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愛因斯坦邀請,楊振寧與其交流1.5個小時,言語差異沒學到什麼

2020-12-23 趣史微視頻

引言

許多人腦海中的楊振寧首先是娶了一個小自己五十歲的妻子,然後才知他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然而在我國歷史上,楊振寧首先應該是一個學界的傳奇,他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曾經也是和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有過接觸的呢?

愛因斯坦,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出生於德國的猶太人,他所提出的各種物理學概念,為世界上的所有國家都提供了便利,也是核能開發的理論基礎。而在二戰美國向日本投射的核彈使愛因斯坦察覺到了核武器的危害,於是在戰後他積極地倡導反對使用核武器的計劃。但不可否認的是,正如《Time》所言,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的偉人,也是公認的繼伽利略和牛頓之後的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而楊振寧也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任多個世界知名大學的教授和客座教授,也是中美關係鬆動後第一個歸國的華裔科學家,多年來一直積極推動中美的文化和人才交流。

但實際上,楊振寧非常崇拜愛因斯坦,據楊振寧說,只要是愛因斯坦的演講他都會去聽。因為在楊振寧看來,自己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物理學家,而愛因斯坦才是真正的學者。楊振寧從來不在乎虛名,長時間在美國的居住使他也開始隨性的幹自己想幹的事情。他不在乎那些虛無縹緲的名聲,一心投身於科學研究中,就在楊振寧醉心於研究的時候,愛因斯坦卻發現了這個年輕人,對這篇論文十分感興趣。於是,沒多久楊振寧便聽說,愛因斯坦要與自己進行交流討論,當時的楊振寧可謂激動萬分。

當時課題研究的成員有兩人,一個是楊振寧,一個是李政道。李政道也是一名著名的華裔物理學家,也是他與楊振寧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同時李政道也積極推動中國人才的發展,早在一九八五年就推動成立了中國博士後流動站和基金會,基本把自己的一腔熱血都拋灑在了培養中國國內的高級知識分子身上。就是這樣的兩個人,同時被愛因斯坦邀請進行一次誠摯的學術討論。

但在學術討論結束後,當別人問起關於這次討論是否有什麼新的研究的時候,楊振寧很遺憾地表示:他什麼都沒有學到,也沒有產生什麼新的研究。這當然十分讓人意料不到。有人說這是因為楊振寧心高氣傲,但是楊振寧曾經說過,沒能和愛因斯坦合作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所以究竟是愛因斯坦不願向別人透露自己的研究計劃和知識,還是楊振寧李政道兩人沒有說出實話呢?

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在那天,愛因斯坦一共調劑出了一個半小時來和兩位青年科學家進行深度溝通,本以為這會是一次十分融洽的會談,但是在一開始,語言的弊端就開始顯露。楊振寧和李政道留學了十幾年,對於英語自然是不在話下,但是,愛因斯坦並不是英國人或者美國人,也不是任何講英語的國家出生的他是出生在德國的瑞士籍猶太人,語言習慣讓我們會在掌握多門外語的時候習慣性的拿兩邊最熟悉的詞語去組合交流,就像有些華裔講起話來經常會摻進英語,或者在中國生活了很久的外國人會不自覺摻進中文詞彙一樣。愛因斯坦的說話習慣是的他的語言是英語和德語相摻雜的。但是楊振寧和李政道都是只會英語和中文的華裔科學家,不能充分了解愛因斯坦所表達的意思。而年輕的兩個人看到愛因斯坦散發出巨大的熱情和對科研的用心,也沒辦法出言打斷,只能就這樣聽他講了一個半小時。

所以,從事實來看,這並不是任何一方的錯,不過是一群醉心科研的科學家們對雙方的看好,最終卻因為語言的偏差而成為了沒有結果的討論。

結語

其實對於這樣的結局我們並不需要太在意,每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都在專注著自己喜愛做的一件事,即便它是枯燥的乏味的,而楊振寧先生之所以被稱為科學家,除了他本身的成就之外,更難得的是他對於這種枯燥無味的研究日復一日堅持才最終獲得成就,楊振寧先生的如今的成功並不會因為與愛因斯坦交談沒有結果就改變什麼,人們與其在意楊振寧先生與愛因斯坦交談無果,還不如在以意兩位跨世紀的科學家碰面實在是一大幸事。

參考資料《時代周刊》《楊振寧散文集》

相關焦點

  • 楊振寧曾和愛因斯坦交流1.5個小時,為何什麼都沒學到?
    但凡事無絕對,一樣都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偉大物理學家楊振寧和愛因斯坦,他們倆一見面應該也有說不完的話才對,說不定還會在物理學裡摩擦出新的「火花」。但實際上,楊振寧與愛因斯坦會面後,我們期待的畫面並沒有發生,在這將近一個半小時的談話中,兩人可以說是話不投機......事後楊振寧還說了這麼一句話:沒得到什麼有用的智慧。
  • 楊振寧:受邀和愛因斯坦交流1.5小時,但什麼也沒學到,很遺憾
    1914年,愛因斯坦在德方的邀請下決定回到柏林居住,同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身處開戰方國家,面對政府的多次逮捕與威脅。楊振寧1922年10月,楊振寧出生於安徽合肥一個高知家庭,自幼在家庭薰陶下對數學、物理產生了強烈的興趣。1957年,楊振寧與好友李政道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首個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人科學家,他們共同提出了楊-米爾斯理論,成為現代粒子物理標準模型與規範場論的基礎。
  • 楊振寧:我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卻沒獲得任何「智慧」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總覺得楊振寧是個現代人,而愛因斯坦離我們很遙遠,其實他們兩個人生活的時間是有著重合的,愛因斯坦生於1879年,逝世於1955年,楊振寧生於1922年,1945年通過庚子賠款獎學金去往大洋彼岸的美國芝加哥留學,和愛因斯坦來到了同一片土地。
  • 楊振寧曾多次見到偶像愛因斯坦,為何面對面交流卻「後悔終身」?
    而楊振寧於1922年出生,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成為了最早獲得該獎的華人之一,愛因斯坦離此時已經逝世兩年。 在愛因斯坦晚年的時候,舉辦過很多次研討會,有很多非常感興趣的人都會參加,楊振寧也不例外。1949年舉辦過「怎麼改動廣義相對論場方程」的講座,只邀請了100人左右,楊振寧很幸運成為了其中一員,聽完講座之後,楊振寧受益頗多。
  • 楊振寧曾與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都說了什麼?楊:我沒得到智慧
    楊振寧和愛因斯坦,在1952年曾進行的一次近距離交談後,本可能暢談並深入交流,楊振寧先生回憶卻說這次交談沒有使他得到什麼智慧,這是什麼原因呢?楊振寧,美國華裔,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等多個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
  • 楊振寧:我曾和愛因斯坦交談1.5小時,但卻沒有從中獲得「智慧」
    ,從此自然界總共的四種作用力均得到描述,如此重大的成就使得楊振寧排到了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之列,並必將對未來產生可相提並論的影響。 後來,愛因斯坦偶然看到楊振寧和李政道發表的一篇關於統計力學的文章,非常感興趣,於是就專門找到楊李二人,並和他們交談了大約1.5個小時,但是這次會晤並沒有像想像中進行得那麼順利,楊振寧在後期的回憶中曾遺憾地說:「回想起來,我並沒有得到什麼智慧,從那次演講中。」 為什麼楊振寧會說出這種外人看來近乎狂妄的話呢?
  • 楊振寧坦言:與愛因斯坦交談沒獲得任何智慧,看看他的排名才明白
    楊振寧與愛因斯坦的一面之緣愛因斯坦,被譽為全球最偉大的科學家,最具有智慧的人,物理學界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許多人都以能見愛因斯坦一面為榮。與愛因斯坦同為物理學家的楊振寧,自然也非常想見愛因斯坦一面,可是當真正見面之後,卻成了他的終身之憾。
  •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曾後悔:多次與愛因斯坦交流時卻沒留下合影
    楊振寧先生很早就獲得了諾貝爾獎,在他97歲高齡的時候出席一場活動,從北京飛到了上海。從他的行動和他的言談舉止上,仍然能夠看到他當年的精明睿智。在這場活動中,他回憶起了自己之前在科研事業上的奮鬥過程,同時更是回憶起了自己與愛因斯坦多次見面的事情。
  • 楊振寧見到偶像愛因斯坦,聊了一個半小時,為何說沒有得到智慧
    楊振寧和愛因斯坦都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兩人有過一次長達1.5小時的談話,事後楊振寧說,沒從談話中得到智慧,是他說大話,還是愛因斯坦徒有虛名?真相又是怎樣的呢?他很早就表現出了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學東西非常快。1938年時,正在讀高二的楊振寧參加了當時的頂尖學府,西南聯大的考試,之後被順利錄取。楊振寧的父親希望他學化學,最開始的時候他在化學系,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他感覺自己還是喜歡物理,於是轉到了物理系。
  •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多次與愛因斯坦交流,卻遺憾不曾留下合影
    很多人只是聽到愛因斯坦的故事就感覺無比的敬佩,更何況是見到他本人。楊振寧先生曾與愛因斯坦見過多次,甚至還有過交談。不過,楊振寧先生也有遺憾,因為他從未與愛因斯坦沒有合照。 第二次和愛因斯坦對話是在50年代初,那個時候愛因斯坦對楊振寧和李政道的那篇統計力學的文章十分感興趣,於是便邀請他們一起聊天。
  • 物理學家楊振寧的3個遺憾,如今98歲的他,還有機會彌補嗎?
    1945年,楊振寧在美國的時候才23歲,愛因斯坦66歲,因為都是學物理的,楊振寧一直把愛因斯坦作為自己的偶像,每次愛因斯坦在研究中有新的發現,都會公開發表學術演講,楊振寧有時間都會過去聽自己偶像演講。有一次,愛因斯坦無意中看到楊振寧和李政道發表關於統計力學的文章,對此非常感興趣,於是邀請2人談話,大概聊了1.5小時。
  • 為何楊振寧在北大演講「天才」時,卻隻字不提愛因斯坦?
    ,而是楊振寧給諾獎帶給他榮光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家都在說楊振寧是比肩愛因斯坦的科學家當莫言和楊振寧在北大發表演講時,當主持人問及你們覺得什麼「天才」時莫言回答稱:「我覺得楊先生就是天才」。記得早先年的時候,楊振寧在清華大學授課的時候說過,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原因有三個一是愛因斯坦確實很有天賦,自身的知識功底也很足二是愛因斯坦當時處於一個好時期,正好面臨著物理界的三個用常理解不開的難題
  • 楊振寧直言:曾和愛因斯坦交談過一個半小時,卻是一生最後悔的事
    楊振寧也是如此,還在學習階段的楊振寧,有幸聽過愛因斯坦兩次講座,一次是1949年,愛因斯坦開設了一個「怎麼改動廣義相對論場方程」的講座,只邀請了100人左右,楊振寧很幸運成為了其中一員。這是他第一次聽愛因斯坦的講座,聽完興奮不已,也受益良多。
  • 愛因斯坦楊振寧霍金等偉大科學家,他們愛吃什麼食品?
    有人邀請我解答這個問題。他問,世界上、歷史上那些偉大的科學家,是不是都對吃飯不感興趣?科學家,自然是指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具有較高學術成就的人。科研工作者的數量有很多很多,但配得上科學家稱號的,卻不算多,充其量十分之一。
  • 成就不輸牛頓愛因斯坦,卻被罵滾出中國,楊振寧究竟有多厲害?
    說句公道話,個人認為,網絡上那些謾罵極其不道德與不公正,言語與觀點太失偏頗。就目前而言縱觀全球物理學領域的成就,楊振寧完全可以和牛頓、愛因斯坦比肩,那為什麼那麼多網友會陷入思想誤區,甚至要他滾出中國呢?
  • 愛因斯坦都沒實現大統一理論,完成了75%的楊振寧有多偉大?
    筆者-小文提到影響物理界的偉大科學家,除了愛因斯坦、霍金等人以外,當然也少不了楊振寧。作為物理學界泰鬥界別的大人物,1949年,楊振寧與諾比爾獎得主恩利克-費米合作,一起提出了基本粒子第一個複合模型。但你是否知道,在楊振寧獲得的諸多獎項之中,哪一項成就最為傑出,足以影響世界嗎?這項成就就連愛因斯坦都沒能達成。提到楊振寧的成就,宇稱不守恆原理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過去,許多科學家都認為宇宙是守恆的,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更是提出「上帝不會個左撇子」這種說法。但θ-τ的衰變卻打破了人們的認知,楊振寧和李政道也由此提出了宇宙對稱守恆的原理會在弱相互作用中被打破。
  • 楊振寧距離愛因斯坦、麥克斯韋到底還有多遠?
    楊振寧是國內經常被人討論的一位科學家。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楊振寧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至於偉大到什麼程度,有人說他可以和愛因斯坦比肩;有人說他有十多個諾貝爾獎級別的成就;有人說他是在世最偉大的科學家。
  • 楊振寧翁帆「爺孫戀」16年後,一個容光煥發,一個日漸憔悴
    說起「老夫少妻」,近年來可謂屢見不鮮,但說起相差54歲的"爺孫戀"大概只有楊振寧和翁帆了。從2004年12月22日登記結婚,到現在兩人已攜手度過16個春秋,從最初備受爭議,到如今令人羨慕,觀眾態度的轉變見證了他們的愛情。縱觀楊振寧的一生,無論是愛情、事業、健康、財富都可謂完美。
  • 愛因斯坦未完成的遺願,楊振寧解決了四分之三,他發現了什麼?
    愛因斯坦是當之無愧的物理學大師,他一手創立了相對論,並且還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展,這兩個領域的物理學都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正因為如此,愛因斯坦被人們公認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兩位物理學家之一,與牛頓不分伯仲。雖然愛因斯坦是物理學大師,但他也犯錯的時候。當年他提出引力場方程之後,發現方程預言宇宙是動態的,於是他給方程加了一個保持平衡的宇宙學常數,以符合當時人們對靜態宇宙的預期。
  • 楊振寧:我沒從與愛因斯坦交談中獲得智慧,看了他的排名就明白了
    英國有位天才叫牛頓,德國有位天才叫愛因斯坦,中國的天才叫啥?楊振寧!艾薩克·牛頓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鍊金術士。主要成就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運動定律、與萊布尼茨共同發明微積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物理學家,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