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6 年,20 歲的簡·奧斯丁邂逅鄰居埃薩克·勒夫羅伊牧師的侄子託馬斯,一場意義深遠的愛情拉開序幕,相識、相知,情投意合看似順理成章,似乎婚姻將會成為美好結局。誰料,愛情總是被現實擊垮,勒夫羅伊太太覺察侄子和奧斯丁的隱秘愛情,唯恐每年只有 20 英鎊零用錢的簡·奧斯丁影響侄子的大好前程,立刻果斷棒打鴛鴦,將託馬斯打發去了倫敦。去到倫敦的託馬斯迎娶富家女,官至愛爾蘭王座法庭首席大法官,與簡·奧斯丁一生再未見面。年少的愛情如微風掠過水麵,泛起淺淺漣漪,爾後澄淨如鏡。
失去愛情的簡·奧斯丁終身未婚,無人知曉她有否遺憾,有否悲傷,短暫的一生留給世人只有想像和揣測。在她留下6本受無數人追捧的小說中,我們或多或少看到她和愛人的影子。
而她筆下的女主人公,大多活得聰明通透,理智得體,能夠妥善照顧自己,她們就像盛開在山谷裡一樹樹粉白的桃李,即便沒有人欣賞也要活得豐盛,她們懂得生應該是為自己而活。
沃爾波爾(Horace Walpole)有一句常被稱引的名言:「這個世界,憑理智來領會,是個喜劇,憑感情來領會,是個悲劇。」
簡·奧斯丁是憑理智來領會,把這個世界看作喜劇,將所有愛恨情仇化為雲淡風輕的日常,不管多痛,總能笑著生活。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丁的經典之作,講述十九世紀初英國某鄉鎮上某鄉紳家幾個女兒的戀愛和婚姻。二女兒伊莉莎白因少年紳士達西的傲慢,對他抱有很深的偏見,經歷諸多誤解,最後消釋了偏見,和達西相愛,有情人終成眷屬。 平淡無奇的故事,情節亦是家常瑣碎,但在簡·奧斯丁的筆下,寫出了世態人情,以及表現為世態人情的人物內心。
在《傲慢與偏見》寫女主角的偏見怎樣造成,怎樣消釋,從人物的浮面逐步深入內心,捉摸他們的品性、修養和心理上的種種狀態,講人性中的種種矛盾,衝突,乃至最後不同的人面對同樣境地的反應,由外表鑑別人品高下,引起讀者共鳴。人生百態,千人千面,在她書中都能窺到,知人不易,自知也不易,這也是簡·奧斯丁的小說魅力所在。
愛情永遠是棋逢對手,勢均力敵。
也許長久以來我們以為的愛情是互補的強弱分明,而實際上愛情是棋逢對手的你來我往,如果段位相差太遠,那註定是無法長久的,終會有一方會逐漸索然無味,棄之而逃。
簡·奧斯丁筆下的女人,在我們的生活中總能看到影子,有些如同夏洛蒂,清醒果斷地握時機,選擇一場不需要愛情的婚姻;有些如同麗迪亞,天真盲目為愛情勇敢,實際只是世俗利益的籌碼;有些如同梅,孤芳自賞,蔑視男人,內心卻極其渴望他們的愛慕;有些如同簡,柔弱善良、被動矜持,沒有爭取愛情的勇氣。
普通的男人,大抵會選擇夏綠蒂,欲求不高,知道彼此的需求和底線,容易滿足,放在身邊很安心可靠,平常的婚姻也是歲月靜好,人生安穩。
但若是如達西先生一樣條件好到女人趨之若鶩,有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靈魂,那定然是可以挑個伊莉莎白出來,反正美女唾手可取,如果不找個機智有趣、棋逢對手的女人明顯對不起自己的智商和品味,勢均力敵的戀愛,有來有往,一步步的深入、磨合,最終達到靈魂的契合,這樣的愛情可遇而不可求。
但如果你完全沒有那個情商和智商,那就還是乖乖娶個莉迪亞就好,至少她簡單好哄,沒那麼多的精神消耗。
我想一個人需要明白自己的需求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另一半,認清形勢,不做幻想,如果一個人對你說你太聰明我不能娶你,相信他,他是真的配不上你,無論他說的目的是真誠還是藉口。
男人是否愛你,取決於他是否給了你他最稀有的東西。
「 沒有委身的愛都是自戀,不能把金錢給出去的愛不是愛,不把時間給出來的思念不是思念,不說出來的同情,不是同情。」
金錢向來也是衡量男人是否真愛一個女人的標準之一,窮人能夠為所愛之人傾囊交出所有,那定是真愛了;而富有之人能夠為愛毫不吝嗇,不但交出金錢,還有時間、地位,那才能確定是愛。
金錢面前人人平等。男人通過掙錢徵服世界和女人,女人通過花錢徵服男人和世界,這個事實到目前也還是無法徹底顛覆。
金錢是目前為止,相對可靠的度量衡。達西先生最終贏得了伊莉莎白,不僅僅是由於他放棄了傲慢,而是他給了韋翰一大筆錢,讓他娶了麗迪亞,徹底的讓伊莉莎白消除了偏見。
達西先生開始對於伊莉莎白一直是持遊移不定的態度,是因為她出身不夠高貴,有低俗的親戚,認為她做自己的妻子有點委屈自己。但當他他真正的放棄了傲慢,敢於面對自己真實的情感時,他是毫不猶豫地替伊莉莎白排憂解難,給她的妹妹出嫁妝,讓她做大莊園的女主人,每年給她一萬磅的針線錢,就是零用錢,這樣的男人,不但給你情感上的安全感,也通過金錢向你傳達承諾,這才是愛情最好的模樣。
伊莉莎白這樣的女子,溫柔堅定,克制內斂,坦然豁達,即便是承受終身寂寞的代價亦從未妥協,她透徹的了解一切失望和瑕疵,卻寬容地理解了它們,這就是理智。
縱觀簡·奧斯丁的全部作品就會發現「理智」是她最為讚賞的品格,她筆下讚揚偏愛的女子無不是優雅大方克制謹慎的性格,明確的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適合的場合優雅,在不適合的場合機智,大方得體,最終和所愛之人修成正果。
「小說家在作品裡展現了最高的智慧;他用最恰當的語言,向世人表達他對人類最徹底的了解。把人性各式各樣不同的方面,最巧妙地加以描繪,筆下閃耀著機智和幽默。」
這是簡·奧斯丁在小說中的一段話,這段話用來讚賞她自己的小說,最恰當不過。《傲慢與偏見》就是這樣的一部小說,平淡卻處處透露出智慧,也因此成為經典相傳。
———— 感 謝 閱 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