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早在1920年的時候就開始參加奧運會,但是他們能的成績一直很爛,直到88年之後才得到第一枚奧運金牌。從奧運會建立以來,各個國家都以能在奧運會拿下金牌為榮,現在世界大多數國家對於這樣的國際賽事很是重視,但是印度卻不這樣。說起印度的體育,我們要追溯到曾經1980年莫斯科的奧運會上,那一年很特殊,前蘇聯動了歪念頭。
他們在那一年,入侵了阿富汗,從而引發了全世界的不滿,都知道奧運會的舉辦就是為了熄滅戰爭,維護各國的和平創立的,希望能夠通過體育競技促進各國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所以那一年,大多數國家沒有參加這屆奧運會,所以即使那年印度拿下了曲棍球的冠軍,但是國際上不承認這一屆任何的獎牌。
一直到了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印度終於迎來了自己歷史性的一刻,他們的射擊選手賓得拉創造了歷史沒拿下射擊冠軍。當印度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全國沸騰了,為了表達對於賓得拉的感激,致敬自己的英雄,賓得拉的家鄉獎勵了他1000萬盧比。除此之外,印度首富也按耐不住自己的激動之心,慷慨送出1500萬盧比。
印度14億人口,88年僅得到一枚奧運金牌,這也是那位冠軍一夜暴富的原因。父母都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他的父親為他感到驕傲,但是印度體育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很大程度就是因為人民思想落後。在印度大多數人的眼裡,體育是窮人的事業,但是窮人為了生計而工作不會花費大量時間去訓練。所以即使他們有著14億的人口,但是認同體育可以改變人生的少之又少。
隨著時代的發展,印度會湧現出很多像賓得拉那樣的年輕人,贈送巨額獎金就是為了鼓勵他們,發展體育運動。只是現在各國舉辦奧運會的熱情已經沒有那麼高了,內耗大成本高,在最新的奧運會舉辦活動上,印度申請了2032年的申辦,但是遺憾被拒。看來印度想要發展體育,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