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啟中醫藥發展新引擎,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中心成立儀式12月16日在張江校區舉行。該中心項目的啟動將成為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上海中醫藥大學全面開啟「十四五」時期建設的新起點。
研究中心設計效果圖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群,市府副秘書長虞麗娟,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軒福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胡鴻毅,市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副主任黃小路,張江高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丁發,全國勞動模範、上海浦東供電公司張江中心主任謝邦鵬,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凱先,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ISO/TC 249)主席沈遠東等領導和師生代表出席儀式,校長徐建光擔任主持。
中心效果圖
校黨委書記曹錫康在致辭中表示,中心建成後,將直接對接國際組織,對接國家戰略,「立足上海、胸懷全國、放眼世界」,對於建立具有我國原創性產業特色的中醫藥國際標準,傳播中國文化、實施「中國標準走出去」戰略、承擔大國責任、參與國際治理體系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活動現場
據悉,研究中心將以3個國際組織的工作機構為核心、以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相關研究機構為基礎,秉承國際標準化的理念,創新體制機制,實行開放式、國際化、跨行業、多元化的運行模式,努力建成世界傳統醫學標準化高地和研究中心,進而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中打造一個全球傳統醫學的總部。中心將以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引領戰略、全球高端中醫藥中心集聚戰略、科技國際合作提升戰略為依託,構建五大科學研究平臺: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平臺、中醫藥防治慢性病國際標準化研究平臺、中醫臨床醫學技術國際標準化研究平臺、中醫藥國際表型組學研究平臺、中藥新藥創新國際標準化研究平臺。
中心建設項目位於上海中醫藥大學校區東南角,總建築面積49979.83平方米,擬建建築地上12層、地下1層。總體設計以「天圓地方」為理念,建築形體雙螺旋狀旋轉上升,形成陰陽圓融的整體形態,連廊上方設置「百草園」打造綠色生態校園氛圍;外形形成「S」形,契合傳統太極圖案,並暗含「以懸葫之形,行濟世之功」的寓意,連接處的白色玻璃長卷寓意著書卷綿延、求實創新的大醫之道。
該中心作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中的一個重大項目,具有「部市共建」和「合作共建」的平臺功能。中心建成後將進一步創新機制體制、實現資源共享和高效協同,將有力推進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建設,並以此帶動中醫藥國際貿易,更好地服務於國家「中醫藥國際化」戰略和「中國標準走出去」戰略。
(文章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DF537)