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偉大創造

2020-12-16 央廣網

編者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總結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顯著優勢,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經國序民,正其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我們說堅定製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究竟「優」在哪裡?要做到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守正,還應如何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特邀百位專家縱論優勢、聚焦發展。今天(8日)推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偉大創造》,解讀專家: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會學會原會長宋林飛。

開篇立論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為克服市場經濟的失靈和扭曲提供了有效解決途徑,為不斷探索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城鄉、區域均衡發展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在經濟學理論和實踐上,中國制度具有世界意義。

有問必答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說,「……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這一判斷?

宋林飛:第一,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這屬於所有制問題。第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這屬於分配問題。第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基本經濟制度講了三塊:所有制、分配、市場體制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主要形式和成果奠定了我們經濟制度的基礎,現在叫它基本制度是完全正確的,就是基本的東西。這個基本有了之後,我們的經濟發展就有了良好的平臺,我覺得這個是富有強勁活力的一種平臺。基本制度是改革以來的創造,為什麼這種創造我認為有世界意義呢?把它放在世界範圍內比較,因為西方也想搞「混合經濟」。所謂混合就是多種經濟成分:國有的、集體的、民營企業的,還有外資的。西方經濟學家的觀點認為這個叫「混合經濟」,而他們現在是資本主義單一的私有制制度,他們搞「混合經濟」沒有我們路子寬,在我們中國做得很好,為西方單一的資本主義制度提供了另外一個發展的路徑。我們這三大制度確實是目前世界上最優秀的。

中國經濟過去30多年的年均增長率接近10%,這幾年的增長速度在7%上下,經濟增長速度在「換擋」,在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怎麼看待這種轉變?

宋林飛:從高速增長的階段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轉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常態」。「新常態」是很了不起的,在世界經濟史上比較,作為一個國家來說,一般來講兩位數的增長時間不會太長,我們中國算長的,那麼下來以後基本要落到5%左右。然後就要強調質量,現在講依靠創新,就用科技來推動,這樣科技含量高的產業和業態就會得到較快發展,它就成為新的引擎、新的動力。比如現在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這就是經濟的新動能。

區域經濟該如何發揮各自的特色,實現高質量發展?

宋林飛:最好是一個全產業鏈,但是不是一家公司,大家最好都集中到一起來,這樣它的運輸成本減少,而且互相激勵。所以南京江北新區搞中國晶片之都,杭州有一個數字之都,上海搞機器人製造,這些地方都有很好的探索。

當下,城市和鄉村,不同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仍然比較明顯。在充分發揮區域特色、走好城鎮化道路方面,先進地區有哪些經驗可以推廣?

宋林飛:在城鄉一體化發展方面,蘇州地區有一個經驗是,農村的財產性收入比較多。蘇州農民的財產性收入比較高,在全國也是最高的,原因是什麼?蘇南鄉鎮企業改制的時候,集體建設用地不管變成什麼樣的性質,建設用地還是出租性的,它仍然要給集體交租金。另外,有的企業還給一些股份,所以農民有點分紅。蘇南的打工經濟比較發達,有很多外來務工人員,民房就拿來出租。

面向未來,還要採取哪些方面的制度創新,以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呢?

宋林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是目前我們在推進國家治理性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裡的一個重要內涵。民生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就要均衡,面向全民,而且都是一樣的,沒有排他性、競爭性,這個是完全的公共產品,這樣體現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政策取向和制度安排的要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帶動大家發展經濟,我們效益、成果給誰享受?要全民來分享,就人人參與、人人共享。講到基本公共服務,一定要強調這一點。

數說優勢

從1952年到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679億元增長到90萬億元,不到70年,增長了約174倍,是首個實現聯合國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對全世界減貧的直接貢獻達到76.2%。脫貧成就亙古未有。自2006年以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穩居第一位。

科技實力顯著提升,一些領域從跟跑向領跑轉變,徹底改變了科技水平全面落後的局面。

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我國已經成為33個國家的最大出口目的地、65個國家的最大進口來源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進共建「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不斷擴容,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貢獻中國智慧。(記者景明)

相關焦點

  • 【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安國定國之本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我們說堅定製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究竟「優」在哪裡?要做到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守正,還應如何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特邀百位專家縱論優勢、聚焦發展。
  • 「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中國之治:從「總目標」到「總體目標」的...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我們說堅定製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究竟「優」在哪裡?要做到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守正,還應如何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特邀百位專家縱論優勢、聚焦發展。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論析
    正是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最新成果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並在此基礎上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對此,黨章和憲法都作出了充分肯定和明確規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多次強調「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 【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優化行政區劃設置 提升中心城市核心引擎作用
    【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優化行政區劃設置 提升中心城市核心引擎作用 2020-01-14 07:43:00來源:央廣網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納入基本經濟制度的深刻意蘊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納入基本經濟制度,進一步拓展了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使之成為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大廈的支柱性制度,此舉標誌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日臻成熟,對於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對於更好地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 丁曉欽、張芷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發展道路的制度保障
    【丁曉欽、張芷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發展道路的制度保障】  海財經大學講席教授丁曉欽、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基地研究員張芷尋指出,基本經濟制度是反映一個國家生產關係的基本制度規定,在整個經濟制度體系中具有基礎性地位。
  • 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優勢的三個維度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  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有機統一的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
  •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專題研討會在南京大學經濟...
    2020年11月7日,「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專題研討會在南京大學安中樓舉行。胡樂明教授還就南京大學經濟學院為專題研討會所做的周到準備工作表示感謝!何自力教授在發言中表示,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關係到未來中國社會的性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應當重點發展國有經濟。毛增餘社長在發言中表示政經學界在研究中應當多做調研,通過調研能夠促進形成比較清晰的理論思考。侯為民教授在發言中解讀了中國經濟奇蹟背後的國家治理和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作用。
  •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有何重大發展?經世濟民正其制
    60年過去了,社會主義中國不僅取得了震古爍今的發展成就,而且以其對經濟制度的獨特創造和重大突破,寫出了一部熠熠生輝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所謂基本經濟制度,就是反映一個國家生產關係的基本制度規定,在整個經濟制度體系中具有基礎性地位。
  • 經世濟民正其制——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有何重大發展?
    經世濟民正其制(中國制度面對面⑦)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有何重大發展?1960年前後,毛澤東同志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說過,社會主義經濟本身還沒有成熟,還在發展中,現在要寫出一本成熟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還是一件困難的事情。60年過去了,社會主義中國不僅取得了震古爍今的發展成就,而且以其對經濟制度的獨特創造和重大突破,寫出了一部熠熠生輝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怎麼來的
    在國民經濟恢復的基礎上,我們黨創造性地開展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消滅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革命,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如何上升為基本制度的?
    ,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新概括,是新中國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改革實踐創新的凝鍊,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創新的結晶。特別是其中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概括,更是凸顯了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重大原則的內涵,彰顯了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主題的意蘊。
  • 「好書推薦」《法蘭西內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
    經過社會主義改造,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得以確立,為當代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我國國家制度和法制體系不斷完善,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
  • 新中國與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確立
    原標題:新中國與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確立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中國成立「這一偉大事件,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後100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深刻闡明了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新中國成立,揭開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紀元,也開啟了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大意義
    從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來看,經過長期努力,我國形成了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我們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怎樣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
    這是中國共產黨成功運用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偉大制度成果,也是中國共產黨使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獲得重大發展的偉大制度成果。那麼,中國共產黨創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哪些方面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呢?我們從黨提出並成功實踐的主要政治主張和制度安排上作一些觀察分析。
  • 「學思平治」秦宣:文化自信實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
    ★★★★★文化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深刻影響和作用於政治和經濟。我們的道路、理論體系、制度,都同我們的文化密切相關,統一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踐。我們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從「三個自信」到「四個自信」,體現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的進一步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同方面,共同指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中,道路是實現途徑、理論是行動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內在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就特在這四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
  • 人民日報整版探討: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顯著優勢
    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之所以具有顯著優勢,能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制度保障,是因為它具有以下本質特徵。堅持黨的領導,確保我國經濟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結構體系和顯著優勢
    新時代中國創造了經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成功實現了「中國之治」,最根本的是形成了一套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不僅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而且為人類社會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具有充分說服力和吸引力的制度選擇。
  •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系列解讀④|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
    馬曉河評價說,十九屆四中全會是黨中央第一次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經濟制度做出界定,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邁向發達經濟體的關鍵。馬曉河:1997年10月,黨的十五大正式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對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要繼續鼓勵、引導,促使它們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