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10時45分,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享年95歲。
潘鶴是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是我國當代著名雕塑大師、全國雕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具有傑出貢獻的人民藝術家。
潘鶴
曾創作《開荒牛》《艱苦歲月》
潘鶴的代表作品中,有反映紅軍戰士不畏艱苦、充滿樂觀主義精神的雕塑作品《艱苦歲月》,展現中日和平友好的雕塑作品《和平少女》,中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深圳的標誌性城市雕塑《開荒牛》等。其中作品《開荒牛》還獲第六屆全國美術展覽金質獎,成為深圳精神乃至改革開放精神的「世紀象徵」;《艱苦歲月》收錄於全國小學課本,成為一代代中國人熟悉的經典雕塑。
在7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潘鶴創作了100多座大型戶外雕塑,分布在國內外68個城市,60多件中型雕塑也被國家級美術館及博物館收藏,屢獲國家級最高獎項。
潘鶴說,「我的作品不會擺放在私人地方,如果只為了給有錢人的老婆和孩子看,這是浪費了我的才華,我的作品一定要擺放在公共場所。」
2009年,潘鶴獲得由中宣部批准設立,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國家級美術最高獎「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得由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評選的「廣東省首屆文藝終身成就獎」。對於獲獎,年逾古稀的潘鶴曾自嘲說:「我仍然前途無量……」
2017年,潘鶴(中)、潘放(左二)、潘泓彰(右二)三代人藝術作品展曾在廣州沙面舉行,這是潘家三代人第一次「合體」開展。
潘放:父親是一個浪漫的雕塑家
南都記者曾經採訪了潘鶴的兒子潘放。在潘放眼中,父親是一個浪漫的雕塑家。潘放說,父親追求表妹受到了雙方家庭的反對。但他沒有順從家庭,而是暗下決心要闖出一番事業。
失戀後,潘鶴曾在日記裡寫道:「天生我是一個藝術家,我要立志,再不為愛情犧牲藝術……我以後需埋頭於雕塑,在那裡尋求幸福,在那裡抒發情懷。」
潘放認為,父親是一個浪漫的藝術家,「這正是他作為一代藝術大師蓬勃生命力的體現」。
浪漫之城珠海的著名雕塑《珠海漁女》是潘鶴的作品,他把對初戀的感覺融入到了作品裡。當時因為雕塑豐滿的裸體被人誤解,其藝術思想的開放和前衛可見一斑。
潘鶴認為,「藝術創作就像談戀愛,不能為追求時髦耍手段」。
採寫:南都記者許曉蕾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