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內側結構的解剖學研究

2021-01-22 微創針刀與精細解剖

背景 膝關節內側的解剖已經在質量上有描述,但是內部的主要結構附著點還沒有報導。研究的目的是定性膝關節內側結構的解剖,對膝關節解剖附著點及相關骨性標誌的關係做數量上的評估。

方法 共有8個不成對的新鮮的冰凍屍體膝關節, 應用電磁的三維跟蹤傳感器對切面進行觀察和測量。

結果 除了內側髁和內收肌結節,第三個骨性突起腓腸肌結節,與內側腓腸肌的附著部位相當應經鑑定。表面的內側副韌帶得到長度平均是94.8mm.內側副韌帶表面的近段股骨附著點是3.2mm長,內上髁後方4.8mm.內側副韌帶表面在脛骨上距離關節61.2mm.深層的內側副韌帶由半月板股骨部分和半月板脛骨部分組成。後方的斜韌帶股骨附著點距離內收肌結節遠端7.7mm,後方6.4mm,距離腓腸肌結節遠端1.4mm和前方2.9mm.內側髕股韌帶在股骨上附著點距離內收肌結節前方1.9毫米和遠端3.8毫米。

結論 膝關節內側韌帶結構有一致的附著類型。


臨床證據 腓腸肌結節和數據關係對於解剖修復和重建膝關節內側結構複雜的韌帶損傷是有的來源於來源於股骨樣本的照片(遠端內測觀,右膝)指針表明內上髁(ME)內收肌結節(AT)以及腓腸肌結節(GT)之間的關係。


股骨的骨性標記和膝關節內側主要結構的附著位置示意圖。內收肌結節(AT),腓腸肌結節(GT),內上髁(ME),AMT=大收肌腱,MGT=內側腓腸肌肌腱,sMCL=淺層內側副韌帶,MPFL=內側髕股韌帶,POL=後斜韌帶,


膝關節內側主要結構示意圖。VMO=股內側肌 ,MPFL=內側髕股韌帶,POL=後斜韌帶,sMCL=淺層內側副韌帶,SM=半膜肌,MGT=內側腓腸肌肌腱,AMT=大收肌腱。

淺層內側副韌帶的示意圖(s MCL)(內側面,左膝關節)。近端的鉗子在股骨部分的前緣,遠端的止血鉗子在近端和遠端脛骨附著部位之間。SM=半膜肌,POL=後斜韌帶

內測深層副韌帶的半月板股骨(MF)和半月板脛骨(MT)部分(左膝 內側面觀),帶有後斜韌帶並去除內測關節囊。星號表示淺層內側副韌帶股骨上的附著位置。MM=內測半月板後面,MFC=內測股骨髁的後面,MTP=內測脛骨平臺的後面


後斜韌帶三個臂的示意圖(右膝,後內側),sMCL=淺層內側副韌帶,SM=半膜肌,MGT=內測腓腸肌,OPL=膕斜韌帶



7-A和7-B 表示後斜韌帶的中央臂(右膝 內側面觀),星號表示淺層內側副韌帶的股骨附著點,已經移除,鉗子的尖端在內側腓腸肌的附著部位,MGT=內測腓腸肌腱,SM=半膜肌肉肌腱,MFC=股骨內側髁的前面,ME=內上髁,POL=後斜韌帶,VMO=股內側肌肉

Fig. 7-B

後斜韌帶三個臂的示意圖(右膝後內側面),sMCL=淺層內測副韌帶,SM=半膜肌肉肌腱,MGT=內測腓腸肌腱,OPL =後斜韌帶

用後方股四頭肌纖維(抬高已經分離的內側髕股韌帶(MPFL)(右膝內側觀)圖像。針在內側髕股韌帶下方,所指在內側髕股韌帶的遠端。已經去除深部內側關節囊。AMT= 大收肌腱 p=髕骨,SM=半膜肌腱

圖像 股骨的附著點包括 內收肌拉大的肌腱(AMT)及其附著到內側腓腸肌(MGT)上的擴展部分(箭頭)和後內側關節囊(PMC)(右膝,內側觀)。鉗子正在夾住淺層內側副韌帶(Smcl)的前緣。

示意圖 內側腓腸肌和大收肌腱的附著部位,它們與內收肌結節和腓腸肌結節之間的相關性 右膝 內側觀。肌腱與它們的骨性附著點分離。AT=內收肌結節,GT=腓腸肌結節,MCL=內側副韌帶,ME=內上髁,MFC=內側股骨髁。MPFL=內側髕股韌帶,POL=後斜韌帶,VMO=股內側斜肌


示意圖 鵝足的側緣,表明縫匠肌,股薄肌,半腱肌分離的附著部位(左膝內側觀)。止血鉗在淺層內側副韌帶(S MCL)近端和遠端止點之間的空隙下方。


相關焦點

  • 膝關節內側疼痛,腿打軟居然是隱神經卡壓!鑑別應對看這裡~
    今天我們又來說膝痛了~為什麼一直要強調膝痛是因為膝關節系統龐大,問題也較多單單膝內側疼痛的原因就有:膝關節內側骨關節炎>膝關節內側半月板損傷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鵝足滑囊炎……這些還是常見的原因其實還有一些原因常常被我們忽略比如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隱神經卡壓
  • 蛙泳膝關節內側疼痛要了解的內容
    這種不同的運動模式是股骨內旋、脛骨外旋,兩個不同方向的旋轉形成了剪切力,剪切力對膝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形成了壓力。時間長了,例如內側副韌帶、半月板等就可能出現損傷,輕的是炎症,重則可能撕裂。膝關節的內側結構與運動損傷
  • 為什麼膝關節內側更容易出現疼痛?
    但是在膝關節受到這些反作用力中,有60-80%的負荷會傳遞到膝關節內側。在邁步周期的早期,地面反作用力通常向腳外側傳遞到足跟,然後向上和向內(脛骨比腓骨粗大,更適合承重和傳導力)傳遞到膝關節,繼續往上傳遞到身體其它部位,(如圖)通過向內傳遞到膝的前-後軸地面反作用力隨每一步在膝關節產生了內翻力矩。
  • 2017醫學基礎知識:膝關節的解剖結構特點
    2017醫學基礎知識:膝關節的解剖結構特點。更多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醫療衛生人才網。 膝關節的解剖結構特點: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構成,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骸骨與股骨的髕面相接,股骨的內、外側跟分別與脛骨的內、外側踝相對。
  • 走遠路後內側易酸痛? 保護膝關節別忽視「預警信號」
    走遠路後內側易酸痛? 保護膝關節別忽視「預警信號」 原標題:   膝關節疼痛、腫脹、僵硬,上下樓梯疼痛加重,坐著再站起時膝部不適加重……生活中,很多中老年人被膝關節症狀所困擾。
  • 如何激活股內側肌,保護膝關節?
    股內側肌是股四頭肌的一部分。雖然股四頭肌常常作為一個整體出現,但這幾條肌肉在功能上有很大的不同。股四頭肌是主要的膝關節伸肌,同時和髕骨的位置、穩定性密切相關。和膝關節有關的很多症狀,都和股四頭肌有關,包括膝蓋疼痛、超伸和扭轉等。深入理解股四頭肌中幾塊肌肉的功能,才能真正改善症狀,保護膝關節。
  • 你的膝關節內側痛嗎?
    對於很多喜歡運動或跑步的人來說,在經過長時間運動後,經常會出現膝關節內側疼痛的情況,也許你會疑惑,「不是說跑步膝疼痛都是在外側嗎?為啥我是內側痛呢?」可是,是誰規定的膝關節的疼痛只能是外側呢,每個人運動的方式和關節受力的情況不一樣,膝關節的內外側都有損傷的可能,如果你是膝關節內側疼痛,很有可能是鵝足肌腱炎引起的鵝足,是縫匠肌、股薄肌、半腱肌三塊肌肉的腱性部分在脛骨近段內側的附著點,因外形類似鵝足而得名,故稱鵝足,也叫鵝足肌腱。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怎麼辦?
    內側副韌帶損傷,是膝關節的常見損傷,經常發生於溜冰,踢球打球等劇烈運動,膝關節處於外翻狀態,突然扭傷,導致內側副韌帶的撕裂。內側副韌帶損傷,分為三度,一度最輕,二度中等,三度最嚴重,一度二度損傷,可以採用保守治療,保守治療,至少要休息制動一個月左右,一個月之內儘量綁石膏或者支具制動。一個月以後拆除石膏或者支具,開始功能鍛鍊,膝關節慢慢練習伸屈,同時鍛鍊膝關節周圍的肌肉。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康復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呈扇形,上下兩端附著於股骨及脛骨的內髁。膝屈曲時,小腿突然外展外旋, 或大腿突然內收內旋使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損傷分為部分損傷及完全斷裂。
  • 膝關節內側疼痛是關節炎嗎?怎麼治療才好呢?
    膝關節是我們人體當中特別重要的一個部位,而且我們的運動行走基本上都是需要用到它的,但是往往也是最容易患病的地方,就比如說膝關節內側疼痛,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治療,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一、膝關節內側疼痛怎麼治?
  • 怎樣改善膝關節內側的肌腱疼痛?
    膝關節內側的肌腱疼痛 往往發生在支撐腿的左腿上。膝關節的內側包括半膜肌、股薄肌、半腱肌這3條肌肉,形成了鵝足的形狀,因此這個部位的炎症被稱為「鵝足炎」。 左腳蹬地以後,上述的肌肉過於放鬆的話,鵝足部分的肌肉會得到拉伸。
  • 內側髕骨韌帶重建顯著改善膝關節功能
    北京積水潭醫院運動醫學中心8月15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內側髕骨韌帶(MPFL)重建治療復發性髕骨脫位能夠明顯改善髕骨穩定性,且術後膝關節功能評分和運動等級評分均較術前明顯改善。
  • 膝關節內側疼痛是怎麼回事兒?該怎麼辦?
    所以當出現膝關節疼痛的時候,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明確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是什麼。今天咱們重點分析膝關節內側疼痛:有很多種原因可以引起膝關節內側疼痛。當明確了引起膝關節內側疼痛的原因之後,就可以根據具體的原因進行合適的治療了。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大腿肌的結構前群、內側群...
    大腿肌的結構前群、內側群以及後群是醫學基礎知識中常見的考點,在事業單位的考試中,其經常出現在考題中,掌握好大腿肌的結構前群、內側群以及後群,能夠幫助我們快速準確地做題,尤其是聯繫一些大腿肌的功能的時候。針對這個問題,下面對大腿肌的結構前群、內側群以及後群進行總結,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首先我們一起看一道題目:1.
  • 大腿內側痛並且痛不過膝關節是什麼原因?
    大腿內側痛並且痛不過膝關節是什麼原因? 臨床上引起大腿內側疼痛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類: 1)大腿內側的內收肌群的拉傷,一般多發生在日常活動或者是體育活動中。如下樓梯時,沒有走好誘發大腿內收肌群的拉傷或者是做一些蹲起、深蹲的過程中。
  • 瑜伽解剖學:是無良商人追名逐利的騙局,還是如虎添翼的工具?
    瑜伽解剖學真的是為了推銷課程,由無良商人包裝出的騙局嗎?按照計劃,星期五講體式來講講解剖。解剖這個話題實在是太大了。今天我們著重來說一說把解剖這個概念引到瑜伽裡面來到底是無良商人追名逐利的騙局,還是讓練習如虎添翼的工具?
  • 站久膝關節內側疼,快速解決的方法在這裡!
    很多人上下班站地鐵,時間久了就會膝關節內側疼。也有的人排隊買東西,站久了膝關節內側也會疼,還有的人站著開會時間久了,膝關節內側也會疼。這些情節是否也發生在你的身上呢?為什麼我們站久了膝關節內側會產生疼痛,這是因為我們仍在站立的過程中,為了保持軀幹前後的穩定,我們的核心肌群就會過度發力,來維持軀幹的平衡,其中包括大腿內側的內收肌,因為內收肌的連接,即在恥骨聯合右在膝關節內側,所以內收肌既要保證骨盆的穩定,又要保持膝關節的穩定,因此內收肌在我們站立的過程中容易產生肌肉的緊張,當內收肌過度緊張,反發生痙攣的時候,為了減少內收肌過度緊張所導致的膝關節內側疼痛
  • 膝蓋內側疼,當心「鵝足」在作怪!這6大因素一定要注意!
    >運動最多、負重最大的部位之一因此非常容易出現問題其中最為普遍的一個問題便是膝痛疼痛的具體位置不同其背後原因也就不同今天我們來說說膝蓋內側痛縫匠肌、股薄肌與半鍵肌的肌腱在脛骨上端內側互相重疊組成一個腱膜樣組織,形似鵝足,故被稱為鵝足腱,也就是我們說的「鵝足」。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鵝足囊位於鵝足腱與脛側副韌帶之間,橢圓形,不與關節腔相通。
  • 膝蓋內側疼痛是什麼原因 雙腿膝關節疼痛的治療方法
    膝蓋內側疼痛是什麼原因 雙腿膝關節疼痛的治療方法 時間: 2018-11-05 09:55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偲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結構最為複雜的關節。它承載著人體大多數重量。
  • 【正骨健教】膝關節內側疼痛,小心「鵝足」在作怪
    但你是否有過 在一陣長跑或蹲久之後 膝蓋的下內側有疼痛的感覺 一、認識「鵝足」 鵝足是膝關節內側,是由縫匠肌、股薄肌、半腱肌三個肌肉組成的聯合腱膜。因其形狀酷似鵝掌,因此命名;它與膝關節內側副韌帶之間的有一個淺層滑囊,稱為「鵝足滑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