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摔跤名家王同慶:中國跤不僅是競技體育,更是傳統武術

2020-09-11 崑崙決

前言:

王同慶,師從「摔跤大師」王英華,在80年代摔跤界赫赫有名,曾多次拿到摔跤比賽的冠軍。他技術全面,摔法彪悍,即使是在「中國跤」沒落這些年,也從來沒有放棄對「中國跤」的鑽研、追求和推廣,如今很多大型的摔跤比賽,幾乎都是王老師做總裁判長。

王同慶頭銜:

中國武術協會會員(武術六段)

北京市武協八卦掌研究會副會長

北京少林武校中國式摔跤總教練

全烏克蘭中國式摔跤協會副主席

北京大學武術協會中國跤總教練






9月29日,「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將在安徽銅陵北鬥星城開戰。聯賽舉辦期間,很多拳迷也看到了崑崙決舉辦的「中國跤」展示比賽,對戰的雙方正是王同慶老師和他的徒弟,近日,崑崙決對摔跤名家王同慶老師進行了採訪。

王同慶老師不僅是摔跤名將,還是八卦掌名家,對傳統武術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王老師告訴我們,「中國跤」和武術是兩種不同的東西,自古以來「中國跤」就是皇宮貴族們練習的競技體育,在徒手格鬥和貼身肉搏中,有著非常強的對抗性和實戰性。而武術則是戰場上的殺敵術,講究排兵布陣和武器的使用,不管是如今的八卦掌還是其他武術,實際上最初都是從兵擊演變而來,所以看起來和現代搏擊有很大區別,王老師認為武術和摔跤都是優秀的傳統文化,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誰強誰弱。



對於目前傳統武術的部分亂象,王老師也是深有感悟。他曾經做過一些民間傳統武術愛好者的比賽裁判,王老師認為許多傳武愛好者練的不到家,代表不了傳統武術的真實水平,傳武裡面有很多優秀的人才,但是出現在大家面前的,卻主要以愛好者居多,王老師表示,如今傳武圈裡真正優秀的傳武人士,應該踏踏實實地去訓練,通過競技化的比賽來展現實力,才能夠贏得大家的尊重。


對於「中國跤」的實戰性,王老師認為毋庸置疑,如今很多MMA名將都在練習「中國跤」,並且能在比賽中熟練的使出相應動作,足以說明問題。比如姚紅剛憑藉「中國跤」,拿到了第一條亞太MMA金腰帶,而張偉麗在比賽中,也曾經使出「大德合」這樣的「中國跤」技術。「中國跤」的摔法動作細膩,技術完善,配合站立打擊和地面技術,在實戰中能夠取得不俗的效果。



對於「中國跤」未來的發展,王老師覺得前景是一片光明。如今全運會已經恢復了「中國跤」這個項目,中國有一半的省市都組建了常態化的專業隊,崑崙決這種國際頂級賽事也要舉辦「中國跤」比賽,而崑崙決在普通大眾面前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不管是專業比賽,還是商業比賽,「中國跤」都有了很好的前途。重振「中國跤」的輝煌,已經是大勢所趨,而且勢在必得。



王老師認為,「中國跤」有著上千年的傳承,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的國粹,希望這項運動可以得到應有的地位。他和崑崙決一樣,對「中國跤」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也對9月29日即將到來的比賽充滿期待!現在起可以登錄崑崙決官方公眾號,點擊左下角報名通道進行線上報名,或可撥打報名熱線:13716098325(微信同號)進行報名。


9月29日,「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將在安徽銅陵拉開戰幕,崑崙決創始人姜華也將首次登上「崑崙決中國跤」的擂臺,對戰王同慶老師,讓我們一起共同期待!

相關焦點

  • 專訪丨摔跤名家王同慶:「中國跤」不僅是競技體育,更是傳統武術!
    他技術全面,摔法彪悍,即使是在「中國跤」沒落這些年,也從來沒有放棄對「中國跤」的鑽研、追求和推廣,如今很多大型的摔跤比賽,幾乎都是王老師做總裁判長。王同慶頭銜:中國武術協會會員(武術六段)北京市武協八卦掌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少林武校中國式摔跤總教練全烏克蘭中國式摔跤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武術協會中國跤總教練
  • 摔跤名家王同慶:中國跤不僅是競技體育,更是傳統武術!
    前言: 王同慶,師從「摔跤大師」王英華,在80年代摔跤界赫赫有名,曾多次拿到摔跤比賽的冠軍。他技術全面,摔法彪悍,即使是在「中國跤」沒落這些年,也從來沒有放棄對「中國跤」的鑽研、追求和推廣,如今很多大型的摔跤比賽,幾乎都是王老師做總裁判長。
  • 傳統武術中國跤,何以能夠傳承千年而不衰?
    角牴是秦漢時期對摔跤的統稱;據《夢粱錄》《武林舊事》等記載,宋代杭州不僅有男子相撲,還有「黑四娘」「囂三娘」「女急快」等女相撲手;南宋耐得翁所著的《都城紀勝》記載:「相撲爭交,謂之角牴之戲,別有使拳,自為一家,與相僕曲折相反,而與軍頭司大士相近也。」這說明在宋代就已經出現中國跤和散打兩種不同的規則賽事雛形。
  • 專訪丨著名動作演員沙學周:師出中國跤名門,將中國國術搬上熒幕
    近日,我們有幸聯繫並採訪到了不僅自己練習「中國跤」,而且還將「中國跤」搬上了大螢屏的武術名家、知名動作演員沙學周老師,聽聽他的「中國跤」故事。也就是說要練三年拳把式,再加上一年的摔跤才能去打實戰,這是很有道理的。我們一定要把踢、打、摔、拿綜合起來。我很認同的就是武術散打,實際上就是把中國傳統武術的一些精華部分摘入進來,再加上中國式摔跤,成為了目前的這種運動形式是很難能可貴的。」
  • 直隸國術館 保定快跤傳承的希望
    出席此次頒獎儀式的嘉賓有保定市體育局、市民宗局、蓮池區政府、區政協和區教育局領導,北京國際武交會摔跤項目的裁判長,以及保定中學、南溝頭小學的校領導,這些領導對直隸國術館的重視讓館長白鶴江更加堅定了傳承和弘揚保定快跤的信心。大會開始後,館長白鶴江、裁判長王同慶、市政協常委李同聚和學生家長代表先後發言。
  • 李寶如老師說摔跤——中國跤也有擒拿和地面控制?
    李寶如老師大家都很熟悉和敬仰,他是中國跤界的老前輩和活化石,我們整理了李老師關於中國跤各方面知識的一些講解,幫助大家更全面的認識這一堪稱最實戰的傳統武術。中國跤來源摔跤呢,顧名思義,這兩個字就是倒了,如老太太摔一跤,小孩子跑跑摔倒了,摔一跤。我們現在作為一種體育運動項目。
  • 痴心傳承 百年快跤 訪市級非遺保定武術快跤傳承人安鴻喜
    」、「冠軍搖籃」,更是著名的「跤鄉」——保定與北京、天津、濟南並稱為中國四大「跤城」。  新中國成立後,大力發展體育運動,把摔跤列為重點發展項目。保定回族摔跤選手在全國各類武術、摔跤比賽中取得了輝煌戰績,獲獎無數。跤師安松泉之子安義忠、安義勇積極繼承發揚前人事業,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了摔跤館,安義勇任館長、安鴻喜任總教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跤館成為「保定市穆斯林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全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省市摔跤基地,跤館培養的大批學員都成為了武術摔跤的後繼人才。
  • 武術與跤術之間的一座橋——袁祖謀和現代手搏
    把中國跤術與散打糅合在一起,創立一個競技體育新項目的想法,始於1999年。那時,首屆中國功夫-美國職業拳擊爭霸賽在美國舉行,袁祖謀由此萌生了新的創意。  這一創意並非一時心血來潮,突發奇想,而是早有醞釀。  袁祖謀到巴黎推廣中國跤不久,當1987年巴黎第十三區體育館辦武術晚會慶祝竣工時,他自薦帶學生表演,內容就是在摔跤的基礎上增加了拳打、腳踢。
  • 傳統體育項目展現新活力①中國式摔跤為啥又火了
    編者按:中國式摔跤、跳繩、拔河等傳統體育項目,曾給國人留下許多難忘的記憶。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這些傳統體育項目煥發新的活力,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健身方式。本版推出「傳統體育項目展現新活力」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 沙學周與中國跤的故事:因父親走上習武道路,並把中國跤搬上熒幕
    據悉首期「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將在2020年9月29日,安徽銅陵北鬥星城開戰。近日,有搏擊媒體聯繫並採訪到了不僅自己練習「中國跤」,而且還將「中國跤」搬上了大螢屏的武術名家、知名動作演員沙學周老師,聽聽他的「中國跤」故事。
  • 哭泣的中國傳統武術
    現在網絡上的噴子們,以貶低中國功夫為樂。可是,美國在舉辦第一屆世界盃中國功夫跤比賽。德國會定期的舉辦歐洲詠春拳世界邀請比賽。而我們還在討論傳統武術能不能實戰。還有許多噴子每天以噴傳統武術為職業。詠春在歐洲,中國跤在法國,卻沒有一個是在中國發展起來的。
  • 千年傳統競技重燃戰火!天津摔跤盛會邀您見證力量與激情
    2020年10月31日和11月1日的14點,中國式摔跤津門角力賽水遊城站即將開戰。跤林大牌雲集,津門跤友同樂,一場傳統體育文化盛會業已準備拉開帷幕。,是中國最古老的體育項目之一。而老人也將摔跤作為健身養生的一部分,在公園廣場上鍛鍊自己。摔跤文化深深根植在天津老百姓當中,成為最親民的傳統競技運動之一。
  • 武博會拜訪「中國跤」教練王同慶老師
    王同慶老師是中國式摔跤一級裁判、高級教練,八卦掌高級教練,國家一級運動員,中國武術六段,現任北京環亞善撲推廣中心主任、北京市武術協會八卦掌研究學會副會長等職位。王老師說中國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徒手武術、器械武術實戰技法豐富多彩。中國式摔跤起源於徒手武術中的一門專門技術,是中國武術中的踢、打、摔、拿四大主技之一,以摔的技術為主體,是一種實戰性強,技巧性高的運動。
  • 這才是中國最能打的傳統武術
    自從武林中出現了閆芳、雷雷、馬保國之流的假大師,傳統武術的名聲算是被他們敗壞了,導致諸多拳迷對傳統武術產生質疑。其實傳統武術實戰能力肯定是有的,只不過不是像傳說中那般神乎其神。書中所述動作就是現在中國式的散手跤,穿襠摜。書中所記「太原相撲擎天柱任原教師爺教著二三百個上足徒弟,二三十個相撲(摔跤)高手」。「當日燕青與宋江稟到:小乙自幼跟著盧員外學得這身相撲,好歹上臺攧一跤,輸了,攧死用無怨心。倘或贏時,也與哥哥增些光彩。」
  • 中國跤,交天下,「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誠邀您來參與!
    2020年9月29日,首屆「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將在安徽銅陵北鬥星城打響揭幕戰!「中國跤」全稱為「中國式摔跤」,是中國眾多傳統武術中極具實戰能力的武術流派,以「摔」的技術為主體,起源於徒手武術中的一門專門技術。
  • 完美的中國跤技術——附中國跤現狀分析及全國中國跤場館及師父分布
    目前中國跤場館和開設中國跤課程的場館非常少,靠中國跤項目盈利的場館更是少之又少,且主要集中在京津等地,還有一些零星分布在公園裡的露天場地,練習人數也特別少,相比跆拳道、柔道等泊來武術,中國跤的發展只能用淪落來形容了。 為什麼中國跤這一優秀的武技淪落至此呢?有人說中國跤太難,有人說中國跤推廣做得不好,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最主要的還是體制原因。
  • 「中國式摔跤現象」挖掘競技體育多元化功能
    國家體育總局,關於第十四屆全運會擬增設中華傳統體育項目的信息。其中包括:中國式摔跤、龍舟、圍棋、中國象棋、西洋棋。極大的調動和激發了民眾習練「中國式摔跤」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中國式摔跤是植根於中華民族沃土,傳承中華大地幾千年的民族傳統體育的瑰寶,是最直接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體育載體。無論是海峽兩岸,還是老百姓身邊的城市和鄉村,群眾自動自發的傳承、發展中國式摔跤,正規比賽實現了老百姓茶餘飯後的念想。
  • 中國驕傲由中國製造,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誠邀您來參與
    中國跤全稱為「中國式摔跤」,是中國眾多傳統武術中極具實戰能力的武術流派,以「摔」的技術為主體,起源於徒手武術中的一門專門技術。它是中國武術中的踢、打、摔、拿四大主技之一。後來獨立出來,集武術各個門派擇取的精華徒手動作,自成一門。傳承至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被稱為是中國的國術。
  • 「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即將打響揭幕戰
    >全稱為「中國式摔跤」,是中國眾多傳統武術中極具實戰能力的武術流派,以摔的技術為主體的,起源於徒手武術中的一門專門技術。它是中國武術中的踢、打、摔、拿四大主技之一。後來它和踢、打、拿分開了,集武術各個門派擇取的精華徒手動作,自成一門。傳承至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被稱為是中國的國術。
  • 中國一代跤王田景生!即將再現江湖,為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喝彩
    前言:田景生,1964年出生於河北唐山,自幼跟隨啟蒙教練王春明練習中國式摔跤,進入河北隊後,和王彥會教練學習。王彥會是中國摔跤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執委,曾多次在全運會及國家級中國跤比賽中獲得冠軍,為河北省的體育發展,以及中國跤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