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織得密密實實的疫情防控網,讓沙坪垻區在關鍵時刻打贏了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這張網是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區委、區政府堅持生命至上、科學組織指揮下編織起來的。」沙坪垻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說,依靠這張網,全區在疫情阻擊、復工復產復學上,都打了一場大勝仗。
沙坪垻區的疫情防控,有兩大難點:一是高校人員密集;二是重慶西站和沙坪垻火車站流動人口龐大。然而,沙坪垻區科學築牢防控網絡,有效地攻克了難點,阻擊住了疫情。
依靠這張防控網,沙坪垻區在復工復產復學,全面恢復經濟社會秩序中,也打了一場漂亮仗。在阻擊戰最緊張的今年一季度,全區納入監測範圍的4899家企業全部復工,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9.7億元,增幅達2.2%。
關鍵時刻打得贏,常態化防控沒放鬆。在轉入常態化防控後,沙坪垻區堅持從增強衛生健康防控基礎、提升全民衛生健康意識入手,把疫情防控這張網織得更密、更牢。
科學織網——
關鍵時刻全民參戰打贏阻擊戰
疫情發生後,沙坪垻區迅速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指揮部,由區委書記、區長擔任組長和總指揮長,並建立起相應的專項組。在領導小組和指揮部的領導和科學指揮下,織起了4張疫情防控網。
第一張是衛生救治網。1月21日,沙坪垻區衛生健康委就主動擔負起疫情防控牽頭責任,組建起8個專項工作組和2個專家組,集合了29名救治專家,投入到科學救治中;區裡及時將區中醫院確定為區級定點醫院,集中收治全區疑似病例,在區屬二級綜合醫院設獨立的發熱門診,將2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納入了所在鎮街社區排查和居家隔離健康管理,並嚴格執行預檢分診制度,率先在全市開展密切接觸者、居家解除隔離者和發熱門診病人核酸檢測,率先實施「排查、流調、監測」三個不過夜,確保第一時間發現病例。全區累計接診發熱患者2.8萬人次、隔離留觀約1.8萬人次,均及時排除了新冠肺炎可能。
第二張是監測預警網。區衛生健康委組織衛生機構,對發熱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護、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等「8類人群」,持續開展免費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其餘人群實施「願檢盡檢」。目前為止,已累計檢測超20萬人次,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同時,衛生機構堅持實施入境監測,對中歐班列(渝新歐)跨境人員開展健康管理;實施重點場所監測,對火車站、長途汽車站、養老院等民政服務機構、公安監管場所、學校和託幼機構、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實施了重點場所監測,累計排查超100萬人次;所有疑似症狀人員均及時予以了排除新冠肺炎可能;對醫療機構人員、農貿市場人員、快遞員、外賣送貨人員、冷鏈食品從業人員等重點人員,開展核酸檢測,已累計檢測約5000人次,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與此同時,還建立起單位監測、藥品銷售監測、社區監測、環境監測等,及時排除感染風險。
第三張是聯防聯控網。在區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沙坪垻區組織醫療衛生人員、黨政幹部、公安民警、村和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等,在全區所有的村和社區居住小區,進行拉網式的排查,在高風險期進行封閉式管理。同時,在區內的2個火車站、2個汽車站,由區衛生健康委負責設置醫療點,開展發熱病人排查,累計排查旅客已超300萬人次。3家基層醫療機構也派出醫務人員,在繞城高速鳳凰下道口、319國道山洞村和G93沙坪垻收費站關口設卡點,對過往車輛內的人員進行體溫篩查,共篩查15萬餘臺車輛、27萬餘人次。
第四張是物資保障網。區裡及時投入資金3300萬元用於疫情防控,緊急為區疾控中心及4家二級醫院採購了5套PCR檢測設備,並爭取市級5套PCR檢測設備支持,使日最大檢測量(單人份)從300例提高到11200例。同時,投入4000餘萬元,採取全球採購的方式,採購了大批的防疫物資投入到防控中。
這4張防控網科學、有效地阻擊了新冠肺炎在沙坪垻區的蔓延,使沙坪垻區打贏了阻擊戰。
嚴密守網——
在兩大「難點」前築起銅牆鐵壁
沙坪垻區是科教文化大區,高校集中,師生人員密集;還有重慶西站和沙坪垻火車站,外來人流大。因而,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兩大難點。
但沙坪垻區通過嚴密守住所編織的防護網,在這兩大「難點」前,築起了一道防控的銅牆鐵壁。
在築牢學校疫情防控銅牆鐵壁中,沙坪垻區為學校閉環設置起健康異常師生處置流程。並搭建起「一校一專班」指揮部,制定起應急預案,建立起以醫療衛生人員為主的13所駐區高校防控工作組,分別由1名區領導對口聯繫1所高校,抽調鎮醫務人員、街、社區幹部、志願者等組成13個服務團隊,一對一做好聯防聯控工作服務工作。
對區域內的中小學和幼兒園、高校建立「自查、技查、人查、協查、糾查」5大排查機制,對學生、教職員工、臨聘人員、校內租住人員近期旅行史、接觸史、健康史開展地毯式回溯排查,完善出行軌跡臺帳和健康檔案,累計摸排建檔34.3萬人次,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在具體防控中,沙坪垻區還在醫療衛生機構的指導下,定時對學校教學樓、食堂、運動場館、圖書館等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消毒。針對重慶西藏中學有524名留校學生的特殊情況,區領導多次到校指導做好防護,區衛生健康委重點關注留校學生的安全。對排查出的530名高校留校學生,區衛生健康委也與高校聯動,共同保障了留校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重慶西站和沙坪垻火車站,是重慶市的鐵路客運樞紐。沙坪垻區衛生健康委與車站合作,在這裡建立了疾病排查、信息共享、人員轉運和移交、確診病例通報、應急處置等合作機制,構建起多層次、全鏈條、立體化的防控體系,築起了一道疫情防控銅牆鐵壁。
嚴密守網,使沙坪垻區這兩大「難點」的疫情防控,沒有出現漏洞,也確保了全區和主城中心城區的安全。
持續補網——
織密了常態化防控的大網
「轉入常態化防控後,區委、區政府並沒有放鬆疫情防控,而是不斷地補網,織密常態化防控的大網。」沙坪垻區衛生健康委負責人說。
在常態化防控中,沙坪垻區衛生健康委先後制定了《疾控大培訓實施方案》《秋冬季疫情防控應對能力準備實施方案》《秋冬季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秋冬季新冠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工作方案》《秋冬季新冠疫情應急預案》《秋冬季新冠疫情防控醫療救治應急預案》等一系列防控預案,並進行演練。
在「補網」中,沙坪垻區的區屬醫療機構均已規範設置預檢分診場所,實行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工作一體化閉環管理,將預檢分診與發熱門診工作緊密銜接,確保所有來院患者經預檢分診後再就診,發熱患者全部由專人按指定路線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
在「補網」中,沙坪垻區衛生健康委等10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了「防疫有我、愛衛同行」等一系列愛國衛生運動,累計開展宣傳活動217場,累計覆蓋全區50餘萬人,通過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強化健康教育工作,廣泛宣傳科學佩戴口罩、清潔通風和保持合理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要求,倡導「一米線」、勤洗手、公筷制等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積極引導公眾科學防控。
在「補網」中,沙坪垻區還重點夯實醫務人員隊伍和醫療衛生設施的基礎。區衛生健康委已組織了2輪「疾控大培訓」,已培訓採樣人員1035人、流調人員396人、核酸檢測人員82人、消殺人員10人、心理幹預人員1201人、社區防控人員262人;組織開展醫療救治相關培訓246場次,累計覆蓋醫護人員3萬餘人次;在醫療基礎設施上,加強了發熱門診建設,目前,區域內共有10家醫療機構設置了發熱門診,並都進行了規範化改造。
在「補網」中,沙坪垻區做好了防控物資的儲備。全區已儲備了超千萬元的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實施了院內儲備、區級儲備、供應商倉儲三級儲備模式,並按照集中救治醫院、後備/定點醫院、發熱門診、流調消殺、集中隔離點、核酸檢測實驗室、救治藥品等7個醫療防護物資儲備標準,做到了30天滿負荷運轉衛生應急物資儲備。
通過持續不斷的「補網」,目前,沙坪垻區常態化防控的這張大網,已越來越密,做到了打「有準備之仗」。
連結》》
堅決不下火線的張鑫
重慶市抗疫先進個人張鑫,是沙坪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理化檢驗科科長,在疫情來時,他率先衝上了最危險的前線。
當時,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做核酸檢測是最危險的事情,但張鑫沒有退縮。作為科長,為了第一時間出具檢測結果,同時保證檢驗質量和實驗室安全,張鑫吃住在單位,連續工作30多天,全程參與把控樣品採集、流轉、核酸提取、上機檢測、醫廢處置等每一個環節。每天,他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包裹之下幾近窒息,任憑汗水打溼衣背,一幹就是四五個小時,常常通宵忙碌。
「他身體不好,不能超負荷工作。」一位科室成員說,為了減輕他的工作量,大家勸他不要值夜班,想讓他幹輕點的工作。但張鑫非常生氣地說:「大家都在迎戰,我是科長,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更是一名檢驗人員、疾控衛士,大疫當前,我絕不會退縮,要和大家戰鬥在一起,共同擊退病毒!」
為確保對新冠肺炎確診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及發熱門診發熱病人四類人群及時進行PCR核酸檢測,張鑫帶領他的團隊24小時不間斷檢測。1月21日就檢出外區來沙坪垻區就診的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1月27日檢出本區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張鑫帶領他的團隊累計組織參與新冠肺炎核酸檢測33000人份。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以來,張鑫繼續堅守在崗位,開展發熱病人、復工人員、重點地區返渝人員、返校學生等核酸檢測工作,堅決不下火線。
衝鋒在前的餘顯軍
餘顯軍是沙坪垻區衛生健康委黨員委員、副主任。在抗疫緊張的時刻,他衝鋒在前,帶領醫務工作者,打下了一場又一場的硬仗。
作為分管副主任,餘顯軍極為關注疫情發展態勢。在今年1月13日,他就主動邀請市級專家為區內相關部門和機構作疫情的分析研判和防控指導,並提出了「要充分做好準備,隨時應對可能擴散的疫情」的建議。
在疫情初期,餘顯軍在全市率先推進實施發熱病人PCR核酸檢測全覆蓋,並在該項措施實施的第二天,就篩查出了1例發熱確診病例,及時有效地阻斷了疫情的傳播蔓延。
在復學複課階段,他又牽頭制定了簡潔有效的學校疫情防控處置流程圖,選派107名兼職衛生副校長和醫務人員進駐學校,全程參與復學複課工作。4月27日晚,接到某中學晚檢時發現多名學生發熱的報告後,他立即帶隊趕到學校進行現場處置,當機立斷增派醫生支援發熱門診,通過臨床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及時排除了新冠肺炎,確保了正常教學秩序。
1月28日深夜,重慶西站因為載有一名疑似人員,一車廂剛到達沙坪垻的旅客被留置在站內。正在辦公室加班的餘顯軍得到消息,立即駕車趕赴現場,戴上口罩,親自對4名疑似人員一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經過他的詳細調查和專業分析,最終逐一排除了疑似病例。
從1月20日開始,餘顯軍就一直堅守在抗疫最前沿,僅2月就有10多天通宵達旦地幹,堅守在最前線,並獲得了重慶市抗疫先進個人。
王彩豔 肖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