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揚州磚雕:磚上飛花 逆勢飛揚

2020-12-16 中國江蘇網

在揚派建築當中,一磚一瓦都很精緻,其中,揚州青磚的精雕細琢更是點睛之筆。

吉志剛,揚州磚雕工藝師,從事磚雕行業近20年。揚州磚雕屬於揚州八刻的一個分支,2019年被評為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吉志剛介紹,磚雕是康乾年代興盛的,在康乾年代前,揚州磚雕也很著名,揚州四望亭的磚雕就是明代的。

揚州磚雕不似北京磚雕華麗繁複,也不像廣州磚雕鏤雕細密,但它有蘇州磚雕的柔婉細膩,也有徽州磚雕的精巧秀美,兼具了恢宏樸質與柔婉雋秀的美感。

吉志剛介紹,揚州磚雕的特點和揚州八怪、徐青藤以及八大山人的風格有關,在構圖方面,以高浮雕突出主題,用一些淺浮雕,包括透雕、鏤空雕、鑲嵌雕、掛線雕作為輔助,鏤空雕作為關鍵位置,追求摩崖石刻和自然風化的風格,人工加工的附著痕跡不重,追求一種自然美。

民國時期,由於歷史原因,揚州磚雕幾乎遭到了毀滅。當時,著名的揚州民間磚雕藝人王世貴、門步清、朱恆才,由於種種原因,揚州磚雕在一段時間內斷代了,導致於目前的形勢也很窘迫。

吉志剛年輕的時候在閥門廠做工,1999年下崗。因為從小對磚雕感興趣,下崗後,他專心研究磚雕,學習磚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憑著滿腔熱情,吉志剛執拗的堅持研究磚雕。這間不足8平方米塞滿雜物的工作室,見證了他21年來的堅守。吉志剛說,除了書本,還要實物傳授,因為看到實物後,可以了解其中的加工工藝,有了工藝,任何東西都可以加工出來。

吉志剛的理論指導老師是揚州八刻研究會的沈惠蘭和東南大學文學系的張燕,吉志剛雕刻的過程,也是與前輩深交和學習的過程。

二十餘載的專心投入,吉志剛漸入門道,他自創了一套實用的磚雕步驟。在雕刻過程中有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叫注重線條層次的界限。正面看是一種風格,側面看又是另一種風格,如果把握不當,會影響作品的成敗。

吉志剛用尖刀、平口刀、月牙刀等工具在青磚上通過構圖、線條層次界限、破損處理、雕刻細節等步驟,就完成了一幅幅原創的磚雕作品。2015年,吉志剛創作了第一幅1.6米長、0.8米寬的毛筆字體古詩磚雕,為揚州城慶2500年獻禮;2019年初,他完成了一件揚州五亭橋磚雕作品,在多地展覽;2020年初,他的新作《蘭亭序》誕生了,目前存放在市區一家私人收藏館裡。

為了呈現磚雕版的《蘭亭序》,吉志剛從簡到難,以刀代筆,從初夏刻到嚴冬,歷時大半年的時間。能把天下第一行書惟妙惟肖地在磚頭上雕出來,在揚州,吉志剛是第一人。

磚雕版《蘭亭序》讓吉志剛引以為傲,但他說,自己最滿意的還是2017年完成的一幅名為《豚躍揚城》的磚雕作品,它標誌性的建築有文昌閣、瘦西湖白塔、萬福大橋,又用高浮雕加半圓雕加鏤空雕的技術,雕出江豚,寓意在揚州的江豚保護理念日漸增強。

磚雕作品 《豚躍揚城》在揚州文旅產品創意設計大賽中被評為優秀獎,吉志剛把它捐贈給了揚州市江豚保護協會。看到吉志剛的作品越來越受歡迎,家人也不再反對他了。

5月27日,江蘇旅遊職業學院工藝美術學院聘請吉志剛為兼職教授,讓揚州磚雕技藝可以得到更好地傳承。

江蘇旅遊職業學院工藝美術學院黨總支書記王道榮表示,會將吉志剛以及他的磚雕請進學校、請進課堂,讓老師和學生學習和傳承這門技藝,把揚州非遺保護好、傳承好,不負教育者的使命。吉志剛表示,自己會堅守住揚州磚雕這門手藝,讓它發揚光大。

在困境中堅持守護傳統技藝,吉志剛的情懷令人敬佩!也正是有這些民間手藝人的不懈堅守,才有了非遺文化的薪火相傳。

相關焦點

  • 磚雕!
    磚雕,俗稱「硬花活」,是中國一種古老的建築裝飾藝術。磚雕成品之所以能經受數百年的日曬雨淋,是因為它是經過複雜的工藝流程製作而成的。磚雕從原料的選取到全部工序完成要經過30多個環節。揚州彩衣街30號門樓上的磚雕首先是要燒制出青磚。
  • 唯美的灰磚繪畫藝術---磚雕
    後發展有石雕、鑄銅、玻璃鋼等材質雕塑;文化石、GRC掛板;中式配飾工藝品等一系列產品,服務面向於建築業、室內外裝修、園林景觀等。世盛則文興,五千年中國文化得以復興,環藝設計師們撇棄了歐化媚潮,與人文、科技結合時代,主打中國風,簡單的磚瓦就能演繹出新奇、震撼!一直是匠人的我們倍受激勵,繼承傳統文化與時俱進。
  • 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揚州舉行
    2020年11月24日,市民正在揚州486非遺文化集聚區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上,觀看泉州花燈。2020年11月24日,在揚州486非遺文化集聚區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上,現場展示揚州刺繡技藝。
  • 看點丨部分年代久遠的武山磚雕,被視為無價之寶
    作為建築物裝飾的一種,磚雕在寺、廟、觀、庵的宗教建築,仿古樓、堂、館、所的公共建築和傳統民居建築中處處留下它不俗的身影。武山民間自古就有「無雕不成屋」的說法,洛門鎮石灘坪遺址發現的磚雕刻畫殘片,距今四千七百年;縣博物館館藏作品、樺林鎮範家坪漢墓出土的畫像磚、畫像石,古樸厚重、素雅優美;元代磚雕展品《二十四孝圖》線條簡潔流暢、栩栩如生。
  • 「指尖上的非遺」揚州搓背:名師帶徒技藝傳承後繼有人
    圖為揚州建搓背館,活態傳承揚州搓背技藝。(資料圖) 崔佳明 攝中新網揚州1月15日電 (記者 崔佳明)「揚州傳統搓背術」作為揚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當下如何傳承揚州搓背技藝,15日,揚州市休閒文化產業協會會長劉廣明告訴記者,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搓背培訓班已開班,第一批30名學員在揚州搓背館參加現代護理保健知識和揚州搓背技藝的雙師培訓。
  • 青州磚雕欣賞
    這幅清朝康熙年間的菊花磚雕畫面,是由上下兩塊磚組成。上面的磚雕,雕刻出了一朵盛開的菊花剖面,猶如一幅簡筆畫;三片菊葉左、中、右立體出現。整個上部畫面左右對稱,給人以舒暢美感。中間一片菊葉,連接下面的磚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下面的磚雕,左右兩枝,旁逸斜出,好像人工修剪後,剛剛發出新芽。
  • 【鑑賞】磚雕之美☆
    中國古建雕刻藝術及青磚雕刻工藝品,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東周瓦當、漢代畫像磚等發展而來。在青磚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圖案,是古建築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主要用來裝飾寺、廟觀、庵及民居的構件和牆面。
  • 傳習姑蘇美 匠著中國心|非遺文化基地授牌湖西上辰
    9月25日,弘陽地產年度大作·蘇州湖西上辰被正式授予「非遺文化基地」殊榮。並啟幕「傳習姑蘇」為主題的非遺展,讓世人看見非遺與現代交相輝映的時代之美。香山幫匠人造景的藝術,體現在湖西上辰景觀園林的每一處,比如橋上的牡丹、海棠的雕花,寓意富貴吉祥;地上的蓮花磚、青石磚,則寓意「步步生蓮」、「平步青雲」的美好願景。這種其如其分新中式韻味的延續,正映照了弘陽對中國巨匠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 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在揚州開幕
    崔佳明 攝中新網揚州11月24日電 (記者 崔佳明)24日,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在揚州486非遺文化集聚區開幕,泉州、寧波、哈爾濱、青島、長沙、西安、揚州、紹興、敦煌9個城市的30餘項非遺項目,齊聚揚州古運河畔。
  • 暢談瑞獸文化,你喜歡哪些瑞獸主題的磚雕作品?魚龍喜鹿獅鶴
    瑞獸是中國獨有的傳統民俗文化,每一個瑞獸都有其唯一的形象和吉祥寓意。瑞獸在民俗文化中,常常被視為好運的象徵,也有吉祥、祈福的意味,更是華夏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因此深受國人喜愛。我們專門收集了這些磚雕瑞獸圖案,今天來聊一聊文化,談一談寓意。
  • 磚雕圖騰文化,中國風元素
    中國的圖騰文化豐富多彩,源遠流長,從古至今,都有圖騰文化痕跡的存在。無論在考古學資料中,還是在歷史學資料中;也無論是在文字學資料中或是在民族學資料中,都到處可見,俯拾即是。麒麟磚雕麒麟可闢邪、並能招財進寶,既體現了贈予者的尊崇之心,又是為擁有者的財富及子嗣送上一片真情和吉祥,使其家庭和睦,事業昌隆。中國風元素:中國風,即中國風格,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蘊含大量中國元素並適應全球流行趨勢的藝術形式或生活方式。近年來,中國風被廣泛應用於流行文化領域,如音樂、服飾、電影、廣告等。
  • 揚州「非遺級別搓澡」登熱搜
    揚州「三把刀」聲名在外。剛剛過去的周末,一位「90後」網友在新浪微博發表的揚州遊記,讓揚州「非遺級別搓澡」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熱搜。記者昨天了解到,這位網友不僅記錄了揚州的搓背、修腳技藝,還介紹了揚州早茶、揚州新派餐廳、紅樓宴等。揚州「非遺級別搓澡」登熱搜「我們周一一般是不忙的,但昨天接待了40多個來自上海、蘇州等地的客人,都是年輕人。
  • 揚州非遺|真州金畫,金萡上的匠人匠心!
    走近非遺,傳承文化,來看揚州非遺。箔金薄如蟬翼,在上面做畫非常不易,但從漢代開始,儀徵真州就有了金畫,而且工藝精細,十分考究。今天(7月25日),就和真州金畫代表性傳承人劉庭安一起,走近真州金畫,了解真州金畫製作技藝背後的故事。
  • 揚州非遺丨共和春小吃:代代相傳,經久不衰~
    走近非遺,傳承文化,今天,新聞女生袁徵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共和春的小吃。視頻詳情↓早上八點,老城區甘泉路上,自行車、電動車穿梭如織、一片繁忙。路邊的老字號——「共和春」裡已經坐滿了八方食客。陳慶文是共和春小吃製作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也是共和春飲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慶文熟練掌握了共和春各類小吃的製作技藝,他正在包製的餛飩,既可做蝦籽餛飩,又可做蝦籽餃面中的單餃。
  • 國內「東亞文化之都」城市將齊聚揚州
    2019年8月30日,在韓國舉行的第十一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上,中國揚州與韓國順天、日本北九州共同當選為2020年「東亞文化之都」。我市成為「東亞文化之都」首次引入終審公開答辯和現場打分環節後第一個評選產生的城市,成為江蘇省首個、我國第七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 「熱情、有效、逆勢飛揚」,一大波訂單在閔行這個籤約儀式上成交!
    儀式上,雅詩蘭黛(上海)商貿有限公司、米技電子電器(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龍吳果蔬批發交易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虹橋國際進口商品展銷有限公司、花王(上海)產品服務有限公司、上海惠展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強生(中國)有限公司等8家閔行交易分團採購商代表與相應的參展商代表完成集中簽約。
  • 磚雕的影壁有假山、竹子、蓮花、湖水等圖案,內容豐富、做工精緻
    影壁由屋頂蓋、磚簷、磚牆身、牆基座四部分組成。屋頂蓋、磚簷同前面有關部分所述,牆基座同臺明。影壁芯是指影壁牆的中間部分,一般用方磚鑲貼成飾面,所以又稱為「方磚心」。柱子是方磚心兩邊的裝飾柱,一般用城磚砍磨製作。箍頭枋是影璧芯頂部的裝飾橫梁,可用城磚或大停泥磚製作。
  • 江蘇揚州:城市非遺展上的「視覺藝術」盛宴
    2020年11月24日,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在江蘇省揚州市開幕。此次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作品展有來自揚州、泉州、寧波、哈爾濱、青島、西安、紹興等城市的30多項非遺項目參展,全方位展示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燦爛絢麗的地域文化,上演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覺藝術盛宴。
  • 逆勢飛揚 砥礪前行 合利·天德廣場開業一周年慶典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30日,「逆勢飛揚砥礪前行」合利·天德廣場開業一周年慶典在SPACEPLUS隆重舉行。來自廣州市政府、獵德村委會、進駐商戶、代理商家以及各大媒體等600位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慶賀這座珠江新城商業娛樂綜合體的一周歲生日。
  • 219件非遺工藝展品亮相番禺博物館!廣府非遺工藝·嶺南書畫聯展開幕
    ——非遺工藝·嶺南書畫聯展」在番禺區博物館開幕,在此次活動中,由廣府地區多位非遺傳承人和藝術家帶來的嶺南(廣府)書畫、非遺傳統美術、非遺傳統技藝等三大系列共計219件非遺工藝展品集中亮相,為群眾奉上了一場傳統手工藝術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