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裡的小小一堆灰,可能是五維空間智慧的傑作!

2020-12-18 追影人min

影片《星際穿越》,庫珀小女兒房間裡的引力灰塵痕跡到底是誰留下呢?不想不知道,一想很高興!

說法一:布蘭德教授指使他人做的。

指使理由:布蘭德教授的二期星際計劃正巧缺人 ;庫珀本人又是最好的航天員。這種說法也是有一定依據的。庫珀家裡引力牽引灰塵痕跡正是航天基地地址;當庫珀被「抓」後,小女兒墨菲說他們是靠「重力」找到航天基地坐標時,在場的人表現極為異常。(圖片)

表現極為異常的三人

對於布蘭德教授,即便此前與庫珀關係好到無可比擬,也沒必要隔了好幾年一上來就邀請人家參加「不為人知」的第二次星際計劃。這點無論是從用人風險,還是從保護機密角度來講都是十分大膽的一步,不太像是一個年逾花甲,精通物理,心思細膩的老人家的決定啊!

此處可能有人會問:那為什麼第一次星際計劃十二人組不選庫珀去呢?理由在後面的劇情中簡單提了一下,就是布蘭德教授擔心第一次星際計劃傷亡太大,堅持讓「沒有牽掛(沒有家人)」的人參加。

還有,庫珀家收割機出問題後,庫珀無意間說了一句「如果地底下有金屬礦,應該早就知道了」。金屬礦?是否可以利用密度大體積小的金屬進行替代呢?布蘭德教授是物理學家,他興許懂!

分析:指使人這種說法很危險,因為哪一步走錯了,都有可能叫不動人家來參加計劃。首先,要在一個「不相信阿波羅登月,排斥空間計劃」的社會中,找一個仍然能熟練應用宇航技能的人可以說是萬裡挑一。其次,假設人找到了,他也得必須勤於動腦,善於觀察,熟練應用數學學科語言(二進位)。再次,這個人不僅要很聰明,還要勤於大膽實踐(開車獨立闖航天基地)。最後,對全人類要有使命感,責任感,對家人要捨得。這幾點哪一點少了,布蘭德教授都得告吹。

人們不再相信阿波羅計劃

說法二:可能是布蘭德教授送進太空的第一批人進入了五維空間,他們中的某一個提醒庫珀讓他去找布蘭德。

第一批人員的拉撒路行動

理由:這批人極有可能在躲避黑洞時落入五維空間,從而降維對低維度空間(三維空間:地球)傳遞引力信息,這種說法基於一個事實-「引力可以在宇宙中傳遞信息」。而他們也知道航天基地的坐標。他們和庫珀一樣,也都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優秀航天員,極有可能彼此認識(大家都曾受布蘭德領導)。最後是,這也有可能解釋小女兒墨菲的書好端端的總是往地上掉的原因,可能是五維空間的航天員為了吸引庫珀一家的注意力(片中庫珀也是這樣做的)。

這種說法也有幾處致命的缺陷。首先,庫珀最後是通過空間站兩級加速才得以從黑洞邊緣逃逸不幸落入五維空間的,這也就是說在沒有任何輔助力作用的情況下,單個飛船很難逃脫黑洞牽引,也就是說第一批太空人最好能落在黑洞邊上的哪顆星球上,不然大概率只能被黑洞牽引力撕碎。其次,從小女孩對待書從書架掉落的情況來看,引力異常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但請注意,受引力牽引改變收割機羅盤方向的事情是第一次發生!第一次!如果第一批太空人要利用引力吸引注意傳遞信息,早幹嘛去了,等那麼長時間?

兩級動力加速才能擺脫引力

還有一個疑問就是小女孩通過解碼,最後得到的信息是「STAY」(留下)。如果是第一批受困的太空人,肯定是希望第二批星際計劃趕緊實施,好去對他們實施援助啊,怎麼會力勸其留下呢?有人質疑小女兒墨菲會不會因留戀父親而說謊,小影認為大概率是不會的,因為墨菲自己的解碼知識是從父親那裡得到啟蒙的,如果是騙,庫珀會知道的,而後來,庫珀落入五維空間也是對著三維空間裡的自己說「留下啊!留下啊!」,這一點足以證明「留下」的解碼是正確的。

說法三:五維空間的智慧生物。

理由:星際穿越計劃能得以實現的大前提就是土星附近的蟲洞長期存在,以人類的智慧和能力,建立連接兩個星系的蟲洞是極為不現實的。由此來看,星際計劃能得以實現主要前提就是有智慧生物幫忙!

「有人」幫助建造蟲洞

在高維度空間裡,他們所理解的「時間」這一概念可以得到量化,做成一個實體(參照片中墨菲的臥室模型)。一旦得以量化,就可以對引力場進行改變,時間無法逆轉,但是引力信息還是可以傳遞的,只要處於三維世界裡的人是否足夠敏銳(片中庫珀正是改變引力弦撥動手錶指針,傳遞摩斯密碼的)。

庫珀嘗試用引力聯繫墨菲

善良和愛,這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庫珀和墨菲能跨維度溝通,就依賴於這一點,換成其他人,沒準就扔掉手錶或者換顆電子了。那麼五維智慧生物為什麼要幫助人類呢?我認為可能是出於對落難者的憐憫。五維生物處於一個我們所無法感知,無法透視,無法模仿的世界,他們的文明和智慧程度很有可能比我們高很多量級的。那麼作為強者,對著一個三維世界,尤其是即將毀滅的三維世界生物能有最大的善意就是憐憫了,放弱者一條生路。

庫珀在五維空間

這就好像,當人把螞蟻看成是極度扁平的生物,能在平面自由移動,但不能跳起來。現在一窩螞蟻四周起了火,你看到了,而你又很善良,見不得弱者受難,用吸塵器把它們全吸走,然後在其他宜居的地方給放了。你看,螞蟻窩周圍的火就相當於不再宜居的地球,螞蟻就相當於三維空間的人類,吸塵器就相當於五維生物提供的蟲洞。其實,星際穿越講的就是這樣一件事情。

小影個人更傾向於相信第三種說法。宇宙浩瀚而無限,人類渺小又倔強,我們即將面對的更多是對於外界未知的恐懼,可我們從未因為恐懼而停下探索的腳步!

謹以此文致敬那些把目光投向宇宙的趕路人!

相關焦點

  • 科幻力作《星際穿越》引出的天文與物理
    它就是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 看懂《星際穿越》你可能需要懂或知道:相對論、量子力學、黑洞,蟲洞理論等物理知識… 《星際穿越》長達169分鐘,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
  • 豆瓣9.3分《星際穿越》:穿越時空,為愛而歸!
    為了與父親的一個約定,在那未來幾十年的時空變換裡,把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都給害死,這無疑不是明智的選擇,而他為此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遵守承諾固然重要,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去變通、去調整對承諾的遵守方式,這樣才能避免損失。《星際穿越》主要以相對論、黑洞、緯度空間等如今熱門的理論課題為基礎,描述出一對父女那超出時空界限的愛和親情。
  • 星際穿越:縱使我們在不同的維度空間,也阻止不了我走向你的腳步
    因為有人在木星附近放了一個蟲洞(美航局懷疑是外星人,五維空間的生物),通過蟲洞,可以很快的到達外星系。庫珀他們先是去了米勒教授發回信息的星球,但是要繞過黑洞,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這樣做會發生時間的扭曲:變慢或者變快。他們到了米勒的星球發現這裡到處都是水,無法生存。
  • 《星際穿越》的主觀唯心色彩,竟成了兩個巨大矛盾體聯繫的橋梁
    《星際穿越》一經上映便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博士在黑板上寫下的那個方程是關於五維理論的作用量(PS:真實存在的模型),這個作用量包含五維的時空幾何項,五維各種場,D3膜的標準模型。唯獨無法獲取五維空間中的場的信息(按照影片中的說法:我們需要觀測到裸露的奇點。但物理學上那是不可能的,絕無可能在黑洞的事件視界之後攜帶出信息逃逸)。
  • 為什麼《星際穿越》無可取代?
    2014年由諾蘭執導的《星際穿越》上映,此片一經上映,就拿下當年土星獎的十餘項提名。在豆瓣的評分,也是一直在上漲。為什麼《星際穿越》能成為很多科幻影片愛好者心中無可取代的一部片子呢?1.它「硬貨」多不管《星際穿越》呈現出來的效果多麼夢幻,但它的所有想像都是有現實依據的。電影中展現的各種現象,包含的各種原理、知識,如果要全弄懂,可能會讓很大一部分觀眾頭疼。
  • 《星際穿越》——愛是宇宙的終極答案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於8月2日重映了。《星際穿越》海報這掀起了巨大的觀影熱潮,在影院復工後許多人慕名前來。有人第一次觀看,也有人n刷,總之IMAX影票再度「一票難求」。
  • 《星際穿越》中墨菲最後到底明白了什麼?
    儘管《星際穿越》中並沒有說明墨菲明白了什麼,但可以根據影片的發展邏輯推測出她那一句「明白」到底是什麼含義!《星際穿越》倍設定在枯萎病肆虐的未來,一群在秘密狀態下工作的科學家正打算執行一個「拉撒路計劃」將人類從即將糧食危機末日來臨的地球上拯救出去.....名義上是一個A計劃,因為從木星附近發現了一個蟲洞通向遙遠的「卡岡圖雅」黑洞,希望能從那邊尋找到宜居的行星,實際執行的卻是將人類的一定數量的胚胎送往目的星球以達到人類延續的目的.....
  • 《星際穿越》一部講述太空的科幻電影卻最像科學理論的紀錄片
    《星際穿越》(Interstellar)《星際穿越》這部電影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一部原創科幻冒險電影,由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及麥可·凱恩主演。諾蘭《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出自諾蘭的手,想必也不會太差。那麼諾蘭的《星際穿越》到底講了啥?首先,電影的故事發生在未來的地球,這時的地球氣候和環境都急劇惡化,導致全球農業發展進入危機,糧食自然非常緊缺。
  • 探秘《星際穿越》中的蟲洞與黑洞 萬萬沒想到是這樣子的
    、北師大物理學系教授梁燦彬先生。梁先生雖已是七十多歲的高齡,但卻選擇了當下年輕人感興趣的話題,從一部不久前在各大院線熱映的美國科幻巨作《星際穿越》入手,帶領大家在廣義相對論的科學世界裡遨遊。電影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影片中涉及許多科學名詞,例如「蟲洞」「黑洞」「超立方體」「五維空間」等。這些概念令許多科幻迷驚嘆的同時,也激發他們進一步了解宇宙的渴望。現在就讓我們依循《星際穿越》的故事線索,跟著梁教授一起來一探黑洞與蟲洞的奧秘吧!
  • 七維空間裡的生命
    今天想要分享我看的成果,給大家安利一下多維空間。零維世界,是一個點,如果在零維有生命的話那麼他就是很孤獨的一個點,不能動也沒有夥伴。一維世界,是一條線,一維生命應該是一個個點,他們只認識左右兩個方位,是無法想像還有前後上下的。
  • 如果沒有它,《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可能不會誕生!
    比如,《黑衣人》的片尾,地球、太陽系,乃至銀河系不過是一顆小小彈珠。宇宙中散落著無數顆類似的彈珠,它們只是龐大外星人手中的玩物。到了續集中,兩位黑衣人主角打開一個普普通通的儲物櫃,那裡居然隱藏著一整個星球。
  • 《星際穿越》的神跡:當男主角掉入黑洞之後
    近日5年前的硬核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的重映,讓電影迷和科幻迷好一陣悸動。這部近10年來,銀幕上的重量級科幻佳作,自上映以來,就被電影迷和科幻迷們津津樂道。在大師級導演諾蘭的駕馭下,蟲洞、黑洞、五維空間、星際旅行,在大銀幕上,在浩瀚蒼穹的震撼畫面下,和親情、人類歷史、人類哲學雜糅在一起。最終被演化成一場波瀾壯闊的,人類關於科學的探索開拓史。
  • 《星際穿越》想要表達不只有對未知的探索,還有我們所熟知的愛
    近段時間,諾蘭的經典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在內地重映。影片一經上映,就點燃了沉寂已久的電影市場,票房水漲船高,更是掀起了一個科幻片的觀影狂潮。許多科幻電影的影迷紛紛走入電影院中,再度重溫這一場星際探索之旅。
  •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的主線是什麼?
    有人說,看《星際穿越》看不懂,但是還想看為什麼?這或許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吧怎麼評價這部電影,還真不好說畢竟,每個人看到電影的感悟不一樣。而電影講述的就是電影主人公在墨菲小的時候尋找幫助人類遷徙的方法,最終掉入黑洞進入五維空間從而幫助墨菲以及地球上的人成功星際遷移的故事。科幻式的電影場景加上溫暖但不煽情的父女之情,成就了這部經典影片。庫珀有兩個孩子,男孩子樂於接受現實,甚至做好了做一個農夫的準備。無論是修汽車,還是種莊稼,他都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他甚至堅信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好。
  • 《星際穿越》時隔六年,重映依然火爆,這部影片為何這麼經典?
    時隔六年,《星際穿越》又再次在大陸重映,對於這部電影的討論熱潮再次掀起,不管是影片中的五維空間還是星際航行,至今都讓很多人覺得讚嘆,而諾蘭這樣一位導演也確實讓人佩服。很多人都說,諾蘭的電影最大的特點就在於看不懂,或者是看好幾遍才能懂,今年8月份,《星際穿越》在大陸的重映,又讓很多觀眾再次踏入影院,這樣一部神作可能在很多人心中都是經典,那這部影片為何如此經典呢?
  • 《星際穿越》持續熱映 片中詩歌引翻譯熱潮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星際穿越》持續熱映,用「蟲洞」「五維空間」等名詞徵服一批理科生後,片中的文學元素也讓「文青」們躍躍欲試。影片中,狄蘭·託馬斯的那首詩引起了一陣翻譯熱潮,音樂人高曉松、詩人伊沙等都嘗試了不同的翻譯。
  • 《星際穿越》唯有愛能穿越時空
    從《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盜夢空間》再到《星際穿越》,每一部都充滿顛覆。諾蘭的作品除了具有某種數學式的精妙美學,更主要的對人性的深刻洞察,真正利用人性去創造奇蹟。名導昆汀看完本片後也是拼命點讚,稱讚諾蘭帶來了非常不一樣的東西。如果說《蝴蝶效應》《黑洞頻率》講的是人類穿越到過去改變目前自己的現狀。那麼《星際穿越》就是一部未來的人類來拯救過去的自己的故事。
  • 生死、愛與親情,解讀克里斯多福·諾蘭《星際穿越》中的視覺隱喻
    事實上,《星際穿越》的原名為《INTERSTELLAR》,字面意思為「星際」,與「穿越」無關。因「穿越」在國內近幾年的大熱,所以被譯成「星際穿越」,指向超時空旅行。然而這個翻譯卻大大局限了原名所指。影片中庫珀等人討論並分析先驅探險者們的行蹤時,每個追蹤屏幕上顯示的,正是其所在的星球,一人一星。而在孤獨與孤獨之間,恰恰是片名原文所指——「星際」。
  • 《星際穿越》暴露了諾蘭的短板,但無損他的偉大
    然而在《星際穿越》中,太多事情是通過角色之口說出來。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影片素材所限,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像蟲洞、奇點和超維度空間這樣的概念,若不用臺詞做繁複解釋,而是用圖像矇混過關,觀眾大概也不會滿足。當我回想起《星際穿越》時,我的腦袋裡會浮現起深入淺出的科學推演,紮實的視效,恰如其分、各司其職的表演,和縈繞不絕的漢斯·季默配樂。但我很難想起因其情感或詩意而令人印象深刻的鏡頭——我能記住黑洞內部和五維空間,但它們給我的震撼,更多是科教式的。
  • 細說《星際穿越》:為什麼說這是諾蘭最好的電影
    而說起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也是繞不開的一部優秀影片。諾蘭在這部電影裡,完美地平衡了商業與藝術之間的關係,在這部影片裡,他雖然弱化了他以往慣用的非線性敘事,但在電影裡諾蘭盡情地發揮著他的想像力與才華。電影《星際穿越》最終的成績也十分亮眼:全球票房累計超過6億美金;在豆瓣上取得了9.3的高分,在TOP250中排在第16位,同時IMDb上獲得了8.6的高分——這成績在諾蘭生涯中,僅次於《盜夢空間》。所以從這一點上說,《星際穿越》取得了全方位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