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許對畢達哥拉斯這個名字陌生,但是大家一定聽說過勾股定理。《周髀算經》記載公元前十一世紀,漢朝的高商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而在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也發現了這一定理,並將其驗證,因此西方把勾股定理被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本文就講講畢達哥拉斯定理的主人公畢達哥拉斯。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約前580年-約前500年),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將數學和哲學結合在一起,創立以數學為本原的學派——畢達哥拉斯學派,亦稱「南義大利學派」。從他開始,希臘哲學開始產生了數學的研究,被尊稱為「數學之父」。畢達哥拉斯用數學研究樂理,由此所產生的「和諧」的概念。他認為數學可以解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對數字痴迷到幾近崇拜;同時認為一切真理都可以用比例、平方及直角三角形去反映和證實。在宇宙論方面他認為存在著許多但有限個世界,並堅持大地是圓形的。在數學上,畢達哥拉斯被認為是勾股定理的發現者,在西方,勾股定理被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對數學發展影響重大。
一、畢達哥拉斯生平
公元前580年,畢達哥拉斯出生在米利都附近的薩摩斯島(Samos)。薩摩斯島在愛琴海東部,是愛琴海中距小亞細亞大陸最近的希臘島嶼,和小亞細亞只隔窄狹的薩摩斯海峽,島上有畢達哥拉斯紀念館。
畢達哥拉斯的父親是一個富商,九歲時被父親送到提爾,在閃族敘利亞學者那裡學習,在這裡他接觸了東方的宗教和文化。以後他又多次隨父親作商務旅行到小亞細亞。
公元前551年,畢達哥拉斯來到米利都、得洛斯等地,拜訪了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菲爾庫德斯,並成為了他們的學生。在此之前,他已經在薩摩斯的詩人克萊非洛斯那裡學習了詩歌和音樂。
公元前550年,30歲的畢達哥拉斯因宣傳理性神學,穿東方人服裝,蓄上頭髮從而引起當地人的反感,從此薩摩斯人一直對畢達哥拉斯有成見,認為他標新立異,鼓吹邪說。畢達哥拉斯被迫於公元前535年離家前往埃及,途中他在腓尼基各沿海城市停留,學習當地神話和宗教,並在提爾一神廟中靜修。
抵達埃及後,國王阿馬西斯推薦他入神廟學習。從公元前535年到公元前525年這十年中,畢達哥拉斯學習了象形文字和埃及神話、歷史和宗教,並宣傳希臘哲學,受到許多希臘人尊敬,有不少人投到他的門下求學。
畢達哥拉斯在49歲時返回家鄉薩摩斯,然後又去了克裡特島,在那裡他用很短的時間研究了法律制度。在薩莫斯島,他建立了一所學校,他把該學校命名為「半圓」(Semicircle)。
約公元前520年,畢達哥拉斯與母親和唯一的一個門徒離開薩摩斯,移居西西里島,後來定居在克羅託內(Crotone)。在那裡他廣收門徒,建立了畢達哥拉斯學派。他的演講吸引了各階層的人士,很多上層社會的人士來參加演講會。按當時的風俗,婦女是被禁止出席公開的會議的,畢達哥拉斯打破了這個成規,允許她們也來聽講。熱心的聽眾中就有他後來的妻子西雅娜,她年輕漂亮,曾給他寫過傳記,可惜已經失傳了。
約公元前508年,畢達哥拉斯學派在克羅託內的活動場所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畢達哥拉斯被迫移居他林敦(今義大利南部塔蘭託),並於公元前500年去世,享年80歲。許多門徒逃回希臘本土,在弗利奧斯重新建立據點,另一些人到了塔蘭託,繼續進行數學哲學研究,以及政治方面的活動,直到公元前4世紀中葉。畢達哥拉斯學派持續繁榮了兩個世紀之久。
二、畢達哥拉斯的主要觀點和成就
(1)數本原說
從畢達哥拉斯開始,希臘哲學開始產生了數學的傳統。畢達哥拉斯通過對數學的研究,發現數量關係是事物的共同基礎,因為一切事物的性質都可以歸結為數的規定性。於是,把「數」這種不具形體的、普遍的、抽象的東西看作萬物的本原。畢達哥拉斯認為整個宇宙是數及其關係的和諧的體系。畢達哥拉斯將數神秘化,說數是眾神之母,是普遍的始原,是自然界中對立性和否定性的原則。而且,他還提出了自己的理論體系。比如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1」是數的第一原則,萬物之母,也是智慧;「2」是對立和否定的原則,是意見;「3」是萬物的形體和形式;「4」是正義,是宇宙創造者的象徵;「5」是奇數和偶數,雄性與雌性和結合,也是婚姻;「6」是神的生命,是靈魂;「7」是機會;「8」是和諧,也是愛情和友誼;「9」是理性和強大;「10」包容了一切數目,是完滿和美好。是不是跟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不謀而合?
(2)地圓說
在宇宙論方面,畢達哥拉斯結合了米利都學派以及自己有關數的理論。他認為存在著許多但有限個世界,並堅持大地是圓形的,不過則拋棄了米利都學派的地心說。地圓說是一種認為大地是球形的理論,畢達哥拉斯第一次提出大地是球體這一概念。這在當時的認知水平下是不可思議的,打破了當時主流「天圓地方、天蓋地承」的傳統認知。
(3)宇宙結構說
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我們生活在一系列的「同心球」之中,一環套一環。行星鑲嵌在天球之上,跟隨天球運轉。最中心的位置是「中心火」,然後由裡往外是對地、地球、月亮、太陽、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土星、恆星天(即天球)。這種「地球-天球」模式的宇宙構圖,形成了古希臘人的基本天文常識。後來運算術、幾何來計算天體運動規律,都是在這個模式下計算的。隨著觀測數據越來越豐富,計算結果越來越超出意外,人們對這個框架修修補補,終於在兩千多年的積累中,迎來了哥白尼革命。
(4)證明畢達哥拉斯定理
畢達哥拉斯本人以發現畢達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著稱於世。在中國古代大約是公元前2到1世紀成書的數學著作《周髀算經》中假託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對話。商高說:「…故折矩,勾廣三,股修四,經隅五。」以後人們就簡單地把這個事實說成「勾三股四弦五」。這就是中國著名的勾股定理。這定理早已為巴比倫人所知,不過最早的證明大概可歸功於畢達哥拉斯。他是用演繹法證明了直角三角形斜邊平方等於兩直角邊平方之和,即畢達哥拉斯定理。
在幾何學方面,畢達哥拉斯學派證明了「三角形內角之和等於兩個直角」的論斷;研究了黃金分割;發現了正五角形和相似多邊形的作法;還證明了正多面體只有五種——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
(5)發現黃金分割
畢達哥拉斯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黃金分割理論的。黃金分割是指將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整體部分的比值等於較小部分與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約為0.618。黃金數被冠為「最優雅的比例節奏」的美稱,在現實中有很多體現。人類自身的身體從肚臍到腳底的高度與身高的比為黃金數;埃及金字塔的底面邊長與高的比為黃金數;我們在拍照的時候如果站在黃金分割點,就會比較協調。
(6)五度相生律
與宇宙間天體運行相似的是,畢達哥拉斯將一條弦固定,通過不同的比例區分整體與部分間的距離,結果發現:弦長比為2:1時,則發出相隔八度的兩個高音;當弦長之比為4:3、3:2時,則發出純五度、純四度的音程關係,這種數量關係,是對樂音組成的原初認識,即和諧的最簡單的形式。畢達哥拉斯用這種方法創造了一套互相有明確數學關係的音律,被稱作五度相生律。這套定律不僅成為了畢達哥拉斯學派各種藝術活動中的基石,也流傳至後世一直影響著現代的音樂理論。
三、第一次數學危機
畢達哥拉斯堅信,世界上的數字均可以用整數或者整數之比(即分數)來表示。但是畢達哥拉斯的學生之一希帕索斯(Hippasus)卻發現,若根據勾股定理計算邊長為1的正方形的對角線,其值(√2)不能用任何一個整數之比來表示,這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無理數。這一發現觸犯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信條,希帕索斯後被畢達哥拉斯投海溺斃。這次事件被稱作數學歷史上的第一次危機,它否定了一切數都是有理數的結論。直到18至19世紀,關於微積分嚴格性的討論才對第一次數學危機給出了解答。
四、名人名言
(1)數學支配著宇宙。
(2)不能制約自己的人,不能稱之為自由的人。
(3)友誼是一種和諧的平等。
(4)要這樣生活;使你的朋友不致成為仇人,使你的仇人卻成為朋友。
(5)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
(6)別的動物也都具有智力、熱情,理性只有人類才有。
(7)在數學的天地裡,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麼,而是我們如何知道什麼。
(8)哪裡酗酒成風,哪裡就無法無天。
(9)選擇最好的,習慣會使它變得容易。
(10)不要忽視你的身體的健康,飲、食、動作須有節。
(11)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任何人都不是。
(12)不善拒絕,會使你經常成為一個不情願的精神奴隸。
(13)靈魂的理性部分是不死的。
#畢達哥拉斯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