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奧斯汀英國女著名的小說家,她的主要作品有《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等。
作為文學史上負有盛名的戀愛小說家,簡.奧斯汀的私生活卻十分的單調乏味。
凡是看過簡.奧斯汀小說的讀者,一定會認為作者是一位感情豐富的人,她的個人愛情也一定像小說一樣的轟轟烈烈。
其實現實的情況卻讓人大跌眼鏡,簡.奧斯汀的戀情非常平淡,她的一生只談過一次不成功的戀愛,這是一場還未真正開始就註定沒有結果的愛情。
簡·奧斯汀,1775年12月生於英國漢普郡的史蒂文頓,她的家中有兄弟姐妹8人。
簡.奧斯汀的父親在該地區擔任了四十多年的教區長。
這位父親是一位學問淵博的牧師,他的妻子也是出身於富有的家庭,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
簡.奧斯汀雖然沒有進過正規學校,但是家人的文化知識影響下,她勤奮自學,博古通今。
在眾多的才藝中,簡.奧斯汀對寫作最感興趣,她在十三四歲就開始寫東西,顯示了她在語言表達方面非凡的才能。
簡·奧斯汀在21歲時寫成她的第一部小說,她給這部小說取名為《最初的印象》。
小說完成後不久,簡.奧斯汀就與出版商聯繫出版,可是最後卻沒有任何結果。
倔犟的簡.奧斯汀沒有放棄自己的寫作夢想,就在這一年,她又開始寫《埃莉諾與瑪麗安》這部小說。
完成了這部小說後,簡.奧斯汀在1799年又寫了《諾桑覺寺》。
十幾年之後,簡.奧斯汀修改了《最初的印象》,並將這部小說換名為《傲慢與偏見》。
隨後,簡.奧斯汀又修改了《埃莉諾與瑪麗安》,也將小說換名為《理智與情感》。
經過修改的《傲慢與偏見》和《理智與情感》得到出版社的認可,並很快就開始印刷出版了。
《傲慢與偏見》和《理智與情感》岀版後轟動英倫,簡.奧斯汀由此在英國的文學界佔有了一席之地。
簡.斯汀的小說《傲慢與偏見》描寫了小鄉紳班納特有5個待字閨中的女兒,其中二女兒伊莉莎白在舞會上認識了達西,但是聽說此人為人傲慢,所以一直對他心生排斥。
後來,經歷了一番周折,伊莉莎白解除了對達西的偏見,達西也放下了自己的傲慢,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傲慢與偏見》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所流行的感傷小說內容與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
而簡.奧斯汀另外一部名著《理智與情感》則是講述了埃莉諾與瑪麗安倆姐妹岀生在一個英國鄉紳家庭,姐姐善於用理智來控制情感,妹妹的情感卻毫無節制,因此面對愛情時,她們各自作出了不同的反應。
《理智與情感》以這兩位女主角曲折複雜的婚事風波為主線,通過「理智與情感」的幽默對比,提出了道德與行為的規範問題。
《理智與情感》這篇小說雖然是簡·奧斯汀的第一部作品,但此時她的寫作技巧已經相當的純熟,奧斯汀在這部小說中把每一個情節都巧妙構思,又將表面的因果關係與隱藏在幕後的本質寫得自然合理。
簡.奧斯汀以女性獨有的敏銳目光,生動地再現了當時英國男女之間的愛恨情深。
在當時的英國,有許多的讀者都為小說中人物的命運起伏而心神蕩漾,難過喜悅。
簡.奧斯汀成為了當時英國年輕男女們的愛情教母,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看了奧斯汀的小說才明白了什麼是愛情。
可是小說畢竟是虛構的,現實中的作者卻終身未婚。
哪個青春少女不懷春,哪個年輕女子不思嫁?
簡.奧斯汀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美麗女孩,她的內心深處也渴望擁有自己的愛情。
只是她的愛情來得快也去的快,反反覆覆地兜了一大圈子,最後還是只剩下孤獨的一個人。
想當初,情竇初開的簡.奧斯汀愛上了一個聰明而狡黠的愛爾蘭年輕律師。
這個律師的名字叫湯姆.勒弗羅伊,他一共有5個兄弟姐妹。
這對青年男女一見鍾情,相依相偎,互訴衷腸。
可是這個年輕律師還是一個窮小子,作為牧師之家簡.奧斯汀父母反對這門婚事,尤其是奧斯汀的舅舅,他希望外甥女能夠與富豪家族聯姻,以便從中獲得好處。
而家境不寬裕的勒弗羅伊的父母也認為兒子應該和家境富裕的女孩結婚,這樣可以改善家庭的生活環境。
勒弗羅伊不聽從父母的要求,他愛簡.奧斯汀,他想與奧斯汀一起私奔……
簡.奧斯汀當然想與勒弗羅伊一起逃走,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他們無路可逃……
在當時的英國社會,兒女的婚事由父母安排,子女們無權選擇自己喜歡的愛人。
經過長時間的糾纏之後,簡.奧斯汀無奈地放棄了自己的愛情。
從此以後,簡.奧斯汀極少談及自己的初戀,她將今生的遺憾化作了一部部優美的小說。
「終於,這一天還是到來了,我將與湯姆·勒弗羅伊告別。而當你收到這封信時,一切都已結束。一想到這些,我不禁淚流。」
這是簡.奧斯汀得知所愛結婚的消息後,傷心地給姐姐卡桑德拉寫的書信。
湯姆.勒弗羅伊最終如家人所願,娶了一個富裕家庭的女孩做妻子。
當年的初戀情人已經結婚了,簡.奧斯汀的心門永遠關閉了。
勒弗羅伊在婚後閉口不提自己的感情生活,直至晚年,他才向侄子坦言,曾與一位作家有過一段「少年之愛」。
原來在勒弗羅伊的心中也一直沒有忘記奧斯汀,怪只能怪他們情深緣淺,有緣無份。
簡.奧斯汀選擇了終身不嫁,她將所有未了的情感注入了文學創作之中……
簡.奧斯汀筆下的人物雖然都是虛構的,但卻體現了奧斯汀本人的婚戀觀。
當時英國已經經歷了文藝復興運動,人們的思想道德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簡.奧斯汀也深受這股新思維的影響,雖然她自己的愛情以失敗告終,但她依然希望男女青年能夠自由戀愛。
在簡.奧斯汀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中的女主角伊莉莎白就充分體現了奧斯汀所嚮往的婚戀模式。
伊莉莎白在和男主角達西的交往當中,崇尚男女平等的原則,摒棄了傳統的男尊女卑觀點,並且認為高尚的情感是人們的正常需要。
同時,在簡.奧斯汀筆下的理想婚姻除了平等與尊重以外,還有自由和理解。
簡.奧斯汀衷心希望她的小說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讓人們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從而找到自我,實現自我。
簡.奧斯汀的小說雖然思想內涵深刻,但文字幽默風趣,富有喜劇衝突,讓讀者在笑聲中領悟愛情的真諦。
1800年簡.奧斯汀的父親退休了,他們全家遷居到了巴思這個地方。
不過簡.奧斯汀並不喜歡這個地方,她因為失戀的痛苦,長期的寫作而疲憊恍惚。
在巴思這個地方,.有一位將繼承大筆財產的男青年愛上簡.奧斯汀,他真誠向奧斯汀求婚了。
家人都希望簡.奧斯汀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宿,而奧斯汀也被這個男青年的真心所打動,她在衝動之下便答應了男青年的求婚。
可是,不久之後,簡.奧斯汀就後悔了,她根本就不愛這個男人,她不能嫁給他,因為這樣對雙方都不公平。
簡.奧斯汀還是沒有成為新娘,她的心中只自己的初戀情人。
1816年初,簡.奧斯汀得了重病,她的身體日益衰弱……
1817年5月,身患重病的簡.奧斯汀被送到溫徹斯特接受治療。
可是心病尚需心藥醫,簡.奧斯汀沒有心藥,她的初戀已經消失不見了。
同年7月18日,簡.奧斯汀在她姐姐的懷抱裡安然入眠,再也沒有醒來。
簡.奧斯汀她一生未嫁,在她去世之後,安葬在溫徹斯特大教堂。
寫了一輩子愛情小說的簡.奧斯汀孤獨的走完了此生,她一生都渴望擁有自己的愛情生活,可世俗的偏見卻無法讓她獲得愛情,她的人生始終都是寂寞獨孤的。
「湯姆.勒弗羅伊,永別了!」
簡.奧斯汀笑著飛上了天空,她化成了一朵美麗的白雲。
作者簡介一一婉兒(婉):一個喜歡讀書,痴迷歷史的女子,愛寫文章的小女子。什麼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寫文章就是寫自己想說的話,想寫的事。這就是我,一個塵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蘭自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