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聯盟》是由美國遊戲公司 Riot Games 開發的一款英雄對戰 MOBA 競技網遊。《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舉辦至今,其規模、含金量、影響力均在世界電子競技比賽中佔有較高地位。總決賽多以遊戲畫面為場景元素,以史詩級宏偉敘事為現場主題,以「夢想」「榮耀」「信仰」為情感依託,具有較強的群體凝聚與社會動員能力,現場呈現為一種神聖、莊嚴的精神場域。本文以《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為例,從總決賽現場的符號構建角度,探討大型電子競技比賽的符號構建與意義傳播, 並分析這一賽事所映射的文化價值。
文化是某個社會或社會群體特有的精神與物質、理智與情感的不同特點之總和。①電子競技文化根植於電子遊戲與競技文化,包含電子遊戲的符號、理念、情感、價值觀等。其中, 符號作為信息傳遞的主要載體,承載著電子競技中特有的核心理念與情感價值,也是電子競技參與者與觀看者價值觀的映射。
電子競技文化具有虛擬性、抽象性與象徵性,繼承了大量的網絡文化特徵,如解構、戲謔、權力的重新分配等。「所指」 隨著電競文化的發展被不斷創造,「能指」與「所指」的對應關係呈現出多元複雜的特徵,甚至不同集群的玩家有著各自的符號系統。在《英雄聯盟》競技文化的發展過程中,「AP 劍聖」「自主餵食」「5l 不輔」等語言符號被玩家自主創造,同一「能指」也被多重釋義,如「KDA」不但意指遊戲內的擊殺比,還被用以冠名虛擬女團。
美國傳播學者詹姆斯·凱瑞認為 :「符號既是現實的表徵,又為現實提供表徵。」②《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通過特定的符號空間建構,實現了創造特定符號意義、共享符號價值的作用。
(一)決賽場景的符號構建。《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除S1 外,現場均採用舞臺表演、屏幕直播、遊戲解說三者穿插進行的方式構建場景。
1.情景符號。《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 S1-S8 分別在多個國家及地區舉辦,比賽現場的情境主要以《英雄聯盟》遊戲內的元素符號為主要場景元素,在此基礎上融合本土化元素。如在中國舉辦的S7 總決賽,舞臺採用遊戲內地圖樣式為設計原型,結合中國的水墨畫、臉譜等本土元素,營造宏偉敘事場面。
比賽現場常採用多種媒體共同烘託氛圍。如S6 總決賽採用全息技術與幕布投影,在開場時以仿真動畫形式對《英雄聯盟》的故事背景進行再現,用以喚起玩家遊戲回憶,使其情緒達到興奮狀態。
2.聽覺符號。聽覺符號往往具有更為直接的情緒帶動作用與更為深刻的記憶功能。《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的開場常伴隨著交響樂團對當賽季主題曲的演奏,交響樂本身具有宏大的現場感,強烈的抒情性與描寫性,多用於對史詩性、英雄性故事的描述,能夠實現快速共情。S2 總決賽,現場交響樂演奏了遊戲中排位模式的背景音樂,即使是多年後的回顧視頻, 排名最高的評論裡使用的詞彙依舊是「感慨良多」「老淚縱橫」。
除去音樂符號,聲音符號也在氛圍營造上起著重要作用。開場表演中穿插的前情回顧,夾雜著上一賽季選手比賽的鏡頭,包括其吶喊聲、歡呼聲、失敗後的痛哭聲,給曾觀看上一賽季比賽的觀眾一種沉浸式體驗,增強其對於比賽的付出感、參與感,並提示其對即將到來的新賽季抱有期待。
3.語言符號。語言符號以文本的形式進行內容表達,傳遞的含義更為廣泛且深刻。《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開場由主持人參與,比賽進行過程中伴隨著遊戲解說,語言符號的加入有利於現場氛圍的營造與競技內容的解讀。
規範化的競技比賽中,語言符號僅由制播方提供,現場觀眾很難利用大幅文本張貼或聲音文本進行內容表達。一方面是由於觀賽秩序的約束,另一方面是由於到場觀眾沒有形成獨特的口號契約,口號往往是「隊名+ 加油」的固定文本形式。而在S8 總決賽中,當冠軍隊產生時,現場觀眾自發齊聲吶喊口號「IG 牛逼」,文本的形式沒有改變,但語態及內容均來自遊戲玩家的共同話語體系,集體榮譽感與團隊自豪感由此產生。
(二)賽程設置的符號構建。特納認為,象徵的本質是多重意義價值的整合與濃縮。③《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已經具有了相對固定的賽程設置 :倒計時、賽事回顧、開場表演、選手介紹、比賽進行、頒獎,每個環節都由多重符號組合,具有特定的象徵含義,代表著特定價值的濃縮。
「倒計時」這種儀式化行為是一種參與狀態的確認,數字符號通過圖形變換結合聲音符號引爆情緒,當現場觀眾共同參與計數時,這種參與行為上升為身份認同與群體歸屬的確認,凝聚了觀眾的期盼與寄託 ;「賽事回顧」環節通過往屆比賽影像剪輯,觸發共同記憶,加強觀眾個體與群體其他成員的情感連接 ;「開場表演」的內容與遊戲主題密切相關,是遊戲符號的重新組合或衍生符號的展示,這一環節強化了參與者的臨場感,在共時效果下,將氣氛烘託到文化狂歡的閾值;「選手介紹」環節旨在為觀眾創造比賽即將開始的感知,參賽者的形象、言論、舞臺特效、音效營造出一種異化的人物形象,成為場景中最引人矚目的符號代表,對於在參賽選手身上有個人情感投射的觀眾而言,還夾雜著濃烈的個人崇拜與敬仰,從而使這次參與蘊含更為深刻的特殊情感與記錄意義 ;「比賽進行」過程中,觀眾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參賽選手的遊戲操作中,熟悉的遊戲場景復原,記憶中熟悉的符號再現,此時的觀眾群體變成無差異的個人,忽略彼此的社會身份變成具有共同文化信仰的「朝聖者」;「頒獎」環節是整個賽事的高潮部分,獎盃這一符號代表著榮譽、自豪、夢想實現,觀眾的情緒隨之達到頂點,參與者通過「頒獎」信號對個人的情緒進行釋放,完成電子競技賽事的觀看。
「傳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並不是智力信息的傳遞,而是構建並維繫一個有秩序的、有意義的、能夠用來支配和容納人類行為的文化世界。」④《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作為電子競技的文化盛宴,不僅代表了一種特定的秩序與意義,更是具有傳遞特定文化價值的功能。
(一)電子競技亞文化的形成與強化。隨著我國電競產業與制度的完善,中國電競戰隊在國際賽事中的優異表現,尤其是伴著電競文化發展而成長起來的 Z 世代逐漸掌握文化風向力量,他們所喜愛的電子競技文化開始得到社會更大範圍群體的認同與推崇。也正是一直以來的抑制,使得電子競技文化開始了反彈式的擴張。以《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為代表的電子競技賽事,反映著其背後支持者所推崇的文化理念。其所倡導的主流價值如合作、掌控、競技、榮譽、友誼等契合了玩家的心理訴求,參與者在其中獲取參與感、存在感,享受這一文化氛圍所帶來的精神體驗。參與者在接受其文化內涵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文化概念,如「666」用以對遊戲內的其他成員表示稱讚,從而擴展與維護其共享的文化空間。
(二)關注點轉向「流變」與「趣緣」。人們接收新聞的目的並不一定在於獲取信息,也有可能是為了強化人們對於新奇、變異、偶然、反常的關注。⑤對於參與者而言,一年一度的《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是流變的,是突破日常生活的特殊行為,參與者在比賽開始前就要關注賽事相關信息,進而參與門票搶購、出行規劃、結伴交流。附加在比賽上的難得機會和珍貴經歷對於部分參與者而言,勝過比賽本身所傳遞的信息。
「趣緣」群體意指因共同的興趣愛好、價值取向而結成的社會群體。⑥以《英雄聯盟》為興趣點所聚集的趣緣群體,追求的是一種群體認同感與自我價值的實現,他們之間具有共同的文化認同、共同的價值理念、共同的話語空間,在趣緣群體中尋找自我認同變成一種普遍現象。這一現象反映出文化多元發展的社會背景下,人們開始追尋在特定文化領域的自身價值實現。
(三)對擬態參與的場景構建提出了更高要求。《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的觀看者更多是通過網絡直播進行參與。隨著網絡直播功能的逐漸完善,人們在遠程觀賽時可以通過選用更為清晰的屏幕、更為優質的音響等營造更為真實的現場感,也可以通過評論、彈幕等方式實現互動,參與到公共話題的討論,實現身份確認與情感共鳴。
此外,一些遊戲玩家不滿足於通過媒體營造進行擬態參與,他們組織線下聚會來迎接這一具有重要意義的賽事。在比賽開始前購買觀影所需的零食、飲料,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約定時間、地點,在比賽即將開始時進行聚集,在比賽過程中展開討論與交流,在比賽結束後回歸正常生活。這樣的主動場景構建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人們願意為之投入的成本越來越大。一方面體現出人們想要接觸或捲入特殊文化事件的需求增大,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人們對於高質量文化消費的支付意願增強。
正如皮爾斯所言,「形式是事物的本質」⑦。從符號構建的視角對《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進行分析,有利於對《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所反映的電子競技本質進行界定,對電子競技亞文化進行分析、對現存文化環境進行審視。這一賽事不僅為群體成員的共情提供了空間,為社會群體追求偶然與特殊提供了契機,為新價值觀的形成提供了土壤,還為集體記憶的構建、電子競技文化的正身,甚至電子競技文化價值的傳遞提供了可能。通過分析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電子競技的文化力量正在逐漸凝聚,其所蘊含的文化潛能是巨大的。因此,如何利用好這電子競技這一文化資本,如何應對其可能帶來的隱患,是電子競技賽事主辦者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注釋 :
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EB/OL],https:// baike.baidu.com/item/ 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 /3223037?fr=aladdin, 2019年 12月8日②[美]詹姆斯·凱瑞著,丁未譯《:作為文化的傳播「:媒介與社會」》,華夏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7 頁
③④王建民 :《維克多·特納與象徵符號和儀式過程研究——寫在〈象徵之林〉中文版出版之際》,《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 年第 2 期
⑤陳力丹 :《傳播是信息的傳遞,還是一種儀式?——關於傳播「傳遞觀」與「儀式觀」的討論》,《國際新聞界》,2008 年第 8 期
⑥蔡騏 :《網絡虛擬社區中的趣緣文化傳播》,《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4 年第 9 期
⑦[美]皮爾斯著,趙星植譯 :《論符號》[M],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