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歐洲城市公交電動化存在多大的一個增量市場?
在之前的文章《歐美商用車領域幾大電池Pack企業之間的比較》裡提到歐洲的幾家第三方電池Pack企業,比如Voltabox,BMZ,AKasol等企業,這些企業都在不同程度的上參與歐洲城市公交電動化的進程,為其提供動力電池Pack系統。
在分析這幾家公司參與歐洲城市公交電動化的業務發展歷程的時候,一些問題一直在博主腦海裡盤旋,比如:歐洲的城市公交電動化目前達到了一個怎樣的狀態?歐洲的城市公交電動化存在多大的一個增量市場?又有誰在參與這些歐洲城市公交電動化的進程?
帶著這些問題在搜集和整理一些資料的時候,剛好看到了一個歐洲人自己發起的名為ZeEUS的項目,這個項目的運行過程中發生的事件和輸出的報告,剛好能回答博主所思考的一些問題。
在ZeEUS發布的項目總結報告中,歐洲人認為到2030年,歐洲城市公交電動化的路線依舊是多元化的,有純電動,有燃料電池,有柴油+電池,不同能源驅動車型的同時存在。但是歐洲人預計到2030年,純電動(鋰電池驅動)的城市公交將佔據52%的比例。
博主會通過相關文章,分享歐洲城市公交電動化的一些資訊。本文重點介紹ZeEus項目的一些簡介信息。
ZeEus,全稱「Zero Emission Urban Bus System」,致力於通過在歐洲9個國家10個城市開展公交電動化試點工作,採用不同的電動化技術和不同的充電技術方案,為後期大規模的推廣城市公交電動化,提供解決方案。
該項目的三大目標如下:
1)對於載客人數較多的公交網絡,為其擴展純電動化的解決方案;
2)通過實際的案例(10個城市試點),來評估城市公交電動化,在環境,經濟和社會層面的可行性;
3)通過專門的實際行動,來推動歐洲城市電動公交的滲透率;
4)通過制定指南,為相關決策者在城市公交電動化進程中,對於「如何去判斷,怎樣去做,什麼時候去做」等層面的問題,提供諮詢工作。
該項目開發展的歷程如下:
基於歐盟委員會2011年制定的《Roadmap to a Single European Transport Area – Towards a competitive and resource efficient transport system》大框架下,ZeEus於2013年成立,並在同年11月就開始了項目的啟動和規劃工作,到2018年4月,歷時5年,截至目前,已完成項目的總結和推廣工作。
ZeEus同歐洲電池聯盟一樣,同樣由歐盟委員會發起,整個項目的預算是2250萬歐元,其中有1350萬歐元來自歐盟委員會。
歷時5年的項目開展中,得到了公共運輸當局、公共運輸運營商、車輛製造商、能源供應商、大學和研究中心、相關協會等40多個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共同參與(見下圖)。其中有不乏我們熟知的企業,比如Frauhofer研究院,Volvo和Skoda等知名汽車企業。
大概看了下歐洲人發起的ZeEus這個項目的一些報告,博主第一反應是:這個項目像極了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最初的第一波產業政策,當初的旗號是「十城千輛工程」,於2009年元月啟動。
主要內容是:「通過提供財政補貼,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開展示範運行,涉及這些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務、市政、郵政等領域,力爭使全國新能源汽車的運營規模到2012年佔到汽車市場份額的10%。」
巧合的是,ZeEus這個項目也是在10個城市開展試點,但是比我們晚了4年,不知道歐洲人是不是參考了我們的試點策略。
但是回顧ZeEus項目創建的宗旨,和其項目中的事件,與我們的「十城千輛工程」還是存在較大的差異。我們一剛開始就是通過高額的財政補貼,採用近乎急功近利的方式,來推動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最後導致出現很多企業故意騙取國家財政補貼的一地雞毛的事件。
從ZeEus創建的宗旨和一些報告,能看出ZeEus並不是急於提高電動公交大巴的市場滲透率,而是從社會,經濟和環保的整體層面,來通盤考量,在歐洲大陸推廣電動城市公交的可行性。
根據不同的城市地貌,不同的公交類型,不同的充電方式,不同的環保和經濟收益來進行具體的細節考量。具體的信息,博主後續會有專門的文章介紹。
(文章來源:OFweek)
(責任編輯:DF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