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水滸傳》這本小說的都知道,書中有一個蓋世英雄,位列梁山天罡星第14位,號稱「行者武松」,英雄的故事膾炙人口:有井陽崗上空手打老虎、醉打蔣門神、怒平都監府、血濺鴛鴦樓、單臂擒方臘等,可以說這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英雄形象,但英雄武松心中始終有個痛,那就是他親手殺死了最愛他的嫂子潘金蓮。
自古英雄愛美女,美女慕英雄,潘金蓮真的愛上武鬆了嗎?
回顧潘金蓮的人生:天生麗質,款款風情,回眸一笑,傾國傾城。可惜紅顏多薄命,美中不足嘆人生。
一、潘金蓮的屈辱人生
(一)悲慘的童年
潘金蓮出生於一個窮苦人家,家裡排行第六,人稱潘六姐,九歲時被潘媽媽賣到了王招宣府,學習吹拉彈唱,小潘自小聰明,過目不忘,很快就已經能夠像模像樣的表演節目了,可惜好景不長,王招宣病死了。
六姐兒被潘媽媽接回去,家裡人口多,確實揭不開鍋,潘媽媽又將金蓮以30兩銀子的價格賣給張大戶做婢女。這時金蓮已經12歲了,正是少女最美麗的年齡,出落得亭亭玉立,皮膚雪白,水嫩光滑,吹彈得破。
張大戶初次見到金蓮,看著那鮮花般漂亮的美人兒,雙眼直冒金光,猶如野狗看見骨頭,哈喇子流得老長,我們的小金蓮嚇得直往主母身後躲。
話說張大戶的老婆于氏也是個厲害角色,嚴防死守,把張大戶盯得老緊。怕老婆的張大戶雖然色心已起,心如貓抓,但是奈何就是吃不到這塊嫩肉。
12歲的金蓮還是太年輕,不懂人世間的險惡,看到張大戶就跑,還跑去向主母告狀。于氏看著越來越水靈的金蓮,再比對下自己年老色衰和松馳的皮膚,感受到了這個年輕女人的威脅,於是她決定倒貼錢也要把金蓮趕出去。我們說女人的嫉妒心太可怕,可能是報復吧,金蓮被于氏嫁給了清河縣人稱「三寸枯樹皮」的武大郎。
(二)找了個丈夫武大郎
武大郎世代生活在清河縣,身高不足五尺,生得個子矮小,面相醜陋,每日早出晚歸,以賣燒餅為生。大郎自己都沒想到,憑自己這身高,這外貌,估計找個女人都難,忽然間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天仙般的金蓮要嫁給自己,還不用花錢,白撿一個漂亮老婆,差點以為自己在做夢。金蓮嫁過來被武大郎公主般的供養著,對金蓮是百依百順,十分疼愛。
十多歲的年齡是少女最好的花季,漂亮的女人都是不甘寂寞的。自打嫁給武大後,潘金蓮每日打扮得花枝招展,整日裡塗脂抹粉,在家門口招蜂引蝶,引得一街的流浪漢在門口打轉。
武大雖然老實,也並不蠢,看在眼裡,捨不得責怪金蓮,為圖清靜,只得搬家,從清河縣搬到了陽穀縣,這下門口該清靜了吧。
(三)春心萌動的金蓮
某日,武大賣完燒餅,看到前面鑼鼓喧天,一個昂藏大漢騎著高頭大馬迎面而來,走近一看,那不是自己的親兄弟武二嗎?連忙上前拉住武二,迎接回家,讓金蓮與武二相見。
初次與武松見面,金蓮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武大的親兄弟嗎?
一個生得高大威猛,氣宇軒昂,一個生得矮小丑陋,面相猥瑣;一個是打虎英雄,縣裡都頭,一個是賣燒餅為生的銼子。看到武松那英俊挺拔,滿身陽剛氣的形象,金蓮心動了,這不就是自己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形象嗎?
某個飄雪的午後,一早就把武大支出去賣燒餅,金蓮燒了滿桌的下酒菜,把小叔子拉到火爐旁坐下。幾杯燒酒下肚,就著熱氣騰騰的火爐,看著小叔子那英挺的樣貌,金蓮酥胸半露,心兒亂跳。
潘金蓮低頭喝了口酒,將剩下的半盞殘酒遞給武松,說叔叔若有意,不妨喝了這半盞殘酒吧……
武松也是個血氣方剛的漢子,說不心動肯定是假的,但是這是自己的嫂子啊,怎麼可以亂來?封建社會的倫理綱常早已深深植入武松的血液,而且武松是英雄,肯定是坐懷不亂的,當場翻臉:「嫂嫂,請自重!」
武松與嫂子翻臉,不好再住在哥哥家裡,為了避嫌就搬了出去。
後來的橋段大家都知道了,在王婆這個人販子的撮合下,金蓮和西門慶好上了。並且三人合謀把大郎毒死了。武松回來報仇,結果殺了嫂子和西門慶,從此流浪江湖。我們可憐的金蓮妹妹也結束了她那屈辱而短暫的一生。
二、 潘金蓮真的愛上武鬆了嗎?
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英雄不多情?每個少女心中都有一個春夢:夢想某天有一個白馬王子,騎著高頭大馬,來迎娶自己,所以潘金蓮也不可救藥的愛上了我們的打虎英雄武二。
(一)武松是金蓮的夢中情人
回顧金蓮短暫的一生,可以說金蓮除了武松,沒有對誰真正動過情。金蓮見到武松後,原來愛情就是這麼簡單,一見鍾情也發生在了金蓮身上,這就是她苦苦追尋的夢中情人啊,金蓮對武松一下動了真情。可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她被武松無情的拒絕。傷透了心的金蓮暗自神傷了好長時間,年輕的漂亮女人太寂寞,武大郎又不中用,身體的饑渴讓她如烈火在燃燒,加上人販子王婆的引誘,後面她就順勢投入了風流瀟灑的西門慶懷抱。
假如武松不拒絕,金蓮還會和西門慶好上嗎?顯然不會,因為武松已經滿足了金蓮心目中對愛情的所有美好嚮往,與荷爾蒙爆表,男子漢氣概十足的武松相比,西門慶差得太遠。所以,潘金蓮是真的愛上武鬆了。
(二)武松是成功男人
在潘金蓮看來,武大郎就是一個賣燒餅的,沒有任何前途可言。西門慶家裡老婆妻妾有十幾個,是社會閒散人員,她即使嫁過去,也最多混個妾。然而武松則不同,當時武松由於空手打死一隻老虎,去陽穀縣領賞金時被知縣看中其才能,剛剛任命他為陽穀縣都頭。不管從哪個方面講,武松都是一個拿國家工資的公務員,身份和社會地位擺在那裡,相比武大郎和社會混混西門慶來說更加有前途。所以潘金蓮愛上武松是必然的。
(三)社會倫理道德將二人無情的分隔
潘金蓮與武松見面的時候,金蓮正是十八歲的花季少女,如出水芙蓉光彩照人;武松呢,少年英雄,陽剛男人,二人相見恨晚,惺惺相惜,郎情蜜意,英雄與美女這是多好的良配啊。可惜造化弄人,英雄和美女註定今生無緣,年輕的金蓮早已成了武松的嫂子。禮儀廉恥和社會倫理道德,這些枷鎖都將二人狠狠的分開。武松是由親哥哥養大的,對亦兄亦父的哥哥有著深厚的感情,這些都不允許武松有任何非分之想,更不可能與他的親嫂子亂來,所以武松只能揮劍斬斷情絲,狠心離開。
我們在這裡只能為金蓮悲嘆,今生已與武松無緣,如有來世,再續情緣吧。
結語,金蓮是真的愛上了武松。可惜天公不作美,把鮮花插在了牛糞上,偏偏這牛糞還是武松視若父親的武大郎。筆者認為,忠誠和堅守應該是愛情的最高境界,如果只是出於生理的本能反應而不顧人倫,那麼人和動物還有什麼分別呢?所以武松的選擇是對的。
我是@淡墨飄香香,換個角度看歷史,歡迎留言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