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袤:南宋詩人、藏書家,「南宋四大詩人」之一 歷史上的優才人物No.209

2021-02-07 優才成長

尤袤(mào)(1127年—1202年),字延之,小字季長,號遂初居士,晚年號樂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藏書家。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

紹興十八年(1148年),尤袤登進士第。初為泰興令。孝宗朝,為大宗正丞,累遷至太常少卿,權充禮部侍郎兼修國史,又曾權中書舍人兼直學士。光宗朝為煥章閣侍制、給事中,後授禮部尚書兼侍讀。卒後諡號「文簡」。尤袤與楊萬裡、範成大、陸遊並稱為「南宋四大詩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輯有《梁溪遺稿》兩卷,刊行於時。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農曆二月十四日生於無錫一個書香門第中。尤袤自小受家學薰陶,5歲能為詩句,10歲有神童之稱,15 歲以詞賦聞名於毗陵郡(今常州,時無錫屬毗陵)。

公元1148年(紹興十八年)舉進士(原為狀元及第,因得罪秦檜,改了三甲37名)。最初任泰興縣令。當時宋室山河破碎,偏安江南。泰興處於南宋邊區,金兵時常入侵,「縣舊有外城,屢殘於寇」。尤袤上任後,一面為民請命革除苛捐弊政;一面率領軍民整修城廓。南宋朝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十月,金兵大舉南侵,揚州、真州(今儀徵)等城都被攻陷,只有「泰興以有城得全」。金兵蹂躪兩淮地區後,淮南人民死傷枕籍,流離失所。尤袤在詩作《淮民謠》中,描述了當時淮南人民的悲慘處境:「流離複流離,忍凍復忍飢;誰謂天地寬,一身無所依。淮南喪亂後,安巢亦未久,死者積如麻,生者能幾口?荒樹日西斜,撫摩力不給,將奈此憂何?」。

尤袤在泰興有政績,後奉調入京,任秘書丞兼國史院編修官和實錄院檢討官,質又升任著作郎兼太子侍讀。公元1172年(南宋朝乾道八年)農曆二月,尤袤因參與一些大臣反對孝宗任用安慶軍節度使張說執政,於次年冬被趕出京城,任台州(今浙江臨海)知州。尤袤在台州期間,曾減免了一萬多戶無地貧民的稅收,繼續加厚和加高了前任知州修築的城牆。後來,台州發生洪水時,城區由於城牆高、厚而未受淹。

當尤袤在台州作出政績時,一些奸詐之輩就散布流言蜚語對中傷於他,引起了宋孝宗的懷疑,特派人對尤袤進行秘密調查,。使者在台州聽到的是民眾對尤袤的一片讚譽聲,回京如實作了回報,並抄錄了尤袤在台州所作的《東湖》詩四首呈送孝宗。其中二首:「三日瑤霖己渺漫,未晴三日又言幹。從來說道天難做,天到台州分外難。百病瘡痍費撫摩,官供仍傀拙催科。自憐鞅掌成何事,贏得霜毛一倍多。」宋孝宗對尤袤勤於政事和憂國憂民的品德十分嘆賞。不久就提升他為淮東(今淮揚一帶)提舉常平,後又調任江東(今南京、廣德一帶)提舉常平。

尤袤在江東任內,適逢大旱,他率領人民抗災,並設法賑濟災民。後被題升為江西轉運使兼隆興(今江西南昌)知府。公元1182年(南宋朝淳熙九年),尤袤被召入朝,授吏部郎官、太子侍講,後又提升為樞密檢正兼左諭德。在朝時,他直言敢諫。公元1183年(南宋朝淳熙十年)夏大旱,尤袤便上書皇帝,對當時政治上的黑暗作了無情的揭露,書中說:「催科峻急而農民怨;關徵苛察而商旅怨;差注留滯,士大夫有失職之怨;給浚削,而士卒又有不足之怨;奉讞不時報,而久繫囚者怨;幽枉不獲伸,而負累者怨;強暴殺人,多特貸命,使已死者怨;有司買納,不即酬價,負販者怨。」他要求宋孝宗革除弊政,以弭民怨。

公元1187年(南宋朝淳熙十四年)農曆十月,尤袤被任命為太常少卿,他對朝廷禮制和人才使用提出了很多正確的意見,深受宋孝宗的讚許,進官權禮部侍郎兼同修國吏侍講,後又被任命兼權中書舍人和直學士院之職,尤袤力辭並推薦陸遊替代,但宋孝宗不同意。

宋光宗於公元1189年(南朝宋淳熙十六年)農曆二月即位,即位後,尤袤再三勸諫勸,要他「謹初戒始,孜孜興念」,告誡他「天下萬事失之於初,則後不可救」。並對宋光宗即位後即任用親信和濫施爵賞的做法十分憂慮。他引用唐太宗登基後不私秦王府舊人的故事,想引起宋光宗的重視,但尤袤的這番忠言不僅沒有打動光宗,反而被一些奸臣從旁誹謗,說他是已經下野的周必大的黨羽。公元1190年(南宋朝紹熙元年),尤袤再次被逐出京城,出任婺州(今浙江金華)、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的知府。後又被召入朝任繪事中兼待講。此時他又要求光宗「澄神寡慾」、「虛己任賢」,並對宋光宗帝繼續濫施爵賞的做法一再進行勸阻。宋光宗有時也能採納尤袤的意見,如撤銷了一些升遷近臣的決定等等。但有時仍固執己見,甚至對尤袤的上諫大發脾氣。有一次宋光宗帝又對不應提升的官員委以重任。尤袤上奏諫阻,宋光宗大怒,當即把尤袤的奏章撕得粉碎。

尤袤對於宋光宗朝令夕改、反覆無常的做法非常不滿,曾數次要求致仕歸田,並以不願為官、隱居山林的晉代名士孫綽撰寫的《遂初賦》的「遂初」二宇以自號,宋光宗帝一面書寫「遂初」二字賜給尤袤;一面又不同意他致仕,還遷升尤袤為禮部尚書。尤袤到了七十歲方致仕歸家。在無錫束帶河旁的梁溪河畔造了園圃,題名樂溪。園內有萬卷樓、暢閣、來朱亭、二友齋等。公元1202年(南宋朝嘉泰二中),尤袤病逝,終年七十六歲。

尤袤的成就在於他的詩歌創作。元朝的方回曾談到,南宋「中興以來,言詩者必曰尤、楊、範、陸」。尤袤、楊萬裡、範成大、陸遊並稱為南宋四大詩人。可惜,尤袤的大量詩稿和其他著作以及三萬多卷藏書,在一次火災中全被焚毀。見到的他的五十九首詩是由他的清朝後裔尤侗從一些方志、類書中搜集到的。從這些殘留詩篇的思想內容上看,尤袤與陸、楊、範三位詩人一樣,都對當時南宋小朝廷一意偏安、屈膝投降流露出不滿的情緒,對山河破碎、人民遭受異族壓迫是十分憂憤的。如從《落梅》一詩中就可以看出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對南宋朝廷不思恢復、陶醉於歌舞昇平之中的憤懣:「梁溪西畔小橋東,落葉紛紛水映紅。五夜客愁花片裡,一年春事角聲中。歌殘《玉樹》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終。卻憶孤山醉歸路,馬蹄香雪襯東風」。

尤袤的詩歌寫得平易自然,曉暢清新,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生辭的典故之句。《青山寺》可稱為他現存詩歌中的代表作:「崢嶸樓閣扦天開,門外湖山翠作堆,蕩漾煙波迷澤國,空濛雲氣認蓬萊。香銷龍象輝金碧,雨過麒麟駁翠苔。二十九年三到此,一生知有幾回來」。

尤袤一生嗜書,早有尤書櫥之稱。他對於圖書「嗜好既篤,網羅斯備。」凡是他沒有讀過的書,只要他得知書名,就要想盡辦法找來閱讀,讀後不僅要做筆記,借來的還要抄錄收藏。楊萬裡曾經描述他樂於抄書的情景:「延之每退,則閉門謝容,日計手抄若干古書,其子弟亦抄書……其諾女亦抄書。」楊萬裡還記述一則故事,說他曾將其所著《西歸集》、《朝天集》贈送給尤袤,尤袤高興地寫詩酬謝:「西歸累歲卻朝天,添得囊中六百篇。垂棘連城三倍價,夜光明月十分圓。」

由於尤袤酷好收集、珍藏書籍,加上他曾擔任過國史館編修、侍讀等公職,有機會借閱朝廷三館秘閣書籍,能夠更多地抄錄到一些一般人所難以見到的書。因此,他的藏書十分豐富,其中善本、珍本也很多。他的好友陸遊曾在詩中描寫他的藏書是「異書名刻堆滿屋,欠身欲起遺書圍。」

取孫綽《遂初賦》,作藏書樓名為「遂初堂」於九龍山下,由宋光宗賜書匾額。於收無所不觀,觀書無所不記。著名文學家楊萬裡記其:「延之每退,則閉門謝客,日計手抄若干古書,其子弟亦抄書,其諸女亦抄書」。一生抄錄圖書達3000餘卷。他說:「吾所抄書今若干卷,將匯而目之。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所藏書不輕易借人,新若手未觸。另有藏書處「錫麓書堂」、「萬卷樓」等。藏書3萬餘卷,多有善本、珍本。

尤袤曾把家藏書籍「匯而目之」編成了《遂初堂書目》一卷。(亦稱《益齋書目》),這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版本目錄,對研究中國古籍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著錄有3 200餘種書籍。分經、史、子集四部44類。僅記書名,不具解題,不詳記卷數和著述人姓氏,《四庫總目提要》疑為傳寫者所刪削,今本非其原書。但記版本較為詳細。從這本書目中可看出,尤袤的藏書包括經、史、子、集、稗官小說,釋典道教、雜藝、譜錄等等的內容。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尤袤十分重視收藏本朝書籍,約佔他所收藏史籍總數的三分之一。他收藏的北宋《國史》,九朝具備,北宋《實錄》不僅齊全,而且有多種版本。可惜尤袤藏書在他逝世後因宅第失火,焚之一炬。僅留下《遂初堂書目》一部。

尤袤文集,據《宋史》有《遂初小稿》六十卷、《內外製》三十卷。據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則有《梁溪集》五十卷。但均早佚。清人尤侗輯尤袤古今體詩四十七首,雜文二十六篇,匯成兩卷,為《梁溪遺稿》,刊行於時。厲鶚《宋詩紀事》又從《三朝北盟會編》、《茅山志》等書輯得遺詩數首。尤袤藏書甚多,編有《遂初堂書目》一卷,分經為九門,史為十八門,子為十二門,集為五門,有時一書兼載數本以資互考,但不作解題,且不載卷數和撰人,與《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等同為較早的宋人重要目錄書。《梁溪遺搞》有清康熙刊本,《遂初堂書目》有《叢書集成》本。

尤袤善書法,有《跋歐陽修集古錄跋》、《跋範仲淹<師魯帖>》、《跋李結<西塞漁舍圖>》傳世。

相關焦點

  • 尤袤:被低估的南宋四大家之首
    今天就來講一講一位鮮為人知的尤姓南宋中興詩人——尤袤。(yóu mào)尤袤(1127年4月2日—1194年),字延之,小字季長,號遂初居士,晚號樂溪、木石老逸民,常州無錫(今江蘇省無錫市)人。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藏書家。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他的祖父是尤申,父親是尤時享。南宋尤袤與楊萬裡、陸遊和範成大被合稱為「南宋四大詩人」。
  • 中興四大詩人,又稱南宋四大家,你知道他們都有誰麼
    中興四大詩人,中國南宋前期尤袤、楊萬裡、範成大、陸遊四位詩人的合稱,又稱南宋四大家。他們能擺脫江西詩派的牢籠,寫出思想、藝術各有特色的作品,影響很大代表了宋代詩歌第二個最繁榮的時期。中興四大詩人代表了宋代詩歌第二個最繁榮的時期, 楊萬裡有《誠齋集》,範成大有《範石湖集》,陸遊有《陸放翁集》傳世。尤袤南宋詩人、大臣、藏書家。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尤袤的成就在於他的詩歌創作。可惜,尤袤的大量詩稿和其他著作以及三萬多卷藏書,在一次火災中全被焚毀。
  • 中興詩壇與四大家之一尤袤
    中興詩壇與四大家之一尤袤  在陳與義、呂本中去世之後,一批出生于靖康前後的詩人登上詩壇。
  • 泰興的詩人縣令尤袤
    尤袤(mào),南宋詩人。字延之,小字季長,號遂初居士,晚年號樂溪、木石老逸民,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尤袤與楊萬裡、範成大、陸遊並稱為「南宋四大詩人」,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農曆二月十四日生於無錫一個書香門第中。尤袤自小受家學薰陶,5歲能為詩句,10歲有神童之稱,15歲以詞賦聞名於毗陵郡(今常州,時無錫屬毗陵)。
  • 他是南宋四大家之一,不僅詩寫得好,還撐起了南宋書壇
    範成大才華橫溢,素有文名,其詩詞與陸遊、楊萬裡、尤袤齊名,合稱為"南宋四大家"。詞風清逸淡遠,善寫田園詩,《田園四時雜興》被文學史家譽為集古代田園詩大成之作。
  • 南宋詩人楊萬裡這首詩指的是攸縣,讓我們一起探尋他與攸縣的故事
    寫這首詩的人為南宋詩人楊萬裡。在2019年之前,我們的小學教材有十多個版本,各個版本對詩中新市的地名注釋各不相同,有說是在湖南攸縣,有說是在浙江德清,有的說是在湖北京山,或僅注為「地名」而迴避指其所在。在各界爭論不止的局面終於在2019年蓋棺定論,經過多方考證,中國小學部編教材將此詩中的地名新市,注釋為湖南攸縣北。
  • 古代詩人知多少
    詩人簡介       李白,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與杜甫齊名,稱「李杜」。詩有《望廬山瀑布》《靜夜思》《夜宿山寺》《早發白帝城》《贈汪倫》《古朗月行》《獨坐敬亭山》《望天門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孟浩然,唐代詩人。
  • 尤袤:排名在楊萬裡、範成大和陸遊之上的詩人
    這個人在詩詞乃至文學史上地位卻又很高。所謂「中興四大詩人」或者叫「南宋四大家」,有楊萬裡、範成大、陸遊,但是這個人卻排名第一,這個人就是尤袤。這個是誰排的呢?是元朝的學者方回排的,他曾說,南宋"中興以來,言詩者必曰尤、楊、範、陸"。既然尤袤排名在楊、範、陸至上,為什麼我們卻很少讀到他的詩呢?是尤袤言過其實,還是徒有虛名?其實都不是。
  • 南宋參知政事(副宰相)、詩人、書法家、谷城人——王之望
    王之望是南宋初年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他歷徽宗、欽宗、高宗、孝宗四朝。仕宦時間將近四十年,親歷了靖康之變、南宋初建、紹興合議、隆興合議等重大歷史事件,是南宋初期歷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王之望著作有《漢濱集》 (永樂大典本)、《西事記》等。其詩詞、書法很有成就。
  • 江南抒寫:南宋詞人姜夔與無錫
    作者 任翌提要:南宋詞人姜夔曾兩次到無錫,一次拜訪尤袤,另一次為葬於無錫華藏的名將張俊作傳。閱讀本文精彩需要10分鐘。姜夔是南宋著名的清雅派詞人。這時,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尤袤尚在京城。出生于靖康二年(1127)的尤袤,這年已經六十歲了。淳熙十六年(1189)六月,尤袤因講筵上奏論官制,認為戍邊徵戰的武官積功累勞,卻升遷很慢,而那些權要貴近之臣,卻身居清要之位。當時正得聖寵的姜特立「以為議己。
  • 尤氏家族名人【尤袤】
    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藏書家。祖父尤申,父尤時享,治史擅詩。紹興十八年(1148年),尤袤登進士第。初為泰興令。孝宗朝,為大宗正丞,累遷至太常少卿,權充禮部侍郎兼修國史,又曾權中書舍人兼直學士。光宗朝為煥章閣侍制、給事中,後授禮部尚書兼侍讀。卒後諡號「文簡」。尤袤與楊萬裡、範成大、陸遊並稱為「南宋四大詩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輯有《梁溪遺稿》兩卷,刊行於時。
  • 南宋大詩人長安街醉酒,卻唯我獨醒,道出人生感悟,猶如醍醐灌頂
    李白的一生不知道貧窮的滋味,而有的詩人一生不得志,又過著窮困潦倒的日子。經歷過坎坷人生的詩人,寫出了多少令人感慨的詩篇。在古代的詩人,要是沒有一個固定的工作,光靠寫詩,是很難生活的。所以才子們拼命地要走仕途這條路,能尋個一官半職,一生才能安穩地生活,所以追逐財富成為大多數人的目標。南宋詩人陸遊,在經過坎坷的經歷後,對人生有透徹的理解。
  • 詩詞|這幾位南宋詩人不出名,詩卻家喻戶曉
    今天向大家分享這首是《立春偶成》,便是關於二十四節氣歌著作的,這首詩是南宋初期文學家張栻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張栻大家可能不知道,「春到人間草木知」大家可能聽說過,這句話就出自此詩。全詩詩人用各種手法描繪出大地回春景象,眼光敏銳,詩語生動,表達的是一種欣喜的心情。還有一首春天南方描寫梅雨的詩《約客》,初看題目好像沒聽過,但是「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句話應該聽說吧。全詩為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 印象杭州:南宋時,御街早市與夜市為何令大詩人楊萬裡徹夜失眠
    杭州作為南宋古都,御街不可不說、不可不遊。如今的南宋御街,已被闢為特色歷史街區,憑藉其古韻猶存、商貿仍盛的質地,被人津津樂道。要想了解南宋時期御街究竟有多麼繁華,單單以介紹性的文字來說明,也許我們難以產生直觀印象,那麼,我們不妨從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楊萬裡的失眠故事說起。
  • 古代文學界最難念的詩人名字,這是取著玩的嗎!
    韓翃(hóng),字君平,唐代「大曆十才子」之一。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賞識,晉升不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 劉昚(shèn)虛,字全乙,唐代詩人,八歲能文。劉眘虛為人淡泊,脫略勢利,壯年辭官歸田,寄意山水,與孟浩然、王昌齡等詩人相友善,互唱和。
  • 詩人專欄丨中興四大詩人之楊萬裡
    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與陸遊、尤袤、範成大並稱為「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楊萬裡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楊萬裡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著有《誠齋集》等。
  • 古代詩人別稱大全
    、南宋初)  稼軒居士——辛棄疾(南宋詞人)  幽棲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詞人)  彝齋居士——趙孟堅(南宋畫家)  簡齋居士——陳與義(南宋詞人)  蘆川居士——張元幹(南宋詞人)  石林居士——葉夢得(南宋詞人)  後村居士——劉克莊(南宋文學家)  深寧居士——王應麟(南宋學者)  於湖居士——張孝祥(南宋詞人)  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詞人
  • 這些詩人的文學常識,常在考試中出現,你都知道嗎
    2.劉楨:字公幹,東漢末詩人,「建安七子」之一。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3.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課本中《誡子書》《出師表》均為其所著。4.曹植:字子建,三國魏詩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
  • 泉州歷史人物——南宋惠邑宰相李文會
    元·至正年間,著名詩人薩天錫到泉州任「閩海福建肅政廉訪司知事」,在泉州得到李文會《遊紫陽山》詩,於是依韻和《草萍驛和李執事》一首(《薩天錫集》):「芙蓉灣灣綠陽斜,吹笛何人隔彩霞。驚起沙頭雙翠羽,銜魚飛上刺桐花。」後人不察,以為《遊紫陽山》是唱和詩,遂作《草萍驛和薩天錫》。
  • 南宋詩人的這首「失眠詩」,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今天給大家講的這首詩也是關於孤獨的,寫於詩人被放鴿子後,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這首詩名為《約客》,入選教中學課本,作者是南宋詩人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是南宋著名詩人,和徐照、徐璣、翁卷並稱「永嘉四靈」,南宋後期興起的「江湖詩派」便是受了他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