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看奇葩說,那期的辯題是#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一下子就被扎到了。
12月份開始一直到一月頭,算是我們全家最「倒黴」的一個多月了。先生在浴室滑倒,腳直接腫成豬蹄,拄拐杖了。
小D幾乎一個月連綿不斷的夜咳,有過兩個多星期,小D每晚都會半夜咳醒然後大哭。
我就需要坐在她床邊安撫她繼續入睡,經常黑暗的小屋子裡都會閃著我微小的電腦屏幕光在加班(我把顯示屏亮度調到最低)。而且經常還要起床好幾次。
雖然沒住在一起,但父母們也像說好似的,都感冒生病了。之前白天都是父母們給我投喂,現在輪到我給他們送菜。而且整整一個月,先生都無法接送小D了,都需要我來。
而年底又正好是我和先生工作最忙的時候。我的幾個項目要麼延期了,要麼出問題了,團隊成員有年終述職也有一些合作問題要處理,而自己手頭上的很多項目也都到了要交稿的截止日期。
反正哪哪哪都和我對著幹!
如果上個月你們給我留過言問,為啥推送總是那麼晚,或者怎麼沒錄音啊?就是這段時期,我正在焦頭爛額中。
1
上一次崩潰是什麼時候?
那天看完節目,我很努力地回想自己上一次崩潰是什麼時候?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我發微信給幾個朋友詢問,幾乎大家都是這樣的情況。
我其實從來不是個情緒很穩定的人,但和自己年輕時候比,如今崩潰的次數真的很少很少了。
網易雲音樂有一條熱評說,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
看起來很正常,會說笑、會打鬧、會社交,表面平靜,實際上心裡的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了。不會摔門砸東西,不會流眼淚或歇斯底裡。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積累到極致了。
所以不是不想崩潰,只是沒時間崩潰,也不敢崩潰。全家老小這次都靠我維持秩序了,團隊上下也看著我這個「主心骨」了。
小時候崩潰了,我只需要負責處理自己的情緒,剩下的總有其他人幫我處理善後。
如今我崩潰了,該我處理的那些事還是需要我處理,而我還需要拿出額外的氣力處理自己崩潰的情緒。
這麼一想,就覺得還不如省下力氣,直接解決事情吧。
可以撒開了耍脾氣,那是小孩子的天性更是福氣,那是別人替我們的負重前行。
「成年」的定義之一,就是學會了擔起責任,同時也學會了克制情緒。
2
成年人的崩潰要藏起來嗎?
看到這裡,也許你以為我就是正方觀點。
其實並不完全是。
看完節目我想了很久,我發現「要」或者「不要」,那是每個人的主觀選擇,其實都可以。
但如果辯題變成「成年人的崩潰該不該藏起來?」,我肯定是堅決反對,不應該藏起來。
「要不要」是主觀選擇,「應該不應該」是道德約束,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成年人的不開心不是掉了一根棒棒糖那麼簡單,它是一種持續的狀態,就是突然有一陣你會覺得好難過啊,會突然問自己我怎麼過成了這個樣子,然後就崩潰了」。
我之所以選擇不要,就是因為這種突然的崩潰狀態,其實越長大已經越難去和人訴說。
因為基本上得到的答案都是,「你已經很好了啊」;「你少忙一點就可以了」;「你看我比你更。。。」
朋友們所謂的共情似乎每次都愈發襯託出自己的矯情。
於是,每次的傾訴最後,我還需要負責自己把狀態調整好,至少是看起來好了,來告訴朋友,「你的安慰對我有效」。
慢慢地,我開始明白,成年的世界,很多困頓,要靠自己解決。
自己的崩潰自己藏起來,但是別忘了後半句,自己的崩潰自己心裡更要明白。
明白那是我們身體發出的求助信號,明白等處理完了事情,我們還要照顧身體和情緒。
3
覺察、接納、承諾
每次快要崩潰,覺得自己熬不下去的時候,我都會告訴自己撐一下,撐過去,第二天又是嶄新的一天。
畢竟,成人的世界沒有容易的。
但每次熬過去後,我都會及時去弄明白自己當時崩潰的情緒。
我會問自己,在那一刻我想要藏起崩潰的時刻,我到底在意的是什麼?
不夠愛自己 -- 忙工作忙孩子忙家庭,每天都那麼辛苦
害怕失敗 -- 這個項目對我太重要了,如果我不能做好,那我就徹底失敗了
不甘心 -- 我為了這次考試準備了整整一年,如果這次沒過,那麼就是前功盡棄了
然後再問問自己,我此刻可以為自己的「在意」做點什麼?
不夠愛自己
選擇一個真正可以讓自己感受到「寵愛」的方式,而不是一個外界的「愛自己」標準。
並不是所有人通過買買買都能感受到愛的,有些朋友通過花錢反而事後會更加鬱悶。
對我來說,不洗臉不洗頭不見人,蒙頭睡一覺,反而是最棒的「寵愛」自己。每個人真的不一樣,每個人每個階段也會不一樣,找到合適你自己。
做讓自己舒服的事,而不是外人覺得正確的事,才是真正的「寵愛」。
害怕失敗/不甘心
如果結果是好的,那麼去強化自我對話,你看,所有的問題困難和挑戰都是可以解決的。
心理韌性是可以鍛鍊的,心理韌性的強度決定了我們今後面對困難的包容度。
如果結果是不好的,那麼學會適當與自己的目標和解。
這是我這幾年一直在修煉的課題,不斷提醒自己,我就是個普通人,普通人不可能事事成功,但是普通人最大的成就是,當時盡力而為了,那麼就不後悔。
我們這輩子都是需要學會接受理想和現實的落差,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保持在理想和現實交疊中穿行。
小時候愛給筆友寫信,有時收到對方煩惱時我都會寫,「你哭得最慘的那一天,一定長大了不少吧「。
可如今,成為中年家長的我卻明白,真正長大是忍住沒哭的那一天。
不要指望時間,不要幻想別人,生活這個東西,我們都要習慣自己解決。
藏起崩潰解決問題,問題解決再來收拾情緒。
畢竟擁有擁抱自己的力量,我們才能擁有繼續擁抱他人和世界的力量。
給自己,給你們,給每個努力生活堅持下去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