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8歲獨霸一方,執掌山西38年,民國四朝元老,至今為人們所懷念

2020-12-27 學歷史漲知識品人生

提起民國軍閥,給人們的印象就是窮兵黷武,不顧百姓死活,為了爭地盤不惜「一將功成萬骨枯」,像吳佩孚、孫傳芳等。但今天小編說的這位,他不僅僅很少參加軍閥混戰,在民國還把自家轄區打造成了「全國模範省份」,家鄉的人民至今對其極為敬佩。同時他也是民國四朝元老,從袁世凱到蔣介石,一直被委以重任,可謂是政壇不倒翁,這一點唯獨蔣介石可以與其比肩。他就是人稱「閻老西」的山西王——閻錫山。

山西王閻錫山

閻錫山1883年出生於山西五臺,早年讀過私塾,後來參加山西武備學堂,因為成績優異保送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日本期間加入同盟會,學成歸國後擔任陸軍團長,1911年殺死山西巡撫,響應武昌起義,宣布山西脫離清政府,為辛亥革命的成功立下大功,1912年被袁世凱任命為山西督軍,這一年他28歲,堪稱少年得志,也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督軍,從此開始了他獨霸山西38年的傳奇生涯。

辛亥革命成功,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

在接下來的北洋軍閥混戰中,直皖奉三大派系都對閻錫山拉攏,希望其為自己效力。但是閻錫山的「商人」頭腦此時展現的淋漓盡致,不到最後勝利時刻不會貿然參戰,也不參加任何的派系,反倒是一心經略山西,在別的省份軍閥混戰之時,山西這邊風景獨好,閻錫山興辦實業,創建了太原兵工廠,在山西境內創建私塾,鼓勵適齡兒童上學,減免苛捐雜稅,這些措施在當時的民國是想都不敢想的。在北洋軍閥時期閻錫山可謂是不問世事,猥瑣發育,真正幫助其走向全國的則是北伐戰爭。

民國時期太原兵工廠

1927年蔣介石實施北伐之後,閻錫山也沒有馬上參加北伐軍,在看到吳佩孚、孫傳芳都被打垮,張作霖退出關外之時,果斷參戰,憑藉在後方撿漏,閻錫山從偏安山西一隅到一舉掌握晉冀察綏四省、外加京津兩市軍政大權,成為在全國舉足輕重的人物。但是接下來爆發的中原大戰,閻錫山的晉軍可謂是大傷元氣,儘管10餘年經略山西還是積累了一定的實力,但是在江浙財閥的支持下,山西一省的財力根本支撐不下去全國性的戰爭,這一戰讓閻錫山又退回了老巢,乖乖做自己的山西王。

中原大戰的主角

在抗日戰爭時期,閻錫山可謂是「守土苦戰」,1938年的太原會戰,為保衛家鄉,閻錫山可謂是下了血本,晉軍10餘萬人參戰,拼死抵抗日軍,也對日軍造成萬餘人的損失,晉軍雖沒保住太原,但堅守住了山西剩餘部分,一直相持到抗戰勝利。這期間,閻錫山主動幫助其他戰區抵抗日軍,在保衛自己家鄉上面,閻錫山絕不含糊,是條漢子。在後來的解放戰爭中,閻錫山只能算是日薄西山,以一己之力根本無力抵擋歷史大勢,最終在1949年離開了他經略38年的山西,從此再也沒有踏上故土,在臺灣基本上算是虎落平陽,暗淡度過餘生。

太原會戰時期晉軍部隊

人們之所以對閻錫山尊敬,尤其是山西人,更多是感激其在治理山西期間,休養生息,極大促進了山西的發展,在1949年山西的GDP達到全國第六位,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功,差不多與江浙傳統富庶省份並列,閻錫山的治國理政才能可見一斑。總的來說,閻錫山曾也是熱血青年,參加辛亥革命,在軍閥混戰時期左右逢源,在抗日戰爭時期守土苦戰,在解放戰爭時期英雄末路。對於這樣一個另類的「軍閥」,你又如何看待呢?

相關焦點

  • 民國軍閥走馬燈似的更替,為什麼閻錫山能統治山西38年
    閻錫山(1883-1960)被譽為山西的「土皇帝」,人稱「閻老西」,「亂世狐狸」。從1912年當上山西都督,到1949年敗退臺灣,閻錫山統治山西時間長達38年之久,是民國時期各封疆大吏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
  • 閻老西兒的功與過:為什麼很多山西人懷念閻錫山?
    作為民國一方軍閥的頭頭兒,閻錫山得到的世人評價褒貶不一,但在山西人的口中,閻錫山的總體形象還是比較高大的,筆者從一個山西人的角度,藉此文簡要分析一下閻錫山至今仍被很多山西人懷念的原因。,閻錫山被舉為山西都督,民國六年(1917年)兼任山西省長。
  • "武「朝元老 西班牙人又換帥了
    從武磊登陸西甲至今,還不到1年半的時間,在這並不算長的500多天裡,他已經成為實打實的「武」朝元老。2西班牙人俱樂部在聲明中強調,解僱阿韋拉多是基於目前一線隊的表現而決定的,現階段保級是第一位的。但實際上,俱樂部自己才應該是為本賽季現狀買單的「罪魁禍首」。少帥魯比上賽季帶領球隊時隔多年重回歐戰賽場,然而俱樂部高層絲毫完全沒有為了歐戰而增加投入的意思。
  • 文彥博是四朝元老,90歲高齡依然輔佐皇帝,最終92歲高壽無疾而終
    文彥博在北宋歷史上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他出將入相五十年,卻經歷各種政治風波而不倒,以92歲高齡無疾而終,這是極為罕見的。經歷過的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位皇帝,都對他極為信任,十分親密。他為官為人雖窮貴,極富卻不被人嫉妒,這都多虧了他謙遜的性格。文彥博身為四朝元老,輔佐4位皇帝卻從不居功自傲。這也是他廣受好評的原因之一。今兒我們就來了解下文彥博。文彥博,字寬夫,號伊叟 。汾州介休人 。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
  • 該朝只存在了38年,但留下的四個工程卻令後世承恩至今,還在沿用
    每當人們提起我國的古代強國,總會想到「強漢」和「盛唐」。在漢朝多帝的統治下,大漢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先進也是最強大的國家。在這個時期,農耕文明戰勝了遊牧民族,也令匈奴聞風喪膽,更讓華夏兒女得以硬氣地說出:「犯我中華(強漢)者,雖遠必誅。」而唐朝呢,自不必多說!在這個時期,我國經濟文化達到鼎盛,開創了疆域遼闊,萬國來朝的不世偉業。
  • 民國——所謂浪漫的38年
    中華民國(1912——1949),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38年,對於一個政權來說,是很短暫的,但是就是這短短的38年,留給了世人的印象卻充滿了浪漫的色彩:千般繁華各萬種風情的才子佳人,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的文人騷客,小洋樓裡的傳奇故事,十裡洋場的紙醉金迷。老照片與流傳下來的故事無不告訴我們,那是一個黃金時代。
  • 大秦賦:他是大秦四朝元老,就連呂不韋對他也是恭恭敬敬
    說起戰國四大名將,大家一定非常熟悉,秦國佔了兩個,白起和王翦,但其實在大秦帝國中,還有一位四朝元老級的人物,他一樣為大秦帝國立下了不朽的功績-蒙驁。蒙驁的一生前前後後共效忠了秦王朝四世: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和秦始皇。
  • 鮮為人知的「6朝元老」王義夫:你的堅持,會化為勝利撲面而來
    6朝元老王義夫:射擊,是我的青春王義夫,1960年12月4日出生於遼寧遼陽,為中國前射擊運動員。1979年,王義夫入選國家隊。1988年,王義夫參加了漢城奧運會男子10米氣手槍的項目,以578環的成績排名第十五,此時他28歲。
  • 出自山西汾陽的經濟學家冀朝鼎
    後來當地修文湖,建孔廟,重修文峰塔,接著把文峰路延伸道文峰塔底下,終於實現了冀朝鑄當時的想法。所以冀朝鑄一直以來,在汾陽人心中,很有分量。地位高,捐過錢,恩澤鄉親。相較於冀朝鑄來說,身為大哥的冀朝鼎,卻是很少有人聽聞。即使有,也遠遠達不到冀朝鑄那種,婦孺皆知。這一點在同為汾陽人的賈樟柯身上一樣體現。人們認為賈樟柯只是在汾陽出名。
  • 鐵骨錚錚長達38年的民國時期,為何不能算作一個歷史朝代?
    文/煮酒論史君我們都知道泱泱華夏有5000多年的歷史,在這5000多年的歷史當中,湧現很多的朝代,例如我們所知道的唐宋元明清朝代,但是我們也知道近現代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時間段,也就是從1912年到1949年期間這長達38年的時間,我國經歷了一個特殊的時期,我們把這個時期叫做民國時期
  • 歷事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朝元老,大清運氣最好的宰相潘世恩
    在清朝歷史上,「四朝元老」為數並不多,潘世恩算是其中的典型,說他是清朝300年來運氣最好的宰相一點都不為過,潘世恩活了足足86歲,他為官五十餘年,歷事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朝。潘世恩為官正直,外柔內剛,他先後任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東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等職。
  • 民國三大佬的結局:白崇禧因美女而死,馮玉祥死的不明不白,只有他得善終
    閻錫山這個人就比較精明了,當年坐鎮山西時雖然也恨蔣介石,不過表面上一直都擁護中央政府,實際上任何中央勢力都別想進入山西,為此,還專門把山西的鐵軌修成窄軌,外面的火車根本進不去。不過他主政山西38年,醉心於建設,山西的教育、民生、農業等等在他治下成績斐然,山西也和陸榮廷治下的廣西成為民國大名鼎鼎的兩大模範省,有的書說那個時候的山西人恨閻錫山,純屬扯淡。
  • 他是國民黨元老,因一壯舉轟動全國,臨終前仍在痛罵蔣介石
    他是國民黨元老,因一壯舉轟動全國,臨終前仍在痛罵蔣介石 1935年,國民政府與日軍籤訂《何梅協定》,完全放棄了華北主權,為後來日本全面侵華打開了華北大門。此舉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巨大憤慨,社會各界都義憤填膺。當時中國婦女革命的領袖何香凝女士就曾送給蔣介石一條舊裙子,羞辱他並表達自己的憤慨。
  • 三十歲的女人在圍棋界被稱為元老 趙惠連奪得大舟杯元老賽冠軍
    21世紀初,韓國開始為老棋手辦賽。特別是實行取消對局費的獎金制之後,元老們的待遇失去保障,為了平衡,韓國棋院創辦了名目繁多的元老賽。例如2014年這一年,就進行了元老國手戰、元老王位戰、元老棋王戰、元老國棋戰、元老棋聖戰、元老王中王戰六個元老賽,2016年起更組織起規模盛大的元老聯賽。在韓國各類杯賽萎靡不振的當下,老棋手的對局反而比普通年輕棋手多很多。
  • 閻錫山曾稱霸山西長達38年,他的五個兒子,最終都有何結局?
    談起中國近代史的時候,閻錫山是其中重要的一篇,在民國時期,閻錫山是能與蔣相對抗的大軍閥。他曾持續掌管山西三十八年,這在時局動蕩,政權更迭極快的民國時期可以稱得上是"不倒翁"的存在,閻錫山也因此擁有了"山西王"的美譽。
  • 愛國名臣四朝元老鄺俞平,為啥會舉家從安徽遷居河源…
    直到現在,世界各地還有眾多鄺氏族人來到河源梧桐山下祭祀他。鄺俞平原祖籍江南盧州府(今安徽境內),但這位為官睿智,政績超卓的愛國名臣四朝元老,最後卻舉家從安徽遷居到了河源,並在此終老,這是為何?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方愈平因女兒方淑麗被冊封為皇妃,受封宣城侯,食採宣城(今安徽宣城)。因宣城古屬曠林,成邑後改為「鄺」。古代時有鄺國,宋孝宗因此賜其姓鄺,方愈平因此稱為鄺愈平。從方姓變為鄺姓,是從鄺愈平開始的,因此鄺氏後人奉之為始祖。
  • 民國時期的老照片,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是這樣的,圖四是民國美女
    民國時期的老照片,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是這樣的,圖四是民國美女 民國時期的老照片,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是這樣的,圖四是民國美女1、民國時期的兩名女子正在打麻將,那時候麻將是人們普遍接受的一種娛樂方式。
  • 此人是民國元老,卻覺得自己「不是當官的料」!晚年依靠賣字度日
    他出生於同治四年(1865年),26歲高中舉人;早年和蔡元培等人發起成立愛國學社;後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一生追隨孫中山,他死後,于右任擔任治喪委員會主任,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吳稚暉。吳稚暉自幼家境貧寒,從小苦讀四書五經,終於考中舉人,不過在科舉的這條路上令他的意志消磨殆盡,註定終生異於常人。1905年春,他有緣結識孫中山,被孫中山先生的個人魅力所感染,從此踏上了革命的歷程,辛亥革命爆發,民國成立,吳稚暉也逐漸由清朝臣子成為民國的革命人士。
  • 兵荒馬亂的38年,民國讀書人為什麼能鐵骨錚錚,創造百家齊鳴?
    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民國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段已經「湮滅」的歷史,他的存在給人的感覺,有別於以往任何一個朝代,其歷史功過也極為複雜,其最大的功績在於推翻了我國數千年陳舊的封建社會,
  • 日本跳水奧運五朝元老感染新冠,奧運代表團中招第一人
    8月4日消息,據日本媒體報導,39歲的日本跳水老將、奧運五朝元老寺內健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目前正在醫院治療。7月31日他進行了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寺內健回憶,他在24日曾與一名確診者在同一個區域進行訓練。寺內健在8月7日即將年滿40周歲,他目前正在住院,除了發燒,他的味覺和嗅覺也出現異常。這樣,寺內健成為日本奧運代表隊成員中,首位確診新冠肺炎的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