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將他連降3級,他不悲反而樂開了花,回家後悄悄對兒子說了8字

2020-12-26 騰訊網

作為清朝最雄才大略的皇帝,康熙的一身經歷了考驗和傳奇。八歲繼位就代表他要自己重新把政權奪回手中,三藩之亂,臺灣之蘚,無不困擾著這位少年天子。但是他平定三藩,收復臺灣,三徵噶爾丹,為大清朝百年的盛世打下了基礎。

而康熙的成就和他的一幫臣子也是離不開的,比如姚啟聖、周培公、李光地等等。但是唯一一個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一品大臣就只有張廷玉。張廷玉是大學士張英之子,深受康熙的信賴和重用,但是在1722年,康熙皇帝卻將他連降三級,降到了五品一下,這是為什麼呢?

公元1722年,張廷玉被被降職後面無表情,直到回家之後才露出喜色。他的兒子不懂父親明明被降職了為什麼不悲反喜,難道是受刺激太大了,腦子出了問題?就在他兒子準備請大夫給父親看看時,張廷玉卻帶著他來到了書房,關上門秘密的對他說了八個字:「為父須待,新君賜恩。」

原來康熙皇帝的降職非但不是不待見張廷玉,反而是看重他的表現。1722年是康熙六十一年,而康熙皇帝只在位61年,在這一年的12月他就駕崩於暢春園,由四子胤禛繼位,是為雍正帝。而康熙在死前降職張廷玉正是為了保全他,同時也給自己的兒子雍正留下一個有用之才。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的重臣很少有得到新皇帝喜歡的,不但功績不被認可,可能反而會因為職位太高而影響到新君的威望。在歷史上新君繼位就除掉老臣的例子數不勝數,商鞅和秦惠文王就是如此。康熙很看好張廷玉,不願意他加入到立儲登基的混亂事件中,於是將他連降三品,摘離了中樞。一時保全他,而是等雍正上位後給他施恩。

果不其然,在雍正登基後,張廷玉迅速得到了重用,直接官升一品,成為了禮部尚書,後來更是入軍機處,成為軍機處的組建成員之一。雍正皇帝對張廷玉有著提拔之恩,所以張廷玉的標籤也就此康熙重臣變成了雍正的寵臣,這樣雍正皇帝才能用的放心,而張廷玉也會感恩戴德,更加全心全力的報效朝廷。

公元1735年,也就是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駕崩後,他的兒子乾隆登基,而張廷玉作為乾隆的老師依舊得到尊重和重用。雍正在駕崩前還特意寫了一封遺旨,讓張廷玉死後配享太廟,這是文官在古代最高的榮譽,縱觀整個清朝也只有張廷玉一個漢族大臣擁有配享太廟的殊榮。

而張廷玉在乾隆一朝也是畢恭畢敬,只有在晚年因為配享太廟的問題和乾隆發生了矛盾,氣得乾隆皇帝不但奪了他配享太廟的權力,還收回了他的所有賞賜。爭奪這一事件史學家也是爭議不斷,有的人說是張廷玉年老昏聵,也有人說他是效仿王翦自汙以保全自身和家族。但是無論哪種說法,都無法改變,張廷玉三朝老臣,康乾盛世文官之首。

相關焦點

  • 康熙最失敗的帝王術:被一大臣輕易識破,說了8個字,後官至宰相
    用不好,造成的傷害真不輕。如乾隆最失敗的帝王術,都說他晚年離不開和珅,但若深究起來,誰能離不開誰?無非藉口!乾隆就是用和珅當白手套,滿足自己晚年奢侈和享樂罷了。至於和珅積累的家產,能跑到月球上去嗎?乾隆一死,和珅跌倒,都歸了國庫,沒啥損失!可惜,乾隆是美了,樂了,卻對大清造成了極大傷害。
  • 康熙駕崩前將這個人連貶三級,他卻高興地說了八個字,後來字字應驗
    那時候他的家人都十分擔心,害怕他從此就無法重回官場,但是張廷玉本人卻一點也不擔心,還說這是好事。張廷玉出生於安徽桐城,這個城市出過很多有名的人,很有文化氛圍。張廷玉自小就顯露出非凡的才華,其實有一部分也是受他父親的影響,讀書寫作什麼的從來都是得心應手,之後年紀輕輕便去了京城參加會試。
  • 康熙問施琅兒子狀況,施琅有8個兒子,為何偏偏不介紹老二?
    蒙蔭制度尤其是在清軍入主中原後,由於八旗子弟在科舉方面遠遠不如漢族士子,所以清朝統治者便利用「蒙蔭制度」,讓滿清貴族子弟走上仕途。後來清朝統治者為了籠絡漢族大臣,便將這種權利也下放到一些漢族權臣身上,很多漢族大臣的子弟也可以不經考試便進入清朝的官僚隊伍。因此在面對皇帝時,無論是滿族大臣,還是漢族大臣,只要有機會,便會替子孫美言幾句。而作為清初重要將領的施琅也不例外。
  • 康熙第一眼看見兒媳婦後,究竟說了哪八個字,竟然後來全應驗了
    康熙第一眼看到兒媳婦後,究竟說了哪8個字,竟然後來全應驗了。老三熱愛學術,喜歡鑽研歷史,而且性格溫柔,有一股書生的氣息,而老四則喜歡書法,而且也對佛法有所研究,總是一副閒適的樣子,但是每次康熙給他的任務,他都能做好。而且這兩個人都很低調,不喜歡張揚,性格非常好,但是性格好僅僅說明康熙喜歡,但是這並不能說明會將他們選為繼承人。
  • 爸爸姓熊,給兒子取名加一字,老師點名全班都樂開了花
    爸爸姓熊,給兒子取名加一字,老師點名全班都樂開了花 原標題:爸爸姓熊,給兒子取名加一字,老師點名全班都樂開了花
  • 清朝第一猛將,滅掉了張獻忠和吳三桂,若他執意稱帝,康熙也沒轍
    清朝世襲制度 爵位世襲,分為降等世襲與世襲罔替。滿清爵位每世遞降一等 八大鐵帽子王世襲不降封典。宗室爵位,又稱宗室覺羅世爵,掌於宗人府,共分為十二級,只授予愛新覺羅氏族人,它們分別是:男子:和碩親王(和碩:滿語意為一方、一隅)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固山;滿語意為一角)。 女子:宗室女子的爵位分別是:1、固倫公主2、和碩公主3、郡主4、縣主5、郡君6、縣君7、鄉君8、六品格格。 然而,世襲和宗法制度也是密不可分的。
  • 清朝最膽小的大臣,兒子高中探花,他連忙上奏皇帝:把他降到二甲
    古人常說,「伴君如伴虎」,其實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在古代,不知道多少大臣,因為沒有謹言慎行,仗著皇帝的寵愛忘記自己身份,從而丟掉了性命,有一位,可以說是清朝期間最為膽小的臣子了,不過正是因為這份謹慎小心,也成就了他的一生,此人便是歷經康雍乾三朝的張廷玉。
  • 康熙首次吃洋人送來的巧克力,看完千字說明書後,嗤笑說了3個字
    在1706年的時候,洋人帶來的巧克力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熱潮,就連處在深宮中的康熙都有所聽聞。這個時候由於金雞納霜(奎寧,治療瘧疾的)帶來的神奇療效,康熙對洋人的東西,尤其是藥品還是有些興趣的,一聽說這個「綽科拉」可以治病,就立刻喊人給自己弄來瞧瞧。 赫世亨也是個奇人,跟康熙關係很不錯(感興趣可以找找《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中關於赫世亨病重的部分來看),本身又熱衷於養生,因此派他去找上新來的義大利傳教士多羅,將150多塊巧克力都要了過來。
  • 他是康熙的第十個兒子,很多人都說他頭腦不靈活,實際上是這樣嗎
    他是康熙的第十個兒子,很多人都說他頭腦不靈活,實際上是這樣嗎歷史上應該沒有幾個帝王能比得上康熙吧,畢竟他屬於有天資的那一類的帝王,年紀輕輕就做出了很多的功績,而且說到他的那幾個兒子,每一個都絲毫不遜色。可是其中有聰明、有才幹的,就有天資平庸的。
  • 康熙首次吃傳教士的巧克力,仔細看了900字說明,吃完後說了3字
    只有貴族貴族才能喝巧克力飲料,這一習慣一直持續到16世紀,1526年,西班牙軍事家荷南多·科爾特斯在墨西哥看到當地國王正在喝巧克力飲料,他聞到巧克力飲料散發出的醇香,但嘗了一口覺得很苦,於是他將巧克力帶回家中,自己做了一杯,但是在原汁原味的釀造過程中,他加了糖,喝起來有點甜。
  • 康熙有個兒子,身體殘廢,長大後卻手握兵權,雍正上位都沒敢動他
    比如在康熙末期的時候,就曾經發生了九子奪嫡的慘劇。不過奇怪的是,康熙有一個身體殘廢的兒子,長大之後卻手握兵權,雍正上位的時候都不敢動他。康熙是「康乾盛世」的初創者,也是清朝歷史上著名的皇帝,更是一個為了國家殫精竭慮的皇帝。也正是因為如此,康熙就連自己的婚姻,都當作是政治的砝碼,因此迎娶了很多的妃子,並生下了許多兒子和女兒。
  • ...前被連降4級|孝誠仁皇后|延禧宮|道光|赫舍裡氏|睦答應|祥妃|康熙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後宮妃子陪伴在皇帝身邊,就算今天受寵,不一定明天也同樣受寵。說不定這一刻風光無限,下一刻就被打入冷宮,甚至有時候連為什麼都不知道。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位,道光皇帝的妃子。她是慕東陵裡唯一的答應,聽起來好像還不錯,可以葬進皇陵。但實際上,她的一生十分悽涼,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他是康熙的兒子 因故被康熙圈禁生下29子
    康熙8歲登基做皇帝,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的確稱得上"千古一帝"。康熙對外自稱中華,中華這個詞也是由他開始喊出來。告訴你真實的大阿哥胤禔,被高牆圈禁26年,卻偷偷生了29個孩子!
  • 康熙皇帝最長壽的兒子是誰?他曾手握兵權,為何沒有參與九子奪嫡?
    定嬪淡然的性格,也影響了自己的兒子,胤祹出生於康熙二十四年。胤祹和定嬪母子兩人,在宮中地位都不高,因此他們行事更加低調。胤祹在這種環境下,雖然沒有其他皇子般奢華的生活的,但是過的很開心。 定嬪悉心教導兒子,讓他學會了做人的道理,同樣養成了淡泊名利的性格。
  • 父親是天下第一清官,兒子卻成第一巨貪,康熙說了7字,流傳至今
    我們要說的「天下第一大清官」是清朝的趙申喬,他是公元1644年生人,出生在江蘇常州一帶,他非常聰明,在26歲就考中了當時清朝的秀才,入朝為官,他的仕途一直很順利,一路高升,最高做到了刑部主事。到了康熙五十九年,他已經年紀非常大了,加上年老多病,康熙卻「仍獎申喬清廉,令在官調治。」。 那麼趙申喬的「清官」具體「清」在哪裡呢?
  • 相士給皇子看相 說了16個字 康熙聽聞後立刻處死相士
    當時太子胤礽還沒有被廢黜,但張明德知道大阿哥有奪嫡之心,便在他面前吹牛,說自己有「異能者十六人」,可以找其中兩個人過來,刺殺皇太子,目的是想從大阿哥那裡騙錢。大阿哥一聽,覺得挺感興趣,但又不敢背刺殺太子的罪名,於是把這個算命先生,介紹給了八阿哥胤禩。張明德見到八阿哥後,也對他說了刺殺太子的計劃,同時還給八阿哥看了相,說了十六個字。
  • 康熙總寫錯別字,為啥沒人敢提醒他一聲?他總能想辦法圓回來
    比如說,一般看了流水帳的奏章,康熙的批覆都是「知道了」三個字,可是全國這些文武官員,基本上都是以流水帳的形式在寫奏章,因此康熙的工作量相當大,這「知道了」三個字康熙每天不知道要寫多少遍,字寫多了就不像原來的字了,結果康熙不小心就寫了一個「知道子」。
  • 雍正上臺後,嚴厲打擊老八胤禩,他是怎麼處理胤禩唯一兒子的
    雍正繼位後,對於曾與他爭儲的皇子們殘酷打壓,其中與他針鋒相對的八皇子胤禩更是被削除爵位,革除宗籍,還被改名「阿其那」(豬的意思)。那麼,雍正是怎樣對待胤禩的兒子的呢?胤禩一生只有一妻一妾,子嗣不豐,只有一兒一女。弘旺便是胤禩的獨苗兒子。
  • 八阿哥將天石換成了死鷹,康熙在過大壽時知道嗎?他為何沒有深究
    十四阿哥胤禵興高採烈地找來一塊隕石,上面的形狀恰好是一個壽比南山的壽字。恰好康熙皇帝過大壽,這麼一份禮物送過去,那康熙可得樂壞了。問題是他派去送禮物的人叫鄂倫岱,鄂倫岱昔日是八爺黨的手下,因此他回京以後,自然是先去拜會八阿哥胤禩。
  • 一家六個兒子名字全帶「土」字旁,康熙震怒,下令全家斬立決
    清朝康熙年間,浙江餘姚官府登記戶籍時,看到了一戶姓王的普通百姓人家,生了六個兒子,這個六個兒子的名字之中全部帶有偏旁「土」,感覺奇怪,於是逐層上報,康熙接到奏報,直接下令:「全家斬立決!」這個姓王的人家被康熙斷定,是逃到浙江餘姚的明朝朱三太子,崇禎皇帝的三兒子朱慈炯。康熙為什麼這麼篤定他就是朱三太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