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高棋也高,籃球打得好;布局一般般,中局使勁搞;計算精準深,殘局尤老到;評測遇軟體,反手就舉報。沒錯,他就是如今象棋等級分第一人——王天一。
話說這等級分第一,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山洪暴發衝出來的,更不是砸金蛋扔套圈旋轉盤蒙出來的,而是一盤棋接一盤棋、一場比賽接一場比賽磨出來的。一聲聲質疑,一重重詆毀,一道道屏障,王天一沒有退縮,只見他橫眉冷對、怒髮衝冠,向天發出一聲吼:不服來幹!
於是,他在象棋國手們的追殺令中,在一個個蹩腳的賽制中,在一層層屏蔽器的包圍中,毅然決然地奪得了一個又一個冠軍,然後把高額的比賽獎金開心地納入懷裡,用實際行動走出了「六親不認」的步伐。
憑什麼王天一可以屹立等級分第一而不倒?
就憑他中局精準的算度,就憑他紮實的殘局基礎,就憑他敢拼敢殺、永不服輸的性格。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象棋開局實在是太繁雜了,要想做到全覆蓋,需要花費非常多的精力。有的人的確做到了,比如鄭惟桐,他每天都會花大量的時間來研究開局,精心打造一把又一把飛刀,因此很多人在比賽中遇到他都很頭疼,生怕走著走著就進入了他布置的陷阱。在這一方面,鄭惟桐是成功的,尤其是快棋,布局好的優勢就更能體現。
然而布局只是一盤棋的開始而已,就好比打仗之前擺下了陣勢,而真正決定勝負的還在於兩軍交鋒的全過程。所以,下象棋更重要的是中局的算度和力量,中局才是象棋的大舞臺。這個論斷並不是我的主觀臆測,也不是樹上炸雷譁眾取寵,而是王天一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賽中反覆驗證的一句話——中局為王。
我們欣賞王天一的對局,開頭幾步多是平平常常、波瀾不驚,不顯山不露水,可是一旦到了中局,他的棋路開始變得神出鬼沒,經常有異於常人的思路出現:或神兵天降,殺對手個措手不及;或左右調度,讓對手看不清虛實;或勢大力沉,令對手無法動彈……所以有棋友把他稱作外星人,我認為這一點兒都不過分。
從鄭王兩人的等級分來看,的確也印證了「中局為王」這個觀點。鄭惟桐想要迎頭趕上,必須要在中局上下足功夫,否則真會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了。
「中局為王」這個現象在某些人用軟體下棋時也有體現。有些用軟體下棋的人在開局時會故意亂走棋,有的人甚至會在開局階段連續走幾步老將,先讓對方嘗一些甜頭。然而到了中局之後,他們就開始跟著軟體招法招呼他們的對手,人的中局計算顯然不及電腦計算的精準無誤,漸漸地就敗下陣來了,而軟體操縱者們享受的就是這過山車般虐待純人高手的「樂趣」。
所以說中局是象棋的大舞臺,只有中局計算精確了,深刻了,你的棋才會變得有力量。
王天一的高勝率還在於他有著紮實的殘局基礎。
象棋的殘局就好比兩軍大戰快要接近尾聲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它會決定勝利的最終歸屬。
如果兩位棋手開局、中局都差不多,都難以佔到對手的便宜,那麼殘局的好壞就決定了兩人最後的勝負。有的人害怕兌車,就是因為馬炮殘棋不好,對自己的殘棋能力不自信;有的人不會炮兵(仕相全)勝士象全,結果一陣瞎搞之後自然系限著到了,只能仰天長嘆空悲切;有的人定式和棋走輸,猛敲棋子錘棋盤,只能滿臉悲憤欲哭無淚……
所以,殘局走得好,才算觸及到了象棋的靈魂。
怎樣才能有出色的殘棋功夫?三個字:練!練!練!
看殘棋書,然後在棋盤上反覆練習直至弄懂;破殘棋闖關,先看後想再動手,一氣呵成演絕殺;實戰切磋,戰至一兵一卒方收手,把殘局訓練做到極致。
狹路相逢勇者勝,畏畏縮縮遭人打!
下象棋就是兩兵交戰,這時候如果該你出手卻不亮劍,一味龜縮停滯不前,那就只有挨打的份兒。下象棋只有主動出擊,才能創造更多的獲勝機會。
王天一就是主動出擊的典範。有的人棋局一開始就背和譜直奔和棋,王天一主動挑事不配合,洞若觀火無情殺戮;有的人以攻代守希望日子會好過,王天一就針尖對麥芒,以暴制暴大打出手。
這就是很多象棋大師害怕王天一的原因——打不過,躲也躲不過!
人生難得幾回搏,直把棉花當秤砣。是的,王天一的「狠」是一般人學不來的,因為,一般的人拼起來會殺敵八百自損一千,是會誤傷自己的。
所以敢拼敢殺是需要深厚的象棋素養作為支撐的,然而有些象棋大師各個方面戰術素養都具備了,卻獨獨沒有了拼搏精神——成績好了才怪,受大家歡迎才怪……
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