀說什麼抑鬱!我看就是裝的」「我看著天天不也沒什麼事嗎!
  • 如何看待,抑鬱症患者只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這句話呢?
    我可不可以寫:白血病、癌症等是最溫柔的疾病,他們只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和什麼心肝脾胃腎的疾病一樣,一樣讓人痛苦,一樣要支付很多藥費,不同的是,抑鬱症和精神,情緒有關,也不需要被捐獻什麼。我覺得抑鬱症一點都不溫柔,因為沒有感同身受,所以溫柔這樣的字眼從來不適合抑鬱症。因為害怕戒斷反應所以從來不敢隨便停藥,斷藥後的行為自己都覺得可怕,但是藥物的副作用有讓人懊惱,因為糟糕的情緒所以經常傷害到關心自己的人。
  • 多少以愛之名的陪伴,最後變成了傷害?
    有多少以愛之名進行愚蠢傷害的故事?臺灣教育短片《茉莉的最後一天》講述的悲劇,借這面鏡子照看後,沉重之餘引發所有父母思考:我的孩子是我自己的孩子嗎?什麼才是真正的友好健康的親子陪伴關係?故事簡介海歸碩士畢業的媽媽,結婚後,為了孩子,放棄了原本繼續深造便能得到的教授職位。然而,心有不甘的媽媽認為,只有把孩子培育成才,才對得起她放棄教授的這份犧牲。
  • 為什麼說健身一旦開始,就不要輕易放棄
    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健身是一件最為公平的事情,你付出多少就能收穫多少。健身一旦開始,就不要輕易放棄!健身,是一場時間的淘汰賽,放棄的人只能回歸到原點。所以,健身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情,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不要中途放棄
  • 「不知他人苦,莫勸人大度」:不要輕易原諒傷害過你的人
    如果真的只是一句道歉有用的話,那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因為痛苦,不能忘記曾經的痛了。但要相信,即便是不能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人,真的使你越來越強大。因為經歷過背叛、因為經歷過無數的掙扎,因為還有未來充滿希望。所以不想要原諒的人,就不要逼著自己去接納。
  • 非常霸氣的句子,不要輕易放棄一個每天都會想念的人
    最難受的感覺是不知道自己該放棄還是繼續等待。如果有得選,就選最好的。如果沒得選,就盡力做到最好。生命是一種緣,你刻意追求的東西也許終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遇的燦爛,反而會在你的淡泊從容中不期而至。我們不停尋找幸福,暮然回首,幸福其實就在身邊,我們需要停下來,慢慢感受這份幸福。人這一輩子!
  • 海歸女博士抱孩子跳樓,不要讓「產後抑鬱症」背這個鍋
    說這話的可能想像不到一個媽媽對孩子付出的心血有多少。也許只有親自經歷過一個寶媽從懷胎十月,到經歷像被同時打斷20根肋骨疼痛產子,以及後來要日夜照顧孩子的那些歲月才能體會當一個媽媽有多不容易。這個所謂的「產後抑鬱症」只是後來的衍生物。可以先看下文章開頭這個產後抑鬱症的相關報導,一個抱著孩子跳樓的女人,為什麼丈夫最關心的問題不是他的愛人,而是在一直在強調「把女兒給他留下,他什麼也不要」我們雖然不能妄自猜測家庭內幕,但從丈夫的話裡,聽出了對妻子生命的漠然,總覺得讓人心寒。
  • 家屬提問:為什麼抑鬱症患者對我們的愛拋之腦後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過這樣一個問題,很多的抑鬱症患者會把身邊人的愛拋之腦後,甚至不領情,從而導致身邊的人感覺患者不可理喻沒事找事,這讓很多身邊人不知所措,關心也不是不關心也不是,今天這篇文章給各位家屬一些提示,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希望各位網友能夠從中吸取到有用的知識
  • 首個登陸少年jump的中國漫畫家,卻主動放棄連載,原因讓人敬佩!
    同樣是和工作室鬧翻之後,因為《長安督武司》的版權歸屬於工作室,他也只能放棄《長安》轉而推出全新短篇漫畫《5秒童話》,因為連載雜誌《漫畫行》和集英社有合作關係,他的才華得以被集英社的編輯發現,《5秒童話》也就順理成章地登上了集英社的漫畫App《JUMP+》,在日本反響熱烈,受到了了極高的評價。甚至一度登上twitter熱搜。
  • 70歲老奶奶健身練出馬甲線,坦言:老年人不要輕易放棄自己
    採訪的時候,陳奶奶說:「老年人不要輕易放棄自己。」那麼,年輕的你呢?更不要提出去運動、健身、爬山,抑或是朋友娛樂、聚餐等活動了。如果非特殊性的娛樂活動,一般都是拒絕的。所以,很多人的生活過得單調且乏味,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
  • 抑鬱症到底要不要休學或辭職?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有朋友問我:「我得了抑鬱症,工作壓力大,想辭職休息,可以嗎?」這個問題因人而異,要看個人具體情況。我個人覺得抑鬱症自己要如果實在扛不下去,這個工作已經完全讓你痛苦難耐而且負擔特別大,我個人認為可以休息一下。
  • 我得了抑鬱症,從「四個步驟」去落實到行動,我的抑鬱症康復了
    從大學畢業後,自己一路打拼過來,受到了很多的挫折和磨難,但是自己都憑藉著強大的意志力支撐過來了,有時候也想過放棄,但是現實環境所逼,讓自己在成長的路上越走越遠。今年40歲了,頓時感覺人生迷茫而困惑。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但是自己在40歲的時候,卻突然感覺到嚴重的人生危機,變得抑鬱了。
  • 年輕人,永遠不要輕易定義自己
    標籤,像是一個帶有批判和偏見的過濾器,人們常常用這種自以為是的認知來框定自己,限制自己。你認準自己是內向的,所以就在自己的世界裡畫地為牢,不敢邁出一步。你認準自己不善言辭,不擅長與人辯論,所以就放棄了每一次爭辯的機會。你發現了嗎?我們討厭別人給自己貼標籤,可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就在做著這件事。楊絳先生說過:「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 階下有人在仰望你, 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 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 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 不要輕易傷害一個慢熱型的人,他們對感情往往加倍執著
    你人再好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你,有人羨慕你也有人討厭你有人嫉妒你也有人看不起你,生活就是這樣,你所做的一切不能讓每個人都滿意,不要為了討好別人而丟失自己的本性,因為每個人都有原則和自尊。愛是一種奇怪的東西,忽閃忽滅間的深刻,成長在彼此心裡。最美麗的故事沒有結局,最浪漫的感情沒有歸宿,最幸福的愛情沒有言語,最深刻的喜歡沒有空間!
  • 抑鬱症:患上抑鬱症,多久可以走出來?過來人給你的忠告
    文/阿秋(心理諮詢師、中西醫結合治療師)抑鬱症:患上抑鬱症了,多久可以走出來?「患上抑鬱症了,多久可以走出來?」得過抑鬱症的人都知道,患上抑鬱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不僅僅精神上飽受摧殘,肉體上的疼痛和不適也備受折磨,所以急需走出來,是每一個患者內心最渴望的事情。然而,走出來並非易事。
  • 為什麼抑鬱症患者總是推開愛自己的人?
    因為認定所有人最後都會離開的,所有感情最後都會被自己毀滅,所有事情都會被自己搞砸。為了不讓自己受到傷害,為了不讓自己傷害到別人,乾脆誰都不要靠近,乾脆什麼都不要發生,乾脆一切都就此結束,及時止損。誰會不希望自己成為某人的例外得到某人的優待啊,沒有人會真的拒絕正確的 絕對的愛意的。只是自己真的是個廢物是有害垃圾,不願意傷害在乎的人也不願意毀掉身邊人印象裡正常的 好的自己。一邊自我厭棄心裡認定自己不配擁有好的自己不會被人選擇不會得到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