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城市公交電動化存在多大的一個增量市場?

2021-01-11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歐洲城市公交電動化存在多大的一個增量市場?

  在之前的文章《歐美商用車領域幾大電池Pack企業之間的比較》裡提到歐洲的幾家第三方電池Pack企業,比如Voltabox,BMZ,AKasol等企業,這些企業都在不同程度的上參與歐洲城市公交電動化的進程,為其提供動力電池Pack系統。

  在分析這幾家公司參與歐洲城市公交電動化的業務發展歷程的時候,一些問題一直在博主腦海裡盤旋,比如:歐洲的城市公交電動化目前達到了一個怎樣的狀態?歐洲的城市公交電動化存在多大的一個增量市場?又有誰在參與這些歐洲城市公交電動化的進程?

  帶著這些問題在搜集和整理一些資料的時候,剛好看到了一個歐洲人自己發起的名為ZeEUS的項目,這個項目的運行過程中發生的事件和輸出的報告,剛好能回答博主所思考的一些問題。

  在ZeEUS發布的項目總結報告中,歐洲人認為到2030年,歐洲城市公交電動化的路線依舊是多元化的,有純電動,有燃料電池,有柴油+電池,不同能源驅動車型的同時存在。但是歐洲人預計到2030年,純電動(鋰電池驅動)的城市公交將佔據52%的比例。

  博主會通過相關文章,分享歐洲城市公交電動化的一些資訊。本文重點介紹ZeEus項目的一些簡介信息。

  ZeEus,全稱「Zero Emission Urban Bus System」,致力於通過在歐洲9個國家10個城市開展公交電動化試點工作,採用不同的電動化技術和不同的充電技術方案,為後期大規模的推廣城市公交電動化,提供解決方案。

  該項目的三大目標如下:

  1)對於載客人數較多的公交網絡,為其擴展純電動化的解決方案;

  2)通過實際的案例(10個城市試點),來評估城市公交電動化,在環境,經濟和社會層面的可行性;

  3)通過專門的實際行動,來推動歐洲城市電動公交的滲透率;

  4)通過制定指南,為相關決策者在城市公交電動化進程中,對於「如何去判斷,怎樣去做,什麼時候去做」等層面的問題,提供諮詢工作。

  該項目開發展的歷程如下:

  基於歐盟委員會2011年制定的《Roadmap to a Single European Transport Area – Towards a competitive and resource efficient transport system》大框架下,ZeEus於2013年成立,並在同年11月就開始了項目的啟動和規劃工作,到2018年4月,歷時5年,截至目前,已完成項目的總結和推廣工作。

  ZeEus同歐洲電池聯盟一樣,同樣由歐盟委員會發起,整個項目的預算是2250萬歐元,其中有1350萬歐元來自歐盟委員會。

  歷時5年的項目開展中,得到了公共運輸當局、公共運輸運營商、車輛製造商、能源供應商、大學和研究中心、相關協會等40多個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共同參與(見下圖)。其中有不乏我們熟知的企業,比如Frauhofer研究院,Volvo和Skoda等知名汽車企業。

  大概看了下歐洲人發起的ZeEus這個項目的一些報告,博主第一反應是:這個項目像極了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最初的第一波產業政策,當初的旗號是「十城千輛工程」,於2009年元月啟動。

  主要內容是:「通過提供財政補貼,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開展示範運行,涉及這些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務、市政、郵政等領域,力爭使全國新能源汽車的運營規模到2012年佔到汽車市場份額的10%。」

  巧合的是,ZeEus這個項目也是在10個城市開展試點,但是比我們晚了4年,不知道歐洲人是不是參考了我們的試點策略。

  但是回顧ZeEus項目創建的宗旨,和其項目中的事件,與我們的「十城千輛工程」還是存在較大的差異。我們一剛開始就是通過高額的財政補貼,採用近乎急功近利的方式,來推動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最後導致出現很多企業故意騙取國家財政補貼的一地雞毛的事件。

  從ZeEus創建的宗旨和一些報告,能看出ZeEus並不是急於提高電動公交大巴的市場滲透率,而是從社會,經濟和環保的整體層面,來通盤考量,在歐洲大陸推廣電動城市公交的可行性。

  根據不同的城市地貌,不同的公交類型,不同的充電方式,不同的環保和經濟收益來進行具體的細節考量。具體的信息,博主後續會有專門的文章介紹。

(文章來源:OFweek)

(責任編輯:DF520)

相關焦點

  • 新品電動化大勢已成,慢充持續保有九成,330-332批公交新品解析
    毋庸置疑的是,在內燃機時代,歐洲客車企業憑藉多年的機械製造基礎,在工業體系積澱和乘用化配置等方面領先我們許多年,這是需要中國客車企業認真學習之處。但在電動化時代,與「後知後覺」且沒有大批量應用土壤的歐洲客車相比,中國公交產品無疑覓得了先機。
  • 風車王國迎來全歐最大純電動巴士車隊 比亞迪助力荷蘭公交電動化
    當地時間12月13日,比亞迪向歐洲公共運輸運營商凱奧雷斯集團(Keolis)荷蘭分公司正式交付全歐洲最大規模的純電動大巴車隊。此訂單合計259臺,首批246臺將投入該國艾塞爾-維赫特地區運營,線路覆蓋荷蘭東部及中部區域,貫穿茲沃勒、阿珀爾多倫和埃德等多個城市,其餘13臺大巴將按原計劃於2021年春季陸續投入運營。
  • 比亞迪(01211)新能源車交付德國市場 中國智造挺進全球汽車工業強國
    智通財經網 當地時間8月7日,比亞迪向德國公共運輸運營商Bogestra交付首臺12米純電動大巴,標誌著比亞迪正式敲開德國純電動城市公交大門,成功駛入又一個汽車工業強國。所有車輛將於今年十月按期交付,並投入德國北威州魯爾區多個城市使用,包括波鴻市354號公交線路、蓋爾森基興市380號線路以及赫恩地區運營。此款兩門版12米純電動大巴載客數高達80人,高性能兼長續航,單次充電續航裡程超過200公裡。德國魯爾區地處歐洲的十字路口,是德國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該地區工業發達,人口城市密集。
  • 肇慶公交車實現100%純電動化,簡直太贊了!
    肇慶公交車實現100%純電動化,簡直太贊了!它具有什麼市場優勢?△圖源 肇慶交通運輸新升級-大換裝近年來,我市積極行動,多措並舉,全力推進公交電動化進程。2020年以來,為加快實現我市公交電動化全覆蓋,肇慶共新增或更新新能源公交車178輛,進一步優化公交行業能源消費結構。
  • 電動化和智能化是未來,誰掉隊了?
    市場真的已經變天了。不斷增長的新能源市場規模,愈加理性的政策指導,以及各大車企在智能化和電氣化方面的頻頻動作,都可以佐證。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打響。尤其是伴隨著傳統製造商們電氣化願景相繼在中國市場落地,這種競爭的白熱化程度似乎也已經超出了市場的預期。畢竟,這關乎未來格局的奠定。
  • 619路公交更換純電動車,松莊停車場始發線路全部「電動化」
    1月13日,619路公交更換成25輛純電動車,至此,從松莊公交停車場始發的11條公交線路全部「電動化」。619路公交車從松莊停車場開往長風停車場,途經五龍口街、建設南路、長風街等主幹道,停靠站點25個,連接東客站、火車站、長風商務區等重要區域,客流量比較大。
  • 「公交運營模式創新」路在何方? 走進深圳巴士讀懂「深圳經驗」
    2020年10月11日,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運輸分會組織的,「長三角部分公交企業赴深圳、珠海考察交流會」在深圳巴士集團開啟了第一站。  此次交流會,城市公共運輸分會連同浙江公交協會、長三角公交一體化推進聯盟,聯合了上海、南京、常州、南通、揚州、杭州、寧波、紹興、麗水、諸暨等,17家公交單位領導,共赴深圳、珠海,考察學習。
  • 大眾ALL IN電動化,中國市場將是一場「搶灘登陸戰」
    在全球汽車市場轉向電動化、網聯化的大潮中,各大車企、消費者也對數位化製造的關注熱情正在升溫,汽車行業處於一個世紀以來的最大變革中。可以說在跨國車企中,大眾集團ALL IN電動化+數位化的勁頭是最大的了。事實上,自2015年的排放門事件之後,大眾集團便成為電動化轉型中的「激進分子」。而此前ID.3因軟體問題導致交付延遲,也將大眾汽車的短板暴露無遺。根據大眾表示,數位化專項資金的很大一部分將投資於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和重要業務流程的數位化等關鍵領域。
  • 大中型客車92款,鉸接成為電動化新領域,339批客車公告來了
    必須承認,儘管公交行業持續火爆,但從銷量來看的公交結構產品只能佔據半壁江山,今年1-10月市場終端數據的公交結構車型銷量份額為49.1%。尤其現在流行的「客運公交化」改造,使得諸多高地板、帶行李艙的產品湧入市場,加速了對傳統未設置行李艙、地板較低的城市客車的分流,顯然只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策略是打不贏全面戰爭的。
  • 德國三大車企發力電動化數位化轉型 看好中國市場
    截至當地時間4日,德國三大車企大眾、寶馬、戴姆勒均公布了未來5年內加速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的重點投資和發展計劃。
  • 李偉利:找準優勢 小型電動化是自主品牌發展方向
    主要是公共服務領域,一些城市在開始大力推進公共領域的電動化。像深圳、廣州強制規定了整個電動化的新能源汽車新增或者更新的電動車,都要使用電動化的汽車,它就比較高,而合肥、重慶沒有規定的就滲透率低一些。從這三個方面,給出當前第一個判斷,新能源汽車雖然補貼下滑了,但是還是在以政策驅動為主的市場,市場化的程度還是比較低。
  • 邁點專欄|未來一二線城市,增量酒店發展的趨勢在哪兒?
    // 土地是一二線城市最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三大酒店集團近幾年,通過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拓寬市場,並不斷推出新的子品牌,來疊加品牌效應。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探討一個問題:未來一二線城市,增量酒店的發展機會和趨勢在哪?在評估這些酒店項目時,又有哪些雷點?
  • 百人會陳清泰:2030年農村汽車保有量有望超7千萬輛,若電動化可節油...
    我國每年汽車銷售量中實際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存量的更新,數量大約為保有量的6%左右,當前每年大約有1200—1400萬輛左右的汽車是作為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增量市場。可以肯定的是,在我國,不僅「補增」、「新增」市場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的增長;而且每年「更新」市場也會隨著保有量的增長而增長。
  • 廣汽豐田品牌館電動化體驗中心開館 數位化城市展廳進駐核心商圈
    全國首家廣汽豐田品牌館·電動化體驗中心在廣州正佳廣場開館。廣汽豐田首次以數位化城市展廳形式進駐核心商圈,展示廣汽豐田最新的電動化技術與網聯化、智能化技術。體驗中心24小時營業,全天候為用戶提供電動化產品體驗、試駕,直到成交全過程的服務。
  • 淮南召開城市公交票價政策調整聽證會
    ),由於較多線路大大超出了公交營運標準,票價與成本形成倒掛差距過大且長期存在,使得公交企業虧損加大,運營負擔沉重。持特殊群體卡(愛心卡、學生卡、老齡卡)的乘客,刷卡可抵扣2元公交免費票價,抵扣後需補齊剩餘票價。523路公交線路票價維持不動,仍為上車1元,實行1元進位,全程票價4元。定製公交:定製公交線路實行市場調節價管理,由公交企業根據市場情況,靈活定價。學生月票:目前學生月票僅覆蓋本市全日制在校中、小學生。
  • 2020上半年客車市場大盤點上篇,先帶您看看主銷公交車型都有哪些
    從各大類來看,2020上半年的公交類客車佔比56.0%、微降0.5%,未能實現繼續增長,而是在原地踏步,今年國家發布新政、繼續延長新能源補貼3年,加上免購置稅、免車船使用稅等BUFF,其實這些都是為最終實現「公交全面電動化」的保駕護航措施。
  • 西安成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新能源公交車高達5977輛
    西安晚報訊 近日,從交通部傳來好消息:西安市等12個市被命名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記者了解到,西安公交車純電動化比名列全國第一梯隊,為市民提供了綠色、環保、舒適的出行新體驗。2012年以來,交通運輸部在全國組織開展了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工程。近日,經技術組評估、專家組實地驗收、向社會公示、專項整改等程序和整改綜合評議,交通部決定命名西安市等12個城市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創建過程中,陝西省採取了多項措施積極穩妥推進,明確公共運輸在城市交通系統中的主體地位。
  • 後疫情時代城市公交發展之路|2020中國城市公交學術年會圓滿閉幕
    城市交通網訊,11月26日,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運輸分會主辦,江西南昌公共運輸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晟格會展(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公交服務中心承辦的「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運輸分會十屆六次理事會會議暨2020中國城市公共運輸學術年會」在江西南昌隆重舉行!
  • 未來自動駕駛公交系統即將在歐洲5個城市進行測試
    經過18個月的規劃,"未來自動公交車城市級運營系統"(FABULOS)項目即將在歐洲5個城市推出,在真實世界條件下實地測試最後一公裡的自動駕駛班車。FABULOS是一個由歐盟資助的研發項目,自2018年1月起開始運行,旨在開發一個可以集成到現有城市基礎設施中的自動駕駛公交系統概念驗證項目。
  • 大眾居然在「補貼退坡」的時候all in電動化,這是在打什麼算盤?
    因為2028年的2200萬輛是一個十分激進的數字——數據顯示,2018年大眾全球銷量為1090萬輛,而其中新能源銷量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要知道,對於大眾這樣的在傳統內燃機時代佔有絕對話語權的歐洲車企,要把發展重心從過去的內燃機方向,快速地向電動化方向轉移,是一個無比艱難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