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未歸得,可惜死江湖。中國的殭屍片令你想起誰?我想一定是林正英。
日積月累,造就紮實功底
1963年,輟學後的林正英與成龍,洪金寶等7人進入香港春秋戲劇院,成為了同門師兄弟,後來被稱為7小福。
成龍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曾說過:
"林正英是一個很刻苦的人,論起努力程度,那個時候我比不過他!"
一語道破真諦,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林正英的努力是身出寒門的覺悟,是骨子裡的倔強,也是他最終能出人頭地的重要原因!
從學員到真正的從業者,林正英也因為自己的努力比同齡人快了一半的時間,也正是這幾年的京劇學習、表演經歷,為他在之後在表演中的出色表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後來,京劇開始沒落,林正英被迫離開京劇行業。1969年,林正英17歲便進入了邵氏電影公司,開始了自己的跑龍套、替身生涯,而且需要經常做一些極其危險的動作,一天也只能掙60塊。
而這60塊錢被林正英分為三部分。一份報恩給戲劇團的師父,一份寄給父母,最後一份請朋友吃飯,喝酒。
對於這拼了命得到的六十塊,林正英用的如此大方,正是因為他深知人情世故,懂得孝順父母、報恩師傅、維繫人際關係。他也明白要和劇組的其他人搞好關係,畢竟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林正英前期的默默無聞並沒有讓他鬥志全無、泯然眾生矣。他的努力讓自己的才華逐漸積累,他得體的人際關係處理也讓他在演藝圈有了一定的好名聲,這讓原本出生寒門的林正英有了翻身的籌碼。
屢遇貴人,演藝事業蒸蒸日上
林正英的朋友雖然不多,但卻十分重視和朋友之間的感情,他的事業之所以能夠一飛沖天,也離不開他的兩個貴人朋友:李小龍、洪金寶。
1971年,林正英進入嘉禾成為了一名武術指導,並因《唐山大兄》的拍攝與李小龍相識,由於兩人都是練武出身,經常在一起切磋武藝,慢慢的李小龍發現林正英身上有一股獨特的韌勁兒,二人彼此都大呼相見恨晚。
之後只要有機會他便會讓林正英參與到自己的影片拍攝中去,李小龍便成為了林正英的第一個貴人。李小龍曾經也說過:
"劇組導演在不在無所謂,只要林正英沒到,就不能開始拍攝。"
其實仔細想想李小龍能如此提攜林正英,一方面是真的把林正英當做了自己的兄弟。另一方面是認可林正英過硬的武術本領,可以為電影帶來錦上添花的效果。但命運無常,李小龍英年早逝,林正英的事業隨之也陷入了低谷。
天無絕人之路,林正英的師兄洪金寶已經在當時圈內有了一定的名氣,而洪金寶也成為了林正英的第二個貴人。
李小龍去世後,香港武打電影一時間湧現出更多新人,洪家班便是其中之一,林正英因為洪金寶的邀請也成為了其中一員。
一向注重兄弟感情的洪金寶更是將自己的親師弟林正英作為主要的提拔對象,林正英因此客串了5部電影,鏡頭逐漸增加。或許是洪金寶的提攜讓林正英看到了當年李小龍的影子。
對於知恩圖報的林正英來說,他自然不能僅僅憑藉洪金寶的名號坐吃山空,他要用更努力的付出、更完美的表現回報洪金寶、回報洪家班,因為他深知如果沒有洪金寶,就沒有今天的他!
1982年,洪金寶讓林正英在電影《敗家仔》中擔任主角,哪怕是自毀形象剃掉全部眉毛,他也在所不惜,並且用自己的表現徵服了大批影迷。因為此次出演,林正英獲得了最佳武術指導獎,開始了主角生涯。
量身定製殭屍大師,掀起殭屍片浪潮
隨著洪金寶的地位在演藝圈開始愈發牢固,洪金寶也創辦起了自己的影視公司。1985年,洪金寶投拍電影《殭屍先生》,邀請林正英擔任主角茅山道長九叔。
這類電影在當時的電影界屬於新類型,對於新事物,觀眾們不一定能接受。也正是出於這種想法,洪金寶並沒有指望能收穫多好的票房。但是林正英沒有絲毫懈怠,他認為這是一次機會!
所以他認真的收集了大量有關茅山道術降鬼捉妖的史料記載,更是走訪多地,了解相關民間傳說,在表演中,林正英將這些收集到的資料與藝術做出了巧妙的結合,形成了仿佛量身定做般的殭屍大師形象,後來也無人能超越他的殭屍作品。
林正英的殭屍片為什麼如此經典?
其一,林正英拍攝的殭屍片有自己的一套體系,並給殭屍們下了定義,例如有一種殭屍是人因怨氣,使之變為了殭屍;還有一種是活人被殭屍咬了,屍氣攻心,最終也變為了殭屍。
其二,林正英有自成一派的"鬥法指南"。他堅持尋找茅山道術的真實資料,將真正的茅山道術融合進了自己所擅長的武術,並自創了口訣、道具、手勢等,對降服殭屍做出了合理化的解釋,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
其三,林正英擁有過硬的武術功底。殭屍片本質上也是武打片,其中包含許多打鬥動作,恰巧林正英自幼京劇的學習加上多家武術指導的經驗,讓戲內的打鬥動作展現的行雲流水,極具打擊感的同時,也擁有極高的觀賞性。
在當時的香港電影界,已經有了許多經典形象與電影題材,比如成龍的喜劇功夫片、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片。
林正英《殭屍先生》的出現,無疑讓當時的觀眾耳目一新,仿佛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再加之中國的民俗特色,殭屍仿佛是每個中國人的噩夢,而林正英所塑造的殭屍大師貼近民俗、真實,用自己的能力降妖除魔,給了觀眾一種真實的安全感,所以大受歡迎。
而該片票房在當時居然賣到了2000多萬!《殭屍先生》也被後人稱之為殭屍片的鼻祖。2000萬對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經濟情況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也正是因為此片,林正英一炮而紅,更是被人們稱之為"九叔",這也充分的表達了觀眾們對林正英"殭屍大師"的認可。
由於《殭屍先生》的成功,讓更多的電影公司看到了其中的利潤,於是掀起了一股殭屍片的電影浪潮,第二年就出產了10餘部。後人稱那個時代為"林正英"時代。
"林正英時代"落幕,但後人無法超越
林正英事業正處於上升期的時候,卻突然檢查出罹患肝癌。
知道自己時日不多的林正英,選擇將這個消息埋在心底,不向任何人透露,甚至連當時已經與自己同吃同住的女朋友範瓊丹都不知道,並且林正英因為怕拖累範瓊丹,提出了分手。
但紙包不住火,女友範瓊丹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選擇回到林正英身邊照顧他、陪伴他。
在林正英彌留之際,選擇了歸隱山林,去了一處安靜的居所修養,讓所有人都離開了自己,誰也不見,哪怕至親好友,這其中也包括範瓊丹。
1997年,林正英離世。在葬禮上,苑瓊丹以未亡人的身份對每一位賓客答謝。洪金寶在其葬禮上悲痛萬分,抱怨的說到:
"你生病為什麼不與我說,我認識很多名醫,一定能夠把你治好的!"
林正英的去世,對於早已把對方看做親兄弟、黃金拍檔的洪金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伴隨著林正英的去世,殭屍片的時代也隨之落幕,他的殭屍片為何卻成為了無法超越的存在?
究其原因,第一點是因為林正英所締造的殭屍片太過於經典,他將最真實的驅魔手段將藝術相結合。
隨著時代的發展,那些民俗的東西逐漸被人們遺忘,所以那種真實感再後來的殭屍片中很難被超。同時在後來的殭屍片中總是穿插許多無用情節,甚至成為了情節的主導部分。比如男女感情等,失去了最開始的純真。
第二點香港電影日趨繁榮,眾多火熱的其他類型電影層出不窮,分散了殭屍片的熱度,例如由王晶的賭神系列、徐克的警匪系列,這讓殭屍電影更難翻身。
第三點,林正英的個人魅力與經歷無人超越。底層打拼的經歷讓林正英有了十分紮實的基本功,也讓林正英更加珍惜每一次演戲的機會。
"泥巴地裡的孩子更知道糧食的美味",他所散發的個人魅力是獨特迷人的。再加之林正英的英年早逝,引發了大家普遍的惋惜,更加深了對林正英所締造殭屍片的懷念,所以,林正英始終被奉為經典。
第四點,國外恐怖片的引進。林正英去世後,眾多國外恐怖片進入中國,這些影片憑藉高超的特效、最真實的將恐怖、刺激呈現給觀眾,讓大眾們對恐怖片重新定義,認為恐怖片就應該是這個樣子,所以失去了對國產恐怖片的興趣。
男兒當自強,林正英用自己的努力開創了一個時代,但命運無常、天妒英才,林正英的去世也讓一個時代落幕,讓人惋惜。
"墨斗銅錢今猶在,不見當年捉鬼人。"
文/竹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