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這首《宿新市徐公店》七言絕句,是中國每個小學生必學的一首古詩。寫這首詩的人為南宋詩人楊萬裡。
在2019年之前,我們的小學教材有十多個版本,各個版本對詩中新市的地名注釋各不相同,有說是在湖南攸縣,有說是在浙江德清,有的說是在湖北京山,或僅注為「地名」而迴避指其所在。
在各界爭論不止的局面終於在2019年蓋棺定論,經過多方考證,中國小學部編教材將此詩中的地名新市,注釋為湖南攸縣北。
至此關於此首詩的地名之爭,終於有了一個統一的注釋,而我們也可從這首詩中追尋到楊萬裡與攸縣新市的情緣。
楊萬裡,是南宋著名詩人,他出生於今江西省吉水縣,與陸遊、尤袤、範成大並稱為"中興四大詩人"。
據考證,南宋時期攸縣新市是一個繁華所在。當時新市是醴陵至攸縣驛道,又瀕臨於攸水中遊河畔,水陸貨運相當方便,生意人多聚集於此,南宋初於此新建集市,得名新市。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臨水的新市集市還繁盛如斯。街兩邊全是店鋪門面,茶樓酒肆點綴其間。攸水周圍平坦肥沃的土地,讓這兒又不失鄉村田園氣息。
新市位於攸水中段,曾是攸水百裡航道重要的一個碼頭。沿江而上便可到攸水上遊。後來隨著106國道的建成,原來的集市碼頭日漸凋敝。當年的鬧市已讓高樓新房取代,唯有不變的便是那依舊窄窄的街道。在一些未被水泥硬化的道路上,青石板路面依稀可辨。
楊萬裡的家鄉吉水與攸縣新市相距200多公裡,一衣帶水,而他不僅在攸縣留下了《宿新市徐公店》和《送奔醫時亭往攸縣省覲》二首古詩,在攸縣的周邊縣市也留下過《舟過安仁》與《將至醴陵》兩首詩。
詩人已遠去,詩歌留千古。 如今,雖然當年繁華的新市集市也如「飛入菜花的黃蝶」一樣無處尋了,但詩中留給我們的田園美景卻一直令人嚮往。詩中吟誦的美好,亦有人將之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