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睿給患兒把脈診治。 專家簡介:原睿,主任醫師、教授,甘肅省中醫院兒科主任、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教研室主任、省中醫藥研究院兒科研究所主任。擅長治療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哮喘、過敏性紫癜等病症。
    自從7歲的小朵得了過敏性紫癜後,一家人的情緒就被病情反覆折磨著。「紫癜復發性很強,稍不注意就病發了。」小朵的媽媽擔心後遺症會給孩子一生的健康帶來影響,「看病去了多家醫院,最後來到甘肅省中醫院。」經過一段時間中西醫治療,小朵的病情得到緩解,但依然需要堅持中藥調理,康復治療。
    甘肅省中醫院兒內科主任原睿介紹,過敏性紫癜是一種與遺傳、環境、免疫異常有關的變態反應性微小血管炎。好發年齡為3-8歲,尤以學齡兒童多見,男性多於女性,最小年齡3個月。易於冬春季發病,夏季較少。
    過敏性紫癜屬於免疫性疾病
    記者了解到,過敏性紫癜是最常見的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以廣泛的小血管炎症為病理基礎,皮膚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關節腫脹和腎炎等症狀為其主要臨床表現。
    引起發病的病因有哪些?原睿稱,主要是各種致敏因素,包括感染(細菌,病毒、特別是柯薩奇B型病毒,寄生蟲等),食物(牛奶、雞蛋、魚蝦等),藥物(磺胺類抗生素、解熱鎮痛劑、鎮靜止驚藥等),花粉,蟲咬,預防接種等使具有敏感素質的機體發生變態反應,產生自身抗原,繼而產生相應抗體,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激活補體,導致毛細血管和小血管壁及其周圍產生炎症,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從而產生血管炎為主的病理改變。
    「本病屬自身免疫性疾病,但約50%過敏性紫癜患兒有鏈球菌性呼吸道感染史。」原睿說,過敏性紫癜發病可急可緩,以急性發病居多。多數患兒發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也有不規則低熱、乏力、頭痛等非特異性表現。
    紫癜前期有四種症狀
    家長如何判斷病情,紫癜又會有哪些臨床初期症狀?原睿表示,在臨床上,有四種類型,
    1.皮膚型:皮疹是本病主要的表現,多見於雙下肢,踝關節周圍密集的對稱性。其次於臀部及上肢,也可發生於面部,軀幹部罕見。皮疹的形態、色澤可有不同。初起為小型蕁麻疹或粉紅色斑丘疹,壓之褪色,繼而色澤加深,形成紅斑。紅斑中心發生點狀出血,顏色由粉紅色漸變成暗紫色,即為紫癜。紫癜可融合成片,最後色澤變為棕色而消退,不留痕跡。此外,尚有多形紅斑和結節性紅斑。
    2.胃腸型:這個比較常見,有三分之二的患兒出現了腹痛,嚴重者是絞痛,一般發生於臍周,也可見於其他部位。有些患兒同時可有嘔吐、血便等症狀,嚴重者為血水樣大便。一般在診療時常易誤診為急腹瀉。還有一些患者會發生腸梗阻、穿孔及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等病症。
    3.關節型:患有紫癜後,約半數患兒可有多發遊走性關節痛或關節炎,以下肢關節多見。關節周圍有皮疹者腫痛更為明顯。關節腔積液多呈漿液性,關節症狀多在數日到兩周內消失,不遺留不變形。
    4.腎臟症狀:從臨床看,紫癜患兒有30%-60%會發生腎炎,年齡越小發生越多,可為肉眼血尿或顯微鏡下血尿。一般在紫癜後2-4周,也可出現於皮疹消退後或疾病靜止期,臨床稱為「腎型」。病情輕重不等,輕者居多,少數病例血尿、蛋白尿或高血壓可持續2年以上。重症可發生腎功能減退、氮質血症、高血壓腦病和腎功能衰竭。
    中西醫結合治療紫癜
    復發性是過敏性紫癜最突出的難點,原睿說:「目前西醫沒有特效治療,主要是在積極尋找治療可能的病因,但絕大多數過敏性紫癜難以找到明顯誘因,且容易反覆發作,難以根治,單純皮膚型紫癜以休息為主,不宜過度藥物治療。」他認為,有些治療方針中對患者採用的激素療法及血漿置換,對嚴重病例可用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衝擊治療,相對來說副作用大,醫療費用也高。而在西醫對症治療基礎上,配合中醫特色療法,如中藥口服、中藥燻洗等,制定「辨證施治、一人一方」的個體化診療方案,尤其是兒癜消合劑為代表系列協定方,具有療效顯著、可以縮短病程、預防腎損害、降低復發率等優勢。此外,中藥治療對腎臟的損害也可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