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40,6 N 008 06,3 E
04:09來自詠卿先生
正因為人生意義的答案有千百種,所以我們才不至於喪失追尋的可能和熱情。
今天來聊一聊關於「人生的意義」這一話題。雖是第一次討論這個話題,但肯定不是最後一次。
在微信讀書App上,我有一個書籍分組,組名叫作「找尋人生的意義」。乍一看,「人生的意義」就像一把雨傘、一隻球被我們弄丟在屋子的某一處,要自己翻箱倒櫃地找回來。然而,問題並非如此簡單。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找尋人生的意義。可在這世上,到底什麼才是我們活下去的意義?
01
在判定什麼可以充當答案時,問題的本質很重要。我們甚至可以說,難就難在提出問題,而不在於尋找答案。「人生的意義」這五個字,從語義分析的角度來講,可以分成「人生」和「意義」來分別進行探討。對於這兩個名詞,我的理解是:「人生」是人從開始具備思考和反省自我的意識到大腦死亡的時空區間,獨一無二,不可完全被重複;「意義」則是指人對事物的認識,是給對象事物賦予的含義和精神內容。儘管在茫茫無涯的時間長河裡,人的生命長度只是一瞬間,但對每一個個體而言,都是僅有的、一維的、有限的存在。「什麼是人生的意義」這樣的問題,註定是不會有唯一的答案的。我們可以探討一段經歷對某人成長的意義,比如說「經歷過兩個月的封閉式集訓,我對團隊合作的意義認識更加深刻了」,但要說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即使是每一個個體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答案也極有可能不同。過去的經歷塑造了此時此刻的我們,所以人生的意義之一就是親歷的每分每秒,以及當下的自己對未來單純的期待吧!
02
人生沒有既定的意義,這就為每個個體提供了自主創造意義的可能。如果我們的人生有意義,這個意義也是我們努力傾注進去的,而不是與生俱來的。人生的意義不是預先規定好的,而是人為建構出來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極為不同的建構方式。如果我們的一生全然被強制規定如何做才是有意義的、無比正確的,如絲線束縛下的木偶,每一個動作都是既定的,那才是跌進絕望的谷底,完全失去了生存的意義。所以有的人會說:「自由自在就是人生的意義」。但是,沒有限制的自由是危險的,在探尋人生的意義的路上,請一定儘可能保全自己,否則就變成了「人生的意義在於自我毀滅」了。
03
過程即是意義。我們行走在這世間,會遇到很多人,經歷很多事。既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快意時刻,也有「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那般處於低谷的落寞。起起落落、浮浮沉沉之間,我們逐漸地真正懂得了關於人生的許多道理,為後人留下一本書、一首詩、甚至僅是一句話,供後人評說;又或者輕輕地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就像清風,像鳥兒,未曾留下一絲印跡。既然生而為人,具有萬物之最佳靈性,我們就要盡己所能追求陽光、擁抱世界,踏踏實實創造價值,不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毛主席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傾盡所能、全力以赴的實踐過程,完全有資格作為人生的意義之一。人生的意義與其說是一個命題,不如說是一種實踐。它不是深奧的真理,而是某種生活形式。它本身只能在生活中真正為人所知曉。也許,這就是維根斯坦在《哲學研究》中說下面這段話時心中所想的:「我們感覺,即使所有可能存在的科學問題都解答完了,諸多人生問題還是完全沒有觸及。當然,那時世界上就沒有問題了,這就是答案。從這個問題的消失中,能看出人生問題的答案。」
04
人生的意義就在於追尋人生的意義。許多自由主義者更喜歡問問題,而不是找答案,因為他們覺得答案過於限制人的思維。問題是自由浮動的,答案則不是。關鍵是要保持好奇心,而不是用某種枯燥的答案對這個問題下定論。正因為人生意義的答案有千百種,所以我們才不至於喪失追尋的可能和熱情。這也是當下的我所認同的答案。追尋意義的過程會有苦澀,但絕不是「一苦到底」的。不知道苦,怎能體現出甜的美味呢?在追尋人生的意義的大道上,我們有時攜手同行,互相扶持與鼓勵;有時在暗夜裡踽踽獨行,彷徨嘆息;有時春暖花開、神清氣爽,但也有風雨交加,甚至要親手推倒一切,從頭再來的煎熬與苦悶。實際上對大多數人來說,人生是因為身邊最親密的人,例如伴侶和孩子,才變得有意義的……
當下的你認為什麼是人生的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