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倉式」分紅下,機構減持超1億股,2300億中公教育高估了嗎?

2020-12-14 侃見財經

資本+教育,絕對是未來最好的賽道之一。

在資本的加持下,教育早已經脫離的原來的範疇,教育行業到底有多賺錢?答案是一年大賺18億!

根據A股上市公司中公教育的年報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公教育的淨利潤達到驚人的18億,且業績仍在不斷增長之中。

作為A股的"公考第一股",中公教育的盈利能力確實非常出色。

而也是因為其連年增長的業績,中公教育自借殼上市以來,其股價表現就十分出色。從復牌後的2元左右,到如今的最高的43元,僅僅3年多的時間,中公教育的股價就漲超20倍。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隻大牛股,最近卻陷入了輿論風波之中:先是年初在短期借款接近29億的情況下,卻分紅14億,有錢不還先分紅,大股東被質疑掏空公司;再是最近,帳上還有50億資金,卻又募資60億。

明明不差錢,中公教育為何又瘋狂在資本市場上借錢?作為教育行業的大白馬,中公教育的背後又有何秘密?

中公教育,低調的賺錢機器

說起教育輔導機構,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在美國上市的新東方以及其創始人俞敏洪。

確實,新東方的故事廣為流傳,但在A股,卻有一家教育企業比其市值還要高上幾百億,而這家企業就是國內知名的輔導機構——中公教育。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截止至12月6日,中公教育的市值為2323億,而新東方的市值為市值為275.5億美元,換算人民幣為1795億,市值比中公教育少了528億。

除了市值以外,中公教育的大股東也可謂是深藏不露。

在2019年11月7日,中公教育的實控人——李永新家族就以643.5億的身價,位列2019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22位。2019年11月27日,李永新和魯中芳母子以585億身價新上榜《2019年胡潤百學·教育企業家榜》,成為中國教育領域新首富。而在今年,中公教育的股價又大漲超過一倍,李永新家族的身價可能又再次大幅提升。

除了超2000億的市值、深藏不露的大股東之外,中公教育還非常的賺錢。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中公教育的毛利率達到58%,2019年淨利潤達到18億,2020年3季度單季度淨利潤達到15.5億,且業績仍在不斷提升中。

低調、賺錢,這就是中公教育的代名詞。

不差錢卻又"差錢",資金充裕卻募資60億

雖然市值超過2000億,實控人也為教育領域的首富,但不差錢的中公教育卻表現得十分"差錢"。

在今年年初,中公教育明明帳上資金充足,但是在2019年年末的短期借款餘額卻較年初增加了12.6億元,有錢的中公教育向銀行借了錢。

身背接近29億銀行負債的中公教育,在年末中卻向股東派發了14.8億的現金股利,其中前三大股東分走了11.15億,大股東被質疑"掏空上市公司"。

而在不久之前,中公教育又發布公告,將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60億,其中42億用於懷柔學習基地建設項目,18億用作補充流動資金。

但是從其現金流量表來看,其三季報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50億,資金非常充足。

明明不缺錢卻募資60億,中公教育這一舉動不禁讓投資者感到疑惑。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多家"暴雷"的企業也有過類似的操作:康美藥業在暴雷前帳上資金為274億,卻向銀行借款114億;康得新暴雷前帳上資金為185億,卻向銀行借款65億。

至於中公教育會否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不得而知,但這種"不差錢卻又借錢"的行為,確實讓人感到困惑和不解。

機構大幅減持,2300億市值高估了嗎?

作為今年的大牛股,中公教育在二季度機構基金持倉家數高達428家,機構持倉股數超過1.9億股,可謂是深得機構的歡喜。

然而,在三季報數據披露之後,中公教育的機構持倉家數就銳減至38家,機構持倉股數也減少至8700萬股,同比大幅減少超1億股。

股價上漲,機構撤退,這代表著目前中公教育的股價存在著一定的泡沫。

那麼2300億的市值高估了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以新東方為例,雖然市值較中公教育低528億,但新東方的盈利能力卻比中公教育要強得多,其2019年毛利高達19.9億美元,歸母淨利潤達到4.133億美元,明顯高出中公教育一截。

目前中公教育的市盈率高達131.91倍,作為傳統行業的上市企業,這樣的市盈率無疑是存在著不少的泡沫。

上市三年股價大漲20倍,超2000億市值的中公教育證明了其在教育行業中的領導地位,然而公司"不差錢卻瘋狂借錢"的行為,也讓投資者充滿疑惑。

業績成色到底有多少,數據的背後又是否有貓膩,這我們不得而知,但面對中公教育的謎之操作,我們還是儘量離的遠一些。

相關焦點

  • 讓學員貸款繳費,連續「清倉式」分紅,中公教育值不值2214億?
    今年,疫情席捲下,教育機構優勝教育暴雷。在北京朝陽區光華路優勝教育總部,聚集了大批的維權者,包括來退費的學生家長、被拖欠工資的優勝教育的員工、還有一大批供應商。據悉,有學生家長一次性充值達20萬。優勝教育的暴雷揭開了培訓機構的冰山一角,但這並不足以說明全部。培訓機構的亂象不僅僅發生在優勝一家身上,其中公職類培訓龍頭中公教育身上的貓膩就非常的多。2018年11月,中公教育185億借殼亞夏汽車。中公教育承諾2018-2020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9.3億、13億以及16.5億。
  • 中公教育「清倉式分紅」:三大股東狂賺11億,學員退費卻又難又慢
    據悉,中公教育將一筆相當於歸母淨利潤的82%、當期可供分配利潤的97%用於分紅,並在3月30日舉行的股東大會上獲得通過。如此大比例的現金分紅,立刻引發監管機構關注。深交所隨後發函詢問,要求中公教育披露該現金分紅方案的理由、方案是否將造成公司流動資金短缺、是否影響公司正常經營及資本支出。
  • ...扭虧預告伴隨兩股東擬近乎"清倉式"減持!曾2年虧損超21億的中文...
    但是與之伴隨著大股東近乎清倉式減持計劃的發布,結合起來看這其中蘊藏的意圖或許更值得深思。曾2年虧損超21億的中文在線(300364,股吧),主營業務仍難言樂觀。  1月7日,中文在線數發布了2020年度業績預告。據公告,中文在線預計2020年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為9.4億元-10億元,同比增長33%-42%;淨利潤為4700萬元-60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而2019年為虧損6億元。
  • 貴陽銀行非公開發行不超5億股新股獲證監會批准 近期被股東頻頻減持
    原標題:貴陽銀行非公開發行不超5億股新股獲證監會批准,近期被股東頻頻減持 摘要 【貴陽銀行非公開發行不超5億股新股獲證監會批准 近期被股東頻頻減持】12月17
  • 商譽超200億仍拋出220億擴產計劃 聞泰科技遭機構減持股價跌近30%
    原標題:商譽超200億仍拋出220億擴產計劃 聞泰科技遭機構減持股價跌近30% 來源:投資者網「百億隻是開始,市值與業績雙千億不遠了。」2019年年末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聞泰科技」,600745.SH)實控人張學政表示。說此話之前的2018年,聞泰科技淨利潤出現約八成下滑。
  • 不缺錢的中公教育 為何仍定增發債60億?來看原委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借殼上市三年後,中公終於迎來了自己首個定增預案,不過中公教育卻因帳面資金充裕,卻仍然從二級市場募資遭受市場質疑。從過往兩年來看,中公教育每年都會進行大額分紅,而按持股比例來看,大部分都進了實控人魯忠芳李永新母子口袋中,一邊通過分紅套利,一邊又從資本市場募資,實乃高招。
  • 大比例現金分紅、轉送炒作失靈,多股重挫20%
    更為嚴重的是,大比例現金分紅,還給上市公司帶來了可能的資金壓力。以中公教育為例,該公司最近兩年實現淨利潤29億餘元,但分紅金額已接近29億元,公司留存利潤卻只有數千萬元。而在同期,其借款規模卻大幅飆升,近2019年的財務費用就大增80餘倍。
  • 貴陽銀行非公開發行不超5億股新股獲證監會批准,近期被股東頻頻...
    貴陽銀行非公開發行不超5億股新股獲證監會批准,近期被股東頻頻減持   公司董事會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等監管機構有關批覆的要求及公司股東大會的授權辦理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相關事宜,並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 2019年「套現王」曝光 10公司股東減持超20億
    原標題:2019年「套現王」曝光 10公司股東減持超20億 摘要 【2019年「套現王」曝光 10公司股東減持超20億】2019年A股僅剩下13個交易日,今年上市公司減持總額以及
  • 中公2000億市值背後,「協議班」既是王牌也是炸
    來源:投中網中公教育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實現收入46.3億元,同比增長83.65%;歸母淨利15.54 億元,同比增長233.58%,承諾的業績對賭目標均已超額完成,其股價已經從借殼重組時的3.68元/股,上漲到目前的37元/股,市值從500億飆升至2000多億元。
  • 中公教育因退費糾紛被點名,教育首富為何「欠錢」?
    從整體擴招規模來看,目前這些省份計劃招錄人數總計已超13萬人,比去年多出3萬餘人。此外,據教育部公布,「特崗教師」計劃將在2020年增加招募規模5000人,今年招募規模將達到10.5萬,同時將招收40多萬畢業生補充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隊伍。在此背景下,分析師們並未替中公教育業績預虧感到擔憂。
  • 揭秘中公教育:公考第一股真的是「躺著賺錢」嗎?
    不過,在進軍資本市場方面,華圖教育卻沒有這般底氣。華圖從2012年就啟動IPO,曾試圖借殼新都退、揚子新材均以失敗告終,此後又試圖IPO,並於2018年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但接連碰壁。但反觀中公教育,第一個交易日,這家淨利潤為11億的教育機構市值就突破500億。
  • 中公教育,成敗「協議班」
    01中公如此賺錢的秘密「公考第一股」中公教育,可謂一枝獨秀,自去年2月,借殼亞夏汽車正式登陸A股市場,一年多時間,中公教育每股從開盤價9.78元漲至37.67元,市值從500億飆升至2323.26億元(截至2020年12月4日)。今年11月,中公教育市值曾一度超越在美上市的「好未來」,成為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的NO.1。
  • 梳理梁興隆坐莊脈絡:套現超5億 主要股東事先離場
    兩任董事局主席輪番套現昨日,我們寫到,梁興隆此前為公司董事局主席,2019年6月卸任,2020年4月1日卸任執行董事,其身份是香港註冊建築師。2018年,梁興隆成為公司董事局主席,持股超75%,而隨著其入主,公司業績從虧損轉為盈利。不過,好景不長,持股1年,梁興隆便開始謀劃了其退出之道。
  • 2020胡潤全球教育企業家榜:中公教育910億財富局首
    公職類考試培訓機構中公教育44歲的李永新和他母親魯忠芳以910億元成為全球教育首富,其二股東44歲的王振東以230億元排名第五;從事家教輔導的好未來39歲張邦鑫財富較去年上漲68%,以620億排名第二;專注「直播+輔導」大班模式進行在線教育的跟誰學49歲陳向東以320億元排名第三。
  • 千餘家上市公司減持進行時 大股東忙於套現為哪般?
    來新浪理財大學,聽《如是財富內參》,朱博士為你全方位解讀,用機構的眼光,教你看懂市場!今日直播嘉實基金周宇航、吳奇卉:雙節前的投資機會浦銀安盛石萍、中信證券何翩翩:美股風格切換了嗎?對A股有何影響?除了楊樹創業,楊樹恆康、中山松德同樣計劃清倉式減持所持有上市公司8051萬股、1.44億股。「如果是純粹的二級市場競價式減持,這個20%以上的籌碼拋壓,對股價影響非常大,負面作用會持續較長時間。」深圳一位私募機構人士表示。
  • 阿里減持,機構拋售,美年健康市值蒸發超200億,體檢第一股怎麼了?
    其實,自10月30日後美年健康股價便跌跌不休,按10月29日17.43元的收盤價計算,其市值在6個交易日內蒸發超200億元,當前總市值471.67億。 阿里減持&機構拋售 11月3日晚間,美年健康發布關於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超過1%的公告,股東阿里網絡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累計減持公司股份合計53,992,6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3794%。
  • 中公教育市值2000億背後:退費投訴、盈利疑團為何從未停止?
    核心看點·僅一年時間,中公教育股價狂漲,市值逼近2000億。·在關於教培機構消費警示中,中公教育的名字竟赫然在列!在20年後的今天,中公教育不僅已經在全國上下家喻戶曉,並且也成功於2019年在A股上市,而後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中公教育的股價便狂漲至3倍有餘,市值逼近2000億,直接超過了培訓行業界的龍頭大佬新東方。「想考研嗎?想考公務員嗎?想考證書嗎?——那就來中公吧!
  • 4天內減持騰訊500萬股 馬化騰套現近20億港元
    來源:e公司官微作者:餘勝良 港交所網站顯示,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在1月14日至1月17日共賣出500萬股騰訊股票。今日上午,騰訊控股下跌了近3%。這些股票只佔騰訊總股本的0.05%,賣了19.96億港元。
  • 5000億市值美的遭董事長大舉減持,套現逾13億!還驚現一天37...
    交易的賣出方為中國中金財富證券平潭西航路營業部,買入方分別為機構和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其中機構買入1300萬股,成交額為8.86億元;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買入700萬股,成交額為4.77億元,兩筆交易累計金額13.62億元。如此兩筆巨額的大宗交易,市場都在猜想是哪個重要股東在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