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是蔣介石起家的地方,國民黨高級將領中,許多人均來自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一期的學員中,有三個來自山東的名將,他們分別是李玉堂、李仙洲和李延年,因為都姓李,人稱「山東三李」。
他們三人都曾在抗日戰爭中立下大功,其中以李玉堂功勳最為卓著。
李玉堂,山東廣饒縣人,懷揣救國救民之抱負,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畢業後李玉堂參加了兩次東徵和北伐。
由於在作戰中勇猛無敵,指揮有方,孫中山授予李玉堂「智仁勇」銀盾一枚,不到七年時間,李玉堂就榮升為第3師師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李玉堂參加了淞滬抗戰和臺兒莊戰役,1939年他又率領部隊在江西武寧阻擊日寇,數次阻截日軍進攻,使敵人不能前進半步,激戰結束後,蔣介石授予李玉堂及其部下「泰山軍」的榮譽稱號。
1939年9月,日軍在司令官岡村寧次的指揮下,採取奔襲突擊的方針,對湖南長沙大肆進攻,震驚中外的長沙會戰正式爆發。
當時李玉堂作為第8軍軍長,率領部隊保衛長沙,他親臨戰爭前線,在槍林彈雨中指揮部下抗敵,最終取得長沙會戰的三次大捷。
因在長沙會戰中的輝煌戰績,李玉堂獲得蔣介石高度評價,1943年1月又被榮升為第27集團軍副總司,並獲得授予青天白日勳章,成為了該勳章的第95位獲得者。
李玉堂在抗日戰爭中的功勳卓著,抗日名將之稱謂實至名歸!
解放戰爭中,李玉堂的第十綏靖區全軍覆沒,他孤身一人逃回徐州,卻被蔣介石頒下「永不敘用」的命令,無奈之下他只好避居於上海。
1949年2月蔣介石下野後李玉堂又獲復出,在海南戰役中又遭到重創,他只好帶領幾名親信逃亡臺灣。
到臺灣後,李玉堂立馬被國民黨特工秘密逮捕,蔣介石懷疑他有「通共」嫌疑,加上剛剛丟了大陸,心情鬱悶之下,決定將李玉堂處死。
1951年2月5日,李玉堂及其夫人陳伯蘭同被押赴臺北碧潭刑場執行死刑。
李在臨死前留有遺書一封,內言「我命已矣!但事與我無關。總統命令,已無申訴餘地,我死後望有公論。我無對不起國家之事,國家如此對我,於國家何益?我不足惜,不過一生為國,如此下場,心有不甘耳!……和平後,葬我於徐州雲龍山……。」
60年代老蔣有一次到金門巡視,用望眼鏡遠眺大陸河山,忽然發了瘋地大喊:「反攻大陸,你們快反攻啊!」空軍與海軍司令都不敢說話。
李玉堂的山東同鄉、黃埔學弟的前陸軍總司令劉安祺就坦然報告:「校長,我們還沒準備好。」老蔣氣得拿手杖揮打劉安祺,打了幾下又放聲大哭:「玉堂啊!玉堂你在哪裡?你在我就不用受這些人欺負了?
1983年7月2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經過國務院批准,追認李玉堂為革命烈士。
追認書說:「1949年,李玉堂任海南防衛副總司令期間,中共通過關係策反李玉堂,李接受中共的條件舉行起義。因交通中斷,李玉堂未及時接到中共關於起義的指示,即隨國民黨軍隊撤往臺灣。後因叛徒出賣,1951年2月5日,李玉堂被國民黨當局殺害於臺北碧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