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批起底行為 法律人士:觸犯法例最高判監禁5年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林鄭月娥批起底行為 法律人士:觸犯法例最高罰百萬港幣

中新網12月23日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2月22日在其社交媒體上發帖指,其個人資料再次被公開,她批評起底的目的是消滅其他人的聲音,擔憂受害的遠不止被起底的人,而是整個社會。有香港法律界人士表示,起底不僅會挑起仇恨、製造恐慌,同時亦觸犯法例,最高可處罰款百萬(港幣,下同)及監禁5年。

資料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林鄭月娥指出,過去幾個月,有人肆意對官員、警察以至所有與他們意見不合的人進行起底,甚至連他們的家人、孩子都不放過,「起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消滅其他人的聲音。」

林鄭月娥引述早前上訴庭處理一宗有關警察個人資料的案件時的判詞,希望大家都要警惕,不要被情緒影響是非對錯的判斷。判詞指,「如果我們仍然為香港是享有法治的文明社會而自豪,就不應亦不能容忍起底。不幸的是,在當前的社會動蕩中,香港有些人動輒以這種卑劣的手法作為傷害其他人及目標組的武器。」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執委會副主席傅健慈表示,強烈譴責那些進行違法起底的人,這種專門針對個人、政府官員及其家屬的起底行為妨害其他人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而且破壞香港法治民主的核心價值及社會安寧。

他指出,起底行為可能觸犯第四百八十六章《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第六十四條的「披露未經資料使用者同意而取得的個人資料罪」,最高可處罰款百萬元及監禁5年,也可能觸犯《刑事罪行條例》第九條、第十條的「煽動罪」,最高可處監禁3年;及第一百六十一條的「有犯罪或不誠實意圖而取用電腦罪」,最高可處監禁5年。

執業律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黃國恩表示,近期起底風氣甚盛,對象主要是警察及政府官員、甚至其家人,主要目的就是要威嚇當事人,使其有所顧忌,不敢發聲或無畏無懼地執行職務,嚴重影響言論自由及警方執法,情況十分惡劣。他認為,網上世界與現實一樣,同樣受法律規管,奉勸大家尤其是年輕人切勿以身試法。

他指出,起底可能幹犯香港法例第四百八十六章《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第六十四條之外,亦涉及《刑事罪行條例》第二十四條,禁止某些恐嚇作為,一經定罪可被罰款2000元及監禁2年,若循公訴程序被定罪,可被判監5年;及《刑事罪行條例》(第二百章)第一百六十一條「有犯罪或不誠實意圖而取用電腦」,一經循公訴程序定罪,可處監禁5年,被起底人士亦可循民事起訴對方誹謗,損害名譽,並要求賠償。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香港法律界促儘快就網絡起底警察作出阻嚇性刑罰
    香港多名法律界人士10日表示,這種行為已明確違反禁制令,同時涉及刑事恐嚇,建議執法部門儘快採取行動拘捕犯事者,法庭也應儘快對犯事者作出阻嚇性刑罰。  香港法庭早前頒出禁制令,令通訊軟體Telegram中專門起底警員資料的「老豆搵仔」群組,於11月7日起停止更新,但隨即又出現「超級老豆搵仔」群組,同時社交媒體上仍有多個群組,繼續起底、發放警員的資料,當中有警員的個人、家人等資料全被公開,甚至有人呼籲到警員結婚場地,及發布恐嚇字眼等。
  • 曾「起底」警員的網上平臺搞起眾籌,港警:資助違法行為可能違法
    警方對此表示,任何人資助他人進行違法行為也有可能觸犯法例。香港「星島網」稱,雖然警方未公開涉事平臺名稱,但從短片中的網站截圖可見,發起眾籌的平臺為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上一個名為「老豆搵仔」的頻道。
  • 有司法人員遭受恐嚇,港府:絕不會姑息這種違法暴戾行為
    環球網12月5日消息,對於有司法人員遭受恐嚇,香港特區政府今日(12月5日)發出以下聲明:《基本法》第八十五條保障司法獨立,不受幹擾,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捍衛。司法人員因履行司法職能而被人惡意恐嚇會傷害其家庭成員,以企圖影響法庭的裁判,特區政府以至任何一個法治社會都絕對不會姑息這種違法暴戾的行為,警方必定嚴正執法,務求將不法分子儘早緝拿歸案,確保社會安寧。對於近日法庭的裁決遭受本地以至海外社會的無理批評,律政司強烈呼籲社會上所有人士必須停止以任何手段攻擊我們的司法制度,有關行為有機會觸犯法例以及《香港國安法》。
  • 香港《國歌法》即將實施,侮辱國歌最高監禁3年
    香港立法會規定,法案通過首讀、二讀及三讀程序後,便獲制定成為法例。《國歌條例草案》三讀通過後,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宣布,《國歌條例》將於6月12日刊憲、正式實施。反對派21項修正案全數被否今早立法會上,反對派議員提出的降低違法罰款等21項修正案,全部被否決。
  • 【2019年8月28日】
    他表示,不少西方國家已訂立「禁止示威蒙面法」,認為市民參與示威遊行理應以真面目示人,讓他人知道其所表達的訴求,在文明社會下市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禁蒙面法」顧名思義就是以立法形式及施加刑責,禁止有人在特定場合遮蓋臉部,有關法例在世界上並不罕見,美國目前有十多個州制定禁蒙面法,在路易斯安那州,違者最高判處3年監禁。而根據德國的集會法,禁止示威者在公眾集會中掩飾身份。違法者可以被判處一年監禁。
  • 香港侮辱國旗案,今天判了
    觀察者網還注意到,香港特別行政區《國旗及國徽條例》第七條規定,任何人公開及故意以焚燒、毀損、塗劃、玷汙、踐踏等方式侮辱國旗或國徽,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處第5級罰款及監禁3年。根據香港大學法律及諮詢科技研究中心資料,以下簡述香港的法庭對成年罪犯判處之各類刑罰(即判刑選擇):監禁:在香港,死刑經已被廢除。監禁是本地最嚴厲的刑罰,犯人需要在一段指定期間內被囚禁,而監禁之最長刑期是終身監禁。
  • 2020,這15種常見行為屬於犯罪,最高的判7年
    這15種常見行為屬於犯罪,最高的判7年! 二、編造、傳播四類虛假信息,最高最判7年 如今在微信、微博、QQ群等社交平臺上,網友發布虛假信息屢見不鮮,根據法律規定,造謠傳謠輕則違法,重則構成犯罪。
  • 故意傳播新型病毒者及這四種情形最高可判死刑!
    在當前防疫期間,只要出現了故意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的、擅自斷絕交通的、生產銷售偽劣的產品和藥品的以及挪用疫情專用款項的等情形的,是會給予刑事處罰的,最高是會判處死刑的。那麼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故意傳播新型冠狀病毒者及哪些情形可能判死刑?一、故意傳播新型病毒及這四種情形最高可判死刑!
  • 博阿滕涉嫌家暴前女友被傳喚 12月出庭最高判5年
    本周四,一名法庭發言人稱,博阿滕因涉嫌毆打傷人,需於12月10號在慕尼黑法院進行申辯。根據德國法律,故意毆打罪會被判處罰金或者高達5年的監禁。在出判決之前,適用無罪推定原則。根據法院發言人的說法,針對博阿滕的起訴已經在2019年2月被提交了,法院於2019年12月準許該起訴。不過受疫情影響,法院談判的可能性受到了限制,該申訴的結案也被相應延期。博阿滕從2011年開始為拜仁效力,並在2014年隨德國國家隊奪得世界冠軍。
  • 反對派區議員「起底」警察、藐視法庭,竟獲判緩刑……
    違反高等法院去年頒布的防止「起底」禁制令,被控藐視法庭。「起底」警察、藐視法庭……如此犯法竟然獲判緩刑?這判決結果一出,廣大香港市民都坐不住了,紛紛指責為何又輕率「放生」反對派?聽港君翻查發現,原來這次審判的法官已經不是第一次輕判反對派人士了!今年6月曾有一名女珠寶設計師,因為在Facebook轉發有關警員及其家人的個人資料,被控民事藐視法庭,該設計師承認責任,最終被判監28日但緩刑一年,並須支付3萬港元訟費。
  • 波媒:巴黎聖日耳曼門將布爾卡或面臨最高3年監禁
    直播吧8月26日訊 來自波蘭司法部門的消息,由於去年5月駕駛蘭博基尼時發生的嚴重車禍,巴黎聖日耳曼的波蘭門將馬爾欽-布爾卡可能將面臨最高3年的監禁。 去年5月27日晚,布爾卡駕駛租來的蘭博基尼在高速公路上行進,他在試圖超車時與對向車道的現代車發生碰撞。在那次事故中,一位56歲的乘客全身多處骨折,傷勢較為嚴重。 據波蘭媒體報導,這名前切爾西門將自警方開始調查以來一直積極配合,協助調查。他將在9月被正式起訴,而那個時候,他的計劃是在波蘭U21國家隊陣中效力。
  • 一個行為觸犯了兩個法律條款,應該如何處罰?
    一個行為觸犯了兩個法律條款,應該如何處罰? 以下文章來源於王滌非法研 ,作者王滌非 王滌非法研法律沙龍
  • 棋手AI作弊判監禁 韓國人的競技精神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棋手AI作弊判監禁 韓國人的競技精神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認知時間:2020-07-18 14:03   來源:淑女志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棋手AI作弊判監禁 韓國人的競技精神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當時阿爾法GO打敗了一大批圍棋高手之後,人們意識到了AI在圍棋領域確實是領先了人類的,而沒想到的是竟然有棋手利用
  • 觸碰兒童色情 18歲中國留學生在美被判十年監禁
    (美國《僑報》記者邱晨攝)  中國僑網12月11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綜合報導,近年來增多的中國留學生遭遣返的案例,許多人認為與美國政府收緊移民政策有關,但一些案例表明,少數留學人員的確做了與自己身份不符的事情,甚至觸犯美國法律被判刑。近日,一名來自中國的18歲高中留學生29日被以兒童色情罪名判處10年監禁。
  • 21說案丨故意隱瞞病情該怎麼判?這些情況最高可判死刑!
    疫情期間,我們應該做一個守法公民,不能任性而為,否則可能觸犯刑法,被處以重罪。明知故犯該怎麼判?情形一:病毒攜帶者容易構成危害公共安全類犯罪。如果明知自己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病原體而故意瞞報病情故意傳播,屬於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最重的罪,依據刑法,可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以判處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