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這15種常見行為屬於犯罪,最高的判7年

2020-12-16 騰訊網

這15種常見行為屬於犯罪,最高的判7年!

一、法庭上打罵法官,最高判處3年有期徒刑

打罵法官、擾亂法庭的人可能會被司法拘留。《刑法修正案(九)》規定,聚眾哄鬧、衝擊法庭;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侮辱、誹謗、威脅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不聽法庭制止,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等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二、編造、傳播四類虛假信息,最高最判7年

如今在微信、微博、QQ群等社交平臺上,網友發布虛假信息屢見不鮮,根據法律規定,造謠傳謠輕則違法,重則構成犯罪。《刑法修正案(九)》為此在第291條中增加一款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提醒:為了賺取關注度或點擊量,故意別有用心地編造發布虛假信息,以往可能最多是治安處罰,行政拘留幾天,但現在這種行為就可能構成犯罪了,其中造成嚴重後果的,要坐7年牢。當然,如果網友對信息不加甄別、不加思考盲目轉發,同樣可能觸犯這一條規定。

三、虛假訴訟,最高判刑7年

2017年4月,實習律師趙某為了使委託人的債權在強制執行過程中可以優先執行,將工程款虛構成農民工工資進行起訴,並獲得法院調解書。不料,在申請強制執行過程中,虛假訴訟事實被識破,實習律師也因虛假訴訟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二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五千元。

《刑法修正案(九)》增設了虛假訴訟罪,為謀取不正當利益,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四、阻礙執法最高判3年,暴力襲警從重處罰

《刑法修正案(九)》第277條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從重處罰。有了「襲警罪」,警察在履行職務時的安全保障,將會得到加強。

五、暴力捉姦構成犯罪被判刑

網絡上經常曝出原捉姦的報導或視頻,如果捉姦方式不當可能構成非法入侵他人住宅罪。

一江蘇籍女子李某及其女兒為維護自己在離婚財產分割方面的利益,委託嚴某搜集其丈夫張某與他人非法同居的證據,隨後嚴某在通過跟蹤等方式獲取張某及現任女友在滁州市的住所後,通知李某前來「捉姦」,獲取證據。李某等使用暴力侵入他人住宅,且毆打自己的丈夫和「小三」。法院一審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8個月,宣告緩刑1年。另外侵入住宅的人也一併獲刑。

長沙市雨花區法院也曾審理一起類似案件,法院同樣判處了暴力捉姦的被告人劉某某犯非法侵入住宅罪,還好案發後被告人自願認罪,賠償了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犯罪情節輕微,最終對被告人劉某某免予刑事處罰。

律師提醒:夫妻一方出軌,但原配在收集相關證據時,一定不要隨意進入他人住宅,更要注意不要「暴力」捉姦,而且要及時報警,如果不知道如何合法收集對方出軌的證據,可尋求律師幫助。

六、「醫鬧」嚴重者最高可處7年有期徒刑

在醫療糾紛中,有的病人家屬為了多拿錢,往往找「醫鬧」出面去醫院施加壓力,這時醫院也往往多掏點錢,以儘快息事寧人。對於這種情況,《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一條規定,即: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醫療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法律提醒:根據該規定,帶頭「醫鬧」的患者家屬,以及「醫鬧」團夥中人,都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最高要坐7年牢。出現醫療糾紛,應當依法維護權益。

七、學霸替學渣考試作弊最高處7年徒刑

《刑法》第284條之一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提醒:學霸也好,學渣也罷,「當槍手」或者找人替考都構成犯罪,輕者要被處以管制,重的要坐牢7年。還是好好學習為要,莫要偷雞不成蝕把米,把大好青春搭了進去。

八、飆車醉駕客車校車嚴重超速超員,除了罰款還要拘役

《刑法》第133條之一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並處罰金:

1、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

2、醉酒駕駛機動車的;

3、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

4、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近年來,校車、客車因為嚴重超員、超速而導致重大傷亡事故時有耳聞。《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一款新規定,即第三款:開校車或客車的,如果嚴重超員或嚴重超速,不論是否發生事故,一旦被交警發現或被攝像頭拍下,即構成犯罪。

九、私藏恐怖主義圖書最高處3年徒刑

為了打擊恐怖主義犯罪,《刑法修正案(九)》做出新的規定,即明知是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圖書、音頻視頻資料或者其他物品而非法持有,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這可是行為犯,只要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圖書、視頻音頻資料或其他物品而持有就有可能構成犯罪。

十、燒國旗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2017年10月3日至10月6日晚間,被告人吳某某為發洩對黨和政府的不滿,攜帶剪刀至河西區兩小區內,剪破、損毀懸掛於各樓棟門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並將部分損毀的國旗、旗杆丟棄在小區道路及垃圾桶等處,被以侮辱國旗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我國《刑法》規定,故意以焚燒、毀損、塗劃、玷汙、踐踏等方式侮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此外,國歌和國旗、國徽一樣,都是國家的象徵和標誌,2017年《刑法修正案(十)》正式增設侮辱國歌罪:「在公共場合,故意篡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詞、曲譜,以歪曲、貶損方式奏唱國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國歌,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十一、非法上訪被判刑

其實有些事有正常的解決程序,也有正常的解決辦法,可有人認為上訪能解決一切。非法上訪可能構成尋釁滋事罪。

徐某的丈夫是某集團員工,派遣到國外工作期間患病,回國醫治一年後死亡。徐某對丈夫單位的善後處理不滿,多次去北京天安門上訪,被北京市公安機關查處並訓誡1次。後來善後處理問題與單位達成協議,徐某在協議上簽了字,領了補償款。事後,徐某又反悔,多次到天安門、中南海等非信訪接待場所上訪,公安機關對其處以行政拘留。但徐某仍不悔改,又到天安門非正常上訪,最終被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刑。

十二、非法討債,犯非法拘禁罪被判緩刑

2012年3月,河北省黃驊市市民段志飛(化名)來到江蘇,以500萬元的價格從吳勇手中購買了一條拉石船。錢款交接完畢後,段志飛又在江蘇逗留了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吳勇一直以朋友的身份伴其左右。離開前,段志飛以資金回籠為藉口向吳勇借款140萬元,借期兩年,並立下借條為證。1年後,段志飛又再次向吳勇借款130萬元,借期1年。因為第一筆借款尚未還清,面對第二次借款,吳勇比較猶豫,但考慮到段志飛確實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幾經思量還是將錢借給了他。2014年3月,兩筆借款均已到期,雖然段志飛先期已歸還162萬元,但仍有100多萬元未還清。

幾次溝通,段志飛堅持不還錢,憤怒的吳勇決定給他點兒「顏色」看看,於是開始聯絡各方人馬,糾結15人來到黃驊港找段志飛「算帳」。2014年5月8日凌晨5點,吳勇等人來到段志飛名下的兩艘船在海上的停泊處,強行進入船內,沒收船上18名船員的手機,限制其與外界聯繫,並安排專人對船員們進行看管,不允許其自由活動,同時以扣押船隻為要挾,要求段志飛儘快歸還借款。拘禁行為一直持續到當天下午1點,因始終沒有聯繫到段志飛,眾人才無奈離去。船員報案後,經公安機關偵查,檢察院起訴。

2014年12月18日,黃驊市法院依法作出判決:吳勇犯非法拘禁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零9個月,緩刑2年。

十三、偽造、買賣身份證、駕照,最高判7年

現實當中,偽造、變造、買賣、盜用他人駕照的事情屢屢發生《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第280條規定, 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法律提醒:以後在駕照上想歪點子,不光是要被記分、罰款,還要面臨管制乃至坐7年牢的刑事處罰。

十四、虐待老幼病殘最高處3年有期徒刑

近年來,子女虐待老人、家長對孩子施暴的案件不斷被曝光,老幼病殘者的權益保護面臨尷尬。《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一款規定,即: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情節惡劣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第一種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法律提醒:該規定是為了加大對老幼病殘者的保護力度,維護他們的基本權益。不單是幼兒,如果監護人對老年人、殘疾人進行虐待、施暴,不光是被批評教育、行政拘留那麼簡單,那些行為惡劣的,會被依法判刑坐牢。

十五、欠錢不還,判刑1年半

熊某欠顧某140萬,拖了三年不還,顧某無奈之下將熊某告上法庭。法院判決熊某在判決書生效十日內還錢,熊某仍舊賴著不還。顧某申請強制執行,法院隨後查封了熊某名下的房子和車子,熊某答應用房子抵債,卻不配合交房,暗地裡還把車子抵押給了別人。

最終被告被法院判決犯拒不履行法院判決、裁定罪,獲刑1年零6個月。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強烈建議轉給欠錢不還的人看!

相關焦點

  • 2020年起,這5種行為要入刑!明確:暴力催收高利貸為業為犯罪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下簡稱修正草案)正在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中,這是1997年我國全面修訂刑法以來的第十一個刑法修正案。目的是,及時對刑法作出修改、補充,更好的順應和適應社會發展。而此次修正草案,提出將此二種行為單獨規定為獨立的刑法罪名,一方面進一步具體化了行為方式和類型,再一個司法認定過程中也將更加容易適用。同時「具體的罪名」還起到了更好的宣傳法治的效果。
  • 同樣是犯搶劫罪,如果觸犯這八種情形,最高可判死刑
    聽到西門刑期只有5年,而自己要坐12年牢,宋某心裡很不平衡。他認為自己的律師肯定沒有為自己盡力,或者這律師水平一般,要不就是西門的律師賄賂法官成功了,才判的比自己少10年。要不,怎麼同樣都是搶劫罪,為啥自己判了12年,西門只判5年呢?宋某始終認為這裡面肯定有問題。你看心術不正的人看事情,也是認為所有事情都是心術不正的。
  • 刑法:2020年我國常見的14個會判死刑的罪名!你只能細品哦
    2017年修訂的《刑法》中僅保留了46個罪名的死刑。主要是考慮到有些重大犯罪如果不處以極刑不能達到罪與罰相適應,以及警示世人的作用。然而,這46個可能判處死刑的罪名中,有32個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少見的,僅有15個是我們普通人可能會觸犯的,也就是我們在新聞裡常見的罪名,今天小編就根據2017年修訂版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為大家介紹一下這14個常見死刑罪名。大家了解之後,沒事細品即可,千萬不要以身試法。
  • 醉駕中共同犯罪的認定
    2019年7月31日0時許,黃開雄駕駛上述車輛搭載林麗虎途經海珠區南洲路進晝錦裡大街南70米時被執勤民警查獲。經檢驗,黃開雄靜脈血液中檢出乙醇(酒精)成分,含量為134.7mg/100mL。經查,黃開雄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被告人黃開雄因未取得駕駛證駕駛汽車,被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海珠大隊處以行政拘留15日。
  • 韓國法院重判「N號房」眾犯:被定性犯罪集團,主犯獲刑40年監禁
    【環球時報記者 劉媛 金惠真】涉嫌成立犯罪集團,並製作和銷售未成年人性剝削視頻的「N號房」案件主犯趙主彬(音譯),26日一審被判40年,協助趙主彬作案的其餘5名從犯也分別獲刑7—15年。韓媒稱,該案件的核心爭議點是,是否將「N號房」犯罪行為定性為犯罪集團——即有領導、有組織、有計劃性的犯罪。因為《刑法》對「犯罪集團」成員的量刑標準最高可達死刑或無期,而法院此次裁定「N號房」主犯趙主彬的犯罪行為足以構成「組織和成立犯罪集團」、進而處以重刑,表明司法系統對「網絡性犯罪」零容忍、嚴懲不貸的決心。
  • 販賣人口最高死刑,買個人最高判3年,終是敵不過一隻熊貓的量刑
    在這個世界上,有幾大暴利犯罪行業:販賣人口、毒品交易、軍火貿易。其中,販賣人口是尋常人最常見的暴利犯罪手段。在高度文明的今天,這一醜惡的現象仍然存在,並且成為了三大暴利行業中的佼佼者。最開始聽到「販賣人口」這個詞,應該是在初中歷史課本上,講的是發生在15世紀的「黑奴貿易」。利慾薰心的殖民者把非洲黑人當作獵奴的對象,大批的黑人像貨物一樣從非洲被運到新大陸,明碼標價賣給當地人做苦力。
  • 拖欠工資超30天或構成犯罪,最高可判七年!
    拖欠工資超30天或構成犯罪,最高可判七年! 2020-03-25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陌生男騷擾女孩,鄰座大哥:這屬於犯罪行為!
    陌生男騷擾女孩,鄰座大哥:這屬於犯罪行為! 2020-06-26 05: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據最高人民法院網站消息,「6·26」國際禁毒日即將到來,為充分昭示人民法院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場,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從全國法院範圍內收集、整理了10件2019年以來審結的毒品犯罪和吸毒誘發次生犯罪的典型案例。
  • 公安提醒:2020年這十件事別再幹啦,已經屬於犯罪了!
    普通人因為不懂法而犯罪的事情實在太多2020年,下面這10件事千萬別再幹了否則可能要吃牢飯!
  • 公安提醒:以前這些都不是事兒,2020年屬於犯罪了!
    普通人因為不懂法而犯罪的事情實在太多2020年,下面這11件事千萬別再幹了否則可能要吃牢飯!❶去過疫區不報告2019年7月,微博用戶@春秋兩不沾- 發視頻稱被一男子長期騷擾並威脅「姦殺」,報警求助無果,引起網友同情和關注。7月16日,安徽省馬鞍山市公安局花山分局發布通報稱,女子視頻中的相關言辭均為編造。
  • 掃黑除惡 | 最高19年!這夥在福州火車站周邊惹事生非的犯罪集團...
    掃黑除惡 | 最高19年!這夥在福州火車站周邊惹事生非的犯罪集團分子栽了 2020-04-01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欺騙行為就是詐騙犯罪?以下幾種情形要除外
    肖文彬:詐騙犯罪、經濟犯罪大要案辯護律師、廣強所副主任暨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主任(承辦過不少央視報導、公安部、最高檢、最高院督辦或指定管轄的案件)詐騙犯罪(即詐騙類犯罪)都要求行為人在客觀上具有欺騙行為,所謂欺騙行為是指虛構事實、隱瞞真相,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並基於錯誤認識作出財產處分的行為。
  • 「愛滋病男子強姦15歲智障女獲刑5年」引熱議!法學專家:自首並非...
    廣西愛滋男子強姦15歲女生,被判5年2020年5月12日,15歲的藍某在上學途中玩耍,袁某某主動要求送其學校,藍某遂坐上袁某某的電動車,熟料袁某某竟往學校的相反方向開走。幾分鐘後,兩人來到宜州區公路邊停車,袁某某拉藍某到距離公路約200米的一條水溝旁邊竹林下,強行與其發生性關係。
  • 2020年:新規出臺!欠錢也能不還?7種債務!可以不用還?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轉眼2020年已經來到11月初!從2020年開始一直到現在,如果說不容易、說辛苦,老道認為農民是最辛苦的一群人!農民不僅工作忙碌,辛苦一年到最後到底能有有多少收益,還要看市場行情的變化!現在縣域經濟發展起來了,物質資源豐富了!有一些農村的年輕人,也學會超前消費了,為了買一個東西,甚至有一些年輕人會高息借款!
  • 47歲患愛滋病男子強姦15歲少女,一審被判 5 年合適嗎
    一名47歲男子袁某在明知自己患有愛滋病的情況下,仍然強姦了一名15歲的女生。12020年5月,15歲的女生藍某在上學途中玩耍。被告人袁某某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願意接受處罰,依法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袁某強姦精神發育遲滯的未成人,應當從重處罰;被告人袁某明知自己患有嚴重傳染性疾病仍然實施強姦行為,酌情從重處罰。公訴機關的量刑建議適當。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袁某某犯強姦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
  • 7天前,這對父子毆打防疫民警,今天判了!
    7天前,這對父子毆打防疫民警,今天判了!月8日上午,遼寧省瀋陽市皇姑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通過法院網際網路庭審雲平臺系統,遠程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涉疫情期間妨害公務犯罪案件,並當庭宣判。
  • 對7歲幼女實施殘忍性暴力卻只判12年,為何韓國檢察官沒有上訴
    有民眾不解,既然覺得趙鬥順被判得太輕,為什麼韓國檢察官沒有進行上訴呢?原因是當時韓國檢察院有內部規定,只要事實關係已確立,且其判刑結果超過10年以上刑期的,不予上訴。在2009年韓國大法院制定的量刑標準中,對於未滿13歲實施強制性暴力致傷的刑期規定為7到11年。
  • 《人民的名義》為什麼最後趙瑞龍被判死刑,而程度卻判了18年?
    在我國法律中,只要單個罪沒有達到無期徒刑以上刑期,單個罪的有期徒刑最高是15年。  回到題主的問題。  其次,程度雖然犯故意殺人罪,但是是受人指使,是從犯,而且殺人由於意志以外的情況並未成功,所以屬於犯罪未遂,在故意殺人中,犯罪未遂又是從犯的情況,其實刑期並不會很高,一般頂多在5年左右。
  • 15種行為屬虛假訴訟(含刑事制裁)|附全文
    一.哪些行為屬於虛假訴訟行為?虛假訴訟行為致使人民法院認定事實錯誤、判決不當,尚未造成實際損失的,應對行為人處以50000元至80000元的罰款,並處5日至15日的拘留;行為人系單位的,應處以100000元至500000元的罰款,並對單位主要負責人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5日至15日的拘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