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李小龍接受了香港嘉禾電影公司的邀請,從美國歸來拍攝《唐山大兄》。
彼時的李小龍,在電影界還是個寂寂無名的毛頭小子。但他總是自視甚高,一副眼高於頂的樣子。
囂張的做派得罪了劇組不少人,尤其是同樣以武為生的龍虎武師們。
在一場打戲的拍攝中,李小龍堅稱要假踢,被問及理由時,李小龍輕蔑一笑:我這一腳下去,可是要出人命的!
龍虎武師們一聽,哄然大笑。他們看李小龍身材瘦小,個頭也不高,便覺得他是吹牛撐場面。
李小龍見自己被嘲笑,直接擺開架勢:來個人練練!
人群中頓時衝出個年輕人,只見他身材瘦削,個頭比李小龍還矮一截。
李小龍心裡犯了嘀咕,不是怕打不過,是害怕出手重了把他打死。
周圍人空出一片場地,兩人正式開始交手。
只聽「啪」的一聲,李小龍出腳如閃電,那個年輕人頓時倒飛出去。然而這試探的一腳,李小龍只用了三分力。
年輕人不服,一個翻身又上前,嘴裡喊著「再來再來!」。
李小龍刷的又來一腳,這次他使了五分力氣。
年輕人不好受了,只能揉揉胸口,咬著牙花憋出一句:「再來!」。
李小龍的眼睛亮了起來,這個年輕人對他的脾氣。
第三腳,李小龍出了七分力。年輕人自知躲不過,只能閉上眼睛挨打。
勁風吹起他的頭髮,年輕人睜開眼,李小龍的高踢腿遮住了他的視線。隨後聲音傳來:
「你叫什麼名字?」
「林正英。」
「你很不錯,以後就跟著我混吧!」
彼時的兩人,還不知道自己未來將會有多麼輝煌。
一個把中國功夫帶向世界,成為每個老外心中的武打巨星。
一個開創中國殭屍片的先河,被奉為「殭屍片祖師爺」。
一、和李小龍不打不相識
林正英原名叫林根寶,1952年出生於香港。自小家境貧寒,父母靠給人家送盒飯為生。
林正英小時候只讀過2年小學,隨後便迫於生計進入了京劇團,拜了名角粉菊花為師。林正英和尊龍、孟海等人是師門兄弟,也和七小福的洪金寶等人一起受訓。
林正英雖然不愛說話,但做事刻苦,認準了一件事,再難再累也要把它搞定。
京劇團裡,一般人得訓練一年才能上臺,林正英卻只用了半年時間,就首次登臺表演了《白沙灘》。
不過彼時的京劇團已經式微,任憑林正英再怎麼折騰,也只能勉強混個溫飽。不久之後,林正英就在朋友的介紹之下,轉行進了電影圈。
1969年,17歲的林正英加入邵氏電影公司,擔任龍虎武師。名字聽著很霸氣,其實就是咱們常說的龍套、武替之類的角色。
因為個頭小,林正英一開始只能給女演員當替身,比如那個《唐伯虎點秋香》中的「華夫人」鄭佩佩,當年就讓林正英替過。
那時候林正英做危險動作,用身體和健康為代價,每天能賺60元。
林正英小時候吃過很多苦,老實本分,別人對他一分好,他總要拿十分去回報。
所以他把賺的錢分成了3份,一份寄給京劇團老師,報答授業之恩;一份拿回家裡,盡為人子的責任;最後剩的錢,才用來生活消費,請朋友喝酒等。
所以即使林正英沉默寡言,但他的人緣不錯,朋友們提起他來,都要豎個大拇指。
做了兩年武師,林正英在《唐山大兄》中結識了李小龍。
因為欣賞林正英身上的那股子韌勁,李小龍就收了他這個小弟。
在李小龍自編自導的電影《猛龍過江》《精武門》當中,都能看見林正英的身影。《龍爭虎鬥》《死亡遊戲》等電影中,林正英則擔起了武指的重任。
李小龍對林正英相當不錯,據說只要林正英沒到片場,李小龍都會直接停拍,一直等到他來為止。
有大哥罩著,林正義在演藝圈混得風生水起。如果這樣下去,林正英的人生會順順利利地達到巔峰。
然而在1973年,李小龍突然去世,像一顆璀璨的流星,耀眼卻短暫。
大哥突然走了,林正英的事業頓時陷入了低谷,只能默默回頭拾起了武術指導的工作。偶爾跑跑龍套。
直到80年代時,洪金寶在電影圈闖出了一片天地,創建了洪家班。林正英也受邀加入,正式從武指向演員轉型。
因為林正英人狠話不多,洪金寶就專門給他選類似的反派角色。最出名的要數《鬼打鬼》裡那個又壞又慫的衙門捕頭。
林正英演起這類角色來得心應手,還真的慢慢有了點名氣。這期間他還憑藉《敗家仔》《奇謀妙計五福星》連續兩屆獲得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
而真正讓林正英走紅的,則是1985年的《殭屍先生》。
只見他穿道袍、戴高冠,一手金錢劍、一手八卦盤,踩罡步,掐道訣,把一個道法高強的角色演繹到淋漓盡致。
再加上身邊還有倆徒弟,一個狡黠一個憨厚,時常鬧出點笑話,巧妙地中和了恐怖的氣氛,讓電影節奏張弛有度。
作為江湖上的大哥,洪金寶籌拍《殭屍先生》,就是為了捧林正英,壓根沒想要賺錢。
這部電影的成本在850萬左右,但洪金寶估計最多最多也就賣個600萬的票房,最起碼得虧200來萬。
結果洪金寶豪氣地一拍大腿,200萬拿去捧兄弟,值了!
沒想到林正英是個好兄弟,這部電影上映後火遍全國,狂攬了2000萬票房,還掀起了一股「殭屍熱」。
僅在第二年,市面上就出現了10來部跟風作品。然而無一例外都是粗製濫造的東西。
殭屍片裡,只有那個一臉正氣的林正英才能給觀眾帶來安全感,觀眾也只認林正英。
二、重新定義殭屍片
其實早在民國時期,我國就已經出現了殭屍片。那時候的殭屍跟現在我們熟知的殭屍沒啥區別,都是穿著清朝官服,皮膚青黑,面目猙獰,獠牙尖長。
而林正英作為一個嚴謹的人,他的性格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己的作品。
比如他首次給殭屍形成的原因賦予了定義:屍體變成殭屍就是因為多了一口氣,人死之後如果生氣、憋氣、悶氣,這口氣就會聚在喉嚨處不散,形成屍氣引發屍變。
而殭屍片的重頭戲則是林正英做法殺鬼的過程,他不但在熒幕上自創了相當多像雜技一樣的茅山道術,還發揮自己的武術功底,讓捉鬼的過程比單純的武打片更加精彩,畢竟對手是力大無窮的殭屍。
黃符、雞血、墨斗、金錢劍、八卦鏡等都是林正英捉鬼必備的道具。像什麼葉子開天眼之類的法術也是信手拈來。
這一套套成體系的創新內容,唬得不少觀眾以為林正英是道士出身。
不僅如此,林正英還將喜劇元素融入殭屍片,比如徒弟被殭屍咬了,就得在糯米上一刻不停的蹦躂,防止身體硬化變殭屍。
躲不過殭屍的時候,憋氣就能逃過一劫。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會下意識停止呼吸,把自己代入角色呢?
不過好景不長,由於王晶的賭俠系列和徐克的武俠系列崛起,殭屍片的市場受到了很大衝擊。再加上很多粗製濫造的跟風作品,敗壞了殭屍片的路人緣,即使是林正英也難以挽回愈漸下滑的口碑。
1989年,林正英自導自演了《一眉道人》,創造性地把西方吸血鬼融入了香港殭屍片,把茅山術面對吸血鬼的「雞同鴨講」呈現出來,上映後再次獲得了上千萬票房,給殭屍片續了一口氣。
不過由於林正英古板的性格,拍戲時不計成本精益求精,這部電影非但沒盈利,還差點倒貼。
三、一喝多就打人
林正英去世前曾說過,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沒演過一部文藝片。
英叔的一生不苟言笑,但沉默的外表下,有一顆敏感脆弱的心。估計他最想演的,就是《霸王別姬》中那個翩翩的程蝶衣了吧!
其實早在電影《敗家子》中,林正英就在劇中演過花旦,雖然扮相不美,但畢竟是有京劇底子的人,一顰一笑總有那股風情。
但很遺憾,誰讓他是全國觀眾都認的那個「殭屍道長」呢,沒有片商會傻到找林正英拍文藝片。
錢小豪曾評價林正英說:他話不多,但愛恨分明,喜歡你就很照顧你,但他不喜歡的人路過他身邊,林正英都敢當面揍人家。
正是這樣的性格,讓林正英把所有苦難都鎖在了心底,毒穿了自己的五臟六腑。
在殭屍片走下坡路的那段時期,林正英陷入了深深的自責當中。給朋友拍殭屍片虧了本,他作為演員卻引咎辭職,把責任全攬到自己頭上。
眼看著自己一手帶出來的香港殭屍片逐漸沒落,林正英無能為力,每日酗酒度日。
洪金寶就說過,林正英的酒品很差,每次跟他喝酒,都得提前用威亞把他栓起來,不然他一喝多就要打人。可如果不喝酒,他一句心裡話都不說。
也不知道心裡壓了多少的苦,才會讓古板的林正英,借著酒勁放肆一回。
1995年,亞視開出了百萬港幣的片酬,邀請林正英主演電視劇《殭屍道長》。
這部電視劇,一經上映便風靡亞洲。林正英的殭屍片,起死回生了!
林正英重新拾起了自信,逼自己每日每夜都要投入工作當中去,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兩半來用。繁重的工作壓力,讓林正英越發依賴酒精對身體的麻痺。
殭屍片是活了,但林正英的身體垮了。
四、痴情石榴姐
事業上重回正軌,感情上林正英也煥發了第二春。
在拍攝《殭屍道長》的過程中,苑瓊丹看上了這個嚴肅的「老男人」。
苑瓊丹的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石榴姐」的赫赫威名你一定聽過。雖然是靠扮醜出名,但年輕時候的苑瓊丹,顏值可是一流的。
英叔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他知道自己的不善言辭的性格,哄不了女人開心。所以面對苑瓊丹近乎瘋狂的追求,英叔只好裝瘋賣傻。
比如有一次苑瓊丹要開車送英叔回家,英叔冷著臉直接拒絕:坐車幹嘛,我有腿!
這話氣得苑瓊丹眉頭直跳,心想我一個女人,豁出了臉面倒追你,就算是塊石頭也該被我捂化了。
越想越氣,苑瓊丹撲向林正英,抓起他的胳膊就是狠狠一口。
就這樣,熱情、開朗的苑瓊丹,像一縷最溫暖的陽光,敲開了林正英塵封的心門。
他們墜入愛河,苑瓊丹拉著大包小包跑來跟林正英同居。他們一起逛花市,一起吃大排檔,一起看電影。林正英還計劃,說要給苑瓊丹買一間鋪子,以後兩人做生意。
然而戀情持續了一年都不到,林正英忽然提出要分手,態度堅決。
苑瓊丹哭著追問理由,但林正英就像一塊沉默的頑石,愣是一聲不吭,轉身便絕情地消失。
一時之間,輿論洶湧,大罵林正英是渣男。
但苑瓊丹卻慌了,她了解英叔,她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果不其然,一個月後,英叔因肝癌晚期與世長辭。
嫌自己生病的樣子太難看,英叔直到去世,都沒再見苑瓊丹一面。
葬禮現場,很多人猜測正在拍戲的苑瓊丹不會來。但她還是穿著一席黑衣,紅腫著眼睛出面了。
她披麻戴孝,是全場哭得最傷心的一個,還以「未亡人」的身份,接待答謝了各位來賓。
直到今天,一提起林正英,苑瓊丹還是忍不住落淚。
好好的一對戀人,走到一半就散了,被撇下的那個,才是真正的苦。
回首林正英這一生,對朋友仗義,對父母孝順,對戀人盡責。卻唯獨對自己一再的苛責,把生活中的苦,事業上的難,都憋成了一把把刮骨刀,戳得自己滿目瘡痍。
45歲的年紀,林正英飄然仙逝,從此人間再無手持木劍,一出場便讓人安心的道長了。
糯米紅繩今猶在,不見當年林正英。
英叔啊英叔,何至於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